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429章 小严掌军,皇帝密诏!

“遇袭而不惧。”

“逢变而不乱。”

“临危不惧,徒变之中,仍能雷厉风行,于混乱之中见真解,上疏朝堂,为国家献策。”

“此等泰山崩于前而分毫无动之性……”

万寿宫大殿上。

当群臣还在猜测着皇帝究竟又要做什么的时候。

嘉靖却已经是面带笑容的朗声开口。

然后。

他轻咳了两声,引来伺候在一旁的吕芳默默抬头关注了一眼,随后微微皱眉。

但嘉靖的脸上依旧挂着那一抹笑容,看向严嵩笑言道:“严阁老,你当真是有个好孙儿啊!”

不等严嵩回应。

嘉靖又沉声说道:“朕!也有个忠肝义胆的好臣子啊!”

说完这句话后。

嘉靖终于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严嵩面带笑容,坐在软凳上拱手颔首,慢吞吞的开口:“圣君临朝,诸邪退散,圣明之世,自当有无数忠肝良臣涌现,乃为君上效力。”

嘴上规规矩矩的应付着,照例将所有的功劳都推到皇帝身上。

但严嵩心中却是揪着的。

大孙子这一趟南下,本来图谋就会引来各方瞩目,也同样会引发诸多抵制。

但他却如何都想不到,大孙子还没有到南京,半途却就遇到了逆党贼子行刺。

幸好这一次什么事都没有。

可若是还有下次呢?

严嵩微微侧目,眼神中带着锋利看向了站在后方的刑部左侍郎严世蕃。

严世蕃会意。

当即再次站了出来。

当他再次站出后,立时引来众人瞩目。

严世蕃则是脸色肃穆,手抱笏板,躬身弯腰,沉声开口:“皇上,白莲逆党与朝廷纠缠百余年,久经肃清却如那跗骨之虫,一直未能彻底铲除。臣以为,当下朝廷屡推良善之政,朝堂更有无数肱骨大臣同心戮力,以期盛世降临。此等盛世前兆,微臣以为绝不能容许有那跳梁小丑惹人作恶。朝廷当下严令,并清剿白莲逆党贼子与诸司官员考功之列,严肃剿贼,更以整饬吏治为准,严防地方官府官吏杀良冒功,使良政化作苛政猛虎!”

殿内,严世蕃声音洪亮,一派刚正不阿。

众人不禁哑然。

谁能想到有朝一日,过往素有小阁老之称的严世蕃,竟然能有如此公正谏言,且还顾头顾尾,提到了要防止地方官府杀良冒功,借良政戕害百姓。

这还是严世蕃?

嘉靖更是哈哈大笑起来,挥手指向严世蕃,又看向在场众人:“你们看看,严世蕃提的这个事情,倒是甚合朕意,你们都说说,是不是也该如此做了?”

殿内众人目光转动。

前文有言,因为种种原因,白莲逆党自大明立国以来,便是朝廷的死敌,是需要彻底剿灭,是属于大明头等的政治正确问题。

不用思考太久。

众人纷纷抱拳躬身附议。

嘉靖这时便当即大手一挥:“那就内阁照拟吧,朕会让司礼监批红下旨。”

严嵩、徐阶等人当即再次拱手颔首。

“微臣领命。”

如此。

就在众人以为今日之事应当是要结束的时候。

嘉靖却又看向了兵部尚书杨博。

“杨博。”

被点名的杨博眉头一挑,当即躬身上前:“微臣在。”

嘉靖说:“先前你提到严绍庭上疏请建那什么清江浦所的事情,你兵部是赞同的,想来也是有权衡考量。”

杨博点点头,开口解释:“大运河南北近五千里,如今我朝用之,则以调运南方货物北上为主,因此朝廷于徐州、淮安、扬州三府设立诸多大仓存储南方各地调运货物。南京更设有总督粮储衙门并大臣,掌总应天府所存钱粮北上之事。

“诸地之中,尤以漕运总督衙门所在之淮安府最为紧要,乃运河南北重镇,而那马头镇及清江浦一线,更是运河漕运所在最大的一处造船厂,每年过五百条船只下水,愈百万石粮草货物囤积转运。

