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534章 登极议事上的暗中交易

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

作为北京城里的老熟人,他一嗓子立马就让原本还嘈杂吵闹的皇极殿广场安静下来。

海瑞的眼神追随着擦嘴踱步走回原位的严绍庭移动着,他缓步跟上,低着头默默的思考了片刻后,方才低声开口。

“我知先帝识我,定不会以封疆于我,而三司察院倒也最适合于我。”

海瑞似乎是在自言自语一样。

随后他深吸一口气,脸上淡淡一笑。

瞧着侧目斜觎向自己的严绍庭。

海瑞带着脸上那一抹笑容,悦声开口:“若有朝一日,我海刚峰能执掌总宪,定不会辜负严宾客期许,自当严守律法,紧盯宾客在朝中一言一行。”

严绍庭只是微微一笑。

他也算是给自己找麻烦了。

不过让海瑞在都察院盯着自己和严家,也算是取巧。

毕竟他海刚峰总不能真的对自己铁面无情吧?

再说了,他海瑞还没有狗头铡呢!

不再去想海瑞以后会如何。

严绍庭已经跟随着聚集在皇极殿前的文武百官们,分文武两班朝着前方的皇极殿走去。

依照品级,他是可以进到皇极殿内观礼的。

虽然正三品的官,在这座北京城里不算什么,可也不是什么阿猫阿狗就能够得上的。

满北京城正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员,满打满算也就那么多人。

皇极殿内不光能容下所有三品以上的京官,还能顺带将那些官品低却清贵无比的科道言官一并容纳。

至于说三品以下的其他官员,就只能继续努力,站在皇极殿外了。

走入皇极殿内。

严绍庭左顾右盼,也没发现自己该站在什么位置。

他现在的位置处境很尴尬。

在去南京之前,他在翰林院、詹事府、户部都有任职。

现在翰林院和詹事府的官职倒没有被免除,但他却又是以太子宾客才入了殿内的。

算来算去,也没个合适的位置属于他。

看了一圈。

他最后只能是穿着那身大红朝服,顶着五梁冠,凑到了已经兵部在殿内的站班位置附近。

领头的兵部尚书杨博,不由回头侧目看了一眼竟然跑到自家兵部区域来的严绍庭。

只是杨尚书倒也没说什么。

严绍庭眼瞧着这位大概入阁无望的晋党首揆,心中一笑,再次提起脚步,挤到了杨博身后,看向左右的两位兵部侍郎王之诰、吴桂芳。

严绍庭挪挪嘴,面带笑容:“王侍郎、吴侍郎,辛苦二位了,小子今日想和杨部堂亲近亲近。”

他嘴上说的客气,可动作却一点都不弱。

硬生生就将王之诰、吴桂芳两人给挤到了一旁去。

王之诰和吴桂芳两人也是一脸无奈。

他俩都是今年才转任兵部的,一个是从边地起来的,一个是从南边入京的。

在北京城里,严绍庭那就是地头蛇。

两人只能是默默的哼哼了两声,让到一旁,将其他人给挤开。

身后发生的事情,杨博自然也察觉到了。

但他只是平静的注视着严绍庭凑到自己肩膀后。

“杨部堂……”

严绍庭眯着眼带着笑脸,低低的招呼了一声。

在皇极殿后面,已经有成群的宫人走动着,为换上皇帝衮冕之服的朱载坖做着最后的准备。

杨博观察了一眼,才偏着头面露笑容:“不知润物有何指教?”

有鉴于目前晋地和严家在海外一事上的合作。

杨博还是保持了一定的客气。

严绍庭则更加的客气:“部堂面前,小子如何敢说指教的话?”

“哦?”

杨博面露好奇。

而他的眼角余光,也看向了站在文官队伍最前列,头上梁冠数最多的当朝太师严嵩。

严绍庭则是面色愈发恭敬:“说起来,其实还是小子有事需要麻烦到部堂,只是部堂执掌兵部,为本朝大司马,差事繁忙,小子也不敢贸然打搅。”

见严绍庭竟然是有事要求自己。

杨博心中的警惕立马少了几分,他亦是笑着询问道:“润物有什么事尽管说,老夫若是能帮到的肯定是会出手相助。可老夫也不过是兵部尚书,能力有限,润物可不能尽都依仗了老夫。”

