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无限恐怖之这个中洲很叛逆 > 第三十六章张哲斋入手

无限恐怖之这个中洲很叛逆 第三十六章张哲斋入手

作者:云纪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5:11: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哲斋冷笑一声:“聚民、养民、筑城、传教、练兵,做都做了,还想狡辩?你们要做的事情,几十年前的白莲教、明教已经做过一次,又能骗得过谁?”

面向张哲斋的剑尖,王侠有些不满的反驳道:“聚民、养民、筑城、练兵,不过是给活不下去的老百姓施舍了一些吃食,让他们有地方住,有衣服穿,有力量保护自己,有工作来自食其力。传教?张兄若是认为我们在传教,尽可以去看一看,匠帝庄有什么神像?有什么教派?有什么教义?”

闻言,张哲斋的面上闪过犹疑之色。

这人如此的理直气壮,莫非真的是自己有所误解?

犹疑只是一闪而过,张哲斋决定相信自己的判断。

这些人的言行,摆明了是在准备造反。

“张小哥,说归说,闹归闹,别把兵器拿出来,伤到了草草可不好,伤到你自己那就更不好了。”

这时,轻佻的话音从左侧响起。

一条手臂伸了过来,抓向张哲斋持剑的右手。

“不自量力。”

张哲斋冷冷一笑,左手扬起,将剑鞘砸向从面前伸过的手臂。

然而,剑鞘还未砸落,一道指力弹在张哲斋的脉搏,张哲斋的手臂僵住不动,肌肉变得松软无力。

“什么?”

张哲斋大吃一惊,而转瞬之间,那只手掌便抓向他的右手,手指从手腕拂过,张哲斋顿时感到一股强悍的指力贯入手臂经脉,截断了他的经脉。

剑鞘和长剑纷纷从张哲斋的双手滑落,被出手之人轻巧的拿走。

这般的轻描淡写,惊得张哲斋心头大震。

他自幼学文习武,内功一道已有所成,在浙江也是排得上号的高手,谁知在此人的手下,竟然毫无还手之力。

“阁下是什么人?”

张哲斋连退数步,戒备地看向突然出现的青年。

“我是程啸,希望你没听说过我的名字,否则又会有麻烦的偏见。”

程啸将长剑插入剑鞘,向张哲斋丢了过去。

张哲斋接过佩剑,迟疑不定的看向程啸。

中洲队名气、或者说恶名最大的是温烈,其他人也有恶名,但是没有温烈那么出名,张哲斋一时倒想不出程啸的名字在什么地方听说过。

张哲斋沉声说道:“阁下本领高强,我远不如也,但哲斋读了十几年的圣贤书,深知君子之道为何,阁下若是想要以力威逼,哲斋大不了一死以明君子之道。”

“什么死啊活啊,说得好像我们对你怎么样了一样,喊打喊杀的不是一直都是你?我们把你当客人,你却非要当恶客。”

程啸翻了个白眼,挥挥手,示意围过来的民兵回去继续训练。

“这……”张哲斋哑口无言,脸色又青又红,“是哲斋失礼了,但也是你们僭越在先。”

“僭越?对,咱们是僭越了,因为我们帮助了这些无依无靠的老百姓,让他们有了住的地方,有了吃的粮食,有了穿的衣服,有了保护自己的武功和兵器,这些本来是朝廷的工作,无官无职的人来做,就叫做僭越,违法了朝廷法度。但是,为什么朝廷不做呢?”

程啸摇头晃脑,他挠了挠头皮,面上浮现出一抹讥笑,阴阳怪气地向张哲斋问道。

“让流离失所的老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这确实轮不到我们来做,如果朝廷能让这些老百姓活下去,那你也没办法在这里见到我们了。朝廷不做,也不允许我们做,意思就是让他们去死?”

