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临安不夜侯 > 第895章 丞相亲征

临安不夜侯 第895章 丞相亲征

作者:月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9 00:59: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沅之前令川峡四路地方豪强可自行养兵除寇,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尽快结束川峡四路的乱象。

杨沅很清楚,相比于凉山州更激烈的动荡,川峡四路的动乱带来的伤害才是最严重的。

对于农工商业的伤害,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元气。

所以,要尽快平息川峡之乱。

而且,杨沅此举是一石三鸟。

第一,借助地主豪强势力,解决川峡之乱。

第二,借由地主豪强之力,培养火器兵兵源。

第三,通过对地主豪强的这种器重,加强他们对自己的拥戴与忠诚。

川峡地区的地主豪强,现在普遍用上了火器。

这玩意儿一旦形成了杀伤力,对于这些地主豪强来说,便有了莫大的吸引力。

购买弹药和火器的费用,其实并不比严苛训练出一支精锐之军的各种费用更高。

但它见效更快,可以迅速形成战斗力。

而且一旦有一个地主豪强使用了火器,你不想比他弱,你就只能跟着卷。

所以,在蓬州吴家率先响应,并且迅速形成一支火器团练兵之后,其他的川峡豪强别无选择,只能跟。

但火药和火器,是掌握在杨沅手里的。

这玩意儿比冷兵器厉害的一点就是,一旦截断来源,它很快就成了一根烧火棍。

而地主豪强们自发研制的火器,只能用来打野兔子。

但是,杨沅也没想到歪打正着,允许川峡四路的地主豪强大兴火器团练兵,不仅使得四川境内占山为王的盗寇在最快时间内遭受了沉重打击。

而且,使得朝廷不必分心于四川。

钱端礼坐镇四川,以四川本地驻军和地方豪强武装,便足以平定动乱。

同时,杨沅一声令下,当初散作满天星的火器营兵马便迅速归队了。

而且,当初只有一千五百名火器兵。

现在跟随甘泉归来的火器兵,甫一开始,就达到了四千五百人。

相当于每一个火器兵,都带出了两个马上就能娴熟运用火器,直接上战场的徒弟。

朝廷上,召开了一次盛大的大朝会。

因为杨丞相要率兵亲征。

大殿上,官家赵惇端坐于上,他现在已经完全没了心气儿,乖巧的很。

在他的御案之下,左右两边各设一张几案。

右边几案后,坐着辅国大王赵恺。

左边几案后,坐着当朝丞相杨沅。

再往下,便是朝中重臣。

吏部尚书乔贞、户部尚书马重远、礼部尚书陈维清、兵部尚书程真、刑部尚书张方旬、工部尚书寒千宸。

这位念念不忘体制内工作,大抵祖上有山东血脉的江湖奇人,终于是做上了真正的朝廷大臣,不再是当年枢密院里被人遗忘的占卜官了。

都察院樊江、王烨然,枢密院刘商秋、临安府尹汪紫瑞……

还有殿帅杨泽、马帅辛弃疾、步帅虞允文。

以及实在是因为太年轻,所以只能暂时在六部或朝廷重要衙门担任副职,熬炼资历的。

毕竟,文官序列不比武将序列,升迁选拔的程序不能全部破坏了。

所以,马重远、陈维清等老臣,还是得把年轻人扶上马,再送一程。

故而,范成大、萧毅然、卢承泽、于泽平,以及原南郑知府孔纪涛、蓬州知州陈士杰、利州中路掌书记陆游,潼川经略安抚使衙门的陈立甲、杨沅任职西北时的行营护军提举杨万里等,都在六部或三衙中,担任了关键辅职。

如此阵容,所以杨沅才敢亲自率军出征。

朝廷里,已经没有任何人还能翻天。

说句不好听的,他自己都不能。

杨沅独相之后,议政效率倒真是大幅度提高了。

没有出现互相扯皮、推诿、因为各自派系的利益拉拉扯扯的事情,大事很快就确定了下来。

两淮前线将做为大宋反击金军的主力战场。

两淮前线,现在淮东方面军司令是吴挺,淮西方面军司令是邵宏渊。

杨沅会亲自率领马军司元帅辛弃疾、步军司元帅虞允文奔赴两淮前线。

沿海制置使、水军大都督林荣跃亦听从调遣,布列战舰于两淮和长江水网。

殿前司元帅杨泽,留镇临安。

以殿前司都指挥使莫龙、侍卫亲军司都指挥罗克敌辅之。

荆湖北路御前诸军都统制李道,仍然负责打辅助,进退自如,牵扯金军侧翼。

李显忠已经赴陇右任大都护了。

他的使命是维持住河西走廊诸城池,只要河套平原的西夏叛军不来攻打,不必主动出击。

鉴于川峡四路现在的情况还不稳定,西夏路也正处于分裂状态,

所以时寒、陈涿光等西路军大将接到的指令是死守。

一步不退,也一步不进。

温泫臣、温世双父子,从利州中路,率其兵马,迁转建康。

温泫臣任建康副留守,兼建康御前诸军都统制,配合张孝祥守金陵。

一切安排,可谓有条不紊。

这种效率,还有这种朝气蓬勃的气象,倒是令很多朝廷大臣不免产生了一个想法:

杨丞相独揽大权,于我大宋,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

确定了出兵的一系列安排之后,大宋的战争机器也轰隆隆地开动起来。

各路兵马、各种军需物资,开始络绎于途。

丞相府里,杨沅与此番将带往两淮前线的步帅虞允文、马帅辛弃疾商议起了前线军事。

“丞相,下官以为,贼亮真正的主攻目标,应该是金陵!”