“严宾客请建清江浦所,应当是因此番于马头镇遇袭有所感。既贼子能潜入马头镇,则清江浦亦能为贼子潜入,一旦淮安地方生乱,则贼子必然会盯上囤积无数粮草船只的清江浦。

正因如此,兵部自接到严宾客于淮安府发回讯息,便召集部员共商,皆以为严宾客所请当准允。”

其实淮安府并不是没有朝廷卫所兵马屯驻。

国初,朝廷就在淮安府设立了淮安卫和大河卫拱卫淮安府及运河河道。

淮安卫更是共有八个千户所。

但时至如今。

朝廷诸公自然也清楚,大明除了九边边军和京营之外,地方上的屯田卫所战力根本不能和国初相比。

其实除了因为严绍庭和张遐龄达成的那些约定之外,杨博也是有这一份考量才会以兵部的名义同意另建清江浦所。

新建的千户所,总比陈年的卫所战力要强吧。

而这一次白莲逆党能在马头镇制造刺杀事件,其中也说明逆党在两淮地界的潜在势力远比朝廷诸公想的更深一些。

同样的。

此刻殿内众人,也大致是基于这样的考量权衡,才会无人出面反对。

毕竟运河的重要性,他们这些在京中为官的人可是深切明白的。

一旦运河出了事。

朝廷在北方过半的粮草物资供应就得要出问题!

众人不由看向了皇帝。

等皇帝定下这件事情,今天大概也就无事了。

在众人注视下,嘉靖神情自若。

他甚至是淡淡一笑。

然后便在众人期待下。

嘉靖笑着一挥手:“一个千户所而已,不过千余人,以此应对逆党贼子是否妥当?”

杨博当即开口:“其实……若是另建清江浦所之外,再督令淮安卫及大河卫整训补充缺额,想来也能应对逆党后续可能的动作。”

“不够!”

杨博的话刚说完,嘉靖便立马沉眉否决了。

杨博顿时一愣:“这……”

嘉靖直接开口道:“去岁白莲逆党贼子能与蒙古人串联,协其潜入京师之地。今岁又窥探朝廷钦差命官南下行程,途中设伏行刺,可见逆党贼子如今已然自觉势大,贼子野心勃勃,朝廷当严令地方清剿。然……”

嘉靖顿了一下,环视在场众人。

随后才接着继续往下说。

“然,地方官府之兵丁差役,缉捕盗匪或可行,若用之清剿逆党贼子,恐会捉襟见肘。”

杨博不禁开口询问:“依皇上之意,该当何如?”

嘉靖冷笑一声:“朕以为,可于江南立忠勇剿贼营,听说那个戚继光练兵之法很是不错,便自他处抽调将领赴南京征募丁壮编练成军,以应对清剿白莲逆党贼子之用!”

“这……”

杨博愈发说不出话来。

殿内众人更是齐齐变色。

皇帝竟然是要在南京建那什么忠勇剿贼营。

依朝廷征募军兵制来说的话,一营兵马就是三千一百二十五人。

即便是以戚继光练兵之法来编练忠勇剿贼营,那也有两千六百九十七人。

三千兵马。

就为了专门用来清剿白莲逆党。

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可若是按照朝廷营兵制度来编练的话,其中火器必然是占大头,且基本是要人人着甲。

这等装备战力。

就算是放在九边,那也是能驻防一段百余里的边墙。

能与万余不着甲的敌军步卒正面对冲。

今天户部尚书高燿不在场。

但高拱却是立马站了出来。

“皇上,朝廷要清剿两淮及江南白莲逆党贼子,朝廷自当要整顿兵马。然而此刻若要重新编练三千余人的忠勇剿贼营,此营钱粮辎重又从何而来?一营三千人,且不算兵甲火器,光是一营官兵,每日便要损耗粮草十石,一月便是三百石,一年粮草耗费便要足足三千六百百石!”

朝廷定制,一石估摸着有一百五十斤左右。

而以营兵规定,每丁每日大约需要半斤粮食。

这时候民间物价还没有膨胀起来,但一石粮食也需要一两银子左右。

光是这忠勇剿贼营一年三千六百石的粮食,朝廷就要为此付出三千六百两银子。

按照现在戚家军的军饷标准来算,朝廷在一个官兵身上一年就需要花掉十八两银子左右。

三千人。

那就是总计五万多两银子。

按照高拱所说的,口粮加上兵饷合计一算,基本是与戚家军的军饷标准差不多。

依着高拱的意思,朝廷现在虽然手头宽裕了,但为此突然要多增加五万多两银子的开支,那也是不必要的。

这里对五万多两银子,别处又多个几万两。

户部到底还要不要当这个家了?

