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300章 陛下的屁都是仙香

其实昌平书院的所谓结课报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无非就是书院学生们在参与正常经学课程外的课业,从开始参与到最终结束的一个记录,加上最后自己对这一课程的总结和感悟体会。

但马车里的嘉靖却看得津津有味。

尤其是在看到有个学生,竟然在一份春耕插秧课业报告的最后,想知道皇帝会不会这些,要是不会等他以后当官了,一定要教会皇帝插秧。

嘉靖便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

吕芳却是看得满头大汗,这帮混账小子属实大胆。

但嘉靖却乐此不疲。

他觉得这些孩子就是纯粹的赤子之心。

他们体验了农耕,掌握了这份技能,自然就有资格来教自己春耕插秧。

甚至他已经期待,这个在自己的结课报告上念叨着,以后要是当官了就要教自己插秧的学生,真有高中入朝为官的那一天。

让严绍庭继续做下一刻的春闱会试主考官,然后朕自己提前和他为这个学生打个招呼?

嘉靖开始暗暗的畅想了起来。

而在外面。

大半天的功夫。

划出一亩地范围的红薯地,满地的红薯藤早就已经被装运去了养殖场那边。

百姓们在周云逸的带领下,忙活着开挖红薯。

另一帮人就跟在后面,捡拾起出来的红薯,装进箩筐中。

所有人的动作都紧密协调。

田埂上。

官爷们看到的,自然要更多一些。

高燿看着手脚麻利的周云逸,不由点着头对高拱说道:“这个钦天监监正,倒是个能做事的人。”

高拱只是嗯了一声。

但周云逸现在是严绍庭的人,他不打算在这个事情上多说话。

反倒是袁炜,满脸笑容道:“以我看,内阁该是议一议,像周云逸这等能做事也愿意做事的人,是不是在朝廷整饬吏治之时,给竖立成百官榜样及表率?这官职,是不是也该往上升一升?”

这话一开口。

周围人都看了过来。

权力的争斗,总是会以料想不到的角度切入进来。

就如同现在。

周云逸在昌平的表现,就入了袁阁老的眼。

哪怕众人皆知,周云逸现在是严绍庭的学生,是严党的人,但袁阁老依旧是开了这个口。

高拱无奈,他总领朝廷整饬吏治的事情,袁炜现在拿这件事说话,他不能不开口了。

“吏治新风,周云逸可为百官效仿之表率。”

这话算是认同了袁炜的说法。

郭朴当即便开口道:“太常寺少卿空缺许久,可调用。”

太常寺掌管皇家礼仪、皇室宗庙、皇陵等。

而太常寺少卿,则为正四品官衔。比之钦天监正五品监正,算是高了一整级。

徐阶侧目看向这边三言两句,就取得共识,准备推举周云逸转任太常寺的几人,心中略略思索,却未曾开口。

他的目光始终盯着眼前的红薯地。

周云逸不过是个小角色而已,太常寺少卿虽为正四品,但也不过一介小官儿。

要紧的是。

眼下这片红薯地,可能会给严绍庭再一次带来丰厚的回报。

而徐阶的担心也正在一点点的变成现实。

周云逸带着人在那一亩地里忙活了半天,也终于是将一筐筐的红薯给搬到了上面的路上。

这边早就准备好了秤砣。

本来被喊来作为见证的顺天府户房的人,这时候早就被那帮朝中大佬给挤到了一旁。

没看到就连自家府尊,也捞不到最近处的位置?

人群外面。

张居正显得有些急切。

亩产十数石的神物?

若真有此物,昌平如今虽说游离于顺天府管辖,但好歹还能算是个邻居不是?

