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561章 胆寒王崇古,夜爬戚帅床

王崇古敢肯定。

就在刚刚,严绍庭必然是在打自己的主意。

他可以打包票的说,严绍庭已经是将算计延伸到自己身上了。

虽然自己与后者在一起待了还不到一个月,但王崇古却知道,这个年轻人根本就不简单。

如今面对严绍庭的询问。

回想着方才,那深邃充满含义的眼神。

王崇古喉头耸动,最后在严绍庭的视线注视下,慢慢露出一张笑脸。

“下官是在想,大将军当真是年轻且锐意。似今日这等事情,如此应答问话,能叫人哑口无言,换作是下官,定然是做不到的。”

严绍庭则是嗯了声,又问道:“可督抚这是怎么了?我怎觉得督抚的脸色不大好?”

依旧是差不多的问话。

王崇古听得是心里直打鼓。

他赶忙哈哈的笑了两声,然后双手在脸上用力的揉搓了几下。

“可能是北地太过苦寒,昨夜里吹了些寒风。”

严绍庭嗯了声,点了点头,似乎是觉得王崇古给出的解释没有问题。

他也不再多留,当即说道:“今日拿下王之诰等人,此次出征北地,算一算该办的差事也都办好了,接下来大抵就是要班师回朝了。”

王崇古当即拱手:“大将军此次载不世之功而归,料定朝廷早已筹备犒赏三军之礼,大将军更是能加官进爵,平步青云。”

严绍庭却笑着摇头:“我只可惜,不能与督抚同在京中为官。”

说完后,他已经是提起脚步。

没走出去几步。

严绍庭又回头看向王崇古:“王督抚,本官即将班师回朝,这塞北诸事,还得要王督抚担起来,以免后患。”

王崇古赶忙低头作揖领命。

等他再起身,严绍庭已经消失在眼前的视线里。

这一下王崇古更加确定,严绍庭已经开始算计到自己了。

只是如今这事突然发生,他还没有琢磨清楚严绍庭究竟是想要对自己做些什么。

而在远处的后营方向。

已经被押送过去关押在囚笼之后的王之诰等人,原本还发出几声怒吼和嚎叫,大约都是些咒骂严绍庭的内容。但很快,声音便不复再现,定是后营那边不缺擦脚的臭布。

王崇古心里装着事,越想越是不明白严绍庭的打算。

这一日。

直到夜色降下,草原上万里无云,天空中一轮明月当头高照,将皎洁的月光挥洒在大地上,让夜间还能泛着微微的光亮,让人看清周围好大一片范围。

原本用过晚膳就在自己营房中歇下的王崇古,未曾脱衣就环抱双臂靠躺在床榻上,左思右想,王崇古猛然起身,双眼眼白上竟然已经带上了些血丝。

他走出营房。

外面寂静无声。

除了巡夜的官兵,各处营房里的官兵都已经歇下,外面基本很少能见到有人走动。

星月照耀下,四边总督双手紧抱,蜷缩着身子探长了脑袋向着营中四周环顾了一圈,随后分清方向,开始慢慢的挪动脚步。

不多时便有巡夜的官兵出现在了四边总督面前。

王崇古眼眶一晃,赶忙伸出手:“本将巡视一番周边,尔等不必喧哗,仔细各处,防备蒙古贼子来袭。”

有了总督的发话,巡夜的官兵未曾出声,遵守着夜间巡营的铁律,只是抱拳以作应答。

见到这队巡夜的官兵离去,王崇古不由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而他却也是变得懊恼不已。

明明是在自家的大营里,被数万大军环绕,可自己却弄得像是做贼一样。

王崇古不由加快了脚步,向着认出的营帐快速靠近过去。

不多时,他便已经到了要来的营房前。

只见营帐里早已熄灭了灯火,只有营帐外不远处燃着一堆火盆,将周围一片区域照亮。

王崇古深吸一口气,探身钻进营帐里。

进了营帐,眼前视线立马变得昏暗下来。

王崇古只能眯着眼,才能分辨清帐内的物件摆放,然后蹑手蹑脚的向着眼前模糊不清的床榻靠近过去。

他伸出手,慢慢的摸到了床榻上。

却一下子摸了个空。

不等王崇古反应过来。

一缕冰冷刺骨的感觉,已经出现在他的脖颈上。

黑夜里。

戚继光虎目怒视前方的黑影,手中的佩刀抵在对方的脖子上,冷声开口:“哪来的贼子!意欲何为!”

