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七零下乡美人成了大院竹马心尖宠 > 第148章 妈妈,你就应该这样多打扮

“阿姨,还是我来吧。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们,今天就让你们尝尝我的手艺。”

乔言心说着,撸起袖子,朝徐丽招手道:“丽丽,你陪我一起。”

毕竟乔言心对这里不熟悉,厨房在哪儿,东西放在哪儿,她都不清楚,还得徐丽帮忙才行。

郑佩兰愣愣地看着,还没想好说什么,乔言心已经带着徐丽去了小厨房。

算了,就让她们年轻人做好了,她这两天心情不好,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致来。

宋诗诗下班回来时,就听到主屋里传出嬉笑声。

“郑姨,你可真适合这个发型,好看得不得了。”

“真的吗?我都一把年纪了,弄成这样,别人不会笑话我吧?”

“郑姨,你是不知道,现在沿海城市那边,都流行这样的发型,可时髦了。人家只有羡慕的份,怎么会笑话你呢?”

宋诗诗听到乔言心的声音,下意识朝东厢房望去。

东厢房门口还晾着些布巾。

看来乔言心今天是搬过来了。

但下一刻,宋诗诗想到自己的东西,之前还放在东厢房的。

她想去东厢房看看。

迈出去的脚,很快又收了回来。

乔言心都搬进去了,里面大多都是乔言心的东西。

现在屋里也没人,她这么进去,不太好。

宋诗诗直接推门进了主屋。

主屋里原本说笑的三人听到动静,一齐转头朝她望来。

“乖,下班了?肚子饿了吧?饭菜已经做好了,咱们开饭吧。”

郑佩兰见到宋诗诗,第一反应就是宋诗诗工作累了一天,这会儿回来,肚子也该饿了。

说着就起身往外走。

宋诗诗笑着拉住郑佩兰。

“妈,不急,你这头发是乔姑娘给你做的?”

“是,我原本是不想弄的,言心和丽丽非拉着我,说试试看,我这……”

郑佩兰有些不好意思。

平时她比较节省,基本不舍得在自己身上花钱。

就更别说烫头发和化妆了。

年轻的时候就没弄过,这年纪大了,反而要扮俏,还是当着小辈们的面,她简直羞得不行。

“很好看,妈妈,你就应该这样多打扮打扮自己。你要是再年轻个十来岁,肯定有不少年轻小伙追在后面的。”

宋诗诗竖起大拇指。

她妈妈这么好看,只是以前为了家庭,才没有打扮自己。

渣爹竟然为了别的女人,背叛妈妈。

她一定要想办法让妈妈和渣爹离婚,让渣爹后悔哭鼻子去吧。

“你现在还学会调侃我了?嗯?”

郑佩兰作势要打她,宋诗诗嬉笑着躲开。

“妈妈,乔姑娘今天刚搬进来,咱们得好好欢迎下人家,我去把之前存的酒拿出来,咱们喝一杯。”

宋诗诗说完,不等郑佩兰回话,冲徐丽使了个眼色,转身出去,往穿堂门走去。

郑佩兰不能喝酒,宋诗诗干脆冲了杯麦乳精。

在小厨房里,宋诗诗先是朝外看了一眼,确定乔言心没有过来,这才小声问:“丽丽,我放在东厢房的东西,你有帮我收拾出来吗?”

“收了,郑姨还特地叮嘱我都检查一遍,我把资料文件和你的被子衣服都拿去西厢房了。”

“西厢房?你把我东西都搬过去了,你住哪儿?”

宋诗诗原本是想乔言心搬过来之后,就去和郑佩兰住一个屋的,反正家里的床也够大,睡两个人完全没有问题。

“我也没什么东西,平时在屋里,也挺多就是睡觉而已,我住旁边的耳室就行。”

徐丽说完,见宋诗诗还想劝自己,徐丽继续说:“你平时晚上还要工作,郑姨心脏不好,晚上必须好好休息的,你和她睡在一起,肯定会影响郑姨的,不如睡在西厢房。”

“可你平时不是也会织假发吗?”

宋诗诗总觉得这样不太好,耳室虽然能住,可偏小了点,而且徐丽是付了房租的,哪有人家付了钱的,还让人家住小屋的道理?

“现在言心姐也住在这儿,她的东西都放东厢房的耳室了,我和她共用一个耳室就行,这样还能跟她多学些东西呢。”

徐丽是真的不在意这些,宋诗诗对她已经够好了。

虽说她是付了房租,可除了房租,吃穿用度,她基本都没出过钱。

平时吃饭,都是宋诗诗和郑佩兰买的菜。

而她的衣服,也都是宋诗诗之前买给她的,还有苏雅琴送的。

她哥给他寄的钱,她都存了起来。

徐丽坚持,宋诗诗也就没再和她纠结这件事情。

算了,先这么住吧,等手里的钱宽裕些,她再考虑将四合院的布局重新整改一下。

现在的四合院适合以前的大户人家,毕竟人家家里是有养下人的。

但现在的四合院,几乎都是自家人住。

其实后院也有房间,是以前丫鬟住的屋子。

宋诗诗其实是想把后院的空间利用起来的,但现在能力有限,还得再等等。

……

乔言心住进来后,徐丽出门的次数变少了很多。

她和乔言心接到单子,就给人上门服务,没有接到单子,就在家里制作护肤品。

徐丽专心跟着乔言心后面学手艺,而乔言心一边想办法拓宽客户群体,一边研究出新品,吸引老顾客的关注。

郑佩兰就在家里,没事织点毛衣啥的,中间还回了趟大院,去给石头和乔言心宣传去了。

而宋诗诗则每天按部就班地,除了工作就是在家忙着翻译文件。

她和孟寻州自从上回一起在孟家吃过饭后,已经差不多一周没见过面了。

不过孟寻州依然每隔两天就给她写封信,宋诗诗也会回信,只是回信的频率相对而言要少很多。

基本上孟寻州一周要寄至少三封信,而宋诗诗只回两封。

主要是龚总那边的翻译人员减少,很多翻译工作,就落到了宋诗诗的头上。

这天下班,宋诗诗路过大门口的时候,看门大爷叫住了她。

“宋同志,这边有你的信。”

信?

孟寻州的信从不寄到她的单位,以前是寄到大院,现在都是寄到四合院。

“哦,好,谢谢您。”

宋诗诗客气地同看门大爷道了谢,走过去接过信。

上面写的寄件地址是怀青大队。

在怀青能给她写信的,除了赵木匠,就只剩杨慧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