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410章 南京城里起暗流

腊月里的寒风。

终究是再也吹不进万寿宫的内殿。

同样的。

皇帝在那巍峨的宫殿里,与执掌京营十万大军的镇远侯顾寰又说了些什么具体的违背大明祖宗成法的事情,外面的人同样不知道。

只是当估摸着有一个时辰后。

顾寰从殿内走出时,脸色无比的凝重。

但这份凝重中,却不见愁容和忧虑。

京营参将郭玉创守在宫门外,看着总督脸色凝重的自殿内走出,立马压着脚步上前。

“太保!”

这是嘉靖四十一年三月的时候,皇帝加授给顾寰太子太保的官衔。

顾寰嗯了声,停下脚步看向如今一直领兵戍守西苑的京营参将。

郭玉创回头看了眼万寿宫大殿,而后小声道:“听说严宾客开年后就要南下了?”

顾寰目光微微眯起。

他倒是有些始料未及,郭玉创竟然会问这个问题。

“开年元宵之后,严宾客便要启程南下。”

顾寰回了一句,眼神审视着戍卫在万寿宫外的这些来自京营的官兵。

郭玉创脸上表情变化了一下,而后满是期待的压着声音道:“太保,这一次严宾客南下,朝中是不是也会有些更改啊?”

顾寰立马侧目斜觎向郭玉创,哼哼了两声:“是觉得在西苑待的烦闷了?若是如此,我与皇上奏议,将你调回大营。”

郭玉创立马缩着脑袋退后一步,连连摇头摆手:“我就是问问,您可别当真。”

前些年,京营一直荒废。

还是顾寰从总督漕运的位子上退下来,接手京营之后,才让京营慢慢有了些改色。

但同样的。

顾寰在京营练兵那也是下狠手的。

真要是自己现在再回京营,只怕就要面临这位太子太保的专门操练了。

顾寰面露笑容的哼哼了两下。

而后他才轻声开口。

“老实待在西苑,皇上无恙,便是你最大的功劳。”

说完。

顾寰已经往前走出几步,又说道:“元宵后严宾客南下,锦衣卫那边会派人随差,京营这边也会派一队人护卫,就从你这边抽一个总旗出来,再从京营补足。”

听到这话。

郭玉创立马眼角一跳,赶忙走上前凑到了顾寰身边。

他脸上带着不可思议:“太保……您意思是……”

顾寰却只是淡淡解释道:“严宾客身份贵重,责任重大,关系社稷,锦衣卫派人乃是为其当差做事,咱们京营只有一条命令。”

郭玉创立马双眼锋芒显露:“誓死护卫严宾客安危!”

顾寰面露赏识,点点头:“明白就好。”

郭玉创立马拍着胸膛保证:“太保放心,标下今天就将人挑出来,到时候就算是出了天大的事,咱们弟兄也会保住严宾客不出事!”

