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国生存指南 > 第二百四十九章 简单任务

战国生存指南 第二百四十九章 简单任务

作者:海底漫步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2 01:18: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鹿津港西北方二十余里处,有一个大村子,名曰松山庄。

这村子依山而建,临河垦田,有人口五百余户两千多人,并筑有庄墙、箭楼等防御设施,乃是附近一带首屈一指的大村落,一般盗匪都不敢打他们的主意。

但在弯津军这种职业化军队面前当然不值一提。

特别是北畠家已经被迫收缩至浓津一带笼城,这里实际已经被放弃了,弯津军一到他们就自动开门请降,连反抗的想法都没有,非常老实。

锅太郎一行人抵达松山庄时,看到的就是这么一个宁静祥和的村落,所有村民都被勒令待在家中,紧闭门户,不得肆意走动,就连高声呼喊也不被允许。

简而言之,这里被戒严了。

锅太郎随意看了一眼,便向卫兵出示了证件,很快便见到了驻守部队的旗队长。

戒严不能持久,终究是要由民政体系接手的,锅太郎这些人就是来接手松山庄管理工作的,以便将野战部队解放出来。

双方很快完成了交接,这支小部队可以拔营继续向前了,但那名年轻的旗队长瞧了瞧锅太郎这一行只有二十余人,里面还有两名女性,又客气地询问了一声:“南组长(锅太郎给自己起的姓氏),需要我让一两支小旗再留两天吗?”

“不必,我们应付得来。”锅太郎拍了拍短柄铁炮和身上的胴丸,笑着婉拒了。

旗队长点点头,也没再说什么,很快传令出发,这支百人旗队把东西装上“车堡”,赶着挽马,唱着军歌,就追大部队去了。

锅太郎站在路边送他们,看着这支旗队离开,有点怀念自己当初的军营生活了——当初在军营里整天关着的时候是挺无聊的,有段时间都天天掰着指头算自己多久才能转业退伍,但离开后却十分想念那种单纯、充实又规律的生活。

而且,现在的弯津军已经和他当初那会儿大不一样了,全都是二十岁左右的棒小伙儿,不像当初他们年龄不一,高矮胖瘦都有,好多都是歪瓜劣枣。

这会儿的弯津军,仅从兵源上来说,就比他们当初强好几倍。

他站在村口怀念了一会儿,就转头对下属们说道:“该轮到我们干活了,把粮食卸车,准备分口粮!”

他们这一行人也不是空着手来的,带了一批豆子、荞麦、芋头等难以长久储存的杂粮,而灾荒期间,没什么比一斗粮更能安定人心了,只要这些村民配合,就可以陆陆续续领到能坚持到明年春耕的口粮,免得他们造反——这里还没有发生“一揆”,不是不想,仅就是之前北畠家的大军就在附近,这些村民不敢罢了。

而且,正因为北畠家的数千人在附近驻扎过,这里比很多村落更缺口粮,大部分粮食都被北畠家强行搜刮走了。

锅太郎的下属们纷纷领命而去,锅太郎则在村庄里开始随意漫步。

松山庄内还是很安静,没有任何人露面,但锅太郎转业后好歹也有好几年的“农村工作经验”了,还是能发现有不少人在“偷窥”他,甚至能感觉出目光中的仇恨、迷茫和恐惧。

仇恨,是恨他这个“武士”——他穿着甲,配着刀,背着铁炮,衣着也算光鲜,看起来像个武士;

迷茫,是这些村民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甚至有不少人现在都没搞清他是什么人——这些村民有些人一辈子都不会离开村子的,八成连弯津的名字都没听过;

恐惧,是担心他这个“新武士老爷”大抢特抢,毕竟他们在某种意义上是“战败者”,而胜利者抢劫战败者在这时代是理所应当的,不抢的才是脑子有问题。

当然,这些目光也有可能是锅太郎脑补出来的,但他本身就是村民出身,转业后被分到了南部城,又被分配负责乡村工作好几年,参与了分田、征收农税等一系列工作,一直在和各种各样的村民打交道,非常了解他们,相信这些村民目前就在想这些。

所以,对这些目光他也不在意,完全有信心解决这些问题,取得这些村民的认同,毕竟弯津有现成的办法可以套用。

而正是因为他有这些经验,才把他以及数百名基层官员调了过来,以尽快稳定弯津军的后方。

嗯,知多半岛当初也有大量这样的村子,在弯津强行把武士豪族驱逐后,原野也是带人一点一点把这些村子啃下来的,不停调整政策,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甚至目前松山庄的情况都和当初原野等人面对的情况十分相象——一个是闹风灾、旱灾和水灾,一个是闹虫灾,都是缺口粮,完全可以套模版,而且都可以套很成熟的模版了。

