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578章 带着皇子种地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第578章 带着皇子种地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4 00:54:2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自从让徐渭派人将两封书信送去江南,交到张居正和高翰文手上后。

严绍庭也正式结束了自北征班师回京后的休息时光。

上衙点卯,对京中官员们来说,自然是不情愿的事情。

就算是身为京官,可一旦需要每天都按时按点的打卡当差,不论古人还是今人,都不喜欢。

这一点是共同的。

可严绍庭却表现的很是欣喜。

至少,他不用再被陆文燕那幽怨的眼神无声嘲讽,也不用每天如耕田的黄牛累断了腰。

从昌平进了北京城,他也就住回了严府巷。

头一天自然是先去一趟吏部,将差事交办,然后接下礼部的差事,随后再去礼部点卯,当众宣告礼部已经换了新的掌印堂官。

但事情到这里便戛然而止。

礼部的差事,被严绍庭尽数交给了左右侍郎和各司郎中处理。

随后他便向宫里上了一道奏疏,表明自己已经可以正式加入文华殿内针对皇子的日讲。

对于严绍庭不插手礼部差事,部中官员们倒是欣喜不已。

礼部这几年算得上是多灾多难。

前任礼部尚书高仪,接管礼部之后没干多久便升入内阁。

而在高仪之前,礼部尚书是清流严讷。

严讷在礼部位子上倒是待了许久。

但随着徐阶倒台,严讷被罢官,礼部的官员们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惊慌之中,唯恐他们会因为清流和徐阶、严讷等人而被牵连其中。

如今严绍庭成了最新的礼部尚书,而且似乎并没有要做新官上任三把火的事情,对谁都是好消息。

可对于其他已经确定的皇子出阁读书的日讲官们来说,严绍庭加入到皇子出阁读书日讲官的队伍中,却显得很是头疼。

诚然。

自从严绍庭在昌平书院做了那两首诗词,没人会再觉得他是不学无术,再加上当初他在文华殿辩论国家的时候所展现出来的博学,也没人会觉得严绍庭是那种不堪师道的人。

可皇子读书,历来都有规矩。

在确定皇子会出阁读书后,朝中便已经商议好了各项事宜。

除了几位阁老会不定期亲自给皇子传授治国之术,翰林院、詹事府等处的博学清贵官员们,也都早已将四书五经和各类儒家经典整理好,只等着按部就班传授给皇子了。

现在严绍庭加入进来。

那么就出现了一个很明显的问题。

严绍庭应该教授什么内容给皇子。

文华殿内。

按照时辰。

在皇帝和大臣们早朝会议结束后,皇子朱翊钧便在宫中太监陪伴下进入殿内。

等到朱翊钧规规矩矩的坐在上位。

严绍庭等人便按照官品站好队,躬身作揖。

“臣等参见钧皇子。”

朱翊钧眉头微皱,等看到好兄弟父亲的身影后,脸上才露出一抹惊喜。

但他还是恪守着母妃今早的叮嘱,规规矩矩的双手放在桌案上,朝着众人点了点头。

“诸位大臣免礼。”

众人不由松了一口气。

今天可是皇子第一次来文华殿读书上课。

原本他们都有所听闻,皇子在昌平的时候就颇为顽劣,要是今天闹出什么动静来,他们脸上可就难看了。

见朱翊钧如此乖顺,众人不禁暗暗放下心来。

旋即众人起身。

站在朱翊钧一旁的太监则是小声的轻咳了一下。

朱翊钧这才站起身,而后举起双臂,合抱双手,规规矩矩的弯腰,手过头顶,朝着严绍庭等人行了一个弟子礼。

“学生见过诸位先生。”

“谨受礼。”

严绍庭等人答。

如此之后,他们才一一坐下。

而朱翊钧却依旧是站在上方。

一旁有宫中的太监,坐在角落里手握墨笔。

这些太监需要将皇子出阁读书后每一次日讲的过程都记录下来,包括当天读了什么书,留了什么课业,皇子有何表现,有何错漏。

一切,都按照祖宗成法进行着。

严绍庭则是安然,处变不惊的坐在离着朱翊钧最近的位置。

他是当朝太子太保,官居正二品。

在场就没有人的官阶比他更高了。

但他却不是第一个授课的日讲官。

按照定下来的流程,朱翊钧现在要先接受开蒙教育。

千字文是要学的,开蒙要训是必学课程,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对相识字等课本也是要学习的。

