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临安不夜侯 > 第805章 东奔西走

临安不夜侯 第805章 东奔西走

作者:月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0:57: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沅的兵自然不会理会寇黑衣的大呼小叫,直到杨沅摆了摆手,他才出去,从大锅里捞了一盘羊肉进来。

这里的羊就是有名的滩羊,肉质细嫩、没有膻味、味道鲜美。

拓跋黑衣看来是真的饿了,一边大快朵颐。

“怎么样,这儿的羊肉,比临安的鲜美吧?”

拓跋黑衣一边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一边向杨沅挑了挑眉。

杨沅点点头:“确实不错。以后,这里的牧民,可以把这么肥美的滩羊,直接卖到临安去。临安百姓有了口福,此间牧人也能赚到更多的钱。”

拓跋黑衣怔了一怔,刚想讽问两国已经打成这样,你还指望建立榷场互相贸易?

但他马上就明白了杨沅的意思。

如果这里成为宋国的领土,这里的牧人成为宋国的百姓,这里的商品自然可以毫无阻碍地与临安交易。

拓跋黑衣忽然没了胃口,他丢下还没啃完的一块肥羊肉,抓起毛巾擦了擦嘴巴,又擦了擦手。

“杨沅,我们国相想约个地点,和你好好谈一谈。”

“未得天子授予权柄,我无权代表大宋,与西夏国相会晤。”

杨沅一口回绝,开玩笑,这么大的坑,他才不跳。

他不是个守规矩的人,他只要结果。

但是明显违反原则,可以叫人抓他把柄的事,他怎么会蠢到往里挑。

拓跋黑衣久在大宋,自然也明白这里边的弯弯绕儿。

拓跋黑衣道:“无妨,国相要务缠身,要离开兴庆府,需要先安顿好很多事情。再往这里边,也需要时间。国相年纪大了,行路自然不会太快。”

拓跋黑衣微笑道:“你现在就上书朝廷,也耽搁不了几日。”

“我会的。”

杨沅端起酒碗,向拓跋黑衣敬了一敬。

对拓跋黑衣,他的感情是复杂的。

不过,他也清楚,他对拓跋黑衣那种背叛般的痛恨,其实毫无来由。

毕竟从一开始,拓跋黑衣就是一个卧底。

卧底想很好地融入他所在的环境,就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发生纠葛。

有了纠葛,自然也就有了感情。

就看拓跋黑衣对裘皮儿夫人的利用与出卖,就可以看得出,他对自己的立场一直很坚定。

而就是这样一个忠诚的西夏卧底,唯一付出的真情是给了他大哥的。

所以,如果抛却情感,理智地去看,他无法对拓跋黑衣进行任何指责。

沉默许久,杨沅才平息了心情,公事公办地道:“那么,西夏意欲谈和,究竟想拿出什么条件,能够透露的,你不妨先说一说,我给朝廷的奏章,也可以更清楚一点。”

拓跋黑衣也知道,以他和杨沅的敌对立场,再谈交情什么的毫无意义。

他也收敛了心神,神色端正了一些,沉声道:“宋国之所图,中原而已。所担心的,不过是我西夏从侧翼牵制。

西夏本以金国为宗主,但我皇帝陛下,愿意从此臣服于大宋,从此后与宋国结为宗藩之国。”

刘锜一听,不禁兴奋地看向杨沅。

杨沅微微垂下了眼眸,半晌,又轻轻抬眼,看着拓跋黑衣,轻轻一笑:“好,那么,请回复贵国国相,宋夏两国就在沙陀城举行和谈好了。”

杨沅顿了一顿,又跟了一句:“不过,我不保证与贵国和谈的人一定是我。”

……

今天的风有点儿大,雪挟着雪粒子,扑面生寒。

一支马队从会州方向,朝着凌度山下缓缓而行。

这条道路上的西夏人依旧不见了踪影,不过雪原上倒是偶尔还能看见西夏军队驻扎于此时的残破营寨痕迹和构筑的工事。

马队中,有几辆大车。

一辆车中坐着派往刘锜军中的军前宣谕使,也就是监军蒋志平。

第二辆车中坐着朝廷派来的宣旨中官郎公公。

第三辆车中坐着派往杨沅军中的军前宣谕使韩靖北。

蒋监军本来是兴冲冲往刘锜部去上任的,结果等他赶到的时候,刘锜部作战区域很不安静,就在兰州等了一阵。

而赵婒则走马上任了。

之后就是赵婒的一系列骚操作,使得吴家军退守西宁州,刘锜部被围困柔狼山,蒋监军就更无法上任了。

等杨沅为刘锜解了围,这老哥又染了风寒,蹉跎到现在还没好利索呢,一路上还是咳个不停。

至于派往杨沅军中的韩监军,也不比蒋监军舒坦。

当时朝廷派出赵婒、蒋志平、韩振北三位监军,韩监军是派往杨沅军中,他就不太高兴。

吴家军和刘锜部都是军头儿,好拿捏一些。

杨沅可也是东华门外唱过名的,还是状元,还是三元及第的状元。

尤其是杨沅在川中建五大学宫,书院、学社不计其数,这普及教化、倡导圣人学问的大功德,在天下文人中都赢得了无上荣誉。

他这个监军到了杨沅面前……,他没底气啊。

那他岂不就是去做个摆设?