对于郭玉创的保证,顾寰并没有多说什么。

既然皇帝要做些违背祖宗成法的事情,京营自然是首当其冲,一切以皇帝的意志为先。

很显然。

皇帝对严绍庭格外看重。

让郭玉创麾下如今这三千被称之为天子近军的人去贴身保护,也算是给南边的那些人一个讯号。

至少当严绍庭去了南京,真要是发生不可解决的矛盾时,那些人也能投鼠忌器心中多一分忌惮。

随着皇帝开始落子布局,顾寰这位京营总督也开始做出相应措施。

严绍庭升任东南六省总理的事情,也在飞快的传递到江南。

和冰封雪染的北方不同。

即便是如今这等寒冬腊月,可只要过了秦岭淮河,再跨过长江。

江南的冬日,只不过是无垠的碧绿里多了片片雪白而已。

无人的山岭,茂密的山林里积存着腊月里飘雪。可若是往外扩散,山林渐渐变得悉数,树木被百姓们砍伐切割,化作冬日里的炭火,地面上积雪的痕迹也就变得越发的少。

等到了有人烟的地方。

除了积水潭结着冰,便很少能看到冬日的模样了。

自七千年前,便开始有人类活动痕迹的钟山脚下。

坐落着一座六朝王都、千年城池、天下文枢所在的石头城。

在这个冬日里。

却显得格外的火热。

作为帝国开国之初的国都,二百年的陪都。

南京城有着属于自己的荣耀。

同样,也拥有着属于自己的运转模式。

大明在长江以来的统治,几乎全部都要依托南京城里的六部五寺以及留守司守备勋臣、镇守太监。

更不要说,南京兵部及留守司守备勋臣执掌江南数十卫所、数十万大军。

另有南京吏部对江南各省府官员考功,工部执掌江南一切工程营造。

而在所有的官府衙门里。

尤以南京户部最为权重。

除了众所周知的南京户部掌管江南钱粮财税征收事宜,还另外掌握漕运及天下盐引堪合,以及明面看着并不重要却又干系国本的黄册管理事宜。

因此。

哪怕是民间常说,官至南京,形同发配。

可在朝廷内部官员群体看来,南京不过是一个过渡和暂时蛰伏的地方而已。

尤其是在这些年朝廷越来越重视财税问题的时候,执掌江南财税重地的南京城也就越来越重要。

高燿是户部尚书不假。

可真要是南京户部尚书开口,将江南夏秋两税及漕运、盐务停摆几日,那么高燿就得头疼的睡不着觉。

正因为南京城比之旁人所见更为重要。

所以南京城里的人们,对于朝堂内外的动向和消息也格外的敏感。

这几日。

城外龙湾码头不断的有官船、商船自北方而来。

虽然这个时候运河已经停运,但若想走还是能走得通。

更何况,还有官道驿路可以供人们选择。

北京城里的消息,便是如此进到了南京城里。

南京镇守衙门。

就坐落在皇城西南角,与原南京东厂、西厂并列。

几名身着内侍太监服饰的宫人,低着头小步快频的自西安门到了守备府衙门,将身上的蓑衣脱下,小内侍们这才进到衙门里。

衙门里。

无烟的香炭在紫铜火炉里燃烧着。

一名身着红袍的太监,正侧靠在圈椅里,手掌轻拍着扶手,目光斜觎向正在眼前穿着罗裙轻纱,漫舞轻歌的戏子。

几名乐班的人,则是藏在一旁的偏室里。

让人只闻其声而不见其人。

全了一个雅字。

几名小内侍到了回廊下便停住脚步,由其中一人轻步走进屋中。

绕过起舞唱曲的戏子。

小内侍到了那红袍太监身边,躬着腰脸上带着谄媚的讨好笑容。

“干爹,儿子回来了。”

陈洪摇晃着脑袋,嗓子里尖尖的发出嗯声。????小内侍眼角余光扫了一眼那身段极好的戏子,心里想着今夜恐怕这戏子定是要有福气能去侍奉干爹的。

南京镇守太监陈洪则是伸手拍了一下小内侍的脑袋。

“好看?”

小内侍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陈洪冷冷一笑:“那今夜就叫她去陪你睡觉?”

小内侍立马浑身颤抖着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干爹饶命,儿子不敢。”

陈洪冷哼着眯起双眼,朝着屋子里挥了挥手。

旁边的曲声立马停下,偏室里有人影晃动,很快便消失不见。

而那起舞唱曲的戏子,也已经是如同飘一般的退出到屋外。

陈洪这才低头看向跪在脚下的小内侍。

“人生在世,要的就是一个胆大。”

“卵子没了,便连这个胆子也没了?”

小内侍跪在地上低着头,全然不敢抬头与陈洪对视。

南京城里。

至少在这座皇城里,镇守太监陈洪那就是王法!

见小内侍不敢开口。

陈洪这才摆了摆手,向后靠在椅背上,眯着双眼:“说吧,外头又生出什么事了?”

小内侍跪在地上闻言立马向前爬了两下:“回干爹的话,是京里来的消息,说是那位严绍庭元宵后便会以总理江南六省钱粮仓储之事,坐镇南京,提督军务,巡按地方。”

听到这话,原本还在思考着今日该如何继续享乐的陈洪,立马坐正了身子。

他低头看向小内侍,沉声道:“京中可还有旁的消息?老祖宗怎么说?”

小内侍摇了摇头:“京中消息方才传过来,更多的消息恐怕还要等一等。老祖宗那边也没有发话,不过听闻陛下身边那支从京营过去的近军会派一个总旗的人与锦衣卫一同护卫这个严绍庭过来。”

陈洪立马眯起双眼,脸上露出审视思量的神色。

许久后。

陈洪这才站起身,脸上露出笑容:“主子爷和老祖宗让咱们来南京,那就是为了让咱们能替主子爷守好南京。眼下开年了,告诉下面的人,都收收心,把手和脚也都收起来,到时候若是闯了祸,莫要说爷爷不帮他们说话!”