这些课业的要求只有一个,让皇子先学会认字、然后完成写字。

等到开蒙之后,才会进行四书五经和帝王之术的学习。

至于严绍庭所熟知的增广贤文这本书,当下还没有出现,得要等再过些年才会出现,被纳入到孩童开蒙教育之中。

等到其他日讲官为朱翊钧传授了十个生字后,确保皇子对这些生字有了熟悉感,并且能在辅导下正确念出来后。

其实今天的日讲便算是完整了。

毕竟皇子如今才不过四五岁,要求不能太高了。

拔苗助长的忌讳在场读书人都清楚。

于是乎。

当朱翊钧为了认全今日份的十个生字而变得脑袋晕乎乎的时候。

殿内的日讲官们,纷纷侧目看向坐在上首位置的严绍庭。

虽然不愿意承认。

但他们心中都清楚,对于皇帝来说,严少保才是真正的皇子教书师傅。

虽然这件事看起来对他们来说很可悲。

但却又有无法否认的事实。

于是,什么时候下课,就成了需要严绍庭开口确认的事情。

严绍庭迎着众人的注视,侧目看向已经变得昏昏欲睡的小屁孩。

他的脸上浮出一抹笑容。

这孩子,和自己以前读书时一样。

他不由轻咳了一声。

“诸位先生学富五车,讲学精彩绝伦,辛苦了。”

本来都快要点头打瞌睡的朱翊钧立马浑身一震,抬头伸手揉着已经迷糊起来的双眼看向严师傅,而后在严绍庭的注视下,这才举起双手朝着在场的日讲官们躬身作揖。

“先生们辛苦了。”

众人立马纷纷面露笑容,作揖还礼。

而后再一次,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严绍庭。

朱翊钧亦是欲言又止的眨着那双大眼珠子盯着严绍庭。

他很想问一下,自己的小老弟严无忧最近过得怎么样,书院山上的那些鸟窝还在不在。

但母妃还有大伴们的叮嘱,他又不敢忘了。

若是不守规矩,消息传到后宫,母妃可就不给自己吃甜点了。

严绍庭则是侧目看向殿外:“今日时辰还早,钧皇子与诸位先生,是否有兴趣与本官去殿外逛一逛?”

“好呀!”

朱翊钧立马欢呼了一声,随后赶忙双手捂住自己的嘴巴,可那双眼睛已经充满期待,再也没了瞌睡。

但其他的日讲官们却是犯难了。

这可不在皇子课业中。

但少保开口,今天又是头一天给皇子日讲,他们也不好拒绝。

更主要的是。

他们也想看看,严绍庭究竟要如何教授皇子。

旋即。

众人簇拥着朱翊钧和严绍庭一路走出文华殿。

期间,朱翊钧好几次都想要伸手,要求好兄弟的父亲抱抱,但每次都强忍了下来。

毕竟小甜点事关紧要。

等众人出了文华殿,便见御马监提督太监冯保竟然早已带着人等候在殿外。

见到严绍庭带着皇子出来。

冯保立马迎了上来:“钧皇子,严少保,诸位师傅。”

这位提督太监的脸上有些纠结和犹豫。

今日一早,当皇上还在文华殿朝会的时候,严绍庭就递了奏疏进来,提了一些要求,他原本还有些惊讶,可皇上竟然是满口答应下来,甚至说往后皇子的课业具体如何进行,全看严少保安排。

冯保也只能遵循严绍庭提出的要求,将东西提前准备好。

严绍庭则是笑吟吟的看向冯保:“冯公公将东西都准备好了?”

冯保连忙点头,然后向旁边让出视线:“都按照少保您的要求安排好了。”

他已让开身子,连带着他身后的那些小太监也挪开脚步。

众人再看过去。

竟然发现就在这文华殿外的宫墙下,早已码放了十几样农具。

众人顿时面露疑惑。

朱翊钧也终于是伸手,牵住了严绍庭的大手,抬着头好奇道:“少保,我们要做什么呀?”

