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198章 又双叒叕见祖宗成法(求订阅)

还没完?!

徐阶眉头顿时一跳。

迟疑的看向高拱,眼底已经生出几分不悦。

高拱难道要揪着翰林院、詹事府不放了吗?

他要做什么!

嘉靖却是随手一挥:“既然有事,那就说。”

高拱这时才从袖中掏出一份折本。

吕芳定睛一看,立马上前接过,送到了皇帝手上。

高拱也已开口道:“此次御史言官上疏弹劾翰林院、詹事府之不法,可见两衙确也有些官员行举不法。臣这里,日前刚收到一份供述翰林院学士、詹事府詹事董份,所行不法诸事。”

董份一出。

徐阶立时心头一震。

原来高拱是冲着董份去的!

如今已经定下要查翰林院和詹事府,那自然就说明了两衙是有问题的。

两衙有问题,而在两衙都有官职,甚至还掌着詹事府差事的董份,这个时候出现不法供述。

就很是合情合理了。

更是因为有前面要查两衙账目,如今有董份的不法,人们也定会下意识的认定,确有其事。

果然的。

当高拱将折本呈上。

原本才差点被礼部尚书严讷扣上致使两衙亏空罪过的户部尚书高燿,便立马站了出来。

“陛下,翰林院、詹事府如今出事,董份在两衙为官,想来这份供述之不法事,是有迹可循的,而非空穴来风。”

不管是不是真的。

现在这就是真的。

说完之后,高燿更是淡淡的看了礼部尚书严讷一眼。

而趁着皇帝翻阅那份折本的时候。

高拱已经开口解释道:“陛下,董份此人在朝为官,任职翰林院及詹事府,本该思量报国。然此人却毫无忠君报国之念,而以手中权势,在其老家湖州府,明面创义田,筑义宅、义塾,又建义仓,借此博取名声。

“但其私下,却在乡野广占田地,蓄积财货,所行暴虐,戕害百姓。

“湖州地方有言:富冠三吴,田连苏湖诸邑,殆千百顷。有质舍百余处,各以大商主之,岁得利息数百万。家畜僮仆不下千人,大航三百余艘。

“董家更贪于财帛,以家产私放利贷,高利剥削,几如九出十三归,盘剥乡野之民。

“臣初闻之,骇然惊恐。

国朝治下,竟有如此奸臣,所行之事罄竹难书,臣不知湖州乌程、乌江等地百姓遭此盘剥,今状如何,但料定亦非人可称也。”

万寿宫大殿之上。

大明朝的内阁辅臣高拱,高肃卿。

一番言语,说的那叫一个痛心疾首。

就如同是看到了湖州府的百姓,在董家的压榨剥削之下,已经是每时每刻都过的水深火热。

不等旁人开口。

高拱已经继续说道:“前些日子,臣等休沐,去往昌平,正值秋粮收割,百姓丰衣足食,人人面露喜悦。而今再观湖州百姓,于董贼盘剥之下,浑浑然,此乃我大明一朝之地,同朝之民?

臣请陛下,降下圣旨,即刻拿下奸臣董份,押入诏狱,派遣钦差去往湖州,查抄董家,为湖州一地百姓扫除奸恶,还百姓以朗朗乾坤,彰显我朝律法森严,陛下爱民之心。”

大殿内。

高拱沉声痛斥,余音绕梁。

徐阶当即站出:“陛下,高阁老此道折本所载诸多不法,尚不知来路,亦未查证董份及家人是否行有不法,盘剥百姓,按理需先行查证,待有司确凿,方可缉拿审问有关不法之人。

若仅凭一份来路不明的供述,便要将朝廷官员拿下问案,此后天下人人皆可送来所谓供述,直指在朝命官,以此动乱朝纲。”

高拱却是挥袍看向徐阶:“徐阁老,天下岂有空穴来风之事?若董家在湖州乃良善人家,本官又岂能收到这份供述?”