可嘉靖却好似是决意已定。

在高拱说完钱粮用度问题后,直接就是一个挥手否决。

他双手叉腰,好不阔绰道:“朝廷困难,朕自当知晓。朕亦非苛责朝廷,这忠勇剿贼营往后一应钱粮用度,皆自内帑支出。吕芳现下便记上,今日就移交内府库照办。”

吕芳当即拱手点头领命。

高拱看的是两眼发直,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说了。

皇帝要自己拿内帑里的私房钱补贴那个还没有影子的忠勇剿贼营,谁还能用朝廷用度当以节俭为主作为理由。

只是。

高拱心里却还是有些不安。

虽然大伙都知道现在内帑有钱了,可皇帝也不是这么个大方的人啊。

可一想到内帑每年出这五六万两银子,都是要砸在千里之外的南京那头,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和隐患才对。

想了半天。

高拱最终还是将心思压下,退了回去。

但在他退回后,徐阶却是笑着开口:“皇上心系两淮百姓,不忍受白莲逆党贼子袭扰,乃皇上爱民之心。只是这三千余人的忠勇剿贼营建立之后,朝廷又是否该选调善战将领督领此营。”

嘉靖看了眼徐阶,淡淡开口:“严绍庭不是正在江南,出京前朕亦降旨,命他提督南京军务。既然忠勇剿贼营要在南京编练成军,依旧让他提督军务,戚继光处调遣将领为辅。”

徐阶亦是如前番的杨博一样顿时愣住。

而后才反应过来。

皇帝今天说了这么多,大概就是为了这盘菜吧。

让严绍庭在南京单独另掌一营兵马!

他有心再言。

可袁炜已经站了出来。

只见袁炜笑吟吟的说道:“皇上圣明,所谓令出一处,如今有严宾客在南京坐镇提督军务,又逢两淮白莲逆党贼子行乱。由其执掌忠勇剿贼营,以戚继光部遣将编练,恐怕今岁即可成军,届时地方官府清查完毕,大军便可前出,清剿贼子!”

有了袁炜的奉承。

嘉靖当即笑着开口:“袁卿所言,正如朕之意。诸卿若再无异议,今日便拟文照办吧。”

见皇帝已经这般做派。

便是徐阶也闭上了嘴。

反正那还没有影子的三千兵马是在南京,皇帝难道还能让这些人在成军之后突然一夜之间飞到北京来?

于是。

在吕芳的宣退声中,众人各怀心思的离开万寿宫。

御座上。

看着众人离去的背影。

嘉靖突然剧烈的咳嗽了几声。

吕芳赶忙上前:“主子爷……”

嘉靖伸手阻拦,侧目带着那苍白的脸颊看了过来:“吕芳,让内府仔细了钱粮,一分一毫都不许少了,好让严绍庭早日将忠勇营编练成军!”

吕芳目光闪烁,嘴唇蠕动了几下,才重重点头:“奴婢遵命,只是……”

嘉靖笑着摇摇头,再次看向空空如也的殿门外。

他带着一抹冷笑:“朕今年身子每况愈下,朕修玄多年,有自知之明……”

噗通一声。

吕芳已然是重重的跪在了地上,两眼婆娑:“主子爷!”

嘉靖冷哼一声:“朕不打紧!只是朕这些日子时常想到皇兄昔年之举……”

听闻这话,吕芳浑身一颤。

皇兄。

皇帝嘴里的皇兄,自然就是先帝正德皇帝了。

至于正德皇帝的昔年之举……

吕芳心中不由生出一丝恐惧和不安。

嘉靖却是冷眼看向跪在地上的吕芳:“你个狗奴,朕还没死,哭哭啼啼作甚?起来为朕拟一道密旨!”

听到密旨二字,吕芳又是心中一震,连忙抬头看向皇帝。

嘉靖却已经是靠在了御座上,微微闭眼,轻声出口。

“诏:朕若崩……”

“急令严绍庭引忠勇剿贼营回京入宫,震慑群臣宵小!”

…………

月票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