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临安不夜侯 > 第827章 市井王爷

临安不夜侯 第827章 市井王爷

作者:月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01 01:24: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沅受封燕王,也就注定了他以后只能长驻临安。

不过,杨沅还有遥领川陕暨陇右三地宣抚使的官职。

虽然小皇帝不可能再放他回去亲自带兵了,但他却还是可以参赞军机的。

其实对于削了杨沅的兵权,朝中大多数官员都是赞同的。

这里边包括一直对金国持比较强硬态度的首相魏良臣。

魏良臣倒不是针对杨沅个人,而是不管是谁,如果他的履历与杨沅一样,如果他有杨沅今日这般权柄,魏良臣都赞成削他的兵权。

对于兵权的重视和忌惮,已经是深植于大宋文臣骨髓中的一件事情了。

……

大朝会之后,小皇帝和赵璩马上又召开了一个小朝会。

这个小朝会,要就大宋目前对外形势进行一番探讨。

这种涉及军机的重要大事,是不可能在朝会上让文武百官全都听到的。

杨沅注意到,在这小朝会上,已经有三分之一的生面孔了。

而以他的地位,以前够资格参加这种小朝会的,就不可能有他不认识的人。

显然,小皇帝的人已经开始走上重要官位了。

由小皇帝亲自主持的这次小朝会,最终讨论结果是:

西夏近来频繁有人造反,所以需要花费两三年的时间,对西夏地区进行一番经营。

金国这边既然有鞑靼人参战,可以用断绝军援等手段,迫使新金帝国加大对鞑靼人的讨伐力度。

目前宋强而金弱,所以宋国大可不必急于求成,轻率启动对金的全面开战。

宋国已经持续了近一年的战争,消耗太大了,完全可以休养生息一番,再重新组织对金作战,收复故土。

这些道理,至少从表面上看,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杨沅看着那些首先提出这些策略,又群起响应的生面孔,便晓得朝廷如此决策,不仅仅是出于对宋金两国实力的评估、以及天下大势的分析。

随着新皇帝的诞生,一个新的利益集团也在崛起。

这个围绕着新皇帝而生的新的利益团体,需要一个升迁晋职的理由。

军功,无疑是最叫人信服的升迁理由。

宋国现在对金国是占据优势的,所以这个新的利益团体,要出来摘果子了。

而小皇帝显然也希望这收复故土的最后一击,是在他亲政之后完成的。

杨沅既已决定躺平,又看出了小皇帝和这些新贵的用心,自然不会多嘴。

自始至终,杨沅只是在小皇帝客气地问及他时,介绍一下西北、西南地区的情况,而不说任何有决策性引导的话语。

小皇帝显然对于杨沅这样的态度是非常满意的。

小朝会结束后,赵愭特意留下了杨沅。

彼时,勤政殿上除了一些宫娥太监,便只有赵愭、赵璩和杨沅三人。

赵愭拉着杨沅的手,诚恳地道:“燕王,在公,你是朕的臣子。在私,你是朕的姑丈。”

“姑丈虽然春秋正盛,也是三朝元老了。一直以来,姑丈功勋显赫,为我赵家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赵家,自然也不会亏待了姑丈,如今册封姑丈为王,田产店铺、财帛女子,任凭姑丈聚用。

朕只盼与姑丈君臣相宜,成就你我君臣的一代千古佳话。”

领了一万一千户食邑的高工资,准备三十岁就退休养老的杨沅也“动了情”。

他拉着小皇帝的手,双眼湿润地道:“大丈夫一生所求,不过是功业富贵。

臣如今娇妻美妾、仆从如云,这一切,都是官家的恩赏。

官家对臣的恩德,比山高、比海深,臣之功劳,实当不起官家如此厚赐。

自官家登基以来,臣就镇守地方,不能面谒天颜。

今后臣常驻于行在,可以随时听候官家垂询。”

论演戏,赵愭哪里比得了杨沅,一看杨沅目中泪光莹然,赵愭心中也不禁有些感动起来。

“三日后,朕在宫中设家宴,为姑丈和姑姑接风。晋王叔,你也要来。”

赵璩只怕杨沅醉心于功业,对皇帝的控制心怀不满。

今天这场小朝会,他一直在悄悄观察杨沅,见杨沅心态平和,并无什么不悦,这才放下心来。

他自己是个懒散的,倒不觉得没有正事可做,做个米虫王爷有什么不好。

如今见杨沅真的放下了,赵璩心中也自欢喜,连忙应承下来。

……

杨沅离开皇宫,乘上车子便往家赶。

他刚刚回京,少不得有些老相识要来拜会。

虽说他现在明升暗降,没了实权,处境有些尴尬。

但杨沅所交的朋友,可不见得都是趋炎附势之辈。

前者张孝祥便根本不理会他亲迎杨沅、盛情款待的举动,是否会遭人非议。

如今他回了临安,虞允文、范成大、萧毅然、卢承泽等人,是一定会来拜会的。

车子进了仁美坊,还没到状元牌坊下,就被人拦住了。

杨沅只道是哪位故友到了,掀开轿帘儿一看。

就见一人,头戴墨绿色绸缎幞头,幞头旁边簪着一朵鲜艳的月季花。

这人身材颀长,穿一袭湖绸苏绣的墨绿色直裰,腰间革带上挂着一块翠玉,手执一柄竹骨绿荷画面的折扇,笑吟吟地看着杨沅。

杨沅微微一怔,一时间没认出此人来。

有点面熟,但没想起来是谁。

“是足下拦路?请恕在下眼拙,足下是……”

那人轻摇折扇,正笑吟吟地看着杨沅,忽听他这么说,脸色顿时一变。

“杨抚帅,你还真是贵人多忘事啊,这才几个月没见呐,就不认得我了?”

