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红楼大当家 > 第218章 抄家

红楼大当家 第218章 抄家

作者:潭子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9 02:02:10 来源:小说旗

天香楼!

眺望远方的沈柠总感觉哪里又出事了。

大街上的百姓似乎有些躁动。

“太太,大爷来了。”

果然,贾珍正大踏步的往楼上跑。

“母亲!”他朝丫环们摆摆手,看着她们下去,这才道:“敬王府搜出了龙袍,康王府等也各有秘室。”

贾珍服了,这些爷不仅胆子大,还不知收敛,“不仅如此,刚刚禁军出动,还抄了那个弹劾我们家的郑御史家。”

“郑良?就是那个升官发财死老婆的?”

沈柠看向贾珍。

“是!”

贾点没想到,她娘不关心搜出龙袍的,却关注一个郑良,“儿子记得,这升官发财死老婆是您让兴儿在外面传播的吧?”

沈柠:“……”

是她让兴儿传播的,但是,那也是查过之后,才让传的。

郑良此人,实在是恶心到她了。

在现代的时候,她看过不少种田文,里面有好些被偏爱的读书人,郑良就是。

他有读书天赋,所以被爷奶和爹娘、叔伯们捧着,郑家为了他,卖田卖地,甚至还卖过一个女儿,终于,他读出来了,考中了举人。

可能也知道进京赶考不容易,中举的第三天,就娶了县里富商之女。

得人家的嫁妆改换门庭是没问题的,毕竟两家是各有所需。

可他考中进士,妻子难产而亡不过一个月,就借着孩子无人照顾又娶了省城的富商之女。

进翰林院当官不过两年,第二任妻子再次难产而亡,借着对方留下的女儿,郑家又得了对方大笔的嫁妆。

然后他娶了读书人的女儿。

顺利从翰林转御史,从此喷天喷地,好像圣人转世,鼓吹女子无才便是德,鼓吹一女不侍二夫,宝丰公主死的那样惨,他替程家说话,贾妏和离归家,他又弹劾贾赦、贾琏,一副好像要管尽天下不平事似的。

哼~

要不是贾敬的名字在朝堂上有些敏感,她当时又没有诰命,在她收贾敬私房的时候,这人只怕都要在朝堂上弹劾她了。

那什么天下第一悍妇,好像也是郑良先叫出来的。

他这么热心在别人的家事上,说什么圣人言,怎么就不看看自己呢?

他对爹娘、叔伯兄弟们是照顾了,可那是喝别人的血。

可能也怕别人说他,侄子都能跟着进京,前两任妻子拼死生下的孩子,却在老家种家里的几亩薄田。

“兴儿传播错了吗?”

沈柠站在阳光下,“说吧,他的罪名是什么?”

“杀妻!”

啊?

沈柠震惊。

虽然她早就怀疑,对方是借着难产,连杀两任妻子,却没想……

“查出来了?”

“是!”贾珍道:“他前面的两任妻子都是被郑家借着稳婆之手害死的。”

“皇上干的的好。”

郑良从老家带进京的兄弟、子侄,据她所查,可没几个干人事的。

曾经的农家子,如今一个个的得志猖狂,都有一个或几个妾了。

他们的银子哪来?

“你刚还说敬王府搜出了龙袍?”

“是!”

敬王完蛋了。

贾珍道:“大朝会到现在未散,可能就在商量治那些王爷的罪。”

幸好他们家跟任何一个王府都没有牵扯。

西府叔爷当年那么厉害,四个姑姑也一个未嫁皇家。

“另外,缮国公府石家也被抄了。”

石家?

沈柠恍惚记得,红楼后期有个石呆子因为几把家传的扇子,被贾雨村讨好贾赦拿了,最后贾家也因为那几把扇子多了一项罪名。

“石家和晋王是连襟,他家的夫人和晋王妃是堂姐妹关系,据说昨天的事,石家那边也被晋王的一张小纸条调动了。”

贾珍叹了一口气,“母亲,外传晋王失踪了,到现在没找到,您说他……”

“打住,这事你不用想也不用管。”

沈柠道:“这是皇上和朝中大人们要操心的事。”

“……我就是跟您说说。”

“好,那我问你,要是有一天,你在一群乞丐里,看到哪一个是晋王,你会怎么做?”