严绍庭却是笑容愈发浓郁:“部堂放心,正正好小子想求的事情,就是部堂能帮到忙的。”

原本刚刚放松了些的杨博,顿时又是心神一紧。

他甚至微微侧过身子,目光警惕的盯着严绍庭,心里开始琢磨起来。

严绍庭都这么说了,那显然就是奔着自己来的。

这要是一个应答不好,说不定就着了这小子的道。

嗯了声。

杨博便做出观望之色。

严绍庭则是压着声音说道:“其实这件事,还有关先帝遗谕……”

先帝遗谕四字出口,杨博顿时眉头一紧,精神更是一振。

他迅速的回头看了一眼,没见到太子登场,这才颔首询问道:“先帝有何遗谕?”

“驱逐俺答,收复河套。”

严绍庭目光幽幽的注视着杨博,眼看着对方的脸色在瞬间变了几个色。

杨博面带尴尬的无声干笑着,随后才眼神深邃,语气悠长的说道:“润物啊……先帝此等遗谕,岂是老夫能置喙插手的?今日太子登极即位,也该是与新君议论此事才对。”

严绍庭却是连连摇头:“部堂有所不知,新君已知晓此事。但部堂却是当朝大司马,执掌兵部,管辖天下卫所军马。先帝之遗谕,加付下官之身,可下官未曾统兵御边,若要全先帝遗志,下官可得要部堂大力支持,于宣府、大同、山西、延绥等边镇筹措军马钱粮,方能成大事,复河套,造不世之功!”

杨博却是瞬间眼神一闪而过。

他有些不确信的看着严绍庭:“润物欲要亲自领兵为国出征讨伐贼部?”

当明白严绍庭的用意之后。

杨博便开始迅速的思考起来。

严绍庭若是在新君即位之后,亲自去边镇统兵出征,这件事情会给自己和晋地带来怎样的影响。

君不见,眼前这位太子宾客方才开口之间,就已经将九边之中的宣府、大同、山西、延绥四镇给囊括其中。

而好巧不巧,晋地晋人对九边的影响力,主要就集中在这四镇。

难道严家想要开始将手插进九边了吗?

听到杨博的询问,严绍庭便知道对方心中所想。

但他却转口说道:“先帝遗谕,下官不敢不遵。但下官却也未经边镇,因此还想请部堂从中游说,现任右佥都御史、宁夏巡抚王学甫,久在边镇治军,经验丰富,若能有部堂作说,想来下官可得王公之才,用兵边墙,驱贼部,复河套。”

杨博此刻目光愈发变得凝重起来。

他没想到严绍庭不光是想亲自统兵边镇,征讨俺答,收复河套,还真的将手查到晋地晋人的地盘上了。

那王公王学甫,其实就是王崇古。

山西平阳府蒲州人氏,当朝翰林院张思维的亲舅舅。

而他杨博,也同样是蒲州人。

杨博一念之间,面露笑容:“朝中文武无数,边镇干将能臣众多,不曾想润物竟然会提到要用那王学甫。”

他这话有感叹,但也有试探的意思。

严绍庭亦是笑着回应说:“早些时候下官南下赴任南京,与王公家中王谦公子相熟,下官与王公子一时互为好友,因此对王公也多有了解。王公与部堂同出一地,又在边镇做事,下官正是因此以为,若有部堂出面,下官定然能得熟稔边镇之事的王公助力。”

杨博在知道缘由后,也只是点了点头。

他倒是没有去询问或者质疑严绍庭能不能拿下统兵边镇兵马,征讨俺答部的事情。

毕竟严家如今在朝中是什么权势地位,自己可太清楚了。

加之严绍庭方才也说了,新君已经知道这件事情。

那想来,只要严绍庭自己本人愿意,朝廷这一头由他作为主帅出征,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不过杨博却是目光一闪,他忽然深深的看了严绍庭一眼,随后面露笑容:“润物今日提及先帝遗谕,老夫倒是想起来先帝宾天之前也有诏书示下,言度田、清军、造册三事……”

严绍庭面上一笑。

瞧着毛孔里都透着精明的杨博。

他很诚实的点头道:“部堂英明,下官也确实想借此机会,亲自走一趟边镇,好好的清查边军!”

