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443章 待乱…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第443章 待乱…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11: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

“什么?”

“你们真要是这么干,整个江南都要乱!”

“这……这件事……咱……我……”

堂下。

徐鹏举面色紧绷,犹犹豫豫,想说退出此事可有碍于自己先前所有,便吞吞吐吐也不好意思说出什么反悔的话。

可他心里却已经是彻底慌乱了。

任凭徐鹏举如何想,都不可能知道,严绍庭他们要做的竟然是要倒闭江南大户清退过去侵占的田地。

这时候的徐鹏举也终于明白了,为何从一开始在淮安府的时候,严绍庭就要清查江南人丁和财税。

这一切根本就是在为这最后一步层层铺垫。

严绍庭却是继续佯装着,他半真半假道:“国公爷,您也知道,皇上这一次让我南下江南,更是将江南六省之重任交托给我,所为的就是能让江南财税增盈。小侄不才,一路上也只能想到这一点,只有大户清退了侵占的田地,朝廷才能多征收赋税,小侄这一趟的差事也就算是完成了。”

徐鹏举心中慌乱,凝神皱眉沉声说:“可你也不能如此办事啊。这等得罪人的事情,你究竟是怎么想出来的。你真要是干了,往后这江南地界你怕是都不能再来了。”

让大户清退田地?

徐鹏举都有些想笑。

且不说自己这魏国公府徐家,会不会答应清退田地。

就是别家,那也是绝不可能同意的。

花费了几十上百年好几代人,一点一点打拼算计来的田地,凭什么现在就要还给那些泥腿子?

就因为他们没地种?

所以就要自家几代人的积攒都送出去?

徐鹏举觉得自己都能想到这样的问题,那就更遑论别人了,恐怕别人要是知道了真相还会骂的比自己难听。

严绍庭也是面露无奈:“小侄也知此事艰难,小侄更不愿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所以思来想去,便觉得若是能以海外的良田偿还以作补偿,小侄也能心安一些。”

张居正这时候也适时的在旁解释道:“朝廷去年开始解开海禁,以民间为主,朝廷官府为辅,不与民夺利,更是以朝廷水师护卫出海商船。直到现在,我朝出海商船日益倍增。海务总督衙门近来统筹各方,觉得应当于海外各处险要之地建造港口军营仓库等,用以保护我朝在外商船与水师战船。”

有了张居正以总督海务大臣这等官面身份介绍。

严绍庭便紧接着说道:“也正因如此,凡是海务总督衙门计划之内的地方,便是我等人家可以派人前去开垦的地方。届时有水师驻扎,朝廷官兵驻扎,又有我等这些人家派去的人,无论开垦荒地还是作甚,想来也不会有什么危险。至于产出,到时候由船运回来便是。”

“那边可需缴纳田赋?”

徐鹏举虽然草包,虽然此刻犹豫不决,但对于问题的关键却是一抓一个准。

严绍庭不禁笑了起来,在徐鹏举不解的目光注视下,看向了张居正。

徐鹏举也顺势看了过去。

“张总督,皇上和朝廷如今是让你总督我朝在海外诸事,这件事你可有个说法?”

张居正面色怪异,挪了挪嘴:“说法?什么说法?我朝又有新增疆土了?”

本来徐鹏举还眉头皱紧。

可等张居正把话说完,徐鹏举便立马面露笑容。

他不停的点着头:“是的!是的!那自然也就没有田赋这一说法了。”

心中稍稍安定。

徐鹏举又询问了起来:“只是,南洋、西洋等地,也并非没有人居住,而且鞭长莫及,那边的地便是上等,也不值钱啊……”

严绍庭瞄了一眼他,心中生笑。

这就是在讨价还价了。

他直接点头道:“确实和国公爷说的一样,而且内外有别,到底是舍近求远。但出去了,外头便是海阔天空,无人管束,想怎么弄便怎么弄,左右不过是多弄几条船,将东西运回来麻烦一点而已。”

张居正也是顺势站起来:“润物,我且去寻那张遐龄,看看他们山西那一片能否与我海务总督衙门结一结善缘。”

说罢。

他又朝着徐鹏举拱拱手:“下官还有公务在身,不能在此陪同国公,还请见谅。”

说完后他也不给徐鹏举说话的机会,便在对方注视下扬长而去。

徐鹏举皱眉看着门外,又转头看向严绍庭。

“贤侄啊,你可得给我好生透个底,这事究竟能不能干?”

