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595章 想屁吃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第595章 想屁吃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03 01:10:2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先生。”

“嗯?”

“财为何物?”

“财,调和天下阴阳之物也。”

“哦……学生还是不太懂……”

初春的文华殿。

殿外左右两块空地上,已经隆起规整的地垄,间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只小小的绿色植物陷在凹坑里。

春风拂过,绿叶摇摆。

许是根茎尚未扎稳固。

半大的朱翊钧坐在一旁的台阶上,双手撑在膝盖上托着大大的脑袋,扭着脖子,小脸上满是好奇和疑惑的注视着身边那大大的身躯。

严绍庭低头看向将将才给两边作物浇完水的学生,伸手轻轻的拍了拍小屁孩的脑袋,脸上露出宠溺的笑容:“一啄一饮,一食一衣,皆因财而生。一兵一卒,千乘万马,皆随财而来。财通天下,则货通天下,则天下大吉。”

朱翊钧脸色顿了顿,皱起浅薄的眉头,面露思忖,过而小声道:“昨日学生在东暖阁,见父皇抱着母妃,笑得很开心,直说这回发了大财。”

前半句。

严绍庭以为这是自己的学生,撞见了帝妃敦伦,场面香艳。待听完,方才不由一笑,而后感叹道:“是啊,这一回陛下和朝廷实在是发了一次大财。”

“那是有很多亮晶晶的金子银子吗?”

朱翊钧依旧是如好奇宝宝一样,不断的发问着。

严绍庭点头嗯了一声。

这一次金行调控银价,打压江南清流士绅,事情已经在江南万家白绫之中结束。

按照金行最新计算的结果,仅此一次就通过调控银价,得利一千一百五十万两。

可以说。

清流仍在,江南依旧,但东南的声音将再不会如此前那般聒噪。

那些人往后的日子,只能缩着脖子低下头,默默的舔舐着伤口,暗自疗伤。

而自己近来这段时间倒也没有闲着。

上月刚刚以会试主考官的身份,办完了隆庆二年戊辰春闱会试,为天子和朝廷取仕四百零三人。

其中自然有不少人是入了眼,落进新党夹带之中。

如今这些人也基本都被馆选庶吉士,或观政六部五寺,亦或是下放到地方为官。

“先生。”

“嗯?”

严绍庭目光愈发轻柔的看向自己的学生。

有鉴于成例,他从一开始对朱翊钧的撇样就是以引导为主,陪伴为辅。

莫问前路。

不过如今看来。

这孩子长得不错,路子许是不会再走错了。

朱翊钧则是嘟着嘴,眼珠转头,露出孩童独有的狡猾:“翰林院的师傅已经开始教学生四书了,那学生是不是可以得空了去昌平……”

“去寻三位老夫子问学?”

去昌平找好兄弟玩耍的话没敢说出口,借了向三位老夫子请问学问的借口。

严绍庭抬头看天,随后点头道:“待三月过后,北地草木丰盈,日头正好的时候,臣便请旨,带殿下去昌平问学。”

他也没打算挑破这孩子的小心思。

书是要读的。

可作为大明未来的皇帝,光读书是没有用的。

亲农不过是基本功,这一点如今很受朱翊钧的喜好。那余下的,就得要补上体察民生的一课了,要让这孩子慢慢的去了解真正的天下民生,知晓黎庶疾苦。

许是再等上些年头,还得要让这孩子知道公门里那些蝇营狗苟,懂得朝堂文武百官的那些明面公义,暗中私欲横生的文章。

而朱翊钧在得了肯定的回答后,脸上立马灿烂起来,犹如此刻初春里的骄阳。

稚嫩,却充满期望。

朱翊钧又好奇的说:“前几天学生听母妃与人闲聊时说起,先生是否要有女儿出生了?”

严绍庭顿时一愣。

陆文燕已有身孕的事情虽然没有瞒着人,但不成想这时候宫里都在议论这件事。

而朱翊钧竟然连是女儿的事情都知道。

严绍庭不由往深了去想。

难道是李妃想要让自己的闺女成他朱家的儿媳妇?