严绍庭低头看了眼小屁孩,又看向文华殿和文渊阁之间的这块空地。

他早就看这块空地不爽了。

受制于宫里的规矩,如今宫里除了御花园和西苑,基本是没有栽种树木的,就连花圃也没有,大片大片的空地要么是砖石铺砌,要么就空在那里。

如今倒是能让自己利用上了。

他笑着指向文华殿外的那片没有铺砖的泥土地:“种地,今天臣带着皇子一起将这片土挖开,种些东西,等入秋收获了,咱们一起吃好不好?”

当他暴露真意的时候,在场众人纷纷面露诧异。

这些日讲官们,可都是在翰林院和詹事府精挑细选出来的,负责皇子的学业,哪个不是多年沐浴圣贤文章。

如今竟然要带着皇子一起种地,这可是闻所未闻的事情。

翰林院的一名学士当即面露犹豫:“少保,此事……”

不等严绍庭开口,冯保已经在旁提着嗓子说道:“此事万岁爷已经知晓,往后钧皇子的课业如何安排,全由少保说了算。”

见冯保都这么说,墙角也早就准备好了农具,众人再不出言。

严绍庭则是淡淡的看了这些人一眼:“天下万事万物,饱腹为先,农事为先。本官经学不如诸位,皇子日后课业,皆由诸位处置。本官只教些旁枝末节的东西给皇子。这知农,便是头一桩事。”

当他分出日讲权力,并解释自己目的的时候。

朱翊钧早已冲了冲去,他也认不得那些农具,双手抱着一把钉耙就喊了起来:“少保,这东西怎么用呀?我要种地!我要种地!”

在场一众日讲官面色如蜡。

严绍庭则是信步上前,将小屁孩手中的钉耙接了过来,然后提了一只竹篮塞进小屁孩的手里。

“臣与诸位师傅今日将这块地抛出来,钧皇子只要将那些小石块捡起来放进竹篮里就好。”

说完后,严绍庭回头看了一眼这帮翰林院、詹事府的清贵官员们。

自己不光要带着小屁孩种地,还要让这些人一起来种。

众人听到这话,也知道结局已定,细胳膊拗不过大腿,只能纷纷上前拿起墙边的农具。

朱翊钧却是玩心大起。

不管做什么,都比读书好玩!

冯保则在一旁欲言又止,可想到皇上的吩咐,也只能是守在一旁。

于是乎。

不多时。

紫禁城内,大明朝的皇宫大内,就出现了从来都没有的场面。

当朝太子少保,带着皇子,以及一众翰林院、詹事府的清贵官员们,竟然就这么当众拿着农具在文华殿前刨地耕种了起来。

消息顷刻间传遍宫内各处。

严绍庭却是不闻不问,既然决定在朱翊钧的学业上不插手书本内容,那这些事情自己就必须以身作则。

他在前头刨地,那些翰林们就在后面跟着刨地。

原本他还担心小屁孩捡石头时间久了就会不耐烦。

但没想到,自己刨多少地,这小屁孩就跟在后面捡了一路的小石子。

渐渐地。

南边的文渊阁里,也有人影走了出来。

皇极门那边,亦有乾清宫和后宫的人偷偷的打量着这边。

从宫外来内阁办事的各部司官员们也忘了要办的事情,站的远远的,踮起脚尖看向文华殿前这片地。

文渊阁方向。

李春芳看清了严绍庭正在带着皇子耕地,顿时整张脸都青了,他侧目看向高拱等人:“这……这这这……这可是闻所未闻的事情啊!怎么就能放着好好的日讲不做,偏偏带着皇子刨地捡石子?这……成何体统!有辱斯文!”

与李春芳隔着高拱的袁炜,则是身子前倾,淡淡的看了李春芳一眼。

“李阁老莫要忘了,今日我等朝会的时候,冯保在圣前私语了片刻,皇上当时是点头降下口谕,皇子课业一事全由严少保安排。”

李春芳被挤兑了一下,脸色更加难看:“可皇子出阁日讲,也从未有过刨地的事情啊。”

袁炜却只是撇了撇嘴:“二百年前,也没有内阁,没有阁老!”

“你!这不是一回事!”

李春芳被挤兑的一时间不知该如何辩驳,只能愤懑的甩了甩袖子,表示不满。

高拱却呵呵一笑,眯着双眼盯着带头刨地,已经是满身尘土,挥汗如雨的严绍庭。

“诸位。”

“你们说,往后我等在文华殿朝议之后,出来能看到一片庄稼……”

“算不算一桩趣事?”

…………

月票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