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139章 革命队伍里出了叛徒(求订阅)

严家的看门狗到底换没换。

没人知道。

但严世蕃当日,却是大醉了一场。

事后。

坊间有传闻。

小阁老当夜抱着严府的狗,说了一晚上的醉话。

第二天,那条狗就被府里府外的狗群孤立了。

而在京中各部司官员,同时将目光投向空缺出来的军需官位时。

严绍庭却是真的规规矩矩了起来。

他按时按点的重新回到文渊阁班房门口的小桌子后当差做事了。

头一桩事。

就是按照规矩,让翰林院的高翰文写好驾帖,发往亲军锦衣卫衙门,要求锦衣卫会同东厂,尽快查清西苑事变前后缘由,务必将那一声枪响之真凶缉拿归案。

严绍庭甚至于都未曾去锦衣卫衙门。

而是在锦衣卫收到驾帖之后,按照规矩存档,派出北镇抚司千户朱七,亲自赶到文渊阁,接受大明翰林院侍读、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户部浙江清吏司郎中的训话和指示。

一切。

都有翰林院编修、中书舍人高翰文在旁见证。

并将双方后面的详细指示和计划,统统记录在案并归档。

随后。

内阁辅臣高阁老,便对随侍内阁的严侍读的工作表现,做出了充分的肯定和认可。

并表示,要让家中子侄,往后多向严侍读学习。

期间,又有内阁辅臣袁阁老,表示高阁老说的都对,并学习高阁老,要让家中子侄多和严侍读学习。

至于同为内阁辅臣的次辅徐阁老?

徐阁老近来身体抱恙,已经上奏称病,在家修养。

内阁当场便应允,请派太医院太医前往徐阁老家中探望问诊。

随后内阁明文,徐阁老一心为国,俯首社稷,确确实实是因为操劳国事而抱病在家。

朝廷上下,不能因为徐阁老才能出众,就不让徐阁老休息。

这是不人道的!

至于人人都崇敬热爱的徐阁老,需要多久才能回到他所热爱的内阁次辅岗位上,那就说不准了。

只是坊间又有传闻。

根据相关人士匿名透露,尚宝司这几日似乎有些不太平,衙门里似有冲突。

然后好事的京中百姓们,也不知道从何处打听到了。

原来是徐阁老家的公子,和高阁老家的公子,同在尚宝司分别官任尚宝司卿、尚宝司丞。

两人皆是为了大明社稷,国朝大事,方才起了冲突,都是忠心为国,外面人不可再看热闹。

但很快的。

坊间又双有传闻。

抱病在家的徐阁老,竟然是将担任尚宝司卿的儿子,给狠狠的打了一顿。

当晚稍晚一些时候。

坊间又双叒有传闻。

高阁老从内阁下衙回家后,也将在尚宝司担任尚宝司丞的儿子打了一顿。

总之。

近来京中坊间传闻颇多。

引得顺天府衙和大兴县衙不得不出面,在城中各处显眼位置张贴告示,要求京中百姓不信谣、不传谣,务必遵纪守法,做守法京师居民,为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百姓们做出表率,起到带头作用。

只不过坊间如何。

开始一切都按照规矩办事的严绍庭,却是不发一言。

每日准点到文渊阁当差,在内阁蹭一顿午膳之后,就去户部浙江清吏司公廨坐班,等到快下衙放卯的时候再去裕王府,履行自己作为裕王府世子侍读的职责。

当然,考虑当世子还在襁褓之中。

严侍读便只能是和裕王殿下,做工作报告。

这一日。

严绍庭照旧是在户部坐了一会儿,便出了户部,往裕王府赶过去。

到了裕王府。

裕王朱载坖早已等候在王府前厅。

远远的见着严绍庭一如近日的按时过来,朱载坖连忙满脸笑容的站起身,走了过来。

“严师傅!”

“快快就座,你们快快给严师傅倒茶。”

朱载坖显得很是忙碌的招呼着严绍庭坐下,然后便满脸期待的说道:“昨日严师傅才说到吕宋、东南诸藩,今日该说更西边的天竺……就是严侍读说的那个莫卧儿帝国了。”

裕王脸上的好奇和兴趣,很是浓郁。

严绍庭面含笑容的看了一眼这位大明将来的主人。

大明的皇室教育,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变了味儿。

明明太祖、太宗两朝,乃至是仁宣时期,都是开眼看世界的态度。

忽然好似是一夜之间,大明朝的君臣们就对外面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了。

就如现在的裕王朱载坖。

他的信息还停留在太祖、太宗朝时期。

而新的事物和知识,又总是能让人更加好奇,并自发产生探索欲。

严绍庭却是摇了摇头:“殿下,莫卧儿帝国那边的事情,微臣还没有整理完毕,得要等微臣和柏富贵聊完,核对无误了,再说与殿下。”

朱载坖眼底闪过一丝失望,却还是点头道:“也是,也是。外面跨海而隔,严师傅又向来办事稳重,是得要先了解了才行。”

严绍庭看着好似是在自言自语的朱载坖,忽然觉得,这位裕王是不是因为在这座王府里待的太久了,精神上有些什么无人知晓的问题。

随后,朱载坖又满脸笑容的说道:“不过,若是没有严师傅为本王授业解惑,本王倒是真的不知晓,外面那些番邦小国,竟然也是如此精彩,当真是绘声绘色。”

严绍庭仿佛是随口说道:“王爷感兴趣,日后大可自己乘船去看看。”

“啊?”

