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112章 请侍读严查我等

严绍庭有些意外的瞥向徐渭。

他是听说过,这个徐文长,过去可是很厌恶严党的。

这一次之所以给他从胡宗宪手上弄过来,也不是因为自己找不到能用的人。

严绍庭有些意外,徐渭竟然也有话要对自己说。

趁着酒菜未来。

严绍庭做出请势,邀着徐渭在屋中坐下:“徐先生有何事,尽管说来。”

徐渭脸色清瘦,穿着件儒服,俨然是士林读书人的模样。

坐下之后,徐渭脸色板正,目光流转数次,方才缓缓开口:“其实在下有两桩事要问与侍读,一桩乃浙江道之事,另一桩则是京中事。”

严绍庭向后靠了靠,为自己倒了杯茶,手指捏着茶杯慢慢的转动着。

徐渭见其面色,继续说道:“浙江道事,乃是在下不解,为何侍读会弃郑泌昌、何茂才等人,更助胡部堂抄没此次浙江犯官家资,充抵军用?”

原来是入职面试。

不过却是打工的,面试当老板的。

严绍庭淡淡一笑,开口道:“我并无弃用谁人?斩郑泌昌、何茂才之流,亦是因其有违大明律法,圣上裁夺,降旨而诛。”

徐渭眉头微微一皱。

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答案,但也是让自己不曾想到的回答。

严绍庭看了眼徐渭,笑着说:“朝野内外,君君臣臣,便是我与徐先生之性命,也不过是圣人一言而决罢了。”

其实这也是他在暗示徐渭,老严家当初做的那些事,也是无奈。

徐渭目光闪烁,低声嘀咕:“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严绍庭笑着点头道:“理,是这个道理。至于浙江犯官家资充抵军用,其实若非朝廷艰难,国库空虚,也不会如此行事。如此这般,实在是迫不得已。

而在我严家看来,国中朝政如何不论,却绝不能叫外贼侵扰,饿谁也不能饿着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们。”

他说的很实诚,几乎是毫无保留的解释了徐渭的疑问。

面对严绍庭这般诚实,甚至是已经有揭下朝廷体面举动的回答,徐渭心中愈发意外。

徐渭拱手开口:“侍读公义,在下在浙江的时候,于总督衙门目睹诸多将士,我明军若能饱腹满饷,可称无敌。

此次有侍读在京中出言相助,浙江各军将士钱粮不缺,在下替浙江的将士们,拜谢侍读。”

说着话的功夫。

这徐渭竟然是站起身,朝着严绍庭恭恭敬敬的作揖礼拜。

严绍庭笑着摆摆手:“不过是凭心做事而已,当不得先生这等大礼。”

若是自己没有记错的话,这徐渭和心学,可是有着很深厚的关系。

而这,也是他为何要找胡宗宪要人的原因之一。

果然。

徐渭在听到严绍庭这句凭心做事,眼角不由一跳。

而严绍庭却已经问道:“现在浙江事已说,不知先生对京中事,又有何要问的?”

徐渭却是心中想起,严嵩好似也是心学同仁,当初更是与心学宗师多有交往。

他此刻当真是想说一句家学深厚。

但想了想,这话好似说了又不太合适,便止住了话。

听到严绍庭询问起自己的京中事。

徐渭这才反应过来,抬头看向严绍庭,缓声开口:“在下此次入京,其实也有打听侍读近来所行诸事。不知侍读于昌平兴建书院,意欲何为?”

这是徐渭最关心的事情。

也是真正导致他答应胡宗宪所请,前来京师为严绍庭幕僚的原因。

严绍庭微微一笑,正色道:“惟愿开一地苦寒子弟之智,学得饱腹之术。”

说完之后,严绍庭目光定定的看着神色有些恍惚的徐渭。

他轻咳了一声。

徐渭因为自己的走神,而面露尴尬。

严绍庭则是笑着问道:“先生会不会觉得,我要建的这座书院,志向太过短浅?”

徐渭恍惚的摇了摇头。

他忽然觉得,自己过去的见闻是不是出现了差错,或是遭人蒙蔽了。

这是严党中人能说出的话?