不仅如此,他本来是跑去宝鸡上任的,等他千里迢迢、风尘仆仆的赶到宝鸡,杨沅去了天水。再等他一路颠簸、风霜扑面的赶到天水,杨沅翻山去了。

韩监军琢磨着,杨沅这般作死,十有**是要埋骨在大雪山上了。

所以一直等杨沅部成功翻越雪山,为刘锜部解了围,又取得了大捷,他才启程沿陇道前往兰州。

到了兰州怎么好意思不去探望一下生了病的蒋监军呢?

所以,他也被传染了。

不过,他的身子骨儿结实些,好的比蒋监军快。

他的病刚养好,朝廷的宣旨官就到了兰州。

所以,两个监军、一个宣旨的内廷中官,便一起赶往凌度山了。

朝廷颁的是明旨,因此两位监军都已知道圣旨的内容了。

朝廷任命杨沅为四川宣抚使,节制入夏作战的三大军团,全权统筹,统一调度西夏战事。

杨沅此时,已经获得了吴玠当年所获得的最高权力。

川中王现在可以称之为蜀王了。

小皇帝并非不忌惮杨沅所拥有的越来越强的实力和威望。

尤其是这个杨沅还这么年轻。

不过,他没办法。

在杨沅的捷报传到临安前,朝野对于西战之征已经陷入了完全的绝望之中。

最乐观的人,对于西夏之征也不再抱有任何希望。

与刘锜部士兵有关的十余万个家庭,已经在准备办丧事了。

这个时候,杨沅的战报传来:

刘锜部获救,西夏军大败,西夏两厢十二军司,折损的总兵力差不多有三个军司,宋国大捷。

杨沅本身又是传奇性非常高的一个人,是临安勾栏瓦子里各种故事素材里最喜欢被引用的一个人物原型。

一时间,杨沅的声望达到了巅峰。

小皇帝心里很清楚,越是如此,越要节制杨沅的兵权。

但他更清楚,无论如何,不该是这个时候。

他比赵构要脸,或者说,不及赵构腹黑。

所以,顺理成章的,杨沅成为了入夏作战三大军团的总司令。

……

两位监军前往凌度山的时候,“瀚海”里,也正有一支三十多峰的驼队从西向东,缓缓而行。

翰海是它在这个时代的名字,当蒙古人征服西夏之后,这个大沙漠的名字就变成了“腾格里”,意思是“天”,像天一样大的沙漠。

雪后的瀚海景象壮观,白雪覆盖的沙丘与黄沙交织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给人一种辽阔而静谧的感觉。

这支驼队是沿着沙漠的边缘地带,由西向东,从瓜沙一带走来的。

之所以要走沙漠,只是为了避开沿路西夏军驻扎的各个城池。

由于这支驼队走的是瀚海边缘,所以倒也不是黄沙万里。

沙丘、湖盆草滩、山地浅丘和平原交错分布,不时还能看到一些湖水结了冰的小型湖泊。

向导说,前面很快就能走出沙漠。

走出沙漠的位置,在凉州之东、凌度山之西。

高舒窈紧了紧身上的驼毛毡斗篷,抬眼望向远方。

她的容颜非常美艳,阳光照在脸上,肌肤有种冰瓷凝玉般的质感,仿佛微微透明。

哪怕被御寒的冬衣包裹的严严实实,她的容颜体态,依旧从骨子里散发着一种异样的幽魅妩妍,叫人神魂颠倒。

那白驼毛毡是非常珍贵的毛料,用它制成的斗篷,价值十分昂贵,一件抵得千金。

不过高舒窈这件白驼斗篷可不是买的,而是吐蕃战士打进沙洲时,在敦煌城里缴获的。

高舒窈打算从这儿出瀚海,先去会州,然后经兰州再去天水。

之前得到的消息,她“相好儿的”就在那儿呢。

“相好儿的”是高舒窈对杨沅调笑的称呼,谁叫俩人无名无份的呢。

她本来是把杨沅叫做“本宫第一面首”的,结果被杨沅收拾的死去活来,最后只能颤巍巍的竖起一根手指,气若游丝地宣誓:

“本宫只要第一,没有第二,永远也不会有第二!”

发了好半天的誓,才哄好那臭男人,饶是如此也害得她第二天日上三竿时还没有力气爬起来。

想到很快就能见到她“相好儿的”,高舒窈心里头忽然一阵燥热。

那个惯会欺负她的坏家伙。

唇边刚刚逸出甜美的笑意,她就看见两队百余人的骑兵从前方两翼,风驰电掣一般包抄过来。

“要糟!”

高舒窈把铜钹抄在手中,大叫起来:“突围,杀出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