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526章 新政就是个屁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第526章 新政就是个屁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11: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再奢靡的黄金城,也比不上大明的这座国都。”

高家酒楼内,富可敌国的柏富贵,从脸上的神色到身体上的动作,都保持着无与伦比的恭敬。

严绍庭侧目扫了一眼徐渭,而后指向面前的凳子:“坐吧。”

柏富贵殷勤的弯腰点了点头,这才敢坐在凳子上。

在大明这么多年。

这位西班牙来的商人,深刻的认识到在这片土地上,权力永远比金钱更具有力量。

而在自己的故乡却是相反的。

只要你拥有足够多的金钱,那么你甚至可以买一个王回来当。

带着恭敬和谦卑坐下后,柏富贵才开口道:“小人的财富,还远远不够支撑起建造一座黄金城出来。只是小人痴迷大明的楼台庭院,想要在家乡也建造一座而已。”

“哦?”严绍庭面露好奇,没成想柏富贵竟然已经汉化到了这种程度:“我听说这几年,欧逻巴的局势很不平静?”

按照自己那并不精通的西方历史记忆,似乎这个时候的欧洲快要处于一场连绵好几十年的战争之中。

具体是什么情况,他并不清楚。

柏富贵却极其罕见的用很具有中原特色的话术回答道:“天下任何时候都不会平静,小人如今常在大明,对家乡的事情也知之甚少。或许,小人该回去亲眼瞧一瞧,然后再将最新的消息带回来给您。”

严绍庭却是挑眉道:“有没有想过……成为真正的明人?”

他问完之后,便目光随和的从柏富贵的脸上扫过,最后落在窗外。

从这个位置看过去,紫禁城东南角楼清晰可见。

那城楼上的禁军官兵如今已经服丧披孝都能看得见。

高某人这是想要来一出遥看宫廷的把戏?

严绍庭的思维逐渐开始变得发散起来。

而柏富贵却是心中猛的一跳。

成为真正的明人?

这可是他自己私底下想过无数次的事情。

自己现在虽然和大明做着丝绸的买卖,这一份能为他赚来数不尽的财富,可却并不是会一直稳定的。

因为大明随时都可能会更换一个外商来接替继续去做丝绸的买卖。

而又因为他不是明人,所以如今将大明的丝绸送去西班牙等地,再将欧逻巴的货物运到大明,便需要缴纳数量众多的税赋。

但那些明人,出海经商,却并不需要缴纳赋税,又或者只需要缴纳很少的一部分税银即可。

成为真正的明人,这不过是金钱上的一点点优势。

更重要的是,在大明的身份和待遇就会变得完全不同。

自己可以置办产业,甚至可以雇佣明人来作为自己的下属,为自己在大明的生意出谋划策。而且自己还有在大明京师中枢的关系,到时候自己的生意就完全可以在整个大明铺开了。

柏富贵甚至想到,自己或许还可以在大明明媒正娶一个妻子,然后就在大明开枝散叶。

如此自己的儿孙就可以去读书,读了书就可以参加科举,然后入朝为官。

欧逻巴那片土地上所谓的王侯,在柏富贵看来甚至还不如大明的一个知府老爷,甚至不如知县老爷。

看完了东南角楼。

严绍庭侧目瞥了脸色因为兴奋而变得涨红的柏富贵。

他悠悠说道:“对外商号原本只是权宜之计,如今算起来,也该是归于我朝户部之下。如此一来,对外商号里,领头的和辅佐的人,就可以拿到一个官身。”

柏富贵眼前顿时放亮。

他似乎已经看到自己成为真正的大明人了。

严绍庭则是继续说:“对外商号的掌印,朝廷定然是要另外派人的。而按照我朝官制,商号除了掌印官,定然还要有两名佐官。而依照衙署规制,对外商号掌印官大概是正九品,类同各库使,两名辅佐官则是从九品。但不论怎么说,有了品也就有了身份,这身份自然是属于大明人的。”

严绍庭说的这些话,倒也没有错。

按照朝廷的规矩,所有的官署衙门,统统都要有一个上级部门辖治,最后一层层的归属于六部、五寺、都察院、通政使司等这一类最顶层的官署衙门。

就如他当初能操办对外商号,也是因为他在户部有一个官职。

这叫做事事有脉络。

现在大明都已经开海了,对海外往来的贸易问题会越来越多,也会越来越繁忙,那么对外商号重新更加明确的归属于户部,并且设置官吏,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柏富贵此刻已经是浑身一颤,半只屁股都撅了起来。

“十万两!”

