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国生存指南 > 第一百一十三章 也不知道算不算成功了

原野带人在小河湾这里扎了营,优先采掘小河湾处的黑铁砂,毕竟这里超出他临时领地范围了,哪怕这里依旧是一片荒地,跑来淘洗铁砂大概率不会有人和他计较,但终归不是自己的地盘,先把东西弄走再说。

而没过几天,今年的梅雨季也到来了,蒙蒙细雨又开始下个不停,盖房子挖沟渠很受影响,他干脆把大部分施工队都抽调到了这里,一边淘洗小河湾多年来自然积累的黑铁砂,一边去自家临时领地内修筑“铁田”。

铁田修起来很简单,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要把一段河道能修成“台阶”状便可以。等河水携带黑铁砂流经此地时,因水流连续起伏,水速减缓,自然而然就会把黑铁砂抛下,然后再用人力把淤泥取出,就近淘洗就行了。

当然,用大块磁石直接吸取铁砂会更快一些,只是这一时半会儿也没处找天然磁石,只能留待日后再慢慢改良工序,以提高效率。

整整一个梅雨季,他的时间全在这些黑铁砂上了,天天顶风冒雨,衣服就没干过半天,各种雨里来泥里去。等太阳公公终于驱散云雾,又开始按时上班了,他两边齐齐下手,弄到了两万多斤的黑铁砂,也就是十吨出头。

暂时有这些也就够了,他将这些洗净的黑铁砂运回弯津,铺开在太阳下暴晒,微微犹豫一阵子,感觉冶炼技术很难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中,无法保证不会泄漏未来科技,准备还是先依照曰本古法来冶炼,也就是使用“踏鞴法”来冶炼钢铁。

这是原则问题,至少也要先试试行不行。

至于什么是“踏鞴法”……

踏鞴是一种大型木质人力鼓风机,高度一般都会超过三米,以人力踩踏做为动力源,可以将大量含氧空气吹入熔炉,而只要使用这种大型脚踏式鼓风机来进行的熔炼作业,就可以被称为“踏鞴法”。

原野主意已定,努力回忆了一番nhk纪录片里的种种细节,尽量复原,而化学机械专业多少和冶金专业沾点边,至少他很清楚熔炼过程中会产生哪些化学反应,原始机械装置更是难不倒他,没两天就弄出了一套图纸。

图纸有了,他又去准备助燃剂,也就是上好的木炭和石灰石。

前者他已经有炭窑了,那炭窑也是为未来的火药作坊准备的,本来就能闷制高品质木炭,这时代更不缺好木料,他派人去山上寻找,专挑已经成材的,木质极为紧密的,后世只敢拿来做工艺品的槲树、栎树砍,连烧了好几窑上好的木炭,再优中选优,比火药中要用到的木炭标准还要高。

真的是好木炭,炭块上几乎看不到裂纹,要用力敲击才会碎,碎后也只会是一片一片的,难见碎渣,而且断面都能看到闪闪发亮的金属光泽,是绝对的好木炭。

而石灰石,那更不成问题了,石灰石到处都是,挖回来好好挑一下就行了。

同时他也精选优质木料,在木匠的帮助下打造出两架“踏鞴”,左一架右一架,然后又在中间空地上打地基,挖了一个三米深的大坑,先将坑底压实,再铺上一层细沙碎石,再铺上一层木炭吸收潮气,木炭之上再铺一层厚厚的粘土,最后再用大石块仔细把坑填好填平整,不平就灌入石灰粉。

这是为了避免大地湿气渗入炉内,影响熔炉内部的温度。

等地基打好了,他就带人把大量粘土堆在上面,用力捶打,将其捶打成一个四四方方,紧密到不能再紧密的粘土块,最后再把它的中间掏空成漏斗状,以及掏出入风口、掏渣口等通道。

到这一步,熔炉就算建好了,他又指挥人先空烧炉子,把这熔炉彻底烧干定型。

至此,矿料、熔炉、鼓风机、助燃剂和燃料全都有了,已经可以开始冶炼铁砂。

原野还是很小心的,又反复检查了数遍,再思考了数遍工序,觉得应该没什么遗漏了,才命人开始往里填料。

一层木炭,一层铁砂,一层薄薄的石灰,再一层木炭,再一层铁砂,再一层薄薄的石灰,直到将熔炉铺到三分二,然后就将熔炉点火,踏鞴也开始工作,每架上面两个人喊着号子,起起伏伏像玩跷跷板一样扯动风箱,慢慢将空气吹进去。

熔炉也没犹豫,在大半肚子都是高品质木炭的情况下,又不缺氧气,亮红色的火焰立刻熊熊燃起,直指天空,但很快慢慢又缩了回去,颜色也开始往暗红色转变,同时传出惊人的热量。

至少对人体来说是惊人的热量,原野哪怕已经站得颇远了,一时还是站不住脚,又往后退了好几步。

这年头炼铁是件稀罕事,都有可能涉及到“家族秘传技艺”,阿满他们自然也要跑来看热闹,眼见终于把火点起来了,阿满马上关心地问道:“要多久才能见到铁料?”