小内侍立马点头领命,而后又小声道:“只是城里那些人……”

陈洪顿时双眉竖起:“咱们是宫里过来的!咱们听的是主子爷的话!做的是主子爷交代的事!”

小内侍肩头一颤,脑袋愈发的低。

“儿子明白。”

“儿子这就交代下去。”

陈洪嗯了声,却没有重新坐下,只是看着小内侍快步退出,眼神也渐渐变得悠长起来。

直到外面不见人影。

陈洪这才冷哼了一声。

“总理六省钱粮仓储?”

“倒要看看有些人会不会先慌起来了……”

伴随着说出的话,是一阵充满期待的冷笑声。

同一时刻。

南京城里的留守司守备衙门。

几名身着甲胄的军中探马斥候,压着腰间的佩刀,快步走进留守司守备衙门里。

自成祖北迁,又在南京城里留下一整套朝廷班底,作为陪都。

南京留守司守备衙门,就成了执掌南京兵马的最高衙门,统领南京城五军都督府,节制诸卫所。

入得衙门内。

官兵们熟门熟路的寻到了公堂旁的公廨。

向着里面瞅了两眼。

守卫的官兵立马躬身抱拳道:“回禀侯爷、伯爷,京师急讯。”

屋内。

此刻正坐着两人。

分别是临淮侯李庭竹、丰润伯曹文炳。

两人都是南京守备衙门的佐贰官,也各在南京五军都督府另有官职。

见到官兵来报。

临淮侯李庭竹开口道:“京中何事来讯?”

官兵回道:“年前京中御前会议,皇上钦点太子宾客严绍庭总理江南六省钱粮仓储,提督南京军务,巡按地方,元宵之后便将启程南下前来南京。”

这话一出。

屋内,便只剩下那一壶茶水不断的发出沸腾的声音。

李庭竹和曹文炳对视了一眼。

两人都看出了对方眼里的意外和震惊。

曹文炳则是直接说道:“此事还得要公爷知晓才是。”

李庭竹亦是点了点头。

“该让公爷快快知晓此事!”

两人很快就取得了统一的意见。

而他们嘴里的公爷,正是如今的南京守备、大明魏国公徐鹏举。

魏国公府。

可以说是当下南京城里第一勋臣人家。

而徐家也几乎是历代南京守备的不二人选,朝廷历来也多以魏国公府坐镇南京守备,与京中派出的守备太监一同看守南京。

只是今日。

徐鹏举并不在守备衙门。

两人将官兵遣走,又让人去寻魏国公徐鹏举,随后两人便将公廨屋门关上。

曹文炳脸色紧绷,不免担忧道:“这个时候朝廷忽然有此任命,恐怕来者不善啊。”

李庭竹点了点头,却没有急于开口说话。

在他眼前的丰润伯曹文炳,乃是原丰润伯曹松之子,只不过曹松前些年就去世了,于是爵位便由曹文炳继承。

说起来。

曹松还是前一任南京守备。

虽然只干了一年。

而魏国公徐鹏举自正德十六年出任南京守备后,如今已经是第三次执掌南京守备衙门。

听到曹文炳的话。

半响后,李庭竹才嗯了声:“这个严绍庭经济一道颇为出彩,只是陛下又让他提督南京军务,却是有些让人猜测不透了。”

曹文炳撇了撇嘴:“若是只为助长声势倒也无妨,大不了到时候咱们配合着为他说说话,可要是他当真拿着提督南京军务,插手咱们这块地,那……”

会如何,曹文炳没有往下说。

但李庭竹却听明白了,点点头嗯了声。

南京。

是大明的南京,但更是他们这些留守南方的勋臣的南京城!

别看南京城里各部司衙门样样齐全,以陪都自居,执掌南方一应事物。

可不要忘了。

大明朝的起家地在哪。

更不要忘了,当初留守南方的勋臣们,这么多年又发展到了何等地步。

半响后。

李庭竹才面上含笑的说道:“既然严宾客提督南京军务,那就让下面的人最近都操练起来,到时候也让严宾客瞧瞧咱们南方将士的悍勇!”

…………

月票月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