多年来,一直认真学习军事,关注金国政局、考察金国地理的辛弃疾沉声道。

杨沅心道,这倒是和我的内记室的分析不谋而合。

杨沅微笑道:“坦夫且细言之。”

辛弃疾信心十足地道:“首先,是出于地理和军事优势的考虑。建康是我大宋长江防线之中枢。

如果能先占领建康,便可阻断长江水道,切断我大宋东西两线的联系,削弱我大宋的物资调配和兵力增援。

其次,如果直接渡淮河、过长江,直取临安,则很难保证不会遭到我大宋勤王之师的包围。

一旦被切断后路,后果不堪设想。”

虞允文听到这里,也缓缓点头:“长途奔袭、孤军深入,看似便捷快速,可是风险极高。

一旦战事不利,立即陷于困局。

金兀术昔年曾经采用过直取临安的战术。

结果便因战线过长、后勤不继,遭遇了如黄天荡之战等几次大败,损失惨重。

下官也相信,金人不会重蹈覆辙。”

杨沅缓缓点头:“本相也是这么想的。

金人从开封到寿春,沿线建立补给点,就已暴露了他们的真正主攻目标。

不过,实则虚之,虚则实之,也不排除佯攻变实攻,实攻变佯攻。

淮东方面,只有一个吴挺的话,本相还是不放心,两位将军,谁……愿助守淮东?”

……

杨沅这厢和虞允文、辛弃疾在商量军机大事,杨府东院里,从东瀛刚刚赶回来的藤原姬香,也正和多子说着事情。

对她留在东瀛这段时间发生的事,花音和小奈你一言我一语的对她说了一遍,曾经读三国读到走火入魔的藤原姬香顿时两眼放光。

“主公欲亲自带兵赴两淮前线……”

小奈道:“是主人啦。”

“别闹,这个时候称主公,更有感觉。”

小奈和花音无奈地对视了一眼,神主姐姐什么时候能正常一点呢?

藤原姬香兴致勃勃地道:“主公欲亲自带兵赴两淮前线,有这个必要吗?

我看,主公这是有意避开,让我们替他做些他不方便说、不方便做的事情啊。”

多子蓦然张大了眼睛。

是这样吗?

我怎么没想到。

原来,姬香厉害的不只是她那口太刀啊!

多子立刻虚心求教,道:“你的意思是……”

藤原姬香摊手道:“主人如今,显然只有继续向上一途了。”

花音立刻道:“不是说主公吗?”

藤原姬香白了她一眼,道:“这个时候说主人,更有感觉。”

花音听了也不说话了,你高兴就好。

多子只对藤原姬香揣测出的杨沅的用意感兴趣,追问道:“所以呢?”

姬香道:“主人要更上层楼,最大的阻碍,就是赵宋皇室的存在了。”

“嗯……”

“不义之事,主公是不能做的,甚至不能对我们言说。”

“所以……”

多子大概猜到了她这位姐妹的想法。

姬香恶狠狠道:“幽禁在宗阳宫的那位,可以死了!”

多子道:“他早就逊位了,死不死的,有什么打紧。”

“死的逊帝,才是好逊帝!一点麻烦都不会找来,和有可能给主人找麻烦,你说哪个好?”

多子不说话了。

姬香又道:“宫里那几位,太皇太后,年纪也差不多了吧?”

多子和花音、小奈吃惊地看着她。

姬香凶狠地道:“太皇太后,干掉!皇太后,干掉!疯子皇帝,干掉!二大王,干掉!晋王……”

小奈忍不住道:“晋王和主人很亲近的。”

姬香白了她一眼:“等太皇太后皇太后傻皇帝二大王全都死掉,就亲近不起来了,一不做二不休……”

多子忍不住道:“你这婆娘疯了吧?你确定这是主人的意思吗?等主人回来,怕不会活活打死你。”

姬香冷笑:“呵,说的我很怕他的棍棒教育似的。”

这时,门外传来了青棠的声音:“谁来了啊,神神秘秘的,还要先藏进东跨院来?”

接着便响起了李凤娘的声音:“嘘,小声点儿,是宁儿来了。

夫君正召集朝臣议事呢,不方便给他们看见……”

姬香一愣,问道:“宁儿?谁啊?咱们家又添丁进口了?”

多子悠然道:“宁儿呢,就是嘉国公主。”

“那傻皇帝是……”

“公主她三哥。”

姬香摸了摸下巴,轻咳一声道:“我又仔细考虑了一下,貌似也不必急着干掉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