这可不是炼铁,这是炼钱,她当然要关心一下,希望早点能成功。

“大概三天左右吧!”原野轻声答了一句,目光一直没离开熔炉,生怕这哥儿们一点面子也不给,当场裂开给他看,但好在厚达半米的炉壁很给力,至少这点小火它还抗得住,让他微微放了点心。阿满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但马上又问道:“就这样一直烧就行了?要不要扔个人进去?”

原野主要精力还放在观察熔炉表现上,听到她这么说一时都没反应过来,奇怪道:“扔人进去干什么?”

“这么大动静,又是这么重要的事,应该要扔个人进去吧?就像造桥筑城一样,都需要人柱力吧!”阿满一脸理所当然,而旁边的人听到她的话,脸上也没有什么异样表情,大概是这时代的常识。

原野给干沉默了,人柱力是什么鬼,好好炼着铁,怎么人柱力都出来了,听不懂啊!

他左右看了看,发现跑来看热闹的人很多,连远藤千代这“大总管”都带着三个小助手在看熊熊大火,一脸惊奇,更别提别人了,便赶紧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别在这儿闲着了,看个新鲜就该差不多,赶紧都回岗位上去继续为弯津领地作贡献。

等把闲杂人员都赶走了,不用担心面子问题,他才向阿满问道:“人柱力是什么东西?”

“就是人身御贡!”阿满现在已经不奇怪他缺乏常识了,欣赏着炼铁这种“奇观”,随口就给他解释道,“要是造桥啊筑城啊,这些动静比较大的事,都有可能有激怒神明、地灵或怨灵,所以要提前埋个人进去沟通,抚平它们的怨恨,比如淀川桥的桥墩里就埋了一个人,那个人现在都成佛了,叫什么……人柱力地藏尊。”

顿了顿,她又补充道,“筑城也一样,总要有个倒霉蛋先被埋进去的,尾张大部分城下面都有人柱力,不然怎么可能那么安稳。”

原野又给干沉默了,每次他觉得他已经有点适应这个时代时,这时代总要给他一个**兜,给他弄点心理不适的奇葩异闻出来。

或者是他穿越的地方不对,别的地方十六世纪了,应该不太可能再出这种事,至少不会是普遍现象。

他憋了一会儿无话可说,只能摇了摇头:“以后不准说这种话,我们不会做这种事。”

“行吧,你的事你说了算!”阿满也无所谓,毕竟这是原野的自己的事,她又不懂炼铁,就是给他建议建议,告诉一下他别人遇到大事会怎么做。

“你也赶紧回去吧!”原野也开始觉得她在这里碍眼了,这炉子还要烧三天左右呢,这时间也不能让她闲着。

至于他自己,当然要守在这里了,目前弯津唯一能找到的技术人才就是他自己,同时他还要做好记录,完善工艺,也就只能多辛苦一下。

等一个多小时后,火焰的颜色又开始改变,慢慢从暗红色向橘红色转化,又渐渐亮了起来,应该是温度在进一步提升,而原野蒙好头脸,靠近观察了一下,再加上脑补,判断铁因自重已经沉入炉底,熔点较低的杂质已经开始分离上浮,便命令暂停鼓风,自己取了大铁勺来,快速从熔炉中间的取渣口开始往外掏渣。

掏渣完毕后,他又命人从高处再往里投入新的黑铁砂、木炭和少量石灰,并输送新鲜空气,进行新一轮熔炼。

如此反复不停,炉内的温度也越来越高,火焰最后成了金黄色,在白日中都隐隐不可见了,而这时已经到了第三天,熔炉终于表面开裂,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这种原始的粘泥炉是一次性的,每炼一次你就要重新捏一个。

原野这会儿已经双眼通红,赶紧命人停止鼓风,又等了几个小时让熔炉温度降下来,然后就让人包得严严实实冲上去把熔炉敲碎,把未燃烧完的木炭扒走。

过程很轻松,原本近半米厚的炉壁,烧了三天已经只有十几厘米厚了,而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清理完,原地只剩下一大块满是空洞的“海绵铁”。

整个冶炼过程,说白了就是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铁被木炭燃烧时生成的一氧化碳夺走了氧,变成二氧化碳排入大气,那四氧化三铁之类没了氧自然就只剩了铁,只是炉内温度不够,远远没有达到1500度,这些铁没能完全融化成液体,一直处在半固体状态,只是烧没了其中的大部分杂质,最后就成了表面拥有许多洞的海绵状。

或者说,成了一坨品质很差的铁钢混合物。

原野仔细看了看这一大坨“海绵铁”,命人趁热将它敲碎,推入水池降温,然后根据颜色分类——大部分是劣质生铁,需要再用人力捶打去除杂质才能勉强使用,小部分则是纯铁,然后是一点点纯铁和一氧化碳反应后意外产生的低温碳素钢,也就是“玉钢”。

这结果,不好说,说不好,原野看着这一地乱七八糟的铁和钢,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成功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