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127章 都杀了吧(求订阅)

依旧是在东直门下。

依旧是严绍庭和徐阶两人。

风不知何时停了,热浪袭来,搅的人心浮躁。

徐阶愈发的心烦意乱。

他不得不承认。

自己身居内阁这么多年,今日却是第一次心慌。

哪怕是前不久,西苑宫墙之外一声枪响,也不曾慌了神。

但现在,却真的是慌神了。

徐阶几乎是下意识的开口询问道:“奏本已到何处?”

问完之后,徐阶便后悔了。

但严绍庭却是笑了笑:“下官是在锦衣卫得的消息,已经让陆绎带着人去看看情况了。”

说完之后,严绍庭瞅了一眼大概或许应该是因为天热,而额头不自觉出汗的徐阶。

他又说道:“毕竟三十二份奏本,皆是苏松两府田亩隐瞒一事,国朝至今,似乎从未有过,如此重大,如此这般酷热,官道上可是万万不能出了错。”

徐阶悄然的吐出几口浊气。

待到情绪平复下来之后,他才抬头深深的看向面前神色纯良的严绍庭。

终于。

徐阶反应了过来,也看清楚了今日的一切。

自这小子从锦衣卫赶到文渊阁开始,就是在布局,为的就是等着自己跳进去!

不。

这件事,就算自己不想跳进去,也必须要跳进去。

三十二份奏疏啊!

皆是涉及苏松两府田亩隐瞒一事。

徐阶全然不敢设想,若是这些奏本送到西苑,到了玉熙宫圣前,会爆发出多大的动荡,又会引来皇帝多大的怒火。

皇帝唯钱粮不容有误。

这已经是朝野上下的共识。

皇帝可以在任何事情上让步,却绝对不会在钱粮一事上让步。

这是无奈,也是朝堂默许。

不然,就只能等着皇帝将目光看向其他地方了。

譬如……

军权?

徐阶望着面前纯良模样的严绍庭,不禁淡淡一笑。

“严侍读以为,户部乙字库所牵连出来的军服、甲贪墨一事,当如何弥补?又该如何防备?”

到了该做出让步的时候了。

亦如上一次自己等在玉熙宫外,太液池畔。

便是在对外商号一事上,做出了让步。

如今,又到了不得不做出的让步的时候。

徐阶心中没来由的生出一股无力感。

如今的严家,和过去全然不同。

所行诸事之风格,也和过往截然两样。

现如今的严家所做的事情,完全是在规则之内进行,且时时紧握规矩二字。

这种行事风格,过往不该是自己和朝中清流们所行的吗。

何时,严家也是如此做事的了。

徐阶的心中,有着无数的疑惑,一时不得其解。

严绍庭则已经开口道:“下官其实觉得,苏松两府田亩隐瞒一事,兹事体大,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是海瑞这人,传闻颇为执拗,想来也是一意孤行,不然有张阁老在苏州府,如何不会去劝阻海瑞?”

依旧是不忘挖坑。

挖坑之余。

严绍庭继续道:“只是不论如何,眼下海瑞这三十二份奏本已在京外,加之朝廷眼下亏空严重,无论如何都是要彻查到底的。

下官倒是觉得,正好此次京中各部出了军需贪墨的事情。

不如就趁此机会,劝说苏松两府人家,将过往隐瞒的田亩主动坦白出来。

朝廷今年改了两府十五万亩地为桑地,想来对乙字库存储也是有影响的。

坦白了隐瞒田亩,来年就都种上,田亩登记造册。如此所谓田亩隐瞒一事,也就不算什么事了,而朝廷又能再开财源,添补亏空,一举两得。”

要不是老徐肉厚,自己也不会逮着老徐一个人薅羊毛。

严绍庭瞄了一眼徐阶。

怪只能怪老徐你平日吃的太多了。

要将过往隐瞒田亩尽数坦白!

徐阶心中瞬间堵了一口气。

见老徐扭扭捏捏,一直不愿开口的模样。

严绍庭只好继续说道:“前些日子,朱时泰在台州街一战后,写了份信给下官。”

徐阶当即眉头一跳:“哦?小国公此次去了台州军中,可谓是焕然一新,军功颇盛。不知小国公这次信中,都说了什么?”

严绍庭摇着头淡淡一笑,随口道:“也不是什么要紧事,只是他们抓了些倭寇和假倭,听说是查出了些海商的事情,似乎和咱们大明东南沿海,有诸多牵连。”

徐阶又是心中一跳。

只觉得今天出门,是没有看黄历。

事情这是一桩接着一桩的蹦出来。

严绍庭则是目光平静的注视着徐阶,心中平静如水。

自从孝宗朝,大明宝船图被毁,朝廷就再无对外出使。

成祖一朝的七下西洋,为朝廷带来无数钱粮的事情,便再也没有出现。

而这里面的好处,都随着那一把火,转移到了东南沿海士绅大户手上。

毕竟朝廷没有能力再下西洋,和外商做生意,却不代表这些东南士绅大户们,就没了能力。

听说,其实宝船图现如今还藏在东南士绅大户家中。

只是不知真假。

而徐阶就在松江府,就在长江口子上。

而松江府隔壁就是杭州府。

杭州府设有市舶司。

因而,松江府天然的就是一个对外海商走私的好地方。

松江府啊。

他老徐家,可是只手遮天的存在。

徐家那么多隐瞒下来的田地,每年产出无数的布,除了在国内销售,更多的是去了哪里?