朱载坖满脸诧异,连连摇头:“不可不可!君子不立危墙,再者也无陛下旨意,怎能擅自离京,更不要说是乘船渡海去往那些个番邦小国了。”

说完之后,朱载坖却是低下头。

让人看不清他脸上那有些失神的表情。

不多时。

朱载坖重新抬起头,脸色恢复如初,看向严绍庭,笑着说道:“听说最近坊间颇为热闹,百姓们议论纷纷。高务观真的和徐琨……打了一架?”

高务观是高拱的儿子,也是独子。

徐琨则是徐阶的二子,他弟弟徐瑛娶的便是陆炳的三女。

严绍庭眨眨眼,心里不免泛起疑惑。

怎么事情传到裕王府,就成了高务观和徐琨打了一架?

那些人都是怎么……

那些百姓都是怎么议论的!

严绍庭当即笑着摇头:“不过是徐少卿和高少丞因为尚宝司衙门里的公事,有所争论罢了,不曾有过斗殴这等事。”

朱载坖眼底又是一道失望闪过,然后笑呵呵说道:“没打起来就好,没打起来就好。不过,他们又是因为何事,起了争执?”

严绍庭照实回道:“微臣近日一直在文渊阁当差,督办西苑事变的案子,只是听说徐少卿和高少丞两人,似乎是因为军需上的事起的争执……”

“啊?”

朱载坖满脸不解,疑惑道:“尚宝司掌宝玺、符牌、印章等物,怎会和军需的事情生出关系?”

严绍庭摇摇头:“微臣也不知,或许是因为军需上的差事,朝廷可能要对官制有所调整,所以尚宝司那边也就有了关系吧。”

其实真正的原因,严绍庭自然是知道的。

因为徐阶抱病在家,而高拱因为之前限制皇帝插手军权而受到朝堂清流们的推崇。

徐家人就觉得,高拱这是叛变,是倒严队伍里的叛徒。

如今户部拿到军需事权,又直接关系到高阁。

徐家便觉得,以他家为首的倒严队伍里,高家大概是要抢班夺权了。

吏部那边,似乎就有意要推徐琨在军需上谋一个差事。

虽然是吏部的意思。

但众所周知的,徐阁老在内阁管的就是吏部事。

然后就是高务观了。

他觉得高家是被冤枉了,觉得徐家就是在眼红他们高家,然后现在又要来插手户部的事情。

自然是不乐意的。

当然。

在这中间,户部也有意,要推举高务观在军需差事上谋一个官职。

这完全就是老严头在和严绍庭授意,将添补军需事务上空缺官职一事放一放后,所引发的连锁反应。

依着老严头的意思,严绍庭所参悟到的。

就是要让这子弹飞一会。

等到各方先围绕着军需事权缠斗一阵后,才是自己登台亮相的时候。

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局面。

徐家认为高家背叛了倒严的队伍。

高家同样认为徐家是背叛了所有人,只知道占着位子不干事。

当然,这些事情里的利害关系,朱载坖自然是不明白的。

他身边唯一能看懂的谭纶,现在还在浙江呢。

朱载坖听完了解释,只是低声嘀咕着:“还是要以和为贵的,毕竟都是为了朝廷,为了大明社稷。”

严绍庭起身:“殿下教训的是,微臣近来忙完了西苑事变的差事,就将军需的差事担起来,也好让早些让外面的动静都消停下来。”

见严绍庭有了要走的意思。

朱载坖亦是起身,到了严绍庭跟前。

他脸色郑重,犹如托付一般。

“严师傅,前些日子陛下在玉熙宫那番言说,可谓拳拳之心,皆在其中。”

“朝堂之上,如今是离不开严师傅的。”

“望严师傅不辞辛劳,定要将这些差事料理好。”

一番语重心长之后。

朱载坖又补充道:“徐师傅家和高师傅家,严师傅也是要多多劝说,万不能伤了和气。本王虽然不能干涉朝政,但严师傅要做的事,本王一定是会竭力相助的!”

怎么搞得像是托孤一样?

严绍庭有些意外,目光好奇的看了一眼脸色凝重的朱载坖。

他拱手弯腰:“微臣定不负殿下所托,当勉力让徐阁老家和高阁老家携手共进,同心戮力,共创我大明盛世!”

说完之后,严绍庭这才缓缓退下。

知道严绍庭彻底从裕王府离开后。

一直站在前厅的朱载坖,这才收回视线,浑身一软。

哀叹一声。

缓缓的退回到座位上。

看向一旁绣万里山河图的屏风

…………

月票推荐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