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红楼大当家 > 第228章 出事

红楼大当家 第228章 出事

作者:潭子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9 02:02:10 来源:小说旗

腊月二十六,小雪。

沈柠没想到今天会下雪。

她难得的想歪被窝。

她还想把女儿拎过来,一起歪被窝,可是,小姑娘天天玩惯了,就想出门,就想找姐姐们去。

沈柠按都按不住,没奈何只能让人把她送去。

詹雪当她的先生,已经当得很习惯了。

小姑娘虽然话都不会说,但只要她上课,她姐姐们不说话了,她也就乖乖的在毯子上爬,或者由人抱着,好像能听懂似的也跟着听课。

所有人都习以为常,但是史湘云和薛宝钗却看得甚为惊奇。

堂堂国公府千金,居然在地上爬……

虽然铺了毯子,烧了地龙,这屋子特别暖和、干净,可有这么多人服侍的贾玥居然在地上爬?

她看到小姑娘爬到了林姑娘处。

林黛玉不动声色的用手摸了摸小妹妹的脑袋。

贾玥朝她露了个无齿的笑后,又往探春那里爬。

探春一边听课,一边也伸手摸了摸妹妹。

贾玥在她身边停留了一会会,就往迎春那里爬。

迎春没啥犹豫的,一把把她提起来,抱到了腿上。

贾玥没挣扎,也没出声,而是乖乖巧巧的靠在姐姐身上,开始听课了。

算着时间过来的沈柠看到女儿乖乖巧巧,忍不住笑了。

果然,胎教还是很重要的,瞅瞅平时那么皮的娃,只要上课,就不会闹人。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詹雪要下课了,道:“这句话出自《论语·雍也》,圣人从审美情趣的角度,以水和山为喻,谈论智者与仁者的区别和统一。宋代朱大家注释曾说过,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

大家有兴趣可以去书房看看。

好了,这节课就到这里,大家休息休息。”

一年就要过去了,她还又收了两个学生。

詹雪也挺服的。

好在新来的两个,也是有点底子的。

就算暂时跟不上,她也可以另外补一下课。

相比于荣国府,她在这边的时间弹性更大。

沈夫人更注重姑娘们学习的实用型。

比如读书,是为了开拓视野,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和解决方案。

琴棋书画,就随姑娘们自己的爱好了。

但管家理财……

詹雪感觉,是她最为看重的。

所以早早的就让她们接触了。

甚至不惜拿宁国府给她们练手。

詹雪观察过,她不怕她们犯错,只怕她们错而不知。

窗外,沈柠怀疑‘休息’这个词,女儿能听懂,詹雪刚放下书,小丫头就‘啊’的一声,高兴的在迎春怀里直窜。

“夫人来接玥儿?”

詹雪笑看向门外的沈柠,正要再说什么,就见丫环狂奔过来,“太太,宫里来人了,皇后娘娘请您进宫说话呢。”

嗯?

姑娘们齐齐回头。

沈柠顾不得詹雪这边,道:“来的是谁?”

“娘娘身边的吴嬷嬷。”

没用内监,反而用身边的嬷嬷,那就是亲近的表现。

沈柠松了一口气,“不好意思,今天要麻烦先生替我看着玥儿了。”

“有事您自去,玥儿非常乖巧,有我们看着您放心。”

小娃儿哪用她来管?

除了奶娘、丫环们,还有她的姐姐们。

这个抱一把,那个逗一逗,一天就过去了。

詹雪有时想抱一抱,都抢不着人。

宝钗看她急步离开,心思都飞远了。

这边重新梳洗、上妆的沈柠,没多大一会,就坐上了进宫的马车。

吴嬷嬷是老熟人,她第一次进宫时,就是吴嬷嬷受皇后之命,在宫门口等着的。

“夫人不必忧心。”

已经得了贾珍两个荷包,吴嬷嬷异常和善,“今日宣召,十之**是好事。”

“噢?”

沈柠眨了眨眼,“嬷嬷可知是什么好事?”