自己顺天府近水楼台先得月,弄点红薯种子,再弄点会种这玩意的昌平百姓,不过分吧。

他小严就不是那等小气的人。

于是。

瞧着前面围着秤砣的人乌泱泱一片。

张居正便悄默声的凑到了严绍庭身边:“润物……”

严绍庭回过头,目光纯良的看向老张:“张阁老。”

即便老张被踢出内阁,但严绍庭依旧还是对他尊称阁老。

张居正笑着摇摇头:“早已不是。”

“我觉得早晚还是,就当提前喊了。”

“……那就随你吧。”

张居正面露尴尬,忽然好似是忘了自己要说什么来着。

严绍庭瞧着他,却是问道:“张阁老想要红薯?”

张居正心中一跳,点了点头:“确有此意。”

严绍庭便又问道:“那昌平至通州的运河?”

终于是说到这件事了。

到这里,张居正也终于是看明白,所谓严世蕃和严家闹矛盾,那都是假的。

严世蕃前头在工部提出要修建昌平至通州的运河,给出了清查沿岸人丁户籍的由头,然后就是严绍庭在昌平这边拿着红薯守株待兔。

不对。

我张居正成那只兔子了?

张居正目光不由的瞥向严绍庭,半响后才开口道:“民船一千料的河道。”

修昌平至通州的运河,虽然事情是工部提的,但如何修肯定还是要落在顺天府手上。

所谓一千料。

其实就是船只的载货量罢了。

民船一千料,大抵也就是后世二百多吨的样子。

严绍庭心中换算了一下,未曾开口,而是将目光探向前方正在称重的人群中。

不多时。

第一筐的重量就出来了。

“报数。”

“第一筐。”

“重六十七斤十四两毛五钱!”

轰!

整个路面上的人群都炸开了锅。

虽然瞧着那箩筐里沉甸甸的,重量定然不少,但谁也没想到仅仅是这一箩筐就能有近七十斤重!

产量竟然当真如此之高。

随后。

紧接着又有人报数。

“第二筐。”

“重五十三斤八两九钱。”

依旧是过了五十斤一筐!

这还只是前两筐。

人们将眼睛移向了路下面的红薯地里。

在周云逸划出来的那一亩地里,可是还有好些个装满了红薯的箩筐未曾搬上来。

这……

“这恐怕真要亩产十数石了吧!”

“果真有这等高亩产的粮食?”

“若真如此,我朝百姓之福!我等之福!朝廷之福!陛下之福啊!”

“会不会有假?只这一片地提前埋进去的?”

当人们在感叹红薯高亩产的时候,同样也有人产生了怀疑。

然后。

众目睽睽之下,昌平治安司的司丞徐渭,就带着一旁人,满脸笑容的走了过来。

徐渭手上提着丈量田地的尺,而其他人的手上则都提着镰刀、钉耙、箩筐、扁担等农具。

徐渭躬身笑着说道:“诸位上官若是觉得我昌平这块地里的红薯产量有假,大可任意丈量出一亩地,甚至多丈量些出来也无妨。昌平百姓不参与,只由着诸位上官自己将红薯挖出来,看看这产量到底如何,昌平治安司也能有个准数。”

那帮被徐渭带来的昌平百姓,也不管在场这些人是什么文渊阁里的阁老,还是六部的尚书,亦或是五寺卿,一人手上塞了一样农具。

徐阶手上被塞了把镰刀。

他身边的高拱则是提了把钉耙。

至于说袁炜,脚下已经放了只空箩筐。

三人看了看左右,一阵无语。

然而。

朱载坖却是眼底一闪而过,当即就走到了徐渭面前,拿出尺子,提了一把镰刀就往下面的红薯地走了过去。

“徐先生,你也过来,帮着我一同量一亩地出来,咱们也来挖一挖这红薯。”

徐渭当即面露笑容:“山长您走慢些,我这就过来。”

两人说话间,就已经是当众进了红薯地。

留下众人站在路上看着那两个进到红薯地里的人。

留在原地也不是。

可真要下到红薯地里亲自挖红薯?

众人无声之中,眼神开始搜寻刚刚到底是哪个倒霉蛋在质疑昌平红薯产量的。

现在连裕王爷都下地了。

他们能不下地?

别看人家裕王爷嘴上说的好听,在这昌平他就是个昌平书院的山长。

可你真敢将他只当做是山长看了?