“不不不!”

“如果宾客能帮忙的话,小人愿意出一百万两!”

“只求能得个对外商号从九品的辅佐官。”

柏富贵开口就是一个从九品的小官,出价一百万两。

倒也不是他傻或者不懂的行情。

可他知道的行情,那也是大明自己人的价格。

更不要说那些跑官买官的大明人,本身就有着举人或者进士的功名身份。

而自己既不是明人,也没有功名。

一百万两银子,买一个大明的官职,弄一个官身,柏富贵觉得很划算。

虽然看着自己投入很大。

可能换来的利益却更大。

但哪怕是面对已经开价一百万两的柏富贵。

严绍庭也只是淡淡的看向对方,然后默默靠在椅背上。

他目光颇是玩味的盯着面色激动的柏富贵:“你觉得,我差钱吗?还是觉得我会很看重百万两银子?”

以自己这些年办的差事,做过的官职,真想要捞点银子,随随便便就已经能捞上来大几百万两银子了。

柏富贵也是浑身一颤,赶忙低头:“是小人说错了话。对严宾客来说,钱财不过是粪土。但宾客希望小人做什么,只要您发话,小人绝不含糊!”

此刻柏富贵也是醒悟了过来。

自己刚刚是因为激动,所以才喊出了开价百万的话。

可现在一旦反应过来才明白,既然这位能带着自己在大明赚到了富可敌国财富的年轻人,能在今日对自己说这些话。

那么显然,那个将要正式归属于大明户部的对外商号,其中的某一个官位,将会是属于自己的。

但在此之前。

自己也定然需要为对方做些什么事情。

“我希望你们能闹一场。”

“能好好的在北京城,在南京城,在东南各处都闹一闹。”

“闹得满朝文武都知晓。”

屋内。

严绍庭淡淡开口,面色平静。

可他的话却让柏富贵大吃一惊,张大嘴巴满脸茫然。

砰砰砰。

也就是在这时,屋门被敲响。

店家带着伙计将门推开,然后端着做好的菜送了进来。

是高拱和李春芳在这里吃的冬笋炖腊肉。

另外自然就是几样时蔬了。

如今这等寒冬腊月,这家开在巷子里的店家还能提供时蔬,可见已经说明了很多事情。

若是朝中没有关系,若是不能拿到城外有着温汤的皇庄栽种在大棚里的时蔬,这家店断无可能会有这等东西。

饭菜都送了进来。

也确实是按照严绍庭先前的吩咐,没有送来酒水。

等到一切都布置好了,店家这才满脸恭敬的退了出去,顺带将屋门合上。

柏富贵这时才满脸疑惑的询问道:“不知宾客要我们以什么理由去闹事?”

他很聪明的略过了为什么要闹事,要闹到什么程度。

只问了用什么理由去闹。

严绍庭则是说道:“就说明人对你们坑蒙拐骗,让你们做生意时永远没有一个准确的价格。”

是的没错。

严绍庭现在要做的是货币改革运动。

而鲜有人知的事情,在货币改革之前,是有商品价格改革运动在前的。

随着这几年大明对外开海,做着海贸的生意,越来越多的银子流入进来。

这就导致原本银贵,而今银贱。

可消息却又是迟缓的,放大到全天下,最后吃亏的就是那些百姓。

再等到几十年后,海外的白银不再继续流入,又会变成银价高昂。

一来一回。

最后吃亏的永远都只能是寻常百姓。

在一次次的无形经济浪潮之中,百姓承担了所有的一切。

这也是为何他会断然否定张居正提出的一条鞭法。

而若要深层改革变法,就必须要重新建立起一个健康的经济体系,重新将大明从开国之初就没有弄好的货币政策给立起来。

柏富贵已经开始思考着,自己该如何安排人手,又该如何制造混乱闹起来,又应该如何保全自己的时候。

严绍庭已经继续说道:“不需要你出钱,只需要你让下面人闹起来,等这一次事成之后,我许你一个对外商号的官职,带品带级。”

虽然朝堂官职都是吏部推举遴选,但谁让自己是目前大明朝最懂经济和海外生意的人呢?