那位刘先生下了一盘大棋。

他应该跟皇家很有些仇怨。

这仇这怨不是简单杀人就能解决的。

有时候,人活着比死了还艰难。

难保他不会让高高在上的晋王,当一个说不了话,写不得字,要乞讨过活的乞丐。

“……我装着没看到吧!”

贾珍感觉他娘在异想天开,“或许还会买些吃食,给他旁边的乞丐,但就是不给他。”

这边母子两个在说话,那边董孝全下朝了。

此时,他走路都有些打恍。

这两天真是太累了。

如今好了,除了晋王,该抓的都抓了。

爬上车,他闭上眼睛,当场就朦胧过去。

失踪的刘先生和晋王不好找。

但这在董孝全的眼里,已经不算特别重要的事了。

未来的一个月,从朝堂到地方,还会有无数人倒霉。

他现在没时间想其他,得好好休息一下,应付接下来的连场恶战。

从皇城到顺天府,并没有多远,马车一停,他就迷迷糊糊的醒了。

“大人!”

卢总捕头急步过来,“属下已经查到刘先生的真名了。”

噢?

董孝全一下子清醒,“叫什么?”

“刘元!”

卢总捕头道:“十年前,他进京赶考,最后连考场都未进,就失踪了,后来……”

“就是太子当年让我们帮忙查的人?”

“是!”

卢总捕头沉重点头。

董孝全豁然开朗了,“原来是他?那就怪不得了。”

他还记得那一家三口。

顺天府有他们报案的卷宗。

他当上顺天府尹之后,查旧案时,还翻出来过。后来太子特意让人打招呼,他又查了一次,没查出头绪,但已经进了太子府的一家三口,每三个月还会过来问。

董孝全印象特别深刻。

直到那位刘奉仪生了一对双胎,都还没忘这边。

可惜……

“让人去查太子所在的墓地,看看近年来,都有什么人去祭拜!”

刘家一直在找刘元,刘元被晋王控制着,应该一直不知道家中事,等他知道了,父母、妹妹和两个小外甥,都随太子烧死了。

换成他是刘元……

董孝全心情复杂,道:“再问问大家,除了随太子去世的一家三口,是否还有人查问过刘元失踪案?”

刘元得了自由,查家里的时候,发现家人全都没了,或许会顺着家人的足迹走一走。

而他们上京就是为了寻他,所以,到顺天府报案是第一位的。

董孝全想借此多了解一下刘元。

要是运气好,能寻到他的蛛丝马迹就更好了。

……

同一时间,贾母在林之孝那里也知道了外面的所有事情。

“老太太,这是金陵甄家的来信。”

王熙凤把刚刚才收到的信递了上来。

“……”

贾母心塞的很。

元春进宫,贾家往甄家的年节礼,一直丰厚上给。

两家互通的信件,也是一派和气的样子,可是,甄太妃是怎么对她元春的?

如今来信……

“不看了,以后和甄家……也不必来往了。”

以前皇上看着性子好,可是今天他几乎把各个王府一网打尽了。

缮国公石家都没逃过,贾家……好不容易避过了,可不能再往上填。

“告诉门房,甄家若有来人,一律不见。”

这一大家子,可不能因为一个甄家葬送了。

好在是甄太妃先对不住他们的。

“也不必再报到我这里来了。”

“是!”

王熙凤哪有不应的?

府里大家都在学大昭律,偶尔不懂的,她还会把二妹妹迎春叫家里,让她给讲解。

甄家倒霉是肯定的了。

不止在晋王那里,甄家自己的问题也非常大。

当年接驾,甄家接的次数最多,可是到现在为止,他家都没还银。

太上皇好好的,皇上不会计较,太上皇现在这个样子……,皇上能饶了甄家才怪。

早点划开关系,她也放心些。

“母亲!”贾敏给母亲奉了一杯茶,“甄太妃那里只怕也逃不过了,就是南安王府……,恐怕也要受到点牵连。”

南安太妃也姓甄呢。

“唉,我们过好自己家就行了。”

当初贾家落难的时候,也没人伸个援手。

大家都是面子情。

贾母摆手不喝茶,往榻上歪了歪,“这两天忙忙乱乱的,凤丫头,你二叔二婶那边还好吗?”

