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160章 和嘉靖的独处时光(求订阅)

再一次的。

严绍庭将大明朝内阁次辅徐阶,给逼到了绝处。

“好样的!”

“我儿威武!”

万寿宫大殿外,响起一道激动的低吼声。

守在殿门前的小太监赶忙看向出声的小阁老严世蕃,伸手竖在嘴巴前。

严世蕃看了眼小太监,这才摆摆手,满脸兴高采烈:“不打紧,不打紧,里头听不到。”

小太监只能无奈的低下头。

严世蕃却是伸长了脖子,试图听清殿内的动静。

小太监紧绷着脸,想了想还是小声开口道:“小阁老,陛下有口谕的……”

严世蕃瞪了一眼,却想到还是不能惹到皇帝,牵连到自家儿子,便默默的退到殿前最边缘的位置。

这样自己可就不算是窥探机密了。

只不过是觉着万寿宫这里风景独好,多逗留片刻罢了。

小太监见严世蕃已经退出去一大截,这才松了一口气。

而在殿内。

已经将徐阶逼到绝处的严绍庭,却不打算给对方喘息的机会。

既然你老徐不开口。

那我便继续说。

“徐阁老,您在内阁多年,不知可还记得。”

“嘉靖三年,必须准奏,以后各灶丁除办纳盐务正课外,余积之数,听卖有引商人,照例纳银解部,赴各批验所掣割。”

“嘉靖五年,御史戴金奏请准盐政。”

“嘉靖十七年,都御史黄臣奏请准盐政。”

“嘉靖二十年,盐政争议激烈,户部都给事中郭鋆奏请准盐政。”

“嘉靖二十一年,户部奏请准盐政。”

“时年,吏部尚书许瓒奏请准盐政。”

“嘉靖二十三年,运司同知陈文浩奏请准盐政。”

“嘉靖二十八年,御史陈其学奏请准盐政。”

严绍庭挥动衣袍,冷眼扫向徐阶。

这个所谓做了一辈子老好人的内阁次辅,个子不高,身形偏瘦。

却是整日里憋着一肚子坏屎!

严绍庭开口道:“敢问徐阁老,我朝盐政奏议无数,难道这些人也都有违祖宗成法?难道准所奏请的陛下,也坏了我大明所谓祖宗成法?”

不管是太祖朝还是正统朝,亦或是弘治朝。

其实都无关紧要。

真正重要的是,如今的嘉靖朝,过去在盐政上可是也有无数的奏议准请。

你徐阶,难道是在骂当今陛下?

帷幔后的嘉靖,亦是侧目斜觎徐阶。

徐阶则是连忙转过身,双眼死死的盯着严绍庭。

然而不等他开口。

严绍庭却已继续道:“徐阁老!为何本朝以来,有御史奏请、有户部奏请、有吏部奏请、有运司奏请,无人言祖宗成法,下官亦不见徐阁老言及祖宗成法,而至下官尚未言改制,只提余盐,阁老便以祖宗成法欲要断下官未尽之言?”

在严绍庭的注视下,徐阶的脸已经是一片铁青。

而严绍庭就此便停下了?

下一秒。

严绍庭冷喝一声。

“徐阁老,你到底是在议国朝社稷,还是仅为了打压异己,欲起党争!”

“放肆!”

“住口!”

“大胆!”

接连三声,分别从徐阶、严嵩、高拱嘴里发出。

袁炜整张脸都变得煞白一片。

自己就知道这内阁是水里来火里去,不是个人待的地方。

看看。

现在连党争的事情都弄出来了。

徐阶气的浑身直发抖。

严绍庭这玩意,竟然连党争的话都说出口。

这不是在说自己祸乱朝堂社稷吗。

严嵩眉头皱紧,目光深邃的看向大孙子:“陛下面前,百官奏议国事,都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安能轻言所谓党争?朝堂之上,历来都是就事论事,何来党?何来争?小儿轻浮!”

老严头这会儿是真的头疼不已。

党争的话是能轻易说出口的?

他瞪向严绍庭,沉声道:“还不快和徐阁老道歉!”

