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 626、孤独前行者

人其实本质上都是自私的,能克服私欲的唯一路径就是拥有强大的意志力、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如朝阳初升一般的信仰。

如果夏林真的想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大帝,这件事相比较当下他要干的事是很简单的,毕竟作为夏林亲儿子的李治拥有当下全世界最强的资源,如果非要说谁是七世纪最强生物,在夏林的儿子出生之前肯定是李世民,但在小家伙出生之后,那李世民的最强之后可就要打个问号了。

小东西的父亲是夏林,现阶段拥有最强单兵素质以及科技碾压的人员和军备,并拥有超强的工业能力,并且辖区内的人口素质也是排名第一,除了总体量还比较小之外,其他可以说是断层式的碾压,如果不考虑人数压制问题,当下没有任何一个政权能够预支抗衡。

小东西的生母是李唐王朝的大长公主,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并且打仗很有一手,且当下资源拉满,还拥有自己亲弟弟的鼎力支持,如果真的要打起来,只要他们不正面硬刚夏林,基本上也是横扫天下无敌手了。

李靖死了有些年头,山海精骑如今大不如前,已经从一流的作战部队退化到了三流的卫戍部队,而且因为金陵无法给与更多的财政支持,山海精骑之中重甲骑兵的人数已经只剩下了不到五百,而且都是老马残兵。再加上李靖的儿子可不是哪吒,没有那通天的战力,所以原本三巨头之一,如今却也只能寂寂无名了。

剩下也就是玄甲军和破虏军了,而破虏军如今更像是首都卫队,实在是不方便前出进攻,外部的战斗大多靠的是新军和绿林军来控制,这两只队伍里头新军虽成型了当相当分散,宁波那边一块操持海运抵御倭寇,岭南这一块协同防御控制十万大山。

绿林军当下甚至都没有完全成型,并且还分到了西域形成了一块飞地,所以战斗力并不是完全体。

所以当下在三娘控制下的玄甲军就是整个北方地区最强的军事力量,没有之一。

当然还别忘了他名义上的爹,也就是独孤豆芽子,天下之豪强,独孤家独得一半。她没有别的本事,就是有钱,投资眼光就是辣,最简单的就是新咸阳的建设,整个建设过程中大概有百分之三十上下的费用是物流费,这里她近乎全部吃下,抛去成本他能赚这座城市建设费用的百分之十。

这还只是一个地方,西域的建设、东北的建设甚至于西南地区的水灾重建都能看到独孤家的影子。

是,她是没军权,但别忘了她的娘子可是有。

也就是说那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李治小朋友,当下拥有这个世界上最恐怖的资源量,人家说什么生来就在罗马,他生来便是在紫禁之巅。

然而这个最有希望成为未来天下共主的人,夏林却并不愿意他成为那个人,因为一旦他成了皇帝,最多最多也就三百年吧,历史的轮回就要再来一次。

老的世家死去了,新的世家接替而来,华夏大地将继续笼罩在这一道阴影之上,强者不能恒强,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的道理,不光要知道还要做到。

“为什么?”

“什么为什么?”

景泰帝回到屋子里之后满脸不解的问道:“你那儿子明明就是最好的皇帝,我不明白。”

“还要我解释多少遍?”

景泰帝皱着眉头看着夏林,过了良久之后他才开口道:“没有皇帝对你真的那么重要?”

“对我不重要,但对天下很重要。”夏林双手撑在桌子上看着景泰帝:“只要还是家天下,我族便永不能翻身,你明白我的意思么?先帝给我的遗训便是国可亡,华夏不可亡。可若要华夏不亡,那就必须要有人做出让步,你觉得谁让步比较好呢?总不能叫百姓让吧,他们还有什么可让的?他们能失去的只有枷锁,你肯定不会想看到那一天的。”

拓跋靖垂下眼皮,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我不知该如何说,只是你真的敢当我面说出来,你叫我如何自处。”

“我算是把你当自己人才跟你说的,换成别人,我都已经在金陵最少发动三次运动了。但现在天下局势本来就很乱,你我经不起折腾,百姓更经不起折腾。否则必有一场泼天的大难,到时候咱们可就没法跟子孙交代了。”

景泰帝苦笑一声:“没有别的路走了?”

