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153章 小阁老殿前展雄风(求订阅)

万寿宫前。

随着内阁大臣们到来,原本还热热闹闹八卦四起的官员们,瞬间安静了下来。

高拱默默无声的走到了徐阶身边,目光中带着几分复杂神色,看了严绍庭一眼。

袁炜本想凑到严绍庭这边,但是想了想,才觉得自己今天走的路实在是有点多了。

绝不是因为自己不愿意在今天亲近知己!

严绍庭倒是面色风平浪静,端着手走到了老严头身边,这才发现严世蕃今天也来了。

不等严绍庭开口。

严世蕃已经大手一挥,而后目光颇为桀骜的扫过在场众人。

随后,严世蕃这才冲着徐阶、高拱等人的方向,轻声开口道:“你今日大可放心,为父倒是要看看,谁敢再如上次一样胡乱陷害我儿!”

严绍庭面露尴尬,看了眼今天像是吃了火药一样的小阁老,随后又看向老严头。

严嵩瞥了眼严世蕃,而后才小声说道:“你休要在这胡言乱语,陛下英明神武,垂拱而治,独断乾坤,哪里要你言语。”

严世蕃正要反驳一二。

吕芳却已经是紧绷着脸,自万寿宫内走了出来。

“严阁老,让您久等了。”

吕芳先是到了严嵩面前拱手作揖,而后才向徐阶、高拱、袁炜三人拱了拱手。

严嵩一手按在严世蕃的手臂上,一手随意的摆了摆:“陛下传召,臣等便是等再久也是应该的。朝廷今日刚得了消息,东南出了事,我等做臣子的,自当要替陛下分忧。”

得了严嵩的话,吕芳这才面露笑容,点点头道:“就是严阁老这个意思,朝廷上下这么多事,还得要严阁老伱们一并帮着兼着。”

两人互相言语一番。

吕芳这才侧身请了在场众人走进万寿宫。

至万寿宫大殿。

群臣躬身作揖行臣子礼。

严绍庭倒是只弯了半腰,看向殿内。

自大殿梁上垂下的帷幔,将皇帝的面容遮掩的有些模糊,外面这些人自然是瞧不清皇帝今日态度如何。

“臣等参见陛下。”

“陛下圣寿安康。”

群臣躬身见礼。

万寿宫里,臣声渐渐平息。

而至寂静。

巨大的紫金兽山香薰鼎,烟气渺渺,空洞升旋。

生长于西苑太液池里的仙鹤振翅高飞,群鸟盘旋,水鸭浮于涟漪上,惊起千层浪。

“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

万寿宫大殿内。

帷幔后,嘉靖缓缓开口,诵诗声悠长,仿若是空谷仙道之音。

严绍庭眉头微皱。

这是杜甫的诗,说的是臣子民风。

臣子辅佐君王以致君王可以超越尧舜,使得民间风气断绝蛮夷粗俗而得淳厚朴实。

道长改性子了?

不问道,而问乡野了?

而嘉靖已经继续开口道:“朕今日一早,诵经文,却觉心神难宁,过午方知,似是九州有异,民生有变。诸卿皆负社稷,可能安朕之心而长修玄妙?”

殿内一片寂静。

皇帝今天很是不对劲。

严绍庭更是被弄得有些糊涂。

但是有个道理却是明白。

虽然都说风浪越大鱼越贵。

可若是有朝一日,风平浪静,却也不好,那只能说明这水面之下正是暗流涌动。

海岸退潮,不是水泽枯,而是有巨浪将至。

老道长是在以退为进?

正当严绍庭揣测着老道士今天心思到底如何的时候。

都察院左都御史欧阳必进,已经手抱笏板,出班开口。

“臣都察院左都御史,欧阳必进,有本要奏。”

都察院左都御史,乃是执掌都察院的正印堂官,也就是都察院的老大。

说起来这个欧阳必进,原本在今年是要成为吏部尚书的。

而这件事情也会在朝中引起一连串的人事变动。

但因为严绍庭,这桩事倒是没有成行,现如今吏部尚书随着徐阶被夺职、原吏部尚书吴鹏致仕,一直空缺到了现在。

而私下里,朝堂上都知晓,这个欧阳必进和严家,那是儿女亲家,两家私底下的关系相交莫逆。

“准。”

帷幔后,嘉靖只言一字。

欧阳必进当即开口:“启禀陛下,臣今日于都察院,闻听两淮出事,两淮盐场数万盐户盐丁,正在前往扬州府城,更是喊出口号,要杀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钦差巡盐查税鄢懋卿。臣请陛下降旨,交付有司,彻查此事。”

他是都察院的老大,鄢懋卿是左副都御史。

这会儿出来说这事,不论是为了朝堂规矩还是为了都察院自身,都是合情合理。

但偏偏欧阳必进说完话之后,在场众人纷纷心生疑惑。

难道欧阳必进因为前番没能转任吏部,恶上了严家这个儿女亲家?

