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174章 徐阶是条老狗(求订阅)

严世蕃和裕王府赶来的那人对视了一眼。

两人都已经分不清当下,严府门口的局面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一众举子们,更是心都乱了。

难道他们今天真的错了?

这时候。

徐渭便走上前来。

“诸位,在下徐渭,徐文清,本在浙直总督、浙江巡抚衙门,为胡部堂幕僚师爷。”

徐渭刚介绍完自己。

严府门前的举人们,便纷纷脸色一变。

所有人都齐齐躬身,朝着徐渭拱手而拜。

“我等,见过徐先生。”

众生面色郑重,无有不愿。

虽然徐渭在科考一途,没有什么成就。

但架不住,他的名声大啊。

其书、其画可以说是当下无人能及。

更不要说徐渭还擅操琴、深谙音律、戏曲。

徐渭开口道:“诸位厚礼,在下末学,却有几句话要说。”

见到徐渭要说话。

而且,此刻在场的某些举子心中,在过去就对徐渭颇为崇拜。

如今自己的偶像要说话了。

众人纷纷面露期待。

徐渭正色道:“在下初入京师,乃是胡部堂所托,说起来惭愧,当初在下入京,亦是只当报答胡部堂往日之恩,在严侍读身边应付了事。”

这话一出。

众人又对徐渭的直言诚实所佩服。

徐渭则是继续道:“但在下入京不久,便被严侍读才学折服。严侍读或因蒙荫,未曾科考,但其家学渊源,更能追溯至阳明先生。

“或许诸位不知,严府书房,存书无数,其中阳明先生生平所著书籍尽在,更有阳明先生不传世批注圣贤书籍留存。

“而今昌平书院将要建成,其中有藏书楼一座,存书更是犹如浩海。

“严侍读自小习读,深究阳明先生之学。过去严阁老与阳明先生多有往来,探究学问,严侍读更是自小便学于严阁老之手。

若论阳明先生的学问,严侍读可为一家!”

严府门前,举子们已经满脸呆滞。

经过徐渭介绍,他们这才想起来,严家在经学上,可是独树一帜的。

尤其是严阁老,过去真的就如徐渭所说,和阳明先生交往深厚。

就在众人一阵迟疑的时候。

严绍庭却是掩面摆手,开口道:“徐先生厚赞,诸位同学莫要听信,本官不过是平日喜好读书罢了。”

徐时行和王锡爵对视一眼。

两人心中都有了成算。

在其余举子心中,亦是各有想法。

但说到底,都已经知道,今天他们所要声讨的事情,怕是真的错了。

一面是不能逼着严绍庭去死。

另一面,有裕王和徐渭的话,足以证明严绍庭在经学上是有真本事的。

如此。

明年嘉靖四十一年壬戌科春闱会试主考官的事情,他们还如何置喙?

严绍庭又道:“诸位同学或许不知,如今昌平书院即将落成,藏书楼登高可观沃野山林之境。书院有裕王资助日用之食,亦有陋室几间,若诸位同学有意,可于本府领取号牌,下榻阅书观景。本官以为,也不失为一处待考好地方。”

徐渭亦是说道:“在下亦有几位经学好友,正值京中,已经去函,邀与昌平时常辩经赏景。”

管吃!

管住!

还有经学前辈辩经!

这可是大好事啊。

当场就有不少举子面露期待,出言应和。

这时候。

严绍庭又下一级台阶。

“诸位,且让让,本官先去西苑请面,若能全身而回,再与诸位同学一聚。”

说着话。

严绍庭又摆出一副,要去西苑面圣请辞的神色。

众人心中一慌,忙将上前,将严绍庭面前的空隙完全堵住。

徐时行、王锡爵两人则是带头拱手弯腰。

“严师留步。”

两人这会儿心中其实已经思虑清楚。

再闹事,恐怕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如此,本就不愿来此的他二人,不如趁着这个机会修补一下今日惹出的麻烦。

徐时行、王锡爵两人带头喊话。

在场的举子们纷纷拱手抱拳,弯腰作揖。

“严师请留步!”

徐时行开口道:“陛下圣明,圣裁而定,严师为壬戌科春闱会试考官,定有原因,非是我等能够揣测。

“今日实乃我等无知,粗鲁莽撞。

陛下已有旨意,严侍读便是我等今科座师,还请严师海涵,莫要与学生们计量。”

随着徐时行开口。

便是一众举子点头附和。

现在,旁的事都不重要了。

唯一最重要的,是不能把严绍庭给逼死了。

不然他们一世名声,可就真的毁了。

除此之外,那包吃包住的昌平书院,倒也是个不错的去处……

徐时行说完话之后,便悄无声息的用胳膊杵了一下身边的王锡爵。

王锡爵会意。

亦是颔首,低头道:“圣命钦点,无论年岁,严师便是我等座师。若我等今科高中,严师便亦是我等在朝前辈。

“今日虽有嫌隙误会,但终究是我等莽撞。

“只不过亦是借着今日,算作我等登门面见座师,待来日若有同学高中,亦知门路,登门拜谢座师。

“昌平虽在城外,我等亦知年初受灾,乃是严师受命而为,赈济灾民,更是兴建产业,修建书院。

学生不才,若是能借暂居书院之机,亦愿为昌平百姓子弟,开蒙授业,教些识文认字的本事。”