锅太郎在松山庄里大概转了一圈,多少对这里的情况有点数了,感觉自己的任务相当轻松,最起码这里不是那种洗脑很严重的村落——那种村落最难搞,当初在知多半岛上弯津捣毁神社、寺庙时也遭到过被洗脑村民的武力反抗,最后不得不把村子整个打散,强行分别安置,才把那股邪火压下去,搞得相当麻烦。

好在松山庄不是,神明信徒肯定有,但看起来信什么的都有,拧不到一起去,发不了大疯。

弯津政府,或者说原野还是很重视农村工作的,毕竟曰本中古世代是个标准且纯粹的农业社会,农夫才是社会生产主力,不把农夫们安置好了,社会根本稳定不起来,也就谈不到发展工商。

第一产业搞不好,就别提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了,原野好歹也上过大学,这点逼数还是有的,而且身为一名穿越者,更是可以大搞“拿来主义”,把现代现成的经验直接改一改搬过来,想不成功都难。

他也只能搬,农村工作不好做的,什么奇葩事都能遇到,根本不是靠一个人的智慧能搞定的事。

原野直接就从近现代的南、苏等国抄了作业,怎么减少年贡,怎么分直营田,怎么办国营农场,怎么收取农税,怎么防止偷懒耍滑,怎么防止政策被有心人利用,统统照搬,还是抄的最终成熟版本,中间的弯路直接省掉了。

在历史上,减了租税分了田地却收不到粮,或是税收被普遍认为不公平激起反抗,或是税慢慢又集中到少数人身上,或是开始养懒人,这些事都出过的,而怎么解决这些看起来不起眼,实则能要人命的问题,真的需要无数人的灵光一闪,真的很不容易。

这些到了现代已经很少有人去了解,原野也是遇到实际问题很挠头,拼命回忆又慢慢实验才搞定的,还顺便带出了锅太郎这么一大批基层干部。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锅太郎这帮人和弯津军一样,都是弯津的重要支柱,哪怕他们看起来不起眼,日常都注意不到他们,但他们其实才是弯津最宝贵的财富。

现在,就到了财富兑现的时候了。

松山庄很快响起了钟声,再加上“工作组”沿路叫喊,村民们很快犹豫着离开家门,集中到村口的空地上。

人群很不安,女性特别是年轻女性明显偏少,就算出来的也个个灰头土脸,恨不得抹一脸锅灰。锅太郎也不在意,站在土台子上先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直接道:“各位乡民,请不必担心,这次召集大家我只说三件事。

第一,各位以后就是弯津人了。

第二,为方便以后工作,要给大家登录户籍,然后凭借户籍,每人每月可以领一斗二合口粮,小孩减半。当然,这点口粮肯定是不够吃的,但大家也不用担心,冬季正好整修水利,前线也需要运粮修垒,只要肯卖力气,我保证能吃上饱饭……这方面的事我们回头再细说。

第三,关于北畠家长期以来霸占的土地,也会依照户籍重新分配给大家使用,具体规则……”

锅太郎也不管松山庄的村民们同不同意就强行把他们国籍给改了,还打算把这些村民组织起来当运输队和民夫,算是以工代赈,毕竟从知多半岛上运技术工人也就算了,单纯运劳动力过来太蠢了,不如用粮食交换划算——关东、东北一带今年粮食丰收,弯津可以用工商业产品交换杂粮直接运过来,省时又省力。

而分土地更是顺理成章,锅太郎这二十几个人又能种几町地?地肯定是要分下去的,弯津只要税粮就够了,哪怕需要更多粮食也会用别的方法,比如用工商业产品从农夫手里交换,完全不必强抢。

但锅太郎还没说完,松山庄的村民们就炸了,惊讶声、议论声、后面听不清的人的询问声连成一片,哪怕没人敢大声喧哗,但一千几百人加在一起的声音,还是把锅太郎的声音完全掩盖了,就算锅太郎手持一个铁皮大喇叭能扩音,还是干不过这么多人,只能停下话又开始叫唤“安静一下!安静一下!”

不过这些村民毫无纪律性可言,锅太郎叫了也白叫,最后还是几名老者、壮汉出面帮着一起叫才勉强把这股骚动压了下去,但众人还是一脸不可置信——武士会给庶民发口粮,服劳役还给粮食,还要把直营田分给庶民耕种,这种事没听说过啊,里面是不是有阴谋?

村里的几名“头面人物”也不敢信,之前他们以为锅太郎这些人是打算再收一遍年贡的,结果竟然说出了这种匪夷所思的话……

其中一名老者犹豫了一下,看锅太郎虽然全副武装,但刚才村民们吵闹都没拔刀砍人,性格似乎很仁厚的样子,便大着胆子问道:“大人,您真要给我们粮食?利息……要几分?”