背着身的王崇古瞬间从脊椎骨末端升起一股寒意,不敢动弹分毫,赶忙开口:“元敬,是我!”

呼。

黑暗中,有吹气声在王崇古的身后响起。

戚继光仍是一手持刀,另一只手则是吹燃了手中的火折子。

火折子燃烧起来,放出微弱的光芒,照射在王崇古的身上,这才让戚继光认清了在这黑夜里摸黑钻进来的人究竟是谁。

长刀收起。

王崇古赶忙转身一屁股坐在床榻上,伸手拍打着胸口。

而戚继光则是皱眉走到桌案前,将桌上的火烛点燃,而后看向出现在自己营帐里的王崇古:“王督抚深夜造访,何故却要寻黑而来?”

坐在床边的王崇古,因为方才脖颈上那道凉意,脸色变得有些煞白,他却努力的在脸上挤出笑容:“元敬啊,你我现在也算是儿女亲家,你……你还是放下那刀,坐过来。我有些事,要与你说。”

他有些忌惮的看着悬在戚继光腰间的佩刀。

戚继光却是愈发疑惑不解。

但他还是将佩刀解下,放在了桌子上,随后又看向王崇古。

见戚继光只是放下了刀,却没有挪动脚步,王崇古面色变得有些急切,立马起身上前,伸出双手抓住戚继光的双手,就硬是拖着对方到了床边按下坐住。

戚继光脸色刻板,越发满头雾水。

虽然他知道这些读书人,喜欢搞些什么抵足而眠、彻夜长谈的事情,但他却又觉得王崇古大概不是这样的人。

一时间弄不明白对方的意图,戚继光只觉得浑身难受。

而王崇古却是紧紧的抓着戚继光这位亲家的手。

长吸一口气。

王崇古终于是开口将盘亘在心中一整天的担忧问出。

“元敬!”

“你说说,大将军是不是要害了我!”

今天在将王之诰等人押入后营囚笼,要将这些人押解入京时,严绍庭那无意之间的眼神,实在是让王崇古提心吊胆了一整天,直到现在也未能入眠。

不敢睡啊!

不敢闭眼。

王崇古一想到这周围数万大军,全都受严绍庭掌控。而严绍庭虽然是文官出身,不曾久在军中,可他治军却又有一个最大的优点。

优待士卒。

同样是在边镇当差多年的王崇古,只看这营中那些将士看向严绍庭时的眼神就知道,只要对方一声令下,这些当兵的就敢二话不说将自己这位四边总督的脑袋砍了。

如今身处大营之中。

王崇古却没有半点安全感,只觉得是肉身待在数万虎狼群里。

可戚继光却是彻底看不懂了。

他眉头皱起,目光凝重的看着眼前已经变得慌乱不安的王崇古,只得沉声询问:“大将军所图不过是边镇安宁,此番拿下王之诰等边镇罪臣,也将要班师回京,督抚何故如此不安,竟然还有此等质疑?”

他想要抽手,离开王崇古的双手紧握,可对方实在是太过用力,戚继光也只能是作罢。

而王崇古却是连连摇头:“不不不。元敬,我知你是严家一力提拔,你又与大将军相交多年,但你我却也是儿女亲家。我不要你去害大将军,但你也得与我说个明白,就算是死,也得要我死个明白。”

戚继光当即轻叹一声:“王兄,你多虑了,可是近来在营中奔波,未曾歇息好?”

王崇古依旧是摇着头:“今日……大将军看我的眼神很是有些不对劲,就在他将王之诰等人拿下之后!元敬,你久在大将军身边,可知他有何用意,若是寻常,大将军大可说出来,我王崇古豁出去了照办便是,现在这般模样……这般模样……”

真的太吓人了!

王崇古觉得自己要是不弄个明白,不将严绍庭的意图摸清楚,自己迟早能被吓死在这草原上。

戚继光则是目光游走:“王兄是说,今日大将军拿下王之诰等人后,对你的眼神有些不同?”

说着话,戚继光还在观察着王崇古的反应。

只见对方是好一阵的点头。

戚继光眯起双眼,似乎是有些明白过来:“王兄,既然你一直在说你我已是儿女亲家,那有些话我便不得不说了。”

听见戚继光如此说,王崇古立马是点头应下。

在他看来,如今这大营里,也就戚继光能保住自己了。

“元敬快说!”