没看到不远处那辆马车,停在那里就好似能吃了人一样?

一阵无声的呜呼哀哉。

这帮平日里哪个不是身着大红袍,踏着四方官步的大明朝清贵大员们,此刻也只能是屁颠屁颠的提着各式各样的农具,走进了红薯地里。

还一个个争先恐后的,都要在朱山长的面前露个脸。

马车里。

嘉靖满脸笑容,书院学生们的结业报告也不看了,就扒在车窗后面看着外面的热闹。

“没想到,这小子如今倒也是能事必躬亲了,日后也能说上一句是双手耕耘过的!”

嘉靖嘴里念道着,脸上的笑容则是更盛。

一旁伺候着的吕芳,自然知道主子爷这是在说谁。

可不就是在说如今在这昌平担任书院山长的裕王爷嘛!

吕芳满脸洋溢着笑意,笑着说道:“这是裕王爷深肖主子爷,不忘我大明祖宗江山社稷得来不易,如今有了出府做事的机会,自然是事必躬亲,事事过手。”

嘉靖摆摆手:“行了行了,再夸朕都要替他不好意思了。”

吕芳笑吟吟的也没再说话。

可任谁都能看得出来,皇帝今天是真真的高兴。

那边。

红薯地旁边的路上,称重仍在继续。

“六十一斤三两二钱。”

“……”

终于。

张居正心颤了。

他转头再一次看向始终面带笑容,好似永远都是如此从容不迫的严绍庭。

严绍庭亦是侧目看了过来,笑着道:“官船一千料。”

张居正顿时双眼瞪大。

这完全就是在狮子大开口!

然而严绍庭却是依旧面带笑容,神色从容。

民船一千料,大抵是两百多吨。

而官船一千料,则接近六百吨。

完全不同的承载量。

而他和张居正围绕的核心点,就是昌平连接通州的这条运河,以后的通航量究竟能有多大。

那边,红薯地里运上来的一筐筐红薯,正在不断的称重。

一个个数字钻进张居正的耳中。

唯恐自己再听到什么惊世骇俗的话。

张居正赶忙说道:“成交!官船一千料!”

严绍庭淡淡一笑:“我代昌平百姓,先行谢过太岳兄。”

张居正却是脸色紧绷,不解的询问道:“伱昌平一地,要这么大的通航载量,到底想做什么?”

严绍庭却是笑而不语,转口说道:“依着通航官船一千料来算,顺义三分之一的百姓都要被纳入赋役力工之中,如此算来,顺天府倒是要好好的忙一阵子顺义县人丁清查的事情了。”

说完之后。

严绍庭他便目光淡淡的看向了张居正。

而听到这话的张居正,也是心中一跳。

这个严润物!

他是早就算好了这笔账!

这时候红薯地里却停滞了算账。

一筐筐的红薯在称重记录,却不再报数后,就被装进了牛车里,然后就被拉回到镇上。

这可是将不少还等着知道红薯亩产的人,给心中急的不行。

但这个时候。

一大帮的昌平妇人们,已经是端着一盆盆香气四溢的食物,从镇子里走了出来。

竹板床则是被孩子们抬了出来。

这是夏日里充当纳凉用的,但有时候也能客串一回桌子用来吃饭。

陆文燕今天没有选择继续抛头露面,而是不知道躲在哪里忙着自己的事情。

带队过来的是芸娘。

队伍到了路边就停了下来,妇人们和孩子们忙活着摆盘。

芸娘则是款款的站在路边,冲着下面喊道:“诸位乡亲们,诸位上官们,到点吃饭了,吃过饭歇过正午,才是继续忙活的时候。”

芸娘喊得声音很大。

但红薯地里,抬起来一颗颗脑袋,却都是左看看,右看看,一个个不知道究竟是该吃还是不该吃的模样。

然而。

下一刻。

这帮人站在红薯地里,就看到路上忽然闪出那道熟悉的穿着道袍的身影。

嘉靖带着吕芳,看了半天的热闹,早就看的饥肠辘辘。

这时候闻着那从未闻过的香味,早就是食指大动,味蕾全开。

一溜烟,两人就已经窜到了放满食物的一只只竹板床前。

“此乃何物?”