“昨儿江南的甄大人被押解进京,皇上和皇后娘娘说起了前太子。”

帝后出宫之事,她是不会跟人说的。

吴嬷嬷只说她能说的,“前太子在时,心心念念江南,担心江南的官场、赋税等等。”

这些在当时,几乎就被甄家控制了。

沈柠有点明白她的意思了。

就是甄家倒了,皇上念及太子。

其实念及太子,应该不止是因为甄家,还因为那位刘先生。

沈柠在心里轻轻叹了一口气。

隐隐的,她感觉刘先生的背后也有人。

对方也在借着刘先生,打击大昭的皇室。

皇上或许也知道这一点,只是,把那些不做人的王爷们打下去,也是合了他的利益,所以他睁了一只眼,闭了一只眼。

但是这个人……

换成她是皇帝,不拿下这个人,她是无法安心的。

“太子去后,皇上常常思念。”

吴嬷嬷虽没有明着说秦可卿,但沈柠已经知道今天进宫主要是给她拿好处的。

“多谢嬷嬷提点。”

沈柠真心感谢,“我已知晓怎么做了。”

“夫人已经做得极好了。”

吴嬷嬷笑道:“我刚在贵府还见到刚从秦家送礼回去的下人。”

贾家是厚道人家。

没有因为太上皇倒了,对秦氏有半点怠慢。

毕竟皇上可以怜她是太子之女,也可以不把她当回事。

“秦氏是个可人疼的。”

沈柠眼中的笑意加深,“您只看到,我家给她送东西,可没看到,她给我家送东西。”

说着,她指了指自己头上抹额,“看看,这是她前儿送我的。”

“……嗯,真好看!”

一颗大大的珍珠,嵌于素色的锦铂中间,雅致之中带着不可忽视的贵气。

也正合了宁国府孝中的颜色。

吴嬷嬷心中感叹小姑娘的心灵手巧,“恭喜夫人有个好孙媳。”

看沈夫人的样子,是真心的喜欢秦氏。

那就好啊!

吴嬷嬷也早就打听了,她对儿媳妇尤氏也极好,因为怕尤氏没钱,还分了她不少产业。

这京城,恶婆婆常闻,沈夫人这样的……,可是太难得了。

也怪不得她们娘娘喜欢。

曾经,她们娘娘可常被甄太妃搓磨。

马车里气氛和谐,到了坤宁宫,自然也不差。

沈柠才要行礼,就被皇后拦了。

“我们之间,姐姐就不用客气了。”

皇后也是极会说话的,“过完年,你们要回乡,宫宴姐姐又不好来,我再不宣您,姐姐只怕就要把我忘记了。”

“瞧您说的,我的记性有那么差吗?”

沈柠失笑,随她一起坐下,“上次生病,还得多谢您和皇上从太上皇那里,匀了太医给我,要不然,我也不能好得这么快。”

“这本就是应该的。”

皇后早就感觉她比上次见面瘦了些。

不过伤心的事,能不提,她是尽量不提。

“前些天的兵变……”

皇后叹了一口气,“真是让人想也想不到。”

她犹豫了一下道:“姐姐是自己人,想来也是听说了那位刘先生吧?”

顺天府董大人查刘先生,就是从宁国府抓的偷儿开始的。

皇帝什么都跟她说,她也因此知道了全貌,“您说……,那刘先生的背后,还有没有人?”

“……应该是有的。”

皇后也有此疑虑,沈柠就放心了,“前朝的,北方的,甚至外敌都有可能。或者说,几方势力一起相助了他也未可知。”

不管有没有,小心无大错。

真要大意了……

万一被人所趁呢?

此时的大昭,虽说不是内忧外患,其实也不差多少。

西方正在崛起。

北方……

不管是鞑靼还是金人,都有取而代之之心。

更北边的罗刹国,更没有停下征战的脚步。

固步自封,就是落后。

“只是他们所有一切,都做得将将好。”

沈柠叹了一口气,道:“这才显出了刘先生,但是,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完美隐身,反而更突显了他们。”

这?

皇后心惊了,她终于知道,一直以来的不安在哪了。

太子出事的那段时间,就有前朝和北边人的影子。

如今那么多王爷落马,最后的所有指向,却只有那位刘先生,这太不对了。

对方是算准了,这也符合她和皇帝的利益吧?