他董份和董家要是干净的。

谁会没事告他们家啊。

徐阶却皱眉道:“我知肃卿嫉恶如仇,闻听不法,便要严查严惩。可若是此事乃是有人诬告,亦或有失公允。而此时,便要将朝廷官员拿下,岂不是置大明律法于不顾?”

不等高拱反驳。

徐阶便忧心忡忡的说道:“国朝律法,一切皆有定夺。若今日有人供述,便要将董份押入诏狱。那明日,若再有人供述在场我等,是否也要不经查证,我等便自行去往诏狱关押?”

高拱目光阴沉。

他自然清楚,严绍庭送来的供述,不会有假。

但徐阶所说的却又占据大义。

正当他要开口反驳的时候。

徐阶却又一次抢先说道:“陛下,臣并非是要为董份遮掩。而是我朝行事,一切都该按照律法规矩行事。

“此次有人供述不法于高阁老之手,或许真有其事。朝廷此刻也该当调派有司,前往湖州查证清楚。

“若董份及董家,确有不法如供述所言,自当严惩不贷,以正视听,告诫百官。

若无此事,也该给朝堂官员以清白,不能因此而让满朝官员惶惶不安,唯恐来日不知何处供述,便要陷入牢狱之苦。”

同样的。

如同高拱前番的痛心疾首一样。

徐阶也是说的义正言辞。

高举着朝堂律法规矩。

刑部尚书潘恩,亦是上前附议。

“陛下,徐阁老所言极是。”

“朝廷律令,便是有举告不法,也应先派官员审查,而被举告之人,则需知晓举告之条陈,上奏自辩。”

“若不加辨别,日后人人皆可供述朝堂官员,这朝廷日后到底还能否安心当差做事,恐怕也将成未知之数。”

在潘恩开口之后。

随后便是兵部尚书杨博和礼部尚书严讷,出声附议。

核心就是一条。

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真要是因为一份供述,就将董份下狱。

那以后谁都可以这么干。

只要看谁不爽了,大不了就是一份供述呈上。

而这个时候。

袁炜、雷礼等人也不愿多言。

便是户部尚书高燿,这时候也选择了闭口不言。

毕竟和前面要查翰林院、詹事府相比。

如今这件事,也是关系到己身的。

即便是高燿大多数时候都是和高拱站在一起,但这等时候,闭口不言已经算是好的了。

见开口发言的都是赞同徐阶的意思。

高拱不免眉头皱紧,侧目看向严绍庭。

这事,还是严绍庭送到自己跟前的。

现在局面如此,这小子总不能不管不顾了吧。

而当高拱目光看过来的时候。

严绍庭也看向了对方,并投去一个笑容。

这才哪到哪。

高阁老,你急了呀。

高拱确实有些急。

这事是自己挑出来的,喊出要严查严惩的也是自己。

要是就这么压下去。

自己可就颜面尽失了。

在高拱心中焦急的时候。

严绍庭才缓缓上前一步。

瞬间。

徐阶便侧目看向了他。

这小子也要掺和这件事?

嘉靖同样是看了过来,看向严绍庭,脸上露出一丝深意。

严绍庭却是不急不慌的开口出声。

“陛下,按照我朝祖宗成法。”

此言一出。

徐阶眉头立马一跳。

怎么又是祖宗成法。

这小子,是不是自从上一回被自己用祖宗成法压过一次后,就对这玩意产生了什么误解?

莫名的。

他现在实在有些不愿听到这几个字。

下一秒。

严绍庭继续说道:“按律,按祖宗成法,此时有人供述董份,确实需要先行查证。”

这话一出。

高拱差点就要当场晕过去。

刀,是你严绍庭递出来的。

现在说按照规矩,先行查证,也是你严绍庭说的。

伱严绍庭当我高肃卿好欺负的?