“当然有,不过有三个问题我问你,你想好了再回答我。”

“请问。”

“你立志效仿先帝成为一代明君,你有把握你的子孙都能如此么?第二个问题,千年的世家摆在这,你有把握把他们解决吗?第三个问题,皇权不下县的问题,你能处理好吗?”

夏林说完之后起身朝拓跋靖抱拳,然后便推门而出。剩下这景泰帝坐在桌前半晌也没有动静。

他是在思考,但他不管为自己设定下怎样的路都似乎没法走到对岸。

第一个问题,他当然不能保证。因为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在想什么,更别提儿子的儿子了,对抗人性中的贪婪和**本身就是极难的一件事,即便是换到自己身上,如果没有父皇留下的一众辅政之人,诸如马周夏林之辈,他早就已经在肆无忌惮的路上一骑绝尘了,哪里还有可能说有能耐在这里跟李二掰手腕。

第二个问题那就更是叫他挠头了,要知道他自己就是世家出身,深切的知道世家的根埋的有多深,在当下他们随时可以发起一场叛乱或者一次对王权的冲锋,事情平息之后,不管输赢他们都不会受到影响,被处理的也不过就是那些被他们推到台面上的替死鬼。

但对于一个皇帝来说,不论输赢都是输……

第三个问题,提起来他就想笑,这也是一个顽疾,皇权就是下不了县下不了乡,乡老跟宗族对一个区域的把控能有多强没有人比一个皇帝还清楚,这同样也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权力的触手根本无法延伸过去并且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乡老跟宗族本就是和皇权一起遏制世家的手段,砍掉他们的代价可真的是太大了。

无解,这三个问题绝对无解。

在经过很长一段的思考之后,景泰帝放弃了思考,靠在椅子上开始闭目养神。说白了,就是摆烂了……

“金莲啊。”

“民女在。”

“你觉得景泰一朝跟鸿宝一朝,有何不同?”

面对景泰帝这个问题,金莲却是一愣,半晌不知该如何开口。景泰帝大概是知道她的顾虑,于是便笑着说道:“方才道生的话你也都听见了,既然朕肯让你在旁边听,你畅所欲言便是了。”

金莲这会儿才小心翼翼的上前来,沉淀了一会儿后开口道:“民女觉得景泰一朝跟鸿宝一朝,就好像……就好像隔了好多好多年。”

“何解?”

“嗯……民女不知该如何说。”

“照直了说,朕不怪罪你。”

“民女觉得景泰朝更好,但说不上哪里好……”

景泰帝笑了笑:“行吧,那你随我去街上寻个人问问便是。”

两人就这么溜达着上了街,现在洪灾刚过没多久,街上不复往日繁华,但也不像以往那样凋零,虽然每个人看上去都很忙碌,但至少能看的出来他们眼中还是有光的。

景泰帝年轻时也遇见过那些灾民,他们所有人都如行将就木的尸体一般,只是麻木的为了活着,看不到任何一点对未来的憧憬。

两人找了个姜茶铺子坐下,这姜茶是岭南的特色,因为这地方潮湿,姜能去湿发汗,所以路边大多都是这样的茶铺。

他们二人点了一壶茶坐在那草棚子地下,这会儿刚好也有几个巡逻的白帽子走了过来,丢下了几文钱要了两大碗用草药熬的凉茶站在旁边喝了起来。

那老板还热情的招呼:“军爷,来棚子里坐着喝呀,别站着了。”

其中一个白帽子摆手道:“巡查时不能落座,好意心领了,解解渴便走。”

果不其然,几个白帽子三两口干下了凉茶后便离开了,那茶铺的老板也坐了下来稍事休息,见到景泰帝跟金莲坐在那,他便热情的搭起话来:“两位不是本地人吧?”

景泰帝笑着点点头:“从金陵来的。”

“那可够远的。”老板说着去旁边弄了两个糍粑过来,上头浇上了红糖浆摆在了景泰帝的面前:“请两位吃的。”

“老板客气了。”景泰帝笑道:“最近生意好?”

