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318章 把海瑞送给徐阶

大会走流程。

小会做决定。

这是本朝很经典的权力特征。

皇帝在只限于内阁及特许官员在场的奏议上,往往才会做出重大决定。

终于嘉靖会让严绍庭也留下来参加奏议。

老道长不觉得有问题。

内阁里勾心斗角的几人也同样不觉得有问题。

大家都习惯了。

反倒是初次入京,就能享受到开小会待遇的海瑞,心中倍感意外。

看着走在自己前面的严绍庭背影。

海瑞目光流动着。

这位严宾客在朝中,恐怕比自己想象的还要位高权重,更得皇帝欢心。

那自己往后倒是可以多多借用他的名义和权势,去做自己要做的事情了。

海瑞眼珠子转动了一下。

跟随在最后,走进了内殿。

走在头前的嘉靖,三步并着两步就上到了道台上。

老道长身形潇洒的挥动着衣袍,屈膝便靠卧在了凭几前。

吕芳则是手脚麻利的搬了软凳放在严嵩身后。

他抬着头,面带笑容:“阁老,请坐。”

严嵩笑吟吟的点着头:“有劳吕公公。”

这一切。

都是万寿宫时常发生的事情。

但海瑞却是看的一愣一愣的。

这就是大明朝的权力核心吗?

海刚峰的心中念头不断的流转着。

忽然之间,海瑞又想到,若是张居正依旧在内阁,那么此刻又会是怎样的景象。

在给严嵩搬好了软凳后。

吕芳便去一旁倒了一杯茶水,送到道台前。

嘉靖接过茶水,轻嘬一口,而后看着眼前众人,这才开口道:“吕芳,给他们也倒一杯茶润润嗓子吧。”

吕芳笑着点头:“奴婢遵命。”

严嵩等人则是躬身谢恩。

现场人不多。

只严嵩、徐阶、高拱、袁炜、严绍庭、海瑞六人。

吕芳很快就倒好了六杯茶,一并的放在一个茶托里端着。

先是送到严嵩面前。

严嵩嘴里又道了一声谢恩,然后才端起其中一杯茶喝了一口,最后放回到茶托里。

而后吕芳便是一一送到其他人面前。

最后才是到了海瑞跟前。

吕芳笑着看向这位头次来万寿宫的海瑞:“海御史请用茶。”

这样的圣前奏议,可是海瑞不曾设想过的。

他赶忙躬身,朝着道台上的皇帝颔首作揖:“微臣谢陛下赐茶。”

而后海瑞又看向吕芳。

“有劳吕公公。”

吕芳倒是面不改色,依旧是面带笑容:“海御史辛劳,为主子爷在南边治理地方,体察民情,才是最辛劳的。”

这话其实就有些多了。

但这个时候,吕芳能说出这句话。

某种意义上,就是皇帝希望他这张嘴说出来的。

海瑞目光闪烁,恭恭敬敬的端起茶杯,喝下半杯茶,这才小心翼翼的放回到茶托上。

道台上。

嘉靖眼看着海瑞也喝了茶。

他这才一扫衣袍,开口道:“海瑞。”

海瑞精神一震,拱手抱拳上前:“微臣在!”

嘉靖却是笑着摆了摆手:“这内殿奏议,不必如此拘着。朕只是想问一问你,若是再有徽州府那等事情,你是否还是会强抢兵印?”

谁能想到。

就在大伙都以为,徽州府那件事情已经过去的时候。

竟然会是皇帝旧事重提。

众人不由侧目回头,看向了被皇帝再提徽州府强抢兵印事的海瑞。

然而。

海瑞却是面露笑容。

皇帝能再问这件事情,才说明皇帝是个负责任的啊。

他面带笑容,认认真真的点头道:“会,若再有此事,而微臣无法从旁处获得助力,微臣依旧这样做,只为地方不会生乱,百姓不会因此而受到伤害。”

嘉靖在问完话之后,始终盯着海瑞。

原本并没有打算召见海瑞的他,既然这一次因为海瑞自己上疏,而不得不及进行廷议。

那自己便要好好的看一看这个海瑞,到底是虚有其名,还是真正的忠良干臣!

“好胆!”

嘉靖双眼瞪大,高喝一声。

旋即他便拍着扶手,双眼眯起:“你就不怕朕当真以此给伱定罪?”

海瑞却是拱手道:“陛下委任于臣,乃是要臣为陛下治理一方。为官之道,不敢忘圣君隆恩,亦不能辜负百姓期许,坐视百姓激变生乱因而伤亡。

若当真再有此事,为保百姓性命,为保陛下圣明,微臣依旧会如此做!”