杨博是晋党首揆没错。

晋人晋党也掌握着边镇没错。

自己想要清军同样没错。

并且,自己也没有对杨博掩饰半点想要清军的想法。

可偏偏就是他这般诚实的回答,让杨博一下子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回话了。

反倒是严绍庭面色轻松,但心中却万分警惕的注视着杨博。

自己现在已经摊开了和他说事。

接下来就看杨博会不会答应自己用王崇古,敢不敢暗中阻扰自己清军。

只要他杨博敢这么做。

那自己当初能拉着晋党去做海贸,现在也就敢拉着李春芳那帮清流旧党去九边做关口上的买卖!

杨博却忽然笑了起来。

他连连摇头,眼角都快要挤出泪来。

若非此刻正身处皇极殿内,周围有人多嘴杂,他恐怕都要大笑出声。

好一阵摇头晃脑后。

杨博才眯着眼说道:“老夫听说昌平这两年正在研究如何更好的将羊皮制造成衣物和被褥,只是这事工艺上颇为腌臜,闹得昌平本地不少人也是诽议不断。”

见杨博忽然转口提及昌平产业升级的事情。

严绍庭会心一笑。

他笑着回答:“羊皮厂做的事情,就是气味大、污染重,秋冬还稍好一些,一旦开春入了夏天气炎热起来,那厂子附近就不能容人。”

杨博点了点头,又说:“老夫早年在家乡游学,也远远眺望过大青山、阴山一带,河套之地,分前套与后套,皆是水草丰盈、牛羊成群。便是山北,也有漠南草场,早些年更是蒙古王廷和那所谓黄金家族所在。这等地方虽然不能耕种五谷,可若论放牧牛羊,培育战马、驮马,却是极好的地界。”

这位兵部尚书,忽然说起了种田和养殖的事情。

而大殿内。

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也已经高呼了起来。

在众人注视下,在无数宫人簇拥下。

身着衮冕服的朱载坖,器宇轩昂,踱着步子出现在所有人视线里。

依照事先定下的规矩,今日朱载坖即位,文武百官免贺免宣表,只需要五拜三叩头即可成礼。

随着朱载坖落座在皇极殿内那张御座上。

殿内外文武百官,尽都在吕芳的带领下,行五拜三叩之礼。

待礼成,便是冯保开始宣读新帝即位的第一道诏书。

诏书无非就是再一次肯定先帝,然后赞扬新君,最后就是对前朝的一些积弊之事做出改变,对新政做出肯定。

形式大于一切。

于是乎。

已经在昨日正式上任御马监提督太监的冯保高声宣旨的时候。

严绍庭默默的又向杨博凑近了半步。

“部堂慧眼,河套及漠南之地,自古便是养马、放养牛羊的好地方。下官知晓,昔年汉唐控河套,中原良马不缺,我朝失河套,军中所用战马已大不如前。”

殿内,冯保声音洪亮。

他是第一次代表新君出现在群臣面前,今天可以说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去表现。

杨博却在下面笑着小声道:“润物可能有所不知,老夫旧日在家中,常食边地牧民所制牛干、羊干,最是饱腹。若今后润物统兵边镇,可得要好生品尝一番。”

严绍庭则眯着眼道:“小子出身江西,久在京中,恐怕是找不到部堂所说美味,便是找到可能也要遭人蒙骗。”

“那到时候就让王学甫陪着润物去寻食边镇。”

杨博轻轻一挥衣袖,满脸笑容。

严绍庭则顺势微微颔首:“如此,却是劳烦部堂了。”

殿内。

冯保中气十足的宣读着新君的即位诏书,整座皇极殿都在回响着他的声音。

诏书写的堂堂皇皇,中正不已。

而在殿内。

却有那么两个人,正在进行着卑劣的暗中交易。

言语之间,就将整个大明九边的利益给彻底瓜分干净。

严绍庭却是满脸笑容。

杨博到底是不敢独占九边的好处不松手。

不过自己却也要为此将羊皮生意,更先进的制皮工艺拿出来,同时草原上的牛羊肉买卖,也要让晋党继续分食。

陛阶上方。

冯保已经收拢诏书,抬眼扫视殿内文武。

“皇帝即位。”

“定年号,隆庆!”

“群臣参礼!”

台下。

严绍庭和杨博对视一眼。

两人都会心一笑。

在满殿文武齐呼声中,两人也同时开口。

“臣,严绍庭。”

“臣,杨博。”

“为皇帝陛下贺!”

…………

月票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