洪亮的声音回荡在广场和周围的道路上,也凶狠地闯进了张哲斋的心里,那一抹讥笑,更是让张哲斋面红耳赤,无法说出反驳的话来。

他的志向是为官,去年科举失利,两年之后,他还会再参加一次科举。

但是,即便如此,他也无法义正言辞的反驳程啸。

当今奸臣当道,蒙蔽君心,以至于朝廷无能,治国不利,让大宋百姓民不聊生。

张哲斋虽不屑于邪教妖言惑众,心向朝廷,但也没办法说一句程啸的话有错。

不知不觉间,村民们停下了手头的工作,纷纷向张哲斋看了过来。

众人的眼中有怒、有怨、有恨,却是都让程啸的那番话,挑起了心中的负面情绪,若非程啸和王侠站在这里,那些村民已经冲了过来,要把张哲斋乱棍打出匠帝庄。

“是哲斋失言了。”

感受到村民们的怒,张哲斋羞愧的以手掩面,向程啸低头认错。

“诸位所行,虽有些僭越,但却是大善。江湖儿女,不拘小节,僭越倒也无妨。”

“早这么说嘛,来者是客,这也快到中午了,咱们边吃边聊。”

程啸露出笑容,上前挽住张哲斋的手臂,拉着他向食堂的方向走了过去。

食堂里,午餐早已备好。

几十个大铁桶,盛放着各种各样的菜肴,有荤有素,有鱼有肉,有水果也有汤,有粥也有干饭,还有蒸好的饺子和馒头。

叠成一米多高的木盘搁在入口,每一名进入食堂的村民,先拿好木盘和筷子勺子,接着便过去打饭打菜。

当张哲斋和程啸走进食堂时,食堂里已经有几十个村民正在用餐。

张哲斋惊愕地问道:“这……怎么有村民在这里吃饭?”

程啸皮笑肉不笑地说道:“怎么了?觉得和这些村民在一起吃饭,不符合你的身份?”

“哲斋怎会有这种想法,只是,平常老百姓只是一日两次,尤其是前几年天灾**,以至于饥荒连连,不曾想这里的村民竟然有一顿午餐……”

张哲斋一边说着,一边学着前面的村民,在入口处拿起一个木盘,向打菜的地方走去。

那一桶又一桶的肉菜,让张哲斋几乎瞪大了眼睛,他用勺子往菜桶的深处插去,试图看看是不是只有表面一层。

然而,呈现在眼前的现实,让他不由得变得魂不守舍。

“你说你们不是在假借神佛之名,蛊惑百姓,图谋谋反,我信了。”

张哲斋喃喃自语。

民以食为天!

这隆冬腊月,能拿出这么多肉菜米果给老百姓吃,别说白莲教和明教了,连朝廷也没有这么大的财力。

甚至于,他在家的时候,也没办法天天都吃的这么好。

他才到匠帝庄没多久,匠帝庄的庄主,也不可能在短短一炷香内,准备这么多菜和饭。

能让老百姓吃肉吃到饱,这是假借神佛之名吗?这分明就是老百姓眼里的真神仙!

“唉?你信了?”

但是,我确实是骗你的。

程啸腹诽道。要不是为了谋反,他们废这么大力气干什么?

张哲斋打好了饭菜,找了一处位置坐下,捏了一块红烧肉,怀着最后的质疑,将肉块丢进嘴里。

“……怎会有这等美食?”

刹那间,张哲斋猛地放大。

这块红烧肉的味道,超过了他吃过的任何肉类。

没错,是猪肉,而且不是变质的臭肉,但是为什么会这么好吃?

“感情,我们加了感情,对天下苍生的怜悯之心。”

程啸开了个玩笑,但是张哲斋当真了。

他嚼烂红烧肉,咽进了肚子里之后,把筷子放下,认真地向程啸问道:“程兄,贵庄的粮食,还能吃多久?能供给多少人吃?”

“跟我来。”

程啸神秘一笑,向食堂的外面走去。

张哲斋扭头看了看左右,快速夹起一块红烧肉喂进嘴里,用绵袍的袖子擦了擦嘴上的油,快步跟了上去。

程啸绕过食堂,沿着平整的土路向前走去,张哲斋快速咽下了嘴里的那块红烧肉,才追上前去,和程啸走在一起。

往前走了一百多米,前方突然变得空旷起来,只有一座房屋立在空地的中间,那房屋有寻常地主家的宅子那般大,四周建了四个封闭的小亭子,亭子没有窗户,可以看见穿着盔甲,手持长刀的精壮汉子待在里面。

在那座房屋的门前,两名民兵一左一右,守在门口的两侧,看见程啸走来,民兵眼睛一亮,立刻挺直了腰,把手臂举起,手掌横在脑袋的右侧,大声喊道:“天使好!”

