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临安不夜侯 > 第807章 九渡

临安不夜侯 第807章 九渡

作者:月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7 00:48: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吴、刘联军稳住了甘州区域,准备兵进肃州时,拓跋厚只能退守肃州城了。

他一面加固肃州城防,实施坚壁清野之策,又欲从瓜州的西平军司调兵。

奈何瓜州周边吐蕃游骑不断,沙洲已经沦陷,西平军司已经焦头烂额,虽然他们也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只是原本就被调走了部分兵马,现在逃去了兴庆府方向回不来,哪里还有余力顾及甘州。

拓跋厚无奈,又派快马沿着弱水,绕着大沙漠的西部边缘,前往黑水城的黑水镇燕军司搬兵。

夏国北部的黑水镇燕军司和黑山威福司共有兵马七万,分别驻扎在大沙漠的北部两头。

其中黑水镇燕军司有兵三万人,而且黑水镇燕军司的大祖儒是拓跋厚的堂兄弟。

堂兄很够意思,他北面是鞑靼,鞑靼现在一团散沙,不会对其构成威胁。

西面就是西辽,只是两国中间大片的戈壁沙漠,西辽与西夏接壤之地就像沙俄还未开发之时的西伯利亚,同样没什么威胁。

因此,堂兄直接派出了两万大军增援肃州。

这两万大军的加入,会极大增强肃州的防御,没有五倍以上的兵力,是很难攻克这座大城的。

只是相应的,城中供给的压力也会大增。

原本西边还有瓜洲、沙洲可以提供补给,只是吐蕃人在瓜沙地带横冲直撞,搞得商旅断绝,城池封锁,还能否给肃州提供补给,可就不好说了。

杨沅这边,在收到西夏国相任得敬即将抵达应理城的时候,也准备启程上路了。

“非得走吗?留下吧。”

杨沅执着高舒窈的柔荑,含情脉脉的。

“滚你的蛋!”

高舒窈翻个白眼儿,一点不给面子:“孕妇你都不放过,真是畜生啊!等你儿子出生了,看我不告诉他,他有一个畜生爹。”

“咱们那些花样儿,你真说的出口么?”

“滚!”

高舒窈脸红红的,其实修明妃六相的,她是知道许多非常规的欢好手段的。

只是知道归知道,真就……反正杨沅很畜生,呸,臭表脸。

高舒窈脸红红地瞪了杨沅一眼:“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已经叫人去天水,召唤什么小棠阿蛮小褒姒去了。

人家怀的可是太子,不赶紧回大理,到时候本宫突然就冒出个孩子来?

我让央金拉姆扮作我时,可没告诉她要扮个孕妇。”

“好吧……”

杨沅有些遗憾,明妃六相真的是最好的打辅助的功夫,那极乐之感……

不过,他也不想高舒窈怀着孩子,还随他在军中奔波。

“那就等我回了川峡,再找机会去看你。不过,这一胎却也未必就是儿子,如果是个女儿,那也是极好的。”

一心想做女儿奴的杨沅,巴不得高舒窈生个女儿。

她这么媚,天生一双狐眼,不生女儿可惜了,如果生个女儿,一定是聪明又美丽。

“就不知道说点我爱听的。”

高舒窈撇了撇嘴,还是上了车,走了。

这车是刘锜攻克凉州城后,缴获的一辆城中贵人的座车。

西夏地理恶劣,这辆车为了适应当地地理,由西夏名匠打造,十分的平稳舒适。

刘锜本是送给杨沅乘坐的,现在被杨沅转赠给了高舒窈。

待驼队护着马车走远,韩监军才识趣地找过来。

“宣抚使,咱们该往沙陀城去了。”

“好,这就出发。”