“我让隆儿去看了,说是还好。”

“那头牛……”

“那村里也有好心人,他们也心疼牛,特别有两个好心人,在家里教二婶怎么给牛把尿把屎呢。”

“……”

“……”

贾妏在旁用帕子掩了掩嘴角。

此时谁都明白,主要是人家村里人心疼牛。

也是,牛呢。

牛对农家来说,那是可比顶梁柱的存在。

他们只怕也见不得那牛被糟蹋。

“……那你二婶干吗?”

“干!”

“……”

老太太表示怀疑,但这么多丫环婆子当面,她也不好问得太细,就道:“那你二叔呢?他还写对联吗?他的对联有卖过一幅吗?”

“二叔……在写,不过这两天京城不是乱吗?那东西在村里不太好卖。”

王熙凤迟疑的道:“我听隆儿说,那村长拎了两斤小米过去换了几张福字和五谷丰登。”

隆儿的意思,二老爷给多了。

但是这话,她也不好跟老太太说。

毕竟那笔墨纸砚借的是族里的银子。

那银子是要还的。

若那些人都是以小米、粟米啥的换对联,三个月后还不了银子也是难看。

“唉,能换东西就好。”

老太太怎么也没想到,她如珠似宝的养了二儿这么多年,结果,他要因为一两银子愁着还账。

“多写点,开春青黄不接的时候,再卖些个,应该就能凑上还族里的银子了。”

二两,好些时候,她一道菜都不止二两银子。

“对了,他们的伤如何了?他们两个有没有再吵架?”

此时贾政和王夫人吵得可凶了。

王氏熬个粥,居然熬糊了。

再加上他去盛粥的时候,看到那老牛又拉下的一大摊屎,贾政一下子就吐了。

他受不了了,他觉得这婆娘在虐待他。

“不把牛还了,以后你就跟牛一起睡。”

贾政早就不想跟这女人睡一起了,“王婉云,我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这么恶心这么没用呢?”

“……现在发现也迟了。”

王氏根本就不怕这个外强中干的货,“这房子不止是给你的,也是给我的,老牛现在是不好搞,但等开春,我们就能借它换工,那一亩地轻轻松松种上,要不然,是你会种地,还是我会种地?”

贾家不可能再资助他们粮食了。

王家那边,她又指望不上。

王氏现在发狠的要靠她自己。

“你与其想我的牛,还不如好好想想,你的对联怎么卖吧!”

还有十天就过年了。

其实现在弄对联都有些迟了。

“卖不了,那一两银子可是你个人借的,跟我无关。”

被打了板子后,族里给请了大夫,但她和贾政一起,才花了一两银子,而且,贾政因为旧伤,可比她重,说真起来,同背这一两银子的债,还是她吃亏了呢。

“嫌我做得不好,以后你自个做好了,我们把粮食分分,各烧各的。”

“你你……”

贾政要被她气疯了。

他才说一句,这妇人就有这么多还他。

果然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族里的牛也不光是给你的。”

要不是外面已经有人在看热闹,要不是他还要顾着元春和珠儿,早动上手了,“你要动我那一半的牛,就得做饭给我吃。”

君子远庖厨。

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自己做饭的。

“讷~”

王夫人把一碗黑呼呼的粥往他那里一送,“我暂时只会做这个,想吃,那就吃呗,我又没说不让你吃。”

贾政:“……”

他恨恨的拂袖而去。

快过年了,按理城门不可能关的,可昨天就关了。

贾政怀疑京里出事了。

京里一出事,正常都是大事,他不敢去打听,今天特意拎了二斤小米,请村长去看看,可惜,村长到现在还没回来。

贾政操心的很,生怕村长都被扣在京里,或者说,他已经……

“贾先生~”

门外传来他想听的声音,贾政急忙奔出。

“哎呀,我可回来了,你不知道啊!”

村长喘着粗气,一身狼狈,“皇帝老爷今天一连抄了好多王爷的家啊!”

事实上,他今天真是开了眼,还好运的捡了个金瓜子,因为那金瓜子,他跟着抄家大军,跑得一家不落,如今累的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