“好,好的很。就是累的不行。陛下来了之后生意更好了,四里八乡的人都想过来看看陛下呢。”

景泰帝一听,腰杆子瞬间挺直了:“哦?为何要大老爷的来看陛下呢?”

“客官你是不知道啊,当下的日子可是太好了,都是托陛下的福呢。我本也不是这里的人,是从河南道逃难过来的,已经快二十年了。方才一听客官的口音就知道遇见老乡了。”

这老板提到家乡就如同打开了话匣子:“那时家里也是遭了水灾,还没有这次桂州这般严重,那时我才十三四岁,爹娘带着我连夜就往外跑,那一路上可别提多惨了,七八岁的小孩按在地上就用刀给活砍了,砍完了就扔水里煮了。”

听到这里金莲惊叫一声捏住了景泰帝衣角,而景泰帝也只是叹气摇头,接着那老板继续说道:“我们运气好,遇到了个表亲是走镖的,给我们带到了这里,一晃就是二十年过去了。再看今年水灾,那就好多了,我家的屋子也遭了灾,被冲了,可人没事就好。”

“屋子没了?”

“没了,都没了。我们一个村的屋子都没了,不过官府管吃管喝,还三年不用上税,有手有脚的,几年也就回来了。这日子比以前可好多了,以前在河南道的时候,官府可不管你遭灾不遭灾,税还是要给,不给就抓去当徭役,我哥哥就是十七岁被抓了当徭役,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老板见这会儿生意也不多,索性就又拿了一壶凉茶过来说请景泰帝喝,还端了几样茶点过来:“你们是随圣人一起来的吧?今日的茶水都不要钱了,算我请你们的。”

景泰帝笑道:“那你说是景泰朝好还是鸿宝朝好?”

“那自然是景泰朝好,景泰朝比前朝好多了,自打当今圣上当了皇帝之后,过路的商贾也多了,日子也安稳了许多,我这个卖浆水的人家,儿子也能读上书了,前几日水灾之后登名字,官爷就与我说了,说我那儿子差不多也该到读书的时候了,等过些日子书院开起来了就叫我送过去。我还问呢,问说这书院一年得多少钱,那官爷说了,前五年一个子儿都不要,后五年若是能考了上等院,衙门一年还给我们一两银子呢,我寻思着读书还能赚钱,这放以往谁敢想呢。不信你去问问周遭的同乡,谁不说景泰朝的日子好过。”

景泰帝笑了起来,这哪里是景泰朝好,这分明是夏道生好。天底下会这么干的人只有他而已,但事是他干的,但名声却都归拢在自己这个皇帝的头上。

他是真的想天下太平呐。

这会儿景泰帝侧过头小声问金莲:“还去别处逛逛么?”

“一切随陛下的意思。”

作别了茶水铺子的老板,他们又在城中溜达了几圈,也问了不少人,但答案都是大差不差,反正意思就是那么个意思,大伙儿都在夸景泰帝是个好皇帝,弄得他本人甚至都有些不好意思。

他是不是好皇帝,他自己还能不知道?不过就是个甩手掌柜罢了。

但从跟这些贩夫走卒们的聊天中得知,景泰朝真的要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要过得舒服,甚至有些年纪大的横跨了两三个时代,事到如今甚至都有些如梦似幻的感觉。

细数起来就是能喝上热水了,冬日寒冷时能取暖了,一个月偶尔也能开开荤了,灾年不用吃死孩子了,能买到东西变多了,能做工的机会也多了,赚钱要容易一些了,税没以前那么重了。

都是一些细碎的叫人忍俊不禁的东西,甚至有些就融入到了日常的生活中里,但零零碎碎的汇聚在了一起,那便是日子好了。

傍晚时分,景泰帝站在江边,看着日头渐渐沉没在群山之中,他几次想说点什么却始终开不了口。

“陛下,该回了。若是太晚了,要叫夏大人担忧了。”

“他担忧个屁。”景泰帝伸了个懒腰:“金莲还想去何处游玩?朕趁这个机会带你四处游历一番如何?”

“陛下……三思啊。”

“何止三思,朕思了一天。”景泰帝转过身来:“你发现没,大魏没有我反倒是更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