“怪道姐姐能想出治倭之策。”

皇后即佩服又感激,“姐姐大才,妹妹心领了。”

罪人庄那里,看样子要多派些人看着才好。

其他再深的,她暂时想不到,但是,罪人庄那里,若是出事,那大昭皇室……

皇后又迅速想到了她的三个孩子以及皇上的另外两个孩子。

他们的安全……

“您先坐一坐,我去去就来。”

皇后迅速出去,令人看好三位皇子和两位小公主。

他们的衣食住,以及身边人,都要仔细查一查。

不知道为什么,这一会,她控制不住的心慌。

此时,她也无法再跟沈柠慢慢说话了,再回去的时候,直接道:“好姐姐,皇上昨儿才跟我念及太子,秦氏那里,我想借您的关系,给个恩典。”

“那我就替秦氏多谢皇后娘娘了。”

给恩典,他们当然要接着。

沈柠也愿意秦氏的身份能高一些。

这京城,以出身论英雄的大有人在。

皇后若是借着她,说特别喜欢秦氏了,无形中,也算给她提了身份。

“怎么是要您谢呢?”

皇后道:“真要说起来,是皇家对不住那孩子。”

宗人府里,那些罪人的女儿,她都得看顾着,没道理当年照顾他们夫妻的太子之女,他们却不闻不问。

待到沈柠从宫里出来的时候,身后跟了三辆装满赏赐的马车。

翻身做了主人的皇帝和皇后把他们生平第一次的重赏,先给了她。

这一次,没有宣旨,但越是低调,有心人越是知道,帝后二人有多看重宁国府。

从御膳房各类点心到内务府新制的各类首饰、面料、皮毛、药材,人家都送了一份。

回家分送部分礼物的沈柠,还不知道,她才走未久,皇后就查到,周贵妃所生之二皇子,被身边的宫人下了慢性毒药。

于贵人所出大公主,才制的几套衣服也很有不妥。

这?

这是对着她来的呀!

幸好是她先查了,若是两个孩子出事,皇上查出来,那最后的指向一定是她。

皇后后背冒汗,当场就让人请了皇帝。

半晌之后,听到皇后被沈夫人启示,多心查的,皇帝忍不住在屋里来回踱步。

“今天罪人庄那里上报,安王和敬王也都死了。”

皇帝好想打人啊!

“他们也是受不住自杀?”

不能啊,那两位王爷,都是有点武艺在身的。

“不是!”

皇帝摇头,“他们是围猎野猪的时候,遭遇了狼群。”

他站住,看向皇后,“一同出事的,还有他们的儿子,一共死了七个人。”

意外的没有其他半点痕迹。

“……”

皇后的心尖在发颤。

七个啊!

到底是谁?

“皇上,您觉得……是谁?”

“……一定有皇室之人参与了。”

太祖去时,担心皇位旁落。

他父皇努力生娃。

如今……

皇帝努力去想宗室里的几个老家伙。

“就是不知道他们是被人利用,还是各取所需。”

皇帝当机立断道:“刘安,传朕旨意,要过年了,看在太上皇的面上,看在他们是我兄弟子侄的面上,各送一石米面。

另……,闻听今日之事,朕心甚痛,从今天起,罪人庄加派驻军三千,看顾他们的安全。”

“是!”

刘安急急的去了。

可是皇帝还有无处可发的郁气,“这件事,朕得去问问太上皇。”

这些年,跟他闹的是兄弟们。

但父皇……

皇帝相信,凭老头子的敏锐,肯定更知道,宗室里,都有谁在觊觎皇位。

他急匆匆的赶到寿康宫时,太上皇微闭着眼睛,表示他无声的抗议。

“父皇,出事了。”

皇帝的心情沉重。

这几天,他有些得意忘形了。

所有一切,对他来说都是太完美。

他太渴望这份完美的成功。

“我们……可能都被人算计了。”

皇帝说的很艰难,但是,他也必须说。

太上皇原以为是如昨天的所谓坏消息,却没想,是另一个,他曾经害怕的坏消息。

虽然在皇帝过来时,他做足了心理建设,还多喘了几口气,如今却也控制不住的加重了病情。

好在太医就在隔壁,很快稳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