“老夫以为,润物所言,颇为合理。”

徐阶一声轻叹,重新恢复成了大明内阁次辅,脸色庄严肃穆。

严绍庭则是微微一笑:“徐阁老也以为,让苏松两府坦白隐瞒田亩,栽种,为朝廷添补亏空,是个好办法?”

徐阶心中几乎是在滴血啊。

那可是泼天的财富啊。

这严绍庭却是拿着刀,一刀一刀的从自己身上刮肉下来。

可徐阶却是强撑着,脸上露出正气:“万事不如朝廷安稳!万事,不如添补朝廷亏空!东南乃朝廷赋税重地,责任重大,如今既然查出田亩隐瞒,又得实证,如何能不改之?”

这一刀。

终于是落在了徐阁老的身上,刮下来一大块肉。

严绍庭当即拱手,面露笑容:“那下官这就去西苑,玉熙宫内面圣奏对,将徐阁老此番谏言,禀明陛下。”

徐阶却是摇头:“事情是海瑞查出来的,此般建议,也是严侍读想到的,老夫如何该窃据功劳?”

严绍庭却是拒绝道:“徐阁老乃是内阁次辅,若是没有徐阁老应允,下官如何敢言?若是今日陛下亦应允了此事,届时还得要徐阁老鼎力相助,才好将两府隐瞒田亩,一一清查出来,登记造册,弥补朝廷亏空,增添财税。”

徐阶的心不断的滴着血。

这个严绍庭,不但从自己身上刮肉下来。

竟然还要自己拿着刀,在自己身上刮肉!

属实可恶!

徐阶目光幽幽,深深的看了严绍庭一眼。

“既如此,严侍读辛劳,本官自当出力相助。”

严绍庭颔首点头。

“那……下官告退。”

说完,严绍庭便转身离去,往玉熙宫方向而去。

徐阶则是一直站在东直门下,看着严绍庭的身影,在奉天门内五龙桥广场上消失。

随后他才满脸阴沉,眼中充满寒意,冷哼一声。

此刻徐阶也不往吏部去了。

转身便回文渊阁。

到了文渊阁外。

徐阶便叫了徐家的仆人出来。

文渊阁不算小,而为了方便照顾上了年纪的内阁辅臣们,朝廷一直是准允各位内阁辅臣当差的时候带着家中仆役。

本意就是为了方便内阁辅臣们有什么事,能有各家仆役照料。

徐家的仆役听到传唤,立马出了文渊阁。

外面,四下无人。

几十年伺候在徐阶身边的徐家家生子,小声询问道:“老爷,有事吩咐小的?”

徐阶脸色阴沉:“回府,叫上几个人出城,沿着官道往南边找。”

仆役心中疑惑,继续询问道:“老爷要找什么?”

徐阶心里一滴一滴的流着血。

却只能强忍着怒火,沉声道:“找苏州府那个海瑞送来的三十二份奏章。”

仆役眉头一跳。

“老爷是要……”

徐阶却是冷哼一声。

吓得仆役赶紧低下头。

徐阶这才闷声道:“最近天气越发炎热,京师又许久不曾落雨,天干物燥。你记着,这几日去兵部提醒一下,务必要督令官道驿路,小心防火,莫要误了朝事。”

仆役心中震惊,不由抬头看了一眼自家老爷。

徐家可是很久没有再做过这等事情了啊。

仆役心中担忧,不免再次小声询问道:“那……那驿站里的……”

徐阶立时挥袍,冷眼扫向仆役。

他已然提起脚步,迈向文渊阁内。

没几步,却有声音传入仆役耳中。

“都杀了吧。”

“干净一些。”

仆役一颗心瞬间堵住了嗓子,只能无声弯腰,然后悄悄压着脚步退后。

退后许久,方才转身,赶忙提起脚步往宫外跑去。

而在玉熙宫外。

严绍庭站在殿门前,看了一眼前方黑洞洞的大殿。

他很清楚。

今天并不是彻底扳倒某人的最佳时机。

不是因为罪责不重。

更不是因为证据不够。

而是因为眼前这座玉熙宫。

另外。

便是严家不能成为弄倒某人的主力。

至多,也只能做那顺水推舟的落井下石之人。

严绍庭收敛心神,抬起头来。

“臣,翰林院侍读,户部浙江清吏司郎中,锦衣卫指挥佥事,严绍庭。”

“有大喜事,启奏面圣!”

…………

月票推荐票

老爷们昨天都很开心吧!只有我!只有我!可怜兮兮的在家码字!月票狠狠地砸给我吧~今天也该继续追订起来了吧~安慰安慰我这受伤的心灵~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