开一地苦寒子弟之智,使其学得饱腹之术。

这可不就是如他这般读书人想要做的事情。

徐渭不由想到了自己的过去,本为父亲婢女所生,自小清苦,而后家道中落,蒙学艰难。尚未成年,生母被赶出家门,大夫人也在不久病逝,兄长沉迷修道炼丹,无有亲情。

徐渭很聪明,却也很自卑。

读书时,他是学堂里最用功的,可踏上科举之路却一直不顺。

最后还是走后门才弄了个秀才出身。

最后的最后。

也就是在今年春。

徐渭在胡宗宪的支持和关照下,参加了自己人生中的第八次也是最后一次乡试。

但结果一如既往。

因为种种缘故,再一次落第。

“先生?”

看着眼前神情再次恍惚的徐渭,严绍庭呼唤了一声,见其仍未有动静,便加重声音喊道:“徐先生!”

“嗯?”

徐渭眨了眨有些泛红的双眼,脸上满是尴尬羞涩,他拱手致歉,掩饰脸上神色。

“不想竟走了神,还请侍读见谅。”

严绍庭摆摆手:“左右也是等着酒菜到来,与先生闲聊一二罢了。想来先生也是因为一路北上,舟车劳顿所致。”

徐渭却是摇摇头,如实道:“只是因为侍读所言那昌平书院所创之目的,引得在下心生感慨,方才走了神。”

严绍庭低声问道:“那先生以为……”

“好!”

徐渭沉声开口,脸上露出笑容:“侍读能开一地苦寒子弟之智,愿使其能有饱腹之术,可见侍读志诚之心。

在下虽未见那昌平书院,却已是心生崇敬,若侍读日后应允,在下愿为书院一蒙学坐席,叫那咿呀蒙童识文断字,如此倒也可慰在下平生憾意。”

严绍庭眉头一挑,满脸大喜。

他高兴道:“先生幼年有神童之名,少时学于明德先生、龙溪先生,师承阳明宗师,才学国朝少有,先生能屈于书院授业,实乃我与昌平子弟之幸!”

见严绍庭对自己过往如此了解,连自己所学所承也如此清楚。

徐渭心中复杂,拱手道:“侍读不嫌,在下必将尽付所学授予昌平子弟。”

严绍庭却是拍板子,斩钉截铁道:“不不不!是先生若是不嫌弃,往后便是那昌平书院首席。”

自己这回可算是捡到宝了。

徐渭的出身和经历,对于清流和士林来说,那就是一块金字招牌。

天下读书人,对那些恩科高中之人,或许至多也就是羡慕一番。

但对于徐渭这等出身清苦,还不忘勤于学业,且才学不曾停滞的人,那才是真正的推崇,且不以功名而论。

严绍庭心中喜悦,开口问道:“不知先生对京中诸事,可还有何疑惑?”

徐渭还沉浸在严绍庭要让自己当昌平书院首席的事情里。

他原本只当自己这一趟入京之行,只是不负胡部堂过往恩遇,入京一趟应付了事罢了,也能借机换个地方。

却不曾想到,这才刚到第一日,竟然就有如此大的收获。

年初乡试失利所带来的失落感,也在这一瞬间消失了大半。

徐渭深吸了几口气,平复心情后,才重新开口道:“在下还有一事,便是今日京中西苑事变,听闻侍读业已担下主办清查的差事,不知侍读如今有何打算?”

严绍庭此刻也已经重新收拾好心情,目光平静的看向徐渭。

依着徐渭的秉性,大抵是不愿意看到朝廷贪腐滋生,所以也就不会反对自己要借着这件事,大肆彻查朝堂的计划。

严绍庭回道:“查!一查到底!西苑事变,干系陛下,若不查明,乃臣下失职。朝廷各部司衙门,账目混乱,时下又正值国库空虚,若要革除朝廷过往弊病,此次也是最好的时机,借清查各部衙门账目,重定朝廷经济一事。”

徐渭点点头。

愈发觉得,自己过去也是人云亦云了。

虽然严绍庭也是严家人,但这哪里有半点奸党奸佞之相?

分明就是忠君爱国的好青年啊!

