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136章 军需事权争夺赛(求订阅)

寂静的玉熙宫内。

诸官面露羞愧。

谁也不敢说,自己能弄来七百万两白银。

光是严绍庭做的这桩事,就足够羞杀无数人了。

更不要说刚刚严世蕃骂的。

虽然难听,却亦是真真的事。

上一回百官午门静坐讨俸,可不就是因为内帑有了严绍庭送去的银子,然后这才有了皇帝格外开恩,停办今年的圣寿节,给官员们发了三个月的官俸。

严世蕃骂他们是吃奶骂娘。

那是一点错都没有。

嘉靖此刻心中别提是有多爱严绍庭了。

他当即挥袍,沉眉顿眼。

“国朝文臣武将,皆以报国为先,朕垂拱而治,效仿文景,行老君术。不吝委以社稷重担,无言年岁出身,凡为社稷思量,皆可从事。

朕自安陆,掌御社稷,而今已是四十载,国朝贤臣无数,朕皆用之。

贤卿润物,初不以年长而取,不以干才而取。朕本取其忠良本心,终而得其才,亦非朕一人之见,内阁辅臣共见其才。

爱卿润物,开源有方,抚民有策,屡有良谋,虽少岁却稳犹砥柱,受荣而不骄,受辱亦不骇,秉性之稳,远非少岁可言。

旌奖贤劳,乃朝廷之著典。显扬功绩,乃君主之应有。赏罚分明,社稷顺直。

国朝文武十万,凡有如爱卿润物者,朕皆取用之,兼责诸般事,无有惮之。

凡如爱卿润物者,朕皆爱之。

望诸臣工,皆如朕之爱卿润物,唯思社稷,朕无憾甚幸噫吁嚱!”

玉熙宫里。

嘉靖满脸红光,目光闪烁。

而随着这篇帝爱卿说完,玉熙宫里彻底静的落针可闻。

无声之中。

所有人都清楚。

这一篇帝爱卿,将会在不久之后传遍朝野上下。

无数道目光扫向了玉熙宫中那道年轻的背影。

皇帝对这个严润物的态度,可谓是无比深厚啊。

恐怕如今举朝上下,再无人能比得过他严润物了。

道长都如此夸赞了。

身为当事人的严绍庭,自然不能无所表示。

他当即躬身抱拳,脸色郑重:“为报君父之隆恩,臣当宵衣旰食,不负皇恩,不负社稷,不负大明。”

嘉靖满脸笑容:“好好好,那就你我君臣皆不相负。”

一句笑言。

终究会在很久之后,真的成了真。

且不提将来。

只说当下,玉熙宫殿内君臣相宜,气氛渐渐轻松下来。

但很显然,有人不会让这气氛真的轻松下来。

严世蕃再次出列,沉声开口:“陛下,今次朝堂之上科道言官几凡十足之数,尽劾于忠良臣子,臣虽不知究竟为何,竟能使其一并而行,却知此事绝不能纵容。

若是此时不加以扼制,往后难道我朝凡做事之人,都能被十足之数的科道言官弹劾?

长此以往下去,朝堂之上还有何人敢于安心当差做事,若真有那时,定是满朝相互倾轧,互相弹劾攻讦,而我大明也必将陷于如前宋党争之局面。

如今无人能拿得实证,言及严绍庭六大罪之实,臣以为当降旨严惩,不可寒了朝野上下群群臣臣忠心当差做事。”

目下的严世蕃,那可谓是正气十足,大义凌然。

十足十的大忠臣!

还是一心一意为朝野上下做事的人说话,讨公道。

诡异至极的局面。

可是下一刻,高拱亦是开口道:“臣附议!”

夭寿了!

当严世蕃出面为严绍庭说话,以满朝上下做事之人为由,实则为亲儿子出气讨要公道,并没有人会觉得有什么。

当老子的,总是要为儿子着想。

可是您高阁老又是为了哪般?

高拱却是坦然面对众人的质疑目光。

自己对这帮科道言官向来看不惯,如今不过是借着今天这件事当个由头。

若是能加以管控这些言官,往后做事也能顺畅一些。

高拱不由的看了眼一直默默不言的徐阶。

而此刻的徐阶呢。

从今日玉熙宫群臣奏议科道言官群起弹劾严绍庭为止,他是一句话都没有说。

可是啊。

郑茂就那么死了。

死的那般凄惨。

死前挨揍,遍体鳞伤,几乎不能囫囵着说出一句完整话。

凄凄惨惨至此。

低着头的徐阶,视线有些模糊。

模糊的记忆渐渐浮上心头。

他仿若回忆起,很多年前还不是都给事中的郑茂,也是听过自己讲学的。

这些年,郑茂对自己也是一直以学生自居。

开口必是徐师。

原本,科道言官亦是清贵差事,只要再干上几年,就能寻求放任地方为一方父母官,或是朝中部司衙门掌印堂官。

可惜了了。

如今已是尸首两分离。

徐阶只觉得胸口淤着一口气,怎么也吐不出来。

揪心的痛。

而现在,严世蕃和高拱却又再次对科道言官们发起了攻讦。

徐阶藏于袖袍之中的手,微微的颤抖着。

同样一直未曾开口说话的严嵩,则是坐在凳子上回头看向徐阶:“徐阁老掌吏部事,朝堂百官如何行事,吏部是有章程的。”