一想到这事,严绍庭原本挂在脸上的宠溺,立马消失不见,目光认真的看向朱翊钧。

只是终了,也不知该如何和眼前这个小屁孩说明白,往后不要将主意打到自己闺女身上。

倒是冯保正从会极门方向走过来,领着身边几名小太监,有说有笑的,笑声不断。

见到钧皇子和严少保正坐在田地旁,冯保赶忙上前。

“奴婢参见钧皇子,见过严少保。”

朱翊钧抬头看了眼,规规矩矩的点头:“冯大伴。”

严绍庭则是好奇的看了一眼冯保:“冯大珰这是遇着甚好事了?”

冯保冲着身边的小太监们挥了挥手,自让他们去文华殿里当差,而他则是走到严绍庭跟前,脸上挂着笑容:“回少保的话,也非是什么好事,只是听见外间今日在谈论一桩趣事,南边来的趣事。”

他最后补充了一句。

严绍庭愈发好奇:“哦?南边近来还能有什么趣事?”

如今江南那边一家家高门大户,无不是悬挂白绫,亦或是深院暗自哀伤,哪里会有什么趣事。

冯保又上前一步,见朱翊钧和严绍庭都是坐在台阶上,便也提着官袍坐下。

“少保可知南京总督粮储衙门?”

严绍庭点点头。

说到南京总督粮储衙门,他不由想到当初自己奉老道长的旨意南下江南,就将时任南京总督粮储大臣杨宗气给办了的事情。

冯保小声却带着笑意道:“年前雷州府同知孔泽阳不知走了哪里的关系,许是徐阶他们那一方清流的路子,升任南京总督粮储大臣,前不久刚刚进了南京,上任总督粮储衙门,却偏生就出了事。”

严绍庭听到徐阶这个耳边久违的名字,双眼不由眯起。

“这个孔泽阳出了何事?”

冯保歪着身子靠近了些:“听说他刚上任,正巧赶上银价暴跌的时候,得了消息后在衙门里,还没来得及查账,就立马写好辞呈,挂印逃走了。”

听到这个孔泽阳上任头一天,闻讯之后挂印弃官而去,严绍庭一时间也是忍俊不禁。

不过结合冯保先前说的。

那这个孔泽阳极有可能就是走的被流放到雷州府的徐阶的路子,才得了南京总督粮储大臣的位子。

那么徐阶用他,必然是为了让其坐镇南京,对抗朝廷在南直隶和浙江度田一事。

如此说来,孔泽阳听到银价暴跌的消息便挂印弃官而去,就很合理了。

这厮许是被吓到了,才会仓皇而逃。

冯保脸上的笑容就不曾止住。

他倒是觉得这些个读书人出身的官员,当真是没有骨气。

严绍庭却是笑着说道:“他倒是个聪明人,算他机敏。”

见他这么说,冯保脸上立马露出诧异。

不过这等前朝的事情,他倒是没有多问。

“抓住他!”

“打他屁股!”

正当严绍庭和冯保两人相对无语的时候。

朱翊钧却是紧握双拳,面色微微涨红,咬着牙喊了一声。

严绍庭立马低头看过去。

冯保更是伸头看向左右,而后低声道:“殿下,这等前朝的事情,可万不能乱说话。”

朱翊钧却皱着眉:“父皇给他的差事,他不干就跑了,为什么不能打屁股?”

冯保一时语滞。

严绍庭却是有些意外的看向这孩子。

虽然童言稚嫩,但道理却偏偏就是这么个道理。

只不过朝廷往往在面对官员挂印弃官的时候,基本都不会采取太激烈的惩治手段而已。

亦是此时。

三人身后的文华殿内,忽然传来一阵争吵声。

声音并不算大,亦是有些克制,但终究是传了出来。

冯保立即转头看了过去,脸上露出疑惑。

“今日不是陛下与内阁议事?这是怎了?”

严绍庭则是拍拍屁股站起身,伸手将小屁孩提溜了起来,吩咐道:“近几日农活也基本忙完了,诸位师傅交代的课业便不能拖延怠慢了,该读的书要读完,该抄写的字要写好。”

朱翊钧虽然有些不太情愿。

他觉得读书和写字,远不如跟着严师傅做农活来的快活。

但他还是规规矩矩的拱手作揖。

“学生晓得,先生放心。”

严绍庭点点头:“臣还要出宫去礼部操办差事,殿下就由冯大珰送回娘娘那里吧。”

冯保这时也站起身,在旁拱手道:“少保放心。”