“辛苦了,”程啸点了点头,开口吩咐道,“今天又来了一批百姓,你们开一下门,我变一批粮食,免得做饭的时候不够用。”

“天使?变?”

张哲斋露出了迷惑的表情。

所谓天使,一般指的是天帝的使者,皇帝的使者,听说这些人自称是阿罗诃大天尊的使者,这么说倒也正常。

但是,变?

装神弄鬼吗?

张哲斋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子不语怪力乱神,身为读书人,他最看不惯妖人装神弄鬼。

虽然知道这些人是真的有粮,但他也没办法接受用装神弄鬼的方法愚弄百姓这种行为。

张哲斋打量了一下前方的地面。

在他想来,所谓的变,应该是这里有什么机关,可以使用障眼法,瞒住没有武功在身的老百姓。

只不过,直到那两名守卫的把仓库的铁锁打开,拉开沉重的大铁门,张哲斋也没有看出地道和机关的痕迹。

程啸走进仓库,张哲斋紧紧跟在旁边,进去之后,入目可及的是堆积成山的米面肉蔬,一座座米山、面山、肉山、蔬菜山,足有三米多高,充满了视觉冲击,将张哲斋震得头晕目眩。

“好多!”

便是在县里的粮仓,也没这么多粮食!

程啸走到一处空出来的容器旁边,伸出右手,念头一动,一袋袋的米面和肉蔬,从他的掌前凭空变了出来。

落在地面的袋子,发出了沉闷的声音。

张哲斋定了定神,集中注意力,向程啸望去。

他的双眼逐渐睁大,死死盯着程啸的手掌,眼睁睁的看着一袋又一袋的粮食,在半空中从无到有的出现,接着自由落体,掉进那些木框状的庞大容器之中。

“我的老天爷呀!”

渐渐的,张哲斋张大了嘴巴,喊出了没文化的感慨。

真的是变!凭空变出来!

“感谢救苦救难的阿罗诃大天尊赐给我们粮食。”

“南无大圣活命世尊夷数和佛!”

那两名跟进来的守卫,也是目不转睛的看着,并且发出了由衷的赞叹之声。

张哲斋听在耳中,渐渐回过神来。

他明白了一件事。

为什么匠帝庄的庄主,号称不传教,不设神像,不设教义,不建教派,却有那么多老百姓发自内心的相信有一位大圣活命世尊夷数和佛、阿罗诃大天尊、玄化匠帝、无觉空皇。

神仙佛陀,之所以需要教义、教派、神像,是因为需要有人相信他们的存在。

但是,匠帝庄的人,是真的能制造出任何神仙佛陀都展现不出来的神迹。

在真实不虚的神迹面前,教义、神像、教派都没有意义了。

根本不需要那些东西,来证明世界上有这样的一位大神。

没错,在此时此刻,张哲斋也相信了,世界上确实有一位阿罗诃大天尊,派出了他的使者来人间普渡苍生。

张哲斋喃喃说道:“礼赞阿罗诃大天尊。”

半个时辰之后,在匠帝庄用过了午餐,张哲斋匆匆骑着马儿,从城门疾驰而出,他的脸上充斥着亢奋的红光,双眼无比明亮,蕴含着坚定志向的光芒。

“又一个入手了。”

城墙之上,程啸、王侠、张杰目送张哲斋远去。

三人相视而笑。

张哲斋并不是第一个信了阿罗诃大天尊的南宋名人,那位南宋的民间义士伍隆起,还有陈氏和李佳母子二人,也在前两个月,来到了匠帝庄,再加上这位张哲斋,匠帝庄也算是有了三位预备将领。

虽然普通的老百姓里面,或许也不会缺少有军事天赋的人,但捞到了这些历史名人,更让人放心,也让他们更有成就感。

张杰问道:“话说你怎么突然回来了?朱雯呢?楚轩不是让你贴身保护好朱雯吗?”

“我回来是想要问一问楚轩的打算,现在朱雯的名气是越来越大了。”

程啸苦笑了起来,想起了在南宋都城的经历,他一时有些头大。

“朱雯的能力你们知道,又是在南宋都城,容易遇到达官贵人,朱雯如今已经是有名的道姑,据说连皇帝都听说过她的名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