于是,韩监军乘马车,杨沅乘马,往沙陀城而去。

此行,杨沅带了一千五百兵丁,三分之一抽选自疯魔军,由杨寿率领。三分之一抽选自中军,由杨万里率领。又有三分之一,抽选自利州中路骑兵精锐,由高敢率领。

一行人浩浩荡荡,直往沙陀城而去。

曾经辉煌一时的沙陀人,已经不复存在了。

沙陀城的居民虽然是沙陀族为主,但沙陀城的百姓在黄河和贺兰山之间肥沃的平原谷地上,早就改以农耕为主了。

他们农耕的进化,甚至比党项羌人还要彻底。

所以,他们身上,已经全然不见了曾经的沙陀人的痕迹。

……

任得敬到了应理城,便停了下来。

再往前去,过了蜿蜒的黄河,就是沙陀城了。

为了以示和谈诚意,西夏主动让出了沙陀城,撤出驻城兵马,提前由宋军时寒部进驻。

杨沅和任得敬,将在沙陀城和应理城中间的“黄河九渡”处会晤。

黄河在西夏境内绵延四千里,河流趋缓,适合渡河处约十余处,从北向南数,这处渡口是第九处,故名九渡。

成吉思汗就曾带兵先从夺沙陀,由此渡河,再克应理,然后一路打到兴庆府……

任得敬掌握的西夏权力还在西夏皇帝之上,是西夏权柄最重之人。

杨沅现在是四川宣抚使,节制入夏作战三大军团。

这两个人对自己一方来说,都是万万不容有失的重要人物。

因此,选在黄河之上会晤,那就再安全不过了。

哪一方想搞鬼,难度都是相当之高。

时寒在此前半个月,就已进驻沙陀城了。

沙陀是座小城,说是城,城墙不过是一道一丈来高,一堵风雨腐蚀破败的土墙,也确实没有坚守的必要。

难怪西夏能爽快地让出此城。

时寒在此期间,已经对沙陀城进行了许多的整理和整顿。

小城不大,却驻扎了一万大军,足以应对在九渡谈判的杨沅一旦遭遇危险的及时救援。

此时已经有了春暖花开的迹象,冰雪正在消融,道路难免泥泞。

山峦自远处看去,已经有了淡淡的绿意,只是走近了去,反而看不出花木的萌芽了。

任得敬比杨沅早一日抵达了应理,杨沅是次日抵达的沙陀。

杨沅这边派出掌书记陆游,与对面的拓跋黑衣进行接触,接洽谈判事宜。

双方经过一天的磋商,又各自经过了两天的准备,第三天才正式开始会谈。

此时已经初春,黄河解冻了。

每年初春开河时,解冻造成的浮冰向下游流动,常会在急弯、狭窄处造成冰塞、冰坝等冰凌洪水,称为凌汛。

九渡这个地方,河面开阔,河水平缓,倒是不易发生凌汛。

饶是如此,提前两天开始,双方就各自出动人马,乘坐牛皮筏子、羊皮筏子,把河道清理了一遍。

双方会谈这天,杨沅只带一千五百人抵达九渡。

渡口对面人头攒动,看规模也是按照规定的大约一千五百人上下。

然后,双方开驶一条牛皮大筏子,向黄河中驶去。

隔着河岸,是看不清彼此面目五官的,但是如果藏的有船有筏子,却是瞒不过对岸的。

今天的能见度非常高,可以清楚地看见,双方河岸渡口,就只一张大筏子。

而且驶筏子而不驾船,也不用担心船舱里暗藏伏兵。

双方除了驾驶筏子的艄公,就只各带了四人。

其中自然有能打的,也有泅水本领高强的。

不过,杨沅这边比对方多了一人,因为还有一个监军韩靖北。

皮筏子越驶越近。

这个季节还少雨水,黄河也未全面开河,渡口区域的水流又本来就趋缓,因此两条牛皮筏子驶的非常平稳。

眼看双方越来越近,已经能够看清对方模样,杨沅立即把目光投向了对面。

对面筏子上,只有一个拓跋黑衣是他认识的,而端坐筏子中央的,显然就是西夏国相任得敬了。

杨沅对于任得敬,还是蛮好奇的。

这位西夏国相,原是大宋一个下州的通判。

杨沅也做过通判,那可是首都的通判,地位要比对方高的多。

可就是这位小小的西安州(今宁夏海原县西北西安州)通判,在西夏夺取城池后,献女于西夏崇宗李乾顺。

任得敬则被西夏任命为静州(今宁夏永宁县东北)防御使。

想来他女儿是极为貌美的,次年就被李乾顺立为皇后了。

国丈任得敬因此升为都统军。

此后他率军平萧合达叛乱,镇压西夏部族造反,有了战功,又有厉害的后宫枕头风,所以连连升迁。

如今的西夏皇帝李仁孝,是李乾顺的贤妃曹氏所生。

不过他做了皇帝,也得尊任得敬的女儿为太后,而且此时的任得敬,已经是权倾朝野,就连他这个皇帝也奈何不得了。

杨沅现在在大宋,也算是位极人臣的人物了,再往上走,也就只有宰执还值得他“进步”一下子了。

可是比起任得敬来,还是大大不如。

任得敬现在可是西夏的无冕之皇。

杨沅在打量任得敬的时候,任得敬也在打量他。

此前药师洛承安从临安返回西夏之后,就把杨沅的画像交给了任得敬。

因此,任得敬是早就知道了杨沅的长相的。

可是此刻亲眼看到了他,盘膝而坐的任得敬,双手还是一下子紧紧握成了拳头。

他一瞬不瞬地盯着杨沅,直到两张牛皮筏子放慢了速度,缓缓接近,然后缓缓交错,并靠在了一起。

杨沅觉得任得敬看着他的目光非常的奇怪。

做为当下最难缠的对手,抱以审视、琢磨的目光并不奇怪。

但,任得敬看他的眼神儿……

他无法形容,太复杂了,比三分凉薄,三分讥笑,四分漫不经心的扇形统计图,包含的还要更多。

杨沅捺下心中奇怪的感觉,起身抱拳,拱手笑道:“大宋四川宣抚使杨沅,见过任相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