第一条他不关心,当弯津人也罢,直津人也好,他无所谓,反正他以前都不知道自己是哪国人,但对方愿意给口粮这可是救了命了,毕竟村里真没几粒粮食了。

但他怀疑对方是想搞一种新型借贷,以便来年收更多的稻米。

要是利息太高的话,明年还不起他们还是一样要死。

村民们也安静下来,就盯着锅太郎目不转睛地看,而锅太郎直接道:“这是基本口粮,没有利息,也无需偿还。”

“那……大人需要我们做什么呢?”

“只需要登记就可以了。”锅太郎知道和这些乡民说话不能太复杂,大声道,“只要承认你是弯津人,并遵守弯津法律法规,就可以领取基本口粮——不饿死弯津人是弯津政府的责任,是野原殿下的指示,这方面你们不用担心!”

顿了顿,他又赶紧补了一句,“当然,要吃饱的话,还是要干活的!现在你们是特殊情况,所以才有基本口粮。”

村民们没意见,吃饭干活,天经地义,他们别的没有,力气还是有一把的,马上又有人叫道:“那庄外的水田也要佃给我们吗?”

“没错!”锅太郎马上道,“会按照每户壮丁数量,公平的租给大家耕种。”

村民们“轰”的一声,又忍不住开始交头接耳,河边的可是上等田啊,以前产的稻米北畠可是要全额拿走的,减产了还要全村补齐。

有个老头倒很精明,想了想,小心试探道:“大人,年贡要交多少?”

村民们瞬间又安静下来,要是年贡太多的话,比如一町田不止要“六公四民”还要再搭上几根大木头、几捆竹子桑麻,或是要再承担更高额的“马借钱”“兵粮米”“更田钱”之类,那佃了和没佃一个鸟样。

锅太郎马上拿着大喇叭笑道:“这问题说起来就复杂了,大家耐心听我解释。弯津现在已经不征收年贡了,不止将要分给大家耕种的田地,以前大家的佃田也不需要再交年贡,但农税还是要缴纳的……只需要交粮食就行了,别的乱七八糟的都不用交了。”

“那要交多少粮食?”有人躲在人堆里高喊,还是很不放心的样子。

收农税可是个超级技术活儿,每家每户劳动力情况不同,每年年景也不同,今年丰收明年颗粒无收也实属正常,搞什么“五公五民”一个不小心就会造成农户破产,背上一身烂债子孙三代无法翻身。

比如,今年遇灾,收成农户刚好够吃,你来“五公五民”一下,拿走一半收成,甚至这个“五分”还是要按好年景的定额来算,农户也就只好去吃野菜了,野菜也不够吃,也就只能和你拼了。

又或者会出现有人偷藏瞒报,甚至整村串通了偷藏产量,尽量少交不交的情况,而政府又没那么多人力精力一块田一块田的瞧一瞧产量到底有多少,直接就亏了。

所以,这时代要想制订一个让所有人都服气的、且能保证农户不会破产、政府也不吃亏的农税标准很困难,好在原野抄作业已经在实践中把这问题解决了,到现在为止,弯津还没有哪个村子揭竿而起,要把他挂在路灯上。

相反,农户们已经渐渐有了积蓄,可以反哺工商业发展了。

锅太郎马上就开始推行弯津的政策:“要交多少粮食这个问题好,目前我们采取的是浮动农税,按规定留足口粮后起征,征收标准按照国营农场和模范户的产量的15%来计算,按劳动力不同依次上浮……”

这问题说起来非常复杂,锅太郎还需要向村民们说明什么是“国营农场”“模范户”,以及解释为什么要搞得这么复杂,一时说得口干舌燥。

村民们却听得很认真,他们只是没知识没见识,不是傻,基本的好坏还是能分清的,哪怕有人忍不住想和身边的人讨论一下也会被马上制止,而听到锅太郎举例知多半岛上的农税情况后,才有人忍不住惊呼:才交这么一点吗?

条件太好,村民们听完后神往不已却又半信半疑,感觉就这条件,回头弯津组织他们一起去打浓津城也可以拼一把了,但弯津人好像又没那个意思,感觉就是想让他们好好活着,好好种地就行了。

总之,这事儿很怪,就算把全村美女都献给那个所谓的“野原殿下”,也该拿不到这么好的条件才对。

锅太郎也没再说更多,这种事说多了没用,还是要看怎么干,慢慢来吧!

他直接拿着大喇叭开始吩咐村民们排队办户籍,办一家发一家的口粮,也不用他再催再找,藏在家里的村民们全出来了,乖乖开始排队。

等折腾了大半天,好歹把这些伊势人改籍成了弯津人,锅太郎更是直接开始发号施令:“好了,冬天没事,正好咱们的村子像个猪圈一样,又脏又乱,现在开始大扫除,先把垃圾杂物全铲出去!”

松山庄的村民们看看刚发到手的荞麦豆子,完全没意见,开始任由“工作组”编队,分头去干活。

锅太郎抹了一把汗,默默点头。

简单任务,这村子轻松就拿下了,以后这村子就是弯津体系里的一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