而本来还心中警钟大鸣的徐阶不由的松了一口气。

看来自己刚刚是想错了。

只是在几人各不相同的心态之中。

严绍庭却又话锋一转:“但同样按照祖宗成法,朝廷惯例,此刻有供述不法涉及翰林学士、詹事府詹事董份。那么也该命其上疏自辩,在家等待查明一应供述是否确凿或有误。”

这话似乎如徐阶之前所说。

但是紧接着,严绍庭却又开口说道。

“我朝自洪武四年,开科举,取天下才学。”

“洪武四年辛亥科,春闱会试考官二人。”

“永乐四年丙戌科,七年乙丑科,十年壬辰科,十三年乙未科,十六年戊戌科,十九年辛丑科,二十二年甲辰科。”

“宣德二年丁未科,五年庚戌科,八年葵丑科。”

“正统元年丙辰科,思念乙未科,七年壬戌科,十年乙丑科,十三年戊辰科。”

“景泰二年辛未科,五年甲戌科。”

“天顺元年丁丑科,思念庚辰科,七年葵未科。”

当严绍庭将一个个恩科年份报出来的时候。

在场众人脸上的疑惑之色,便愈发浓郁。

高拱满脸疑惑。

前面还在说董份不法的事情,怎么现在严润物这小子又说到春闱恩科了?

徐阶则是眉头锁紧。

那股熟悉的感觉。

又上来了。

似有不妙。

而严绍庭却依旧在保着:“至成化二年丙戌科,五年乙丑科,八年壬辰科,十一年乙未科,十四年戊戌科,十七年辛丑科,二十年甲辰科,二十三年丁未科。”

“弘治三年庚戌科,六年葵丑科,九年丙辰科,十二年乙未科,十五年壬戌科,十八年乙丑科。”

“正德三年戊辰科,六年辛未科,九年甲戌科,十二年丁丑科,十五年庚辰科。”

“直至当今陛下,嘉靖二年葵未科,五年丙戌科,八年乙丑科,十一年壬辰科,十四年乙未科,十七年戊戌科,二十年辛丑科,二十三年甲辰科,二十六年丁未科,二十九年庚戌科,三十二年葵丑科,三十五年丙辰科,三十八年乙未科。”

说到这里。

严绍庭长长的出了一口浊气。

随后深吸一口气。

他回头看向脸色微变的徐阶,以及满脸疑惑的老高。

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下。

严绍庭缓声说道:“国朝至今,每逢恩科春闱会试,考官皆为二人,此次明年嘉靖四十一年壬戌科春闱会试,因陛下钦点考官为三人,董份便是其中之一。”

忽的。

徐阶眉头一跳。

他明白了严绍庭前面说了那么多似是无关紧要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的。

徐阶甚至于是转头看向高拱。

想要判断这件事,到底是不是这两人私下串通好的。

高拱却依旧是面露疑惑。

自己不知道啊。

这事,严润物这小子没和自己说啊。

而在众人的注视下。

严绍庭冷哼一声:“如今董份或许涉及不法,不论是按照我朝律法,还是祖宗成法,都该上奏自辩,更应该卸下他壬戌科春闱会试考官这一差事,命其居家,以待朝廷查明真相!”

当严绍庭说出真正目的之后。

高拱肩头一颤,立马拱手道:“陛下,臣附议!”

严嵩亦是抬头:“董份有疑,不可为恩科考官,以免滋生事端。”

紧接着。

就是袁炜、高燿、雷礼、欧阳必进四人开口附议。

这一次。

不用再等徐阶等人开口。

嘉靖当即拍案:“既是祖宗成法,又是国朝律法所定,董份当不宜再为壬戌科春闱会试考官,此事依严绍庭所奏照办,命董份上奏自辩,居家待查。”

皇帝已经圣裁决断。

徐阶的肩背,一下子就垮了下来。

董份于壬戌科春闱会试,在与不在,可是相差天壤地别。

即便是自己同为阅卷官。

就当他以为,今天自己要就此以失败而终的时候。

严绍庭却又开口。

“陛下,臣也没有说完……”

…………

月票推荐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