“你也知道,这事不光是会不会背上骂名的事情。海外到底太远了,这其中利润到底有多大?你也说了,舍近求远大可不必,若是没有十足的利益,甭说外人,就是当叔伯的我也不能轻易点头啊。”

“毕竟,那外头的东西再好,我们现在也看不见摸不着。”

看着在这种事情上精明无比的徐鹏举。

严绍庭伸出了三根手指头。

“三成!”

“国公爷,我只要魏国公府能清退侵占的三成田地,以做表率。”

“到时候,国公府在外面小侄做主,十倍偿还!”

“往后外头的时候,也必然处处不忘国公爷和魏国公府。”

若不是为了团结一切有生力量,严绍庭真的不愿意这般大费周章。

可江南这边必须要有领头人,不然就起不了作用,无法形成连带效果。

至于为何只要徐家清退三成侵占田地而不是全部。

因为严绍庭很清楚,日后终究是要推行官绅一体、摊丁入亩、耗羡归公的。

这些人今天侵占的有多少,日后就要多支出多少。

而徐鹏举却是肩头一震,他举起双手,看向自己的十根手指头:“十倍!你说的十倍是……”

“田亩之数!无需开荒,只要派人过去即可播种!”

严绍庭淡淡开口。

这两年自己已经安排了不少人出海,除了昌平和江西老家,也从别处搜罗了一批人一起派了出去。

虽然他不知道那边究竟开垦了多大的地,但想来不会少。

而得到了想要的回答。

徐鹏举却是眉头皱紧,心中掀起轩然大波。

一切都如同天方夜谭一般。

若不是眼前和自己说话的人乃是严绍庭,那自己定然是不可能相信的。

半响后。

徐鹏举双手那么一拍,便见他咬着牙喊道:“成!就按你说的干!”

……

江南的局势越来越不对劲,也变得越来越紧张起来。

应天巡抚衙门,如今在海瑞的带领下,几乎是到了六亲不认的地步。

凡是应天巡抚辖下那十二州府,就必须要按照他的意思彻底清查治下田亩和人丁数目。

为了防避舞弊,应天巡抚衙门还特意去函请求总督税兵衙门派人协同分赴各府县查办事务。

既然是税兵衙门。

便知道,如今的税兵衙门除了手握钢刀的官兵外,还有一批精于计算的书吏。

这些人和应天巡抚衙门的人一起,领着手拿钢刀长枪的税兵杀到地方,一时间谁也不敢说反驳的话。

只不过。

反驳的话没有,但反抗之意却是有的。

至少如今江南诸府县,明里暗里是对清丈田亩这事报以不配合的态度。

毕竟要想清查出当下地方上的真实田亩总数,那就必须要一村一村,一镇一镇,一县一县的将所有田地都丈量一遍。

然后才能算出应天巡抚衙门辖下十二州府的田亩总数。

只要地方上官府衙门不配合,来一句不认识会丈量田地的人,那应天巡抚衙门和税兵衙门的人就基本什么都做不了,除非自己拿着尺子去田间地头一块块丈量。

事实上。

如今这十二州府的人也基本就是这么干的。

至于为什么没有会丈量田地的人,那就不是他们能知道的了。

反正朝廷科举为官,也不需要当官的老爷懂得如何丈量田地。

一时间。

地方上隐隐开始和南京这边的三座衙门对抗了起来。

各地的消息也在不断的流通传递着。

“派兵!”

“为今之计只有派兵!”

“大兵压境,我看这些人还敢不敢负隅顽抗、阳奉阴违了!”

西花园内,忙碌了大半个月的海瑞,终于是忍无可忍的拍着桌子骂了起来。

张居正却是面带笑容,如今也算是让海瑞尝到了清查地方田亩的苦头了。

“派忠勇营和水师的人去!这些都是你们两都调动的,就让他们去!”

海瑞双眼有些涨红,杀气腾腾的。

严绍庭想笑又不敢笑的注视着他,劝说道:“刚锋兄莫急,你不想想当初叔大兄可是也在松江府好一番折腾清查田亩呢?”