嘉靖指着竹板床上那一盆盆不同的食物,不解的询问了一句。

随后,他忽似反应过来,面带笑容的看向一旁的芸娘:“这些可都是用红薯做的饭菜?”

芸娘点了点头,却还是有些不安的将目光投向了不远处的严绍庭。

严绍庭只好是在老道长的眼神召唤下,带着满脸的笑容和张居正一起走了过来。

面对严绍庭。

嘉靖就换上了随意的脸色,哼哼道:“说吧,都是红薯做的?”

严绍庭点头道:“回陛下,这些确实都是红薯做的,有红薯粥、红薯饭,还有油炒红薯叶。”

嘉靖已经是自顾自的盛了一碗红薯粥,滋溜滋溜的喝了起来。

吕芳则在一旁不解的询问道:“为何这红薯不能单独成饭?”

严绍庭尚未开口。

张居正便琢磨道:“许是红薯本就不能单独使用,而需要和其他粮食混合食用,才不会让身体出现问题。”

吕芳点点头,却还是侧目看向严绍庭。

严绍庭点头道:“确如张阁老所言,虽然红薯不能和稻米、小麦等粮食一样直接充当主粮,但混合食用,或是种植而后存储,一旦地方生灾,朝廷和官府就能直接拿出红薯赈济,量大管饱,最能赈济灾情,喂饱灾民的肚子。”

“好!”

已经不知不觉喝下一碗红薯粥,半碗红薯饭的嘉靖,喊了一声好,随后手就已经伸向了一只烤的香喷喷冒油的红薯。

烤红薯到手。

嘉靖也算是无师自通,握着两端一掰,烤红薯那浓郁的香味直接就让他迷了眼。

埋头啃了好一阵烤红薯后,嘉靖这才反应过来。

双手拿着烤红薯,看向红薯地里的百姓和官员们。

嘉靖满脸笑容,握着烤红薯冲着所有人招了招手:“都别看了,都上来吃吧,吃饱了才好继续干活。”

还要接着干活?

皇帝这话一出,众人无不想要就此晕倒当场。

您就顾着看热闹吃好吃的,活全都让我们干了呗!

只是皇帝发话。

众人无敢不从,纷纷撂下农具,就看是往路上走来。

嘉靖则是重新转回身,美滋滋的啃着自己的烤红薯。

而这个时候。

徐阶自然是走在最前面。

他刚要到皇帝身后。

却见皇帝忽然臀部一撅。

噗!

一声清澈而又响亮的龙吟声。

就好似是在徐阶的面前炸开。

空气瞬间凝滞。

嘉靖亦是察觉到了什么,连忙看向吕芳。

吕芳当即急中生智,满脸笑容道:“今日这红薯亩产就快要算出来了,想来定是十数石的祥瑞神物,主子爷本就是仙体,吃了这祥瑞神物,出的也都是仙气香!”

皇帝陛下的屁,都是仙香!

嘉靖听到这话,果然是少了些尴尬。

而徐阶等人如何呢。

谁管闻了屁的徐老狗到底会怎样。

红薯地里走过来的这帮人,也只能是默认了皇帝放的屁都是仙香的规矩。

一个个排着队,绕开徐阶和皇帝,到了旁边的竹板床前,开始取用饭菜。

反正严绍庭已经快要憋不住笑,只能低着头,暗暗的掐着自己的手心。

随后他抬起头看向远处。

“徐渭!”

“快将红薯亩产的数量报上来!”

…………

月票月票

感谢海阔星朗、拉shi不擦腚、树油门怪勒的打赏

…………………………

今天早上医生查房,还要再住两天院,因为之前工作辞了,自己也忘了补交灵活就业,现在全都是自费住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