王锡爵算是在徐时行的解释上,更进一步的补充了。

他们若是去了昌平,也不好一直白吃白喝。

那教昌平百姓子弟识文认字,便算是他们也出了一份力。

两人说完之后。

一众举子们便纷纷拱手弯腰。

“还请严师三思,万不可去西苑。”

“我等今日无状,还请严师海涵。”

望着眼前一改今日喊打喊杀,要声讨自己的举子们。

严绍庭眼底闪过几缕笑意,但脸上却神色紧绷,显得颇为为难。

而在人群外的严世蕃,却是猛的眨了眨眼。

他有些不确定的拉着陆绎,低声询问道:“这是真的?”

陆绎点点头:“世伯,放心吧,没有什么事,是姐夫做不成的。”

严世蕃挪挪嘴。

他看了一眼陆绎。

自己错付了?

严世蕃立马转身,但很快又回过身。

不等陆绎开口,严世蕃便将插在陆绎腰上的那把铁尺抽出。

他也不说话,握着铁尺便原路返回。

而在府门前。

严绍庭满脸为难,迟疑开口:“我……本官……那就不去西苑请辞了?”

“陛下钦点,严师为我等今科学子座师,请严师受命主考!”

一众举子,沉声开口。

严绍庭则是长长一叹。

“如此……”

“本官就只能厚脸虚坐此位了。”

徐时行、王锡爵等人再拱手:“严师实至名归,才学经纬,学生盼受教。”

事到如今还能怎么办。

只能让严绍庭坐稳了明年壬戌科春闱会试考官一职。

甚至,不少人已经想到。

今日过后,必须要将严绍庭的经学才学吹捧起来。

既然不能让严绍庭请辞。

那就只能让他名声传扬出去。

如此,才能显得他们这些今科考生,是有本事的。

严绍庭一阵唏嘘感叹。

忽的,他心中一动。

面朝众人开口道:“本官在朝,侍奉圣上,无以为报,为国操事,唯有献身而报。本官虽早于诸位入仕为官,却无以而授,唯有此条忠告。愿明岁春闱之后,能与诸位同在朝堂,报效国家。”

若不是自己因为当初知道嘉靖四十一年春闱之后,一甲三进士同朝为官,同为内阁,而去特意查询了一番详细,是不会知道这一科考题的。

只是记忆有些模糊。

严绍庭已经吃不准具体。

时下一言,也只能算作草草提点。

徐时行、王锡爵等人却是拱手而拜。

“谢严师指点授业。”

严绍庭摆摆手,而后说道:“诸位,本官祝愿诸位今科会试高中,殿试之上勇夺一甲!”

“谢严师!”

严府巷前。

没了闹事声讨,一众举子们,纷纷退散。

只是,每个人心中都多了各色念头。

望着举子们都已离去,严绍庭转身看向吕时中、于业。

他拱手道:“今日劳烦二位上官前来,在下多谢。”

吕时中、于业两人起身,连连摆手。

严绍庭又道:“今科春闱将至,依着陛下旨意,二位上官亦是在列,望二位上官届时多多指教,斧正在下,助国抡才取仕。”

吕时中、于业二人亦是拱手。

“定当同心勠力,为国取才。”

一番感激之后。

吕时中、于业两人便也就离去。

裕王府的人,在看清楚严府门前局势后,便早早的就离去了。

于是。

等到人群散去。

门前就只剩下了严家的人。

严绍庭站在门口,目光显得很是悠长。

陆绎这时候也走了过来。

他的脸上带着笑容和崇拜:“还得是我家姐夫,弹指之间,就平息麻烦。”

严绍庭却是脸色凝重。

他看向皇城方向。

“派了人去查一查。”

陆绎脸色一动:“查谁!”

严绍庭冷哼:“自是往内阁查一查。”

“我知道了!”

陆绎低呼一声,然后在严绍庭和徐渭的注视下。

他颇为自信的开口。

“是要查徐阶那条老狗对不对!”

“今天这件事,定然是这条老狗在背后指使的!”

陆绎脸上洋溢着得意和自信。

严绍庭不由失声发笑。

看向脸上自信满满的小舅子,严绍庭哭笑不得。

搁小舅子嘴里,徐阶竟然成了条老狗。

严绍庭伸手拍在小舅子的脑袋上。

在陆绎茫然的眼神中。

严绍庭瞪着眼说道:“怎可如此说当朝内阁辅臣!”

陆绎哦了一声,然后说道:“那我就在心里说!徐阶是条老狗!”

徐渭在一旁强忍着笑。

严绍庭则是冷哼一声。

“都查一查。”

“尤其是这一次参与春闱的官员。”

虽然平息了今天的乱子,制止了可能爆发的更大的混乱。

但严绍庭却没有就此真正放松下来。

事到如今。

恐怕这一科春闱会试,再不可能那么简单了结了。

…………

月票推荐票

义父们,求月票啊!已经好几天了,义父们手上应该都有订阅月票了吧~砸给我吧~往俺脸上砸!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