只要掌握了知识,也就掌握了权力,拥有着推举权。

虽然两人直接相处的时间很短,但柏富贵却对严绍庭有着迷一般的自信。

不然,自己也不可能从一个普通外邦商人,数年间一跃变成了富可敌国的商人。

“小人明白,只是如今还是冬月,小人最多只能先在北京城里让人闹起来。等开了春,才能让江南那边也闹起来,而且也都是在市舶司附近。”

柏富贵很快就给出了一个时间线。

严绍庭无有不可,只要对方能答应下来就行。

店家的手艺确实很不错。

一顿饭吃完后,严绍庭也算是真正将这家店给记了下来。

将牙齿剃干净,又含了一口茶水漱口,吐出之后。

严绍庭才拉着柏富贵往外走。

他低声道:“若是有机会的吧,等开春你的船队起运回去,记得让他们从欧逻巴带些金发碧眼的女子回来,一定要好看的,要身材好的。”

柏富贵眉头一挑,用男人都懂的眼神看向严绍庭。

就连徐渭在旁也略带着些疑惑。

按理说,宾客可不是个贪图美色的人,这么多年也只有一妻在家。

抛开严世蕃不说。

严家也算得上是世代一夫一妻了。

难道宾客改性子了?

辛苦了这么多年,是要准备享受享受?

徐渭全然不知,只能是胡乱的猜测着。

柏富贵却已经是连连点头:“一定!一定!您就放心好了,我已经让人将欧逻巴最美丽的女子都搜刮回来!”

此时的柏富贵已经很熟练的开始以明人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了。

而他更是毫不收敛的用双手在胸前画着弧形做着比划。

严绍庭也不解释,只是拍了拍对方的后背:“不过是件小事,不必太过用心。”

等到双方分别。

严绍庭与徐渭登上马车。

他这才从自己的袖中取出一只小巧的布袋子。

将袋子打开,里面赫然是几枚金币、银币。

造型都是正圆形。

只是上面的刻画却不一样。

有两枚是高鼻梁深眼窝的人头像,还有些橄榄枝之类的装饰金币、银币。

而另外两枚,则是背面分别印着‘嘉靖金宝’、‘嘉靖银宝’字样,而正面则是空的光板。

徐渭顿时眉头一挑,满脸好奇:“宾客是要铸金银币?”

说完后,徐渭却又立马摇头。

“宾客是要上疏朝廷,铸金银币吗?”

严绍庭则是将那两枚正面空白的金银币夹在手指缝间转动着。

他笑着开口:“如今海外流入的金银越来越多,而我朝民间根本来不及察觉金银价比已经要发生大变化,朝廷同样也疏于没有措施管理。”

他目光幽幽,掀开车帘,看向紫禁城东南角楼。

严绍庭冷哼一声:“若是不能将最基础的关系到天下亿兆百姓的物价问题解决,让我大明有一个正常的货币制度……”

“所谓新政变法,不过就是个屁话!”

他都能想到,这些官员上至高拱,下至县令、县丞等,都是围绕着田地去变法革新。

如今倒也有些不同,可能还会对商税进行一定的变革。

可说到底,这些都是浮在半空中的。

朝廷为什么要变法革新?

因为没钱!

所以要变法革新。

其根本问题是出在钱上面的。

如果连钱本身都有问题,而不曾改变,就算是解决了田地和商业的问题,限制了士绅大户兼并,几十年后依旧会回归老问题,变成老样子。

车厢里。

严绍庭单手转动着金银币。

“文长,你说如果这金银币上,正面印上圣贤头像,亦或是先帝画像。”

“更甚至是新君画像。”

“你觉得,咱们的太子殿下是否会同意?”

…………

月票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