戚继光嗯了声,便问道:“首先,我是觉得王兄多虑了,大将军定然是没有要害王兄之心。至于不得不说之事,其实想来王兄也该明白……”

说及此处,戚继光终究还是有些犹豫。

王崇古却是急了,双手更加用力:“元敬,有什么话你就只管说,便是天大的难处,我王崇古也不是那等翻脸不认人的人。”

戚继光这才说道:“王兄该知道,如今大将军统领三军,一役收复河套,更要建城、墙于阴山以北。那往后九边是不是必然要有变动?王兄出自晋地,为晋人翘楚,又是边镇重臣。朝中正欲清军,再有如今大将军复套之后变革九边之事,王兄觉得,晋地之人是否会全然认同朝廷和大将军的谋划?”

只是一瞬间。

在戚继光的解释下,王崇古瞬间安静了下来。

只是他的目光却在不断的闪烁着,显露出他正在飞快的思考着问题。

而见王崇古安静下来,戚继光却是飞快的看了一眼营门处,随后便收回视线。

半响后。

王崇古这才重新开口:“终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元敬今夜所言,其实原本我又何尝不知?只是身在局中,王某实在是不愿去承认此事……”

营帐外,有细小的脚步声,正在渐渐远去。

王崇古此刻全部精神都在与戚继光的对话上,自然没有注意到。而戚继光则是耳廓动了动,也没有吱声。

王崇古继续说:“九边之事,起自太祖、成祖,二百年来,九边实则早已松弛不堪任用,此番征讨亦如此。想来,今日大将军问罪王之诰等人,其实也有问责于我这个晋地之人的意思。恐怕……在大将军看来,我王家作为晋人翘楚,在这边墙内外,于那走私一事也有参与的。”

戚继光当即面露笑容:“那王兄与家人,又是否参与这些营当?”

虽然自己和王家定下了结亲一事,已成儿女亲家。

但若是王家当真有不法之事,他也定然会断了这门亲事,哪怕背下不仁之名。

与王家结亲,一来是儿子到了年龄,也该有一门合适的亲事,二来则是自己要常驻九边,若有王崇古这等北地人家,又久在边镇做事的人,自己也能有所依仗。

虽然自己如今俨然是严党之人。

可严家在边镇的力量却是小,而自己日后常驻边地,还是要在九边地方上有一份力量支撑。

所以那日严绍庭询问起来的时候,戚继光毫不避讳,直言承认。而对方也没有别的反应,这就说明结亲这件事情是被认可的。

王崇古在一旁慢慢挪动脑袋,直视戚继光,当即沉声开口:“王家绝无参与!我王崇古为官多年,久在边镇,或许有为权势而钻营之事,但绝无败坏边墙内外规矩的事!蒲州王家,虽然多有积攒,也是家中旁支行商开中所得!”

戚继光微微一笑。

他再次问道:“那若是有朝一日,大将军在朝,欲要王兄出面以为表率,清查边军,退屯还兵,严防边关走私,王兄又欲何为?”

王崇古立马开口:“自当是……”

可是话一开口,王崇古却又犹豫了起来。

他只是反复重复着:“自当是……自当是……”

最后,王崇古的脸上露出一抹尴尬。

戚继光只是笑而不语。

终了。

王崇古深吸一口气:“元敬,今夜你为我开释,我也不与你隐瞒。朝廷如今新政,看似风风火火,可暗中却也充满凶险,稍有不慎便是新政新党满盘皆输。”

戚继光依旧是笑而不语,只是一味的点头。

王崇古转口又说:“元敬与严家亲近,亦算作新党之人。按理,我与元敬结儿女之亲,该鼎力入新党。但我王家却也是一大家子老老少少,都要依仗着我过活。”

戚继光依旧不语,一味点头。

王崇古轻叹一声:“王某自小读圣贤书,也知报效国家,以求国家富强。今夜元敬所问之事,我只能说,若朝中新党压过一切,大将军欲行九边之事,王某自当竭尽全力,效犬马之劳!”

戚继光终于是轻笑一声,点点头却又摇摇头。

话从口出,可往往这些话都要分成两瓣来说。

如今王崇古这般言语,他自然也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一切。

都要看新党在朝中争斗的如何。

…………

月票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