谁不知道鄢懋卿就是严家推举去两淮巡盐的。

今天这万寿宫圣前奏议,可是有不少人已经憋足了劲,要在这件事上好生的整治一番严家。

徐阁老他们都还没开口。

怎么你欧阳必进反倒是率先带头冲锋了。

一时间,在场众人心中无不猜忌起来。

但高拱却是紧随其后站了出来。

“臣高拱,有本要奏。”

帷幔后,嘉靖亦是一字而准。

高拱正色道:“今日京师收到两淮急奏,两淮数万盐户盐丁群起而往扬州城,更是喊出要打杀鄢懋卿的话。

“古往今来,百姓深知民不与官斗的道理。

“而今两淮数万盐户声势浩大,不惧官兵,悍然而往,可见此乃鄢懋卿身负皇命,却倒行逆施,方才铸成今日两淮乱局。

“实乃鄢懋卿祸乱社稷,戕害逼迫百姓,官逼民反,而小民为保自身,不得不反他鄢懋卿。

臣请陛下降旨,派出有司并厂卫,缉拿鄢懋卿,安抚两淮盐户。”

随着高拱挑头,提出要烟尘鄢懋卿之后。

诸多五寺、九卿官员上场,出口要将鄢懋卿绳之以法。

这时。

又有一人手抱笏板站了出来。

此人乃是刑部尚书潘恩,字子仁,南直隶松江府人。

潘恩脸色阴沉,沉声开口:“陛下,我朝盐政尤以两淮三分司三十盐场为重。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鄢懋卿,此次奉旨南下两淮巡盐,乃是为了清查盐务正课税额,弥补朝廷亏空。

“本意乃是为大明江山社稷,而鄢懋卿自领皇差以来,与两淮地界却日日所行不法,戕害百姓,压迫商贾,强抢民女,劫掠财货,横行跋扈,无视皇差,无视王法。

“方才激起今次两淮大乱,数万百姓不得已而往扬州声讨大奸鄢懋卿。

“我大明律法昭昭,国法森严,鄢懋卿罪责难逃。

“然朝廷定下巡盐两淮,以滋添补国库亏空,圣前初议之时,内阁议定钦差人选,本无大奸鄢懋卿,高阁老当初更是言及鄢懋卿过往巡盐所行之恶。

“但那日却有翰林院侍读严绍庭,圣前大力推举鄢懋卿巡盐两淮。

“如今两淮因鄢懋卿而乱,激起民变。民变,若不制止,或可成民乱。民乱,可引发民反。

“两淮一旦发生民变,导致民反,我朝漕运必将受阻。如今京师已因鄢懋卿祸乱两淮,而致物价横飞高涨,若是两淮民反,漕运中断,恐京师再无南货运至,九边更是一应军需粮草短缺,横遭外地侵扰。

“严绍庭所荐非人,致使国朝危在旦夕,地方民心大乱,首犯鄢懋卿罪不可恕,严绍庭举荐,亦有大过,与国朝亦有大罪。

臣领刑部,执掌律法,请陛下定鄢懋卿大逆斩首,严绍庭同罪而治!”

万寿宫大殿内。

欧阳必进只是提及两淮动乱,需要彻查。

而到了高拱,就变成了要治罪鄢懋卿。

等潘恩开口,就是无论激起两淮民变的鄢懋卿,还是当初举荐鄢懋卿的严绍庭,都需问罪斩首。

上一回群起弹劾严绍庭的科道言官们,当即附和,奏请斩了鄢懋卿和严绍庭二人。

有鉴于上一次郑茂所弹劾的严绍庭六大罪,样样都被反驳了。

这一次科道言官们,可是憋足了劲。

如今两淮民变,可是实实在在已经发生了的事情,祸首是鄢懋卿,无论如何都罪责难逃。

那推举他的严绍庭,自然也要承担连带责任。

殿内一片寂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严绍庭。

因为按照规矩,这个时候的严绍庭该是跪下请罪自辩了。

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

万寿宫里一声冷喝响起。

众人目光搜寻,只见工部侍郎,大明朝的小阁老严世蕃,竟然是满脸愤懑的转过身,看向开口便是喊杀的刑部尚书潘恩。

“敢问潘尚书!”

“我大明朝何时竟然也兴起攀附撕咬之风了啊!”

一句话说完。

严世蕃冲着满脸疑惑的严绍庭使了一个眼色。

随后不等潘恩开口反驳。

严世蕃便已经是继续保持那副刚正不阿,大义凌然的模样,慨然转身看向潘恩,重重一挥衣袍。

此刻的严世蕃,看着那是比之科道言官,还要科道言官。

“敢问潘尚书,若是依你所言,我er……翰林院侍读严绍庭,因推举鄢懋卿,便要问斩。”

“那你潘尚书身为我大明刑部尚书,执掌国朝律法,此前开口便是鄢懋卿于两淮种种恶行,可见早已知晓,为何却迟迟不报?”

“为何潘尚书又要等到今日,两淮急报京师,才会出班弹劾?”

“潘尚书又是否有知而不报之罪?”

“潘尚书嘴里鄢懋卿种种不法,潘尚书明知却不报,以致如今两淮大乱,本官又是否可以认定,是潘尚书坐视两淮大乱?”

“若是如此。”

“潘尚书嘴里,鄢懋卿该死,严绍庭该死。”

“潘尚书,你又是否该当死罪?”

…………

月票推荐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