高拱眉头皱紧,侧目看向海瑞,冷喝道:“海瑞!这是当着陛下的面,怎可胡言乱语!”他是真怕海瑞会因为胡乱说话,而惹恼了皇帝。

虽然海瑞的为官之道,他亦不算认同,但至少这个人还算是个愿意做事,且刚正不阿的官员。

就算性子过于执拗了些,但说到底还是为了大明。

袁炜亦是笑着说道:“海御史,此言可不能再胡乱说出口了。徽州府的事情也就那么一次,事急从权。日后海御史为官一方,就算是再有类似之事发生,想来海御史到时候也能有无数种法子解决问题。”

说完这话。

袁炜便当即抬头,看了道台上的皇帝一眼。

自己已经把台阶搬出来了。

下面只要顺势,议论海瑞接下来的官职差事如何安排就好了。

嘉靖是何等人。

当即便顺势开口。

“罢了罢了。”

“看在你是一心为民的份上,几位阁老当初也在徽州府一事上为你说项,朕便不追究你的过错了。”

“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似你这样清贫且心系百姓的人,都要重用。”

说完之后,嘉靖目光扫向了在场的几位内阁大臣。

严嵩则是又继续坐在软凳上,好似是睡着了一样。

于是便由徐阶上前,开口道:“启禀皇上,关于都察院监察御史、南直隶巡抚衙门通判海瑞,此次回京述职,再作安排一事,臣等在内阁之时已经有过议论。”

嘉靖目光扫向了徐阶。

“哦?”

“徐阁老说说,你们都议出了什么。”

徐阶颔首点头:“臣等以为,海瑞熟稔律法,通晓刑名,又能体察民情,为官清贫,为人刚正不阿,实乃国朝官员表率。

“而他长久以来都在南方为官,初为福建南平教谕,后为浙江淳安知县,而后再是当下官职差事。

臣等以为,可依照此次整饬吏治,考评海瑞上上等,升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一职,最为妥当,也最为合适,最能让海瑞人尽其用。”

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一职。

其实就是徐阶对海瑞的安排。

对此,最近撂挑子养老的严嵩自然是未曾说话,而高拱和袁炜两人则是觉得这对海瑞也确实合适,便同样未曾有异议。

而在徐阶看来。

只要将海瑞弄进南京城里,按死在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位子上,那他就不可能再有大作为。

反倒是海瑞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加办南直隶巡抚衙门通判一职,可以到处乱窜,徒增是非。

可一旦成了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那他海瑞更多的就是要待在衙门里坐堂审议诸事。

到时候。

南边那些人甚至都不需要自己授意,就能用无数的案牍将海瑞给淹没了。

嘉靖目光流转,亦是在思考着徐阶的提议。

海瑞喜欢奏事,让他去都察院也确实算是个合适的地方。

但他却总觉得还缺些什么。

亦是在他犹豫的时候。

严绍庭踏步上前,直接开口道:“皇上,南边差事上,微臣也有事要奏。”

昏昏欲睡的严嵩嘴角不意露出一抹微笑。

而徐阶的眼神却是立马扫向了突然开口的严绍庭。

这小子又要搞事?

严绍庭却是在见到老道长应允之后,当即开口:“皇上,时下东南平倭战事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而随着胡宗宪升任兵部尚书,浙江一地空缺。微臣以为,南直隶巡抚赵贞吉,可升任浙直总督加浙江巡抚,以备更为妥当协调东南五省事。”

让徐阶意想不到的,严绍庭竟然不是说海瑞的差事,反而是说赵贞吉。

他竟然是要帮赵贞吉升官。

至于严绍庭有没有资格置喙这等事情?

东南增产丝绸后行销海外的事情还在严绍庭的肩上兼着,加之严家和胡宗宪的关系,以及如今胡宗宪在东南五省的权柄。

他完全有资格说这事。

嘉靖则是眯着双眼,看着突然将事情转向赵贞吉的严绍庭。

有意思!

严绍庭却是心思流转。

事实上,赵贞吉并不是徐阶的学生,而且他更是个正直干臣,特别是在边备军务上,颇有建树。

让赵贞吉总督浙直,很是妥当。

此时低着头,貌似昏昏欲睡的老严头,嘴角的笑意个更浓。

而严绍庭的目光却是扫向了袁炜。

袁炜心中一阵琢磨,终于是眉头一挑。

他当即上前,拱手抱拳道:“陛下,南直隶巡抚赵贞吉为官多年,颇为能干,此人更是熟稔兵事,如今东南五省定下五年平定倭患之策,正是大用这些知晓兵事的官员。让赵贞吉升任浙直总督,也算是接过胡宗宪留下的差事,能让胡宗宪更加从容应对五省平倭事。”

袁炜说话之间很是沉稳。

而原本胡宗宪尚未入京的时候,就是浙直总督加浙江巡抚。

如今胡宗宪升任兵部,执掌东南五省平倭事。

他之前的浙直总督和浙江巡抚的差事,也就一直空置了下来,未曾有人选填补。

只是。

袁炜这个时候却又话锋一转,轻咦着说道:“不过赵贞吉升任浙直总督加浙江巡抚,那么南直隶巡抚的差事便空下来了……但南直隶干系重大,不可无人坐镇掌板……”

严绍庭当即附和着开口道:“皇上,臣以为都察院监察御史海瑞,最是合适接下赵巡抚留下的空缺!”

说完之后。

严绍庭面带笑容,侧目不经意的瞥了徐阶一眼。

徐阁老。

俺小严将海瑞亲自送给你,送到你家门口。

如何?

…………

月票月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