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610章 朕知命矣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第610章 朕知命矣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18 22:52: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西苑。

自先帝龙驭宾天之后,这一处实质上存在二十多年的大明最高权力中心,终于是难得的平静了一年有余。

整片西苑,草木愈发丰茂。

太液池里的湖水,依旧清澈如玉。

水畔的垂柳长得更高了,垂下的柳枝也愈发的多了。

然而。

自从四年前,渐渐不愿再日日过问朝政的皇帝搬进西苑。

才趁机年余的西苑,便再次恢复到了过去的热闹,甚至比之先帝在位的时候更显热闹。

毕竟。

先帝当年迁居西苑,整日里都是在万寿宫或玉熙宫潜心修玄。

而今上这位隆庆皇帝搬来西苑,却是一时间将西苑打造成了比之教坊司都毫不逊色的声乐享乐之所。

如今的西苑。

终日都有丝竹声飘扬。

自从摆脱紫禁城后宫的约束,当下的西苑不分白昼,终日可见各处有着一名名二八年华,模样美妙的女子,穿戴宫装亦或是这几年由柏富贵等西洋商人进贡的西洋奇装异服。

四年的时间,实在是发生了太多的事情。

但对于紫禁城和西苑来说,所发生的事情也并不算多。

国朝新政如火,中枢内阁上下一心,全力以赴应对新政,在两京一十三省推行新策。

西苑却好似游离于九天之上一般。

然而。

一切都随着皇帝开年后身子急转日下,开始出现了转变。

皇帝真的不豫了。

虽然西苑的丝竹之声依旧不曾停歇,虽然那些真的可以说是搜罗自天南海北的女子们也不曾被遣散。

但皇帝终究是拖着被掏空的身体,躺在了万寿宫深处。

最终。

在紫禁城乾清宫那一场大火中,惊恐吐血。

是夜。

天色未亮。

早在三年前如愿以偿将吕芳、黄锦等先帝身边老人送去昌平看守皇陵之后,腾祥坐在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子上。

然而今夜。

腾祥却只觉得自己从骨子里感受到一股股透出来的凉意。

望着躺在龙床上从嗓子里发出悠长的气息,缓缓睁开双眼的皇帝,腾祥连滚带爬的到了龙床旁,双手紧紧的扣着床沿。

“万岁爷!”

“主子!”

“您可觉得好一些了?”

问话间,腾祥已经转头看向殿门处候着的太监们:“去,快叫前殿守着的太医们进来。”

然而不等太监们反应。

龙床上的朱载坖已经软绵绵的伸出手,从嘴里挤出几个字:“等等。”

腾祥眼角一跳,又赶忙喊话:“万岁爷说了,等等,都别动!”

这位靠着讨好皇帝,时常进献各类美女到皇帝身边从而坐到司礼监掌印位置上的太监,脸上布满了担忧和不安。

他很清楚自己如今的位子和权势是怎么来的。

哪怕是从裕王府起家的冯保,这几年也被自己死死的压在下面,待在御马监不得动弹半分。

可一旦皇帝当真出了事,稍有不慎便龙驭宾天,那自己必然会被扣上一个祸害皇帝的罪名。

到时候,流放去皇陵都是最好的结果了。

而最大的可能,只会是绞死。

龙床上。

朱载坖看向伺候了自己四年的腾祥,脸上一片苍白,目光慢慢的流转着,他想要扭头看向外面,却发现自己已经没有多少力气能支撑他完成这一个动作了。

于是,朱载坖只好抬眼看向殿顶:“什么时辰了?”

腾祥赶忙回道:“回万岁爷,已经快到寅时了。”

他在心里还不由的补充了一句,若是再晚一些,守在午门外的那些前朝文武百官就能入宫了。

朱载坖却继续气息游离的说道:“宫中的消息……”

虽然自己这四年一直待在西苑,享受常人难以想象日子,但他从来没放松过对朝廷的关注。

内阁和中枢操办新政的差事做的很不错。

虽然地方上似乎正在积蓄着不满,但貌似也都在可控范围内。

直到不久前,子夜时分乾清宫的那一把火。

朱载坖才终于醒悟过来。

这火,恐怕生的并不是那么正常。

而这个时候自己又吐血倒下,还不知道外面会发生怎么的变动。

腾祥赶忙回答:“万岁爷放心,文武都已经守在午门外了,奴婢也叫东厂在宫外监察各方,绝不会让外头生出乱子来。”

朱载坖斜眼看向腾祥,心中却是一叹。

这个腾祥或许侍奉人的差事做的不错,但对前朝的眼光却是极差的。

寝宫失火,自己吐血倒下。

外面又如何会不出乱子?