海瑞眼前一亮,扭头就看向了张居正:“对啊,我才想起来这事你干的比我有经验,你那时候怎么没有冒出现在这局势?”

张居正哼哼了两声:“你不知道先去找一找存在玄武湖那边的皇册和鱼鳞图吗?”

海瑞愣了一下,然后才终于反应过来。

“对啊!”

“我怎么把这茬忘了?拿着皇册和鱼鳞图比照,自然就能查的更快还更准确!”

说着话他就已经站起身要往外面走。

张居正连忙喊道:“你要做什么去?”

海瑞面带焦急:“我带人去玄武湖那边将东西找出来啊!”

张居正撇撇嘴:“等你找出来还不知道猴年马月。”

一边调侃着,张居正一边朝着严绍庭挪了挪嘴。

“喏,润物昨晚就交代了人,一早就去湖上要将东西都找出来,想来要不了多久就能有消息了。”

海瑞顿时愣住。

他现在如何还听不懂这话的意思,立马一阵脸红。

却并非是羞涩,而是羞愤。

一声低喝。

海瑞满面涨红:“好你们两!明知道可以这么办,却让我生生干了半个月!”

张居正哈哈大笑。

直到今天他才觉得自己终于是在海瑞身上出了一口恶气,讨回了些许公道。

严绍庭则是连忙上前拉住海瑞:“刚锋兄息怒,其实让你辛苦这半个月,也不是没有作用的。如今既然都看明白了底下的人,也知道了他们的手段,那咱们也就更好做了。”

张居正在笑完之后也说道:“当初一开始,润物就上书朝廷。既然这些官府都言辞振振没有懂丈量田亩的手下,那自然也算是官府失职。润物上书提议朝廷以此为理由降旨惩治地方官府,并派精于丈量田地的人过来。想来,再有个十日,也就有消息了。”

见严绍庭和张居正已经给事情都安排好了,海瑞只能是气鼓鼓的坐着,闷声道:“那现在还要做什么?”

张居正看向严绍庭。

严绍庭双目眯起。

“那自然是等着江南大乱了!”

“这潭水搅混了,咱们才好浑水摸鱼,将那些个刺头拔掉!”

严绍庭的话里带着几分杀气。

这一次应天巡抚衙门辖下十二州府能如此行事,要说背后无人指使那是绝无可能的。

他忽然发现自己这一趟江南之行,直到今日都显得有些过于善良了一些。

到现在竟然连一个人头都没有砍下来。

淮安府马头镇杀的那些白莲教逆党贼子不算数!

是时候杀几个用以震慑了。

最好是能让朝廷出面,株连一帮人。

不然还不足以起到震慑作用。

……

“反了!反了!”

“他严绍庭难道是想反了天吗?”

南京总督粮储大臣杨宗气,怒气冲冲的冲进了户部尚书张舜臣的公廨。

屋门也不曾关上,就这么敞着。

杨宗气当着张舜臣的面,拍着桌子大喊道:“您知道吗?严绍庭今天派人去后湖查阅皇册以及鱼鳞图,这是要做什么?他是觉得咱们这些在江南为官的人全都在坑蒙拐骗?还是说,江南二百年的官员,都不能信了?”

“张部堂,这事咱们必须要管啊!再不管,这江南只怕就要改姓严了!”

“他严绍庭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您张部堂不管,我也得管!我不能叫外面人因为这事,骂起咱们为官不仁!”

一通骂骂咧咧,杨宗气又推搡开人,一路冲出了户部衙门,留下一帮吃瓜却一时间看不懂局势的胥吏们。

而在公廨里。

张舜臣脸色阴沉,看向坐在边上的张玭。

张玭则是脸色难看:“他这是在甩锅!这是要奶好给那些大户,让他们知道他杨宗气还在为他们奔走,最后骂名和过错都要落在咱们身上!”

张舜臣冷哼一声。

“到底是为官多年,平日蠢笨,这时候却聪明的很。”

张玭上前一步:“那现在我们怎么做?就眼看着外面一步步乱起来?”

张舜臣缓缓抬头看向门外。

许久后。

他才笑了一声。

“恐怕有人正等着局势大乱才好呢……”

…………

月票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