见事情都交代好,严绍庭也不逗留,直往宫外离去。

而在文华殿内。

先前的争吵声已经平息下来。

但几乎是大半的人,脸上都挂着怒色。

隆庆皇帝朱载坖则是面色平静的坐在御座上,手里端着茶杯,也不喝茶,只不过是借着这个姿势稍稍低着头,打量着眼前的几人。

内阁次辅袁炜却是愤愤不平的甩了甩衣袖:“陛下,此次金行调控银价,本就是依法而行,钱法明文规定,金行可因金银铜存量高低暂时调控,也可因市面起伏调控,其目的本就是为了不使国家吃亏,不让百姓受到牵连,上保国家之利,下安黎庶之心。臣以为,金行无错,更应降旨褒奖激励!”

金行的事情结束了。

金行获利千万,而江南清流士绅几近家破人亡。

这后续的影响却在发酵。

今日,便是有一帮在朝中的江南籍科道言官上疏,弹劾金行借调控银价致使江南遍地自缢。

李春芳瞧着袁炜依旧不甘。

当即沉声开口:“南直隶刚来的消息,这一次因为金行所谓调控银价一事,闹得沸沸扬扬,数百人因家破人亡而自缢,此又如何能说是下安百姓之心?金行此次事先无奏朝廷,事后不顾百姓,当真是恣意妄为,手握圣允权柄,行草菅百姓之事,该罚!”

“李阁老!还请你慎言!”

愿为不让分毫,回头目光森森的看向李春芳。

李春芳脖子一硬:“老夫又如何要慎言了?陛下面前,老夫不过是直言其事罢了!”

袁炜森森一笑,眼里闪过一道寒芒。

“李阁老平日里总是最重出身,高论门第,怎么今日却忘了士农工商的道理?”

“那些个死了的人,岂不闻皆是为富不仁的商贾?”

“敢问李阁老,这商人什么时候成百姓了?”

李春芳脸上又是一急:“你!”

咳咳。

原本没准备继续参与争斗的赵贞吉轻咳了两声,站了出来:“商贾,历来逐利,无有道义。若论这一次为何江南死了数百商贾,倒不如论一论他们是为何而死。若说是因金行而死,却也不错。”

说至此处。

赵贞吉目光幽幽的扫向李春芳。

“但年前,这些人何曾不是好似有人串联一般,纷纷踏足而至金行,挤兑金行支取银币,使金行存银几近全无!”

“这等逐利商贾,当时抱得何等心思,难道李阁老瞧不出来?”

“金行不过是依法调控银价而已,银多则价低,银少则价高。朝堂之上,政令而下,南直隶、浙江两地折铜征缴,黎庶皆知铜钱增利,则必然倒使银价再跌,此来天理阴阳循环之道,又与金行何干?”

说到最后。

赵贞吉几乎就差指着李春芳的鼻子骂,要不是他在背后联系江南,挑动这些人在当初挤兑金行,欲使金行崩溃,又岂会有今日这等局面。

李春芳都快要被骂的吐血。

而最让他失算的是。

从年前开始,大概是因为年关前后,金行调控银价,根本就没有影响到寻常百姓。

等到现在,江南清流士绅大户纷纷折损无数。

依旧是在春耕之前,百姓虽然已经知晓了这些事情,但还是没有遭受太多的影响。

如今金行更是在获利千万之后,开始慢慢调控抬高银价。

按照算计,许是只要月余时间,就会将银价调控到原来的位置上。

这就说明。

他这一次的损失,是实打实的!

现如今,自己每日下衙回家,走在路上都觉得后脖子发凉,唯恐走到什么人少路偏的地方,就会有一根箭从背后射出来要了自己的性命。

为了自己的命。

李春芳就得要争一争!

“陛下,此番金行所为,且不论究竟何方对错。”

“如金行无有生产,却平白得利无数,此等之事,若不加以制止,恐往后朝野之人尽要行此手段,以此动乱人心,为祸天下。”

“臣以为,此次金行获利,本就是无源而来,却横生性命,未止往后复生此事,当由金行厘清此次获利,抚还亏损之人,全陛下圣君仁德。”

既然不能论罪。

那钱的事情就得说一说了。

李春芳躬身低头,将腰深深弯下。

然而下一秒,他的耳边却是响起一道暴喝。

“想屁吃!”

…………

月票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