朱载坖当即开口道:“传谕。”

腾祥不知皇帝这时候醒来要做什么,只能低头请谕。

朱载坖缓缓说道:“着龙武大将军严鹄禁严西苑,京营将军郭玉创领兵移至皇极门前,命御马监掌印太监冯保提调腾骧四卫,宫闱皇城内外。无朕口谕,皇城各门不得擅开。”

腾祥心中一喜。

只觉得这是皇帝为了控制皇城,大军调动,封锁皇城,如此一来前朝的文武百官只怕一时间就不会将罪责扣在自己头上。

他当即领命,招来内殿的司礼监太监出去传谕。

腾祥这时候还不忘进言道:“万岁爷,现在是否叫前殿的太医们入内?”

皇帝的身子才是最重要的。

只有皇帝活的再久一些,自己的风光才能继续保持下去。

然而朱载坖依旧是摇了摇头:“可曾派人去昌平了?”

按照他的想法,宫里如今出了这等大的事情,虽然严家现在三代人都基本已经远离朝堂,就剩下严世蕃一个人还掌着国子监祭酒的位子,但严家到底还是朝中最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腾祥却面露不解,摇了摇头:“万岁爷,今夜事发突然,奴婢……奴婢们……”

他哪里能想到还要派人去昌平的事情。

这都几年了?

整整四年。

严家就好似是从朝堂之上彻底消失了一样。

两年前,内阁次辅袁炜与首辅高拱发生冲突,最终被排挤的离开朝堂,返回故土。

如今内阁之中,赵贞吉因为需要操办度田和清查人丁的事情,才被高拱留下。至于胡宗宪,则因为有九边的戚继光、王崇古两人作为依仗,才没有被动。

高仪则完全是依从高拱之人。

倒是今年开年之后,朝中有传言,首辅高拱似乎是想要将兵部尚书杨博召入内阁。

其目的大抵是为了分化严系和九边晋党的关系,用杨博来分化王崇古和严家的合作。

顺带着便是将同样是晋党出身的张思维,给放在了吏部右侍郎的位子。

至于严家?

虽然严嵩还顶着太师的身份活着,礼部尚书的位子还空着留给严绍庭,但严家这几年真的没再有什么动静了。

一开始朝中还在关注躲在昌平书院的严绍庭,是不是真的在推广他的那个新学,又或者是在昌平这个离着京师不近却又不远的地方谋划些什么。

但四年下来。

所有人都发现,严绍庭真的就是在书院里认认真真的治学,新学如今也几乎快要成为天下显学,有取心学而代之的迹象。

可除此之外,包括严绍庭在内的整个严家和严系官员,这四年真的是半点政治主张都没有,内阁和中枢交代什么事情,便认认真真的去执行。

也正因此。

朱载坖见腾祥回答的犹犹豫豫,心中便是一叹,也知晓这厮定是没有派人去昌平。

不过想来也不怨他。

朱载坖只好再次虚弱疲倦的开口吩咐:“快,派了得力的人快马加鞭去昌平,让太师和太子少保即刻入宫!”

腾祥虽然看不懂皇帝的想法,但见皇帝语气郑重,便赶忙起身就要自己亲自去安排人前往昌平传谕。

但朱载坖却又问道:“太子呢?”

腾祥急忙停下脚步:“太子在慈庆宫。”

朱载坖脸上的担忧少了几分,嗯了声:“让严鹄、郭玉创还有冯保,都分一队人去慈庆宫守着,凡慈庆宫之外的人皆不得入内,敢有靠近者,斩!”

见皇帝如此言语。

腾祥不由的神色一凝,也反应过来事情可能比自己想的要更为严重了,他深深一拜,这才步履沉重的出去安排事情。

见着腾祥离去。

朱载坖躺在床上,眼神飘忽的注视着殿顶,眼里慢慢的流露出一丝不舍和懊悔。

他的眼角渐渐泛起晶莹的光亮。

他接连两次拒绝了腾祥提议的叫太医前来请脉诊断,非是因为被寝宫大火给吓住了。

而是因为子夜时分那一口血之后,他便已经自知命不久矣。

朕既已知命。

何故召医无劳?

一息长叹,自朱载坖的嘴里发出。

在不舍之中,他的眼里却又多了几分果决。

是时候趁着最后的时间,将一些事情彻底敲定下来了。

而在宫外。

当苏醒过来的皇帝做完一系列安排的时候。

午门。

得知乾清宫失火消息的文武百官,早已聚集在午门下。

以内阁首辅高拱为首的文武百官,无不是脸色焦急不安。

如今的户部尚书王国光见内阁辅臣立于百官之首,却又皆不言语,脸上显露急色:“元辅,诸位阁老,如今皇上寝宫失火,我等身为人臣,又岂能安候此处?合该由元辅及阁老们联名我等,请奏入宫面圣。”

王国光是山西泽州府人。

在朝廷有着南直、浙江、江西三地出身官员不得掌户部的潜规则下,王国光这样出身晋地的官员,在高拱要大用晋党的情况下,自然是被委以重任,担着户部的差事。

也因此与高拱走的更近一些。

在王国光开口后,翰林学士、礼部左侍郎吕调阳亦是开口道:“元辅,户部所言在理,现如今寝宫大火,我等在这午门外,尚不知宫中情形。