听此一言。

徐阶喉咙都开始发痒了。

但他却只能低着头,躬身抱拳,声音低沉道:“陛下,朝堂在于百官行举,科道言官纠察朝臣,乃是职责所在。只是或偶有偏颇,乃至群起攻之于一人,理当防备,切莫使得朝廷陷入党争之祸。”

袖袍下。

徐阶的双手紧紧的握着,咬着牙才说出了这番话。

解释却是如此的苍白。

而他又不得不言出认同严世蕃和高拱的话。

低着头的徐阶,紧紧的抿着嘴,以至于嘴唇都变得发白。

嘉靖淡淡的看了一眼徐阶。

苏松两府的账,就在前几天,属实让自己怒火中烧。

但是朝廷里,文渊阁里。

终究不能少了徐阶。

嘉靖的目光在几人身上一一扫过。

如今的局面就很好。

他无意要改变当下的朝局。

“六科都给事中,皆罚于南京,任给事中。”

“六科给事中,皆训诫罚俸三月。”

“诏令朝廷百官,须得言有其事,不可群相攻讦。”

随着皇帝发话惩戒,在场科道言官们只能凄惨无奈的领命。

而后便是被吕芳带着人,逐出玉熙宫。

徐阶心都在滴血了。

而被赶去南京的丘岳、王鹤等六科都给事中,更是满脸苍白。

他们很清楚,自己往后大概是仕途无望了。

南京留守的各部司衙门,唯有户部、兵部为重,余者皆可称之养老。

在一片领旨,齐呼圣明的恭维声中。

嘉靖面露笑容,转而看向严绍庭:“如今京中各部司衙门军需贪墨一事,也算是查明了结,只是接下来如何防止再生贪腐,却要依仗诸位思量。朕以为,朝中清明,当有监察,使得朝野顺直。”

说起军需贪墨的事情。

殿内众人则是一阵骚动。

最近因为京中军需贪墨的案子,几乎过半涉及军需的官员,都被问罪。

空出来的位子可是不少,一时间成了人人眼热的位置。

只是慑于当下军需贪墨大案刚生,还没人敢就此而论。

不过此刻竟然当皇帝的开了口,那就是要将军需这件事,做一个彻彻底底的了断。

此刻正是抢班夺权的好时机。

赛声响起。

严嵩率先开口:“如陛下所言,朝堂纠察,既生军需贪墨,清查惩戒是其一,改正防备,则是其二。

朝中这些年,因时因事,多开军需衙门,此乃因势而为。

如今既要管控预防贪墨,当收并诸司衙门,统于一处,再派监管。

如此则账目清白,监管有方。”

这是自京中军需贪墨一案出现时,严家内部就达成的统一思想。

谁说老严家就不干事了?

这不是在为国谋略!

而当首辅一开口,众人纷纷陷入深思。

如果真如严阁老所言,那朝廷里就要多出一个真正的要害衙门了。

往后朝廷上下军需,皆由一处管理。

这可真的是能让所有人都眼热的地方了。

严家是想要吃下这块肥肉?

众人看向了几位内阁辅臣。

这件事,大概还是要在内阁内部起一番争夺的。

当众人浮想连篇的时候。

高拱率先开口:“臣附议,此次朝中生出此等军需大案,便有因各司衙门林立,账目繁多相互纠缠而生事端。

严阁老所言,归于一处操办,以备防止再生贪墨,便是滋生,也可一本账目清查。

臣以为,若论军需,则可由户部管之,兵部提奏,工部筹备,户部钱粮支出而管之总账。”

这自然是高拱要为自己兼管的户部差事增添事权。

朝堂之上,其实历来最终事权,而后才是官阶品级。

户部尚书高燿,自然是立马附和高拱的奏请。

但他们二人这样的奏请,断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

原本还和高拱一并讨伐科道言官的严世蕃,立即站了出来。

“陛下,军需诸事,皆在工部成型,无论筹备,皆是工部事。

若统军需诸事于一处,自当是以工部管之。户部钱粮支出,兵部提奏军需,账总于工部,以便复查。”

这话,自然是得到了工部尚书雷礼的赞同。

此时玉熙宫所议之事,已经无关此前科道言官弹劾,而是皆为事权。

倒是兵部,无有发言。

兵部尚书杨博更是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严嵩却是再一次侧目看向徐阶:“徐阁老以为呢?”

老不死的!

徐阶今天本就郁郁,顿时心中暗骂了一句。

随后开口道:“此事,既然是为了防备再生贪墨,便于查账,还是交付给户部为好,钱粮取支,都能一体算之。工部掌筹备,兵部核对,再与户部、工部、兵部三科给事中,监察督之。”

虽然高拱今天完全站在了自己的对立面。

但此刻,徐阶却也只能将军需事权,放在户部。

总不能真的落到工部,最后进了严家的手里吧。

只要不是严家,就万事都好商量。

…………

月票推荐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