“这……,你是……”

杨沅突然身子一震,失声道:“李仁孝!”

李仁孝听他直呼己名,脸色顿时阴沉下来,冷哼一声,道:“正是李某。”

杨沅没想到竟在这里见到这位原西夏皇帝,忙从车上跳下来。

他一路返京时,同舟秘谍就把京中消息随时传报于他。

不过关于李仁孝的消息,和杨沅关心的东西实在不相干,所以只在一封密札中提过一嘴。

李仁孝到了临安之后,就被小皇帝赐了府邸,做起了他的安顺侯。

西夏刚刚并入大宋领土,这个节骨眼儿上,李仁孝还是很有用处的,经常被拉出来陪着小皇帝出席各种活动。

其实就相当于小皇帝炫耀武功的一个道具。

所以这段时间,李仁孝在临安城还是很活跃的。

只是,杨沅没想到他被同化的这么快,这一身贵人款式的冠戴袍服,墨绿墨绿的。

他居然还接受了在幞头上簪花的习俗。

孰不知,年岁稍长、尤其是已婚的男子,平时是不会像未婚的少年郎一般在鬓边簪花的。

李仁孝皮笑肉不笑地道:“正是李某。”

杨沅奇道:“安顺公是来见我的?”

李仁孝翻个白眼儿道:“本侯的赐第,就在仁美坊中,你瞧……”

杨沅顺着李仁孝所指的方向看去,赫然看见一座府邸,青石漫地,朱漆大门。

门楣之上,赫然是“安顺侯府”四个大字。

临安城中有两个坊是达官贵人最多的,一个是皇城前面的,适合就近上朝的孝仁坊。

一个就是这毗邻清波门,周围多为官署,出了清波门即为西湖的优雅所在。

想不到李仁孝竟被安排在了仁美坊。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孝仁坊的名字和李仁孝的名字太过接近,小皇帝不想不知底细的人误以为是用了李仁孝的名字命名此坊。

杨沅笑道:“原来如此,想不到杨某以后,倒与安顺侯做了邻居。”

李仁孝嘲讽道:“所以说,你我二人,还真是有缘啊。我做安顺侯,你做安乐公,大家从此毗邻而居,一团和气,岂不美哉?”

李仁孝还不知道杨沅封王的消息,在此之前杨沅已经受封为国公了。

不过,他的公爵爵号是镇国,李仁孝称他安乐公,可以解释为从此安乐尽享太平。

但是很显然,他就是在把杨沅讽作“此间乐,不思蜀”的阿斗。

杨沅脸上笑容突敛,沉下脸色道:“你说什么?”

李仁孝见激怒了杨沅,不禁心中大乐,轻摇折扇,道:“本侯说你安乐公……”

“砰!”

杨沅一记“冲天炮”就打中了李仁孝的鼻子。

李仁孝闷哼一声,仰面就倒。

杨沅跳过去,骑到李仁孝的身上,一把揪起他的衣领,右手握拳,便是砰砰砰几记重拳。

杨沅是想放下了,从此当个富家翁了事。

不过,他的养气功夫,真没修炼的那么到家。

这就像一个执行总裁,活儿干的好好的,意气风发的,业内同仁谁见了不挑大拇哥儿。

突然间就被董事长召开股东会议,把他给罢免了。

虽然董事长做了补偿,给他涨了工资,他所持有的股份也照样吃红利。

可这哑巴亏吃的,他心里岂能真的没有一点火气。

李仁孝拿准了像他这样的朝廷大员,被自己模棱两句的几句话讥讽一番,也只能受了这个气,不会撕破面皮与他为难。

他现在可是小皇帝和平收服西夏的政治吉祥物呢。

杨沅分明是受到大宋天子的猜忌,从此做个有名无实的闲散国公了,怕他怎地?

却不想杨沅在小朝会上,是脸上笑嘻嘻,心里mmp,一股火气憋着,正愁无处发泄呢。

不想这李仁孝竟来挑衅,杨沅已经摆烂了,不高兴就揍你,你能怎样?

李仁孝说起来也有一身的拳脚功夫,虽然不及杨沅,可也不至于连一点还手之力都没有。

只是他万没想到杨沅一言不合就动手,只一拳就打中了他的鼻子,让他丧失了动手能力。

杨沅打的也不快,一只铁拳蓄足了气力,一拳拳打下去,只打得李仁孝满脸开花。

李仁孝府上那些护院、随侍,都是任家的人。

杨沅和任家大家长任得敬好得穿一条裤子,这西夏皇帝还是他们俩联手拿下的呢。

现在杨沅对李仁孝动了手,他们自然不会真心来拦。

直到李仁孝连怒骂喊叫都发不出来了,整个人被打的满脸开花,他们生怕打死了人,这才一拥而上,将杨沅架开。

“你个狗东西,本王乃天子姑丈,皇恩何其浩荡,你竟敢讥笑本王是刘禅一般人物。

你是在我骂本王,还是在骂天子?”

杨沅戟指大骂:“老子今晚就去甘霖娘,入你婆娘!”

两边侍卫连着四下围过来看热闹的街坊邻居听着这位大宋王爷骂的恣意奔放,一个个目瞪口呆。

一时间,杨沅就似变回了曾经掌掴秦桧的那个送索唤的闲汉,骂的好不市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