徐渭接着问道:“那眼下侍读准备先从何处入手?”

此时。

屋外已经传来上席的声音。

严绍庭微微一笑:“等,等到有人开始急切,乱了阵脚。”

……

京师真的乱了起来。

比之西苑事变当日,更加的乱。

接连三日,本来已经领了旨意,全权负责清查此次西苑事变及朝廷各部司局库账目的严绍庭,却整整三日不发一言。

他不说话也没什么。

但西苑事变这桩案子,却成了悬在所有人脑袋上的一把刀。

所有人都开始觉得,严绍庭这是在谋划大事,要借着这件事,一举打压朝堂之上反对严家的官员。

人心渐渐不安了起来。

大多数人都已经开始变得无心当差,无心政务了。

诸如工部军器局、鞍辔局,内府兵仗局以及各库官吏,更是一日比之一日的憔悴。

每日坐在衙门里,全然无心做事。

最让他们心中不安的事,西苑事变当日,过来的锦衣卫也只是带走了当时找到的账目。

但各衙门这么多年的账目,可不是一点点。

可是这些账目,这几日却偏生没有一个人过来询问索要。

但真正让他们烦心的是。

他们完全可以选择一把火将那些账目烧毁,乃至于是将库房弄一出火龙烧仓的事情。

但偏生在如此平静的局面下,没有一个人敢如此做。

甚至于,户部负责过往文书账目的经历司官员,更是在满心憔悴之下,提前将所有的账目备好装箱,等着严绍庭和锦衣卫前来索要。

揪心!

烦心!

这是当下大多数或多或少涉及朝廷过往账目官员吏目的状态。

这一日。

几名工部军器局、鞍辔局的官吏,如同前两日一样聚在一起,一口一口的喝着苦茶,愁容满面。

“不行!”

“不能再等下去了!”

“他严绍庭这是领着皇差不做事吗?天底下就没他这种做事的!”

有人站出来开了口,满脸的愤怒和憋屈。

这一声吼,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走!找他严绍庭去!”

“分明有陛下的旨意,他何故数日不动?”

“走走走!现在就去堵了他!”

“……”

一声招呼。

在场所有人都开始向外走去。

也有人开始往其他衙门赶过去,试图招呼更多的人一起去堵久不发话查案的严绍庭。

消息一瞬间就在京中传来。

等严绍庭坐在内阁班房门口那张小桌子前,滋溜滋溜美美的,喝着胡宗宪托徐渭带来的西湖明前新茶,接到高翰文送来的消息时。

他放下茶杯,看向满脸焦急的高翰文,冲着对方招招手。

“胡宗宪从浙江送来的明前茶,顶顶好的,别处都没有,你自己冲一壶尝尝味儿,我去看看外面的情况。”

高翰文那叫一个急啊。

本来他对严绍庭这几日正事不干,光坐在文渊阁喝茶,就有些不满。只是碍于官职,不敢有所言语。

现在外面百官都冲到午门前了。

这位爷竟然还光顾着喝茶。

当真是不怕出了事?

严绍庭却是慢吞吞的收拾好自己的小桌子,现在出去处理好外面的事情,也就不必再回来,可以直接回家了。

高翰文却没有喝茶的心情,唯恐等下惹出乱子,跟着严绍庭一路到了午门外。

严绍庭还未走出午门城门洞,就听到外面一阵喧嚣。

“严侍读呢?”

“我等要见严侍读。”

“让严侍读出来……”

“……”

午门外,如军器局、鞍辔局的官员,以及各衙门负责账目的官员,纷纷云集如此。

气势如虹,言辞振振。

个顶个的忠良面貌。

开口。

却是倒反天罡的言论。

“请严侍读出宫一见!”

“请严侍读谨遵皇命,严查我等!”

…………

月票推荐票

先汇报一下成绩,首订达成目标,但没有超过太多,在预期之中,很满足很开心,感谢义父们抬举厚爱!

后面的加更规则:盟主加更两章,月票满一千加一章,一千五再加一章以此类推~

今天三章万字更新!实在干不动了,今天有点感冒发烧,我先睡了,明天继续搞!

最后,拜求义父们追订呀~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