严绍庭则是面不改色。

自己难道不知党争二字不可轻易出口吗?

但这么多年,朝野上下,人人皆说严党。

自己今日貌似突兀不知规矩的说了一句党争。

不过是为了日后的那二字铺垫。

徐党!

“不必了。”

徐阶终于开口,脸色却竟然平静如常。

他先是朝着皇帝拱了拱手,又与严嵩颔首致意。

最后,徐阶看向严绍庭。

“今日看着严侍读,老夫忽然想起来,老夫当年初入仕途,入朝为官的时候,也是如严侍读一般意气风发。”

“要叫陛下失望,严阁老见笑,这些年老夫在朝为官,确确实实少了如今这些年轻人的锐气。”

“只是啊,在朝为官,锐气可以有,但天下亿兆黎庶,却不能尽都被朝堂之上锐气裹挟。”

“百姓是要吃饭穿衣的,一饮一啄,皆是民生。”

“严侍读先前拿我朝历代君王盐政变化说事,足见严侍读在盐政上也确实是下了功夫的,仅仅是这一点,就是如今朝堂上**成官员所不能比的。”

“老夫也并非是要拿祖宗成法压严侍读,也未曾有阻塞严侍读圣前奏议的想法。嘴巴是长在所有人身上的,今日老夫能堵了严侍读的嘴,难道明日还能继续堵住?”

“老夫老矣,无有德才,这些年幸得陛下器重,委以内阁辅臣。可老夫看的却是比严侍读要多的,凭着比严侍读年长,经历的总也是多一些的。”

“严侍读若是当真有良策扫清盐务积弊,老夫虽然老矣,却定会全力支持,哪怕是为此丢了这内阁辅臣的位子!”

“但朝堂一纸政令,轻薄不可言,可若是到了地方上便比之泰山之重,与百姓而言便是天翻地覆。”

“老夫已是腐朽之年,可既然有陛下幸重,身居内阁,自当以国家社稷稳定为先。若严侍读当真良策矣,老夫愿在内阁以如今这腐朽残躯,为严侍读扫清一切盐务积弊之障碍。”

“但也请严侍读能在锐气之余,多一些稳重,多一些思量。”

“为陛下,为朝廷,为大明,为黎庶,当三思而后行矣。”

说完之后。

徐阶竟然是冲着严绍庭拱了拱手,随后才默默的转回身子,无声的低下头。

严绍庭心中暗暗哼哼了几下。

自己那接连打出去的拳头,随着徐阶这一番话,就好似是打在了上。

瞧瞧咱们徐阁老说的话。

水平多高!

严绍庭脸色平静如水,心中却是冷笑连连。

这才是自己所了解的大明内阁次辅徐阶。

随后。

严绍庭忽的面露笑容。

他亦是躬身抱拳,朝着徐阶的方向作揖礼拜。

“下官年少轻狂,不比徐阁老秉持朝政多年之稳重。”

“今日圣前奏议两淮盐政,下官当牢记徐阁老之教导,愿下官所奏之策,能如徐阁老所言,乃是为国良策。”

严绍庭脸上含笑,但眼底却是一片凝重。

徐阶这一招以退为进,将其道貌岸然表现的淋漓精致,那排挤异己的罪名也悄然化解。

但严绍庭也如他所说的一样。

今天所发生的,必将被牢记在心中。

就如徐阶方才所言,一切都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占据道义,让人无可指摘。

这不就是自己需要学习的。

“善莫大焉。”

帷幔后。

嘉靖轻声开口。

却让人不知,到底是如何善莫大焉的。

众人躬身颔首。

便听皇帝已经出声。

“那还是听一听这小子的想法吧,就如徐阁老所说的,总是要让人说话的。”

徐阶颔首点头:“陛下圣明。”

严绍庭神色凝重,颔首低头道:“臣以为,两淮盐务,当如高阁老所言,首在吏治。”

高拱心头一跳。

怎么又提自己啊。

严绍庭则是继续说道:“而今两淮急奏有变,无论是鄢懋卿所为,或是两淮盐商所致,两淮都转运盐使司上下官吏,皆有失察之过。

“两淮盐课每岁减之,私盐横行挤占官盐,致使正盐课税不齐,定是有运司衙门官吏参与其中,损国家之利,而肥私利。

今时恰有两淮生变,朝廷可顺势而行,整顿两淮运司上下官吏,清扫一切积弊不法官吏!”

嘉靖点点头。

清查两淮运司不法官吏,那自然就代表着,若是有贪赃枉法,朝廷便可以抄没再得钱粮。

他看向面前:“内阁以为呢?”

高拱当先拱手开口:“朝政不清,首在吏治,严侍读所言清查两淮运司不法官吏,正是其时。”

徐阶亦是点头道:“国法昭昭,难容不法,两淮生变,运司有罪。”

严嵩则是轻声说道:“赵贞吉领南直隶巡抚一职,可命其前往两淮运司,清查官吏,但有不法,一概革除,拿办问罪。”

在老严头看来,只要不让张居正渡江北上,将其按在苏州府,谁去差两淮其实都无所谓。

嘉靖点点头:“那严绍庭说的这一条,便就此定下,让赵贞吉去查两淮运司,凡有不法者,尽数拿回京师问罪。”

见这一条确定下来后。

严绍庭又开口道:“盐务吏治之外,便是盐课正额盐、余盐、私盐之难。微臣以为,当收缴一切盐务于朝廷,如洪武一朝,提振盐户工本,断绝盐户夹带私盐,命有司整顿私盐,严查私贩,重刑惩之。”

这一条其实左右还是如过往一样,在盐政上缝缝补补。

无论嘉靖还是内阁几人,都无有不允。

依照严绍庭所请,准办。

最后,严绍庭又提:“臣阅盐政,预支无数,积弊难返。而今朝廷正值开源,明岁便有东南千万岁入,朝廷当下旨自此严禁盐政预支开中,提振商贾信心,经官府有司采买正盐、余盐。”

所为盐政预支,其实就是寅吃卯粮。

盐商当下拿不到盐,要等到好几年后可能才会拿到盐,这事情一开始还可以,但积攒到现在,除了傻子,谁也不愿意在做这种注定亏本的买卖。

嘉靖细想一二,方才开口:“朕记得年初的时候,张居正说朝廷当下,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便是为了少些寅吃卯粮的事情再生,此条倒也契合,内阁以为如何?”

朝廷马上就要有钱了。

本就不起作用的预支之法停下来,大小也不会有影响。

对嘉靖而言,停了盐政预支,也就停了。

严嵩、徐阶、高拱三人,自然是没有意见的。

盐政吏治。

提高工本打击私盐。

停办预支。

三件事情尽数同意!

于是,在朝廷各部有司依照这三件事往下办的时候,严绍庭也多了一个参与的权力。

严绍庭暗暗松了一口气。

真当自己要在这个时候说改制?

不过是为了在其实根本就不可能同意,也没有魄力改制革新的道长这里,多拿到一些权柄而已。

他估算了一下嘉靖的态度,而后再次开口:“陛下……”

“朕今日有些乏了。”

嘉靖却是抢声发话,看向内阁几人:“严绍庭虽然年少有失稳重,但这几条倒是老成,内阁既然都无异议,就命有司商讨细则,交办此事吧。”

严绍庭作势还想说话。

可却见嘉靖已经起了身,往后殿走去。

严嵩等人则是躬身告退。

老严头慢吞吞的走到大孙子身边,伸手在其肩膀上拍了拍。

“回家吧。”

严绍庭抿紧嘴巴,眉头皱紧。

一副自己的话并没有说完。

可很显然,皇帝和内阁,已经不愿意再在盐政上说事了。

他正要转身离去。

但帷幔后,身影已经消失不见的嘉靖,却有声音传了出来。

“让严绍庭留下,替朕诵读几篇经文。”

严嵩立马松开搭在大孙子胳膊上的手,袁炜则是立马靠了过来搀扶出了严阁老。

徐阶和高拱回头看了一眼,而后又看向严绍庭,方才继续往殿外走去。

和道长独处?

严绍庭停下脚步,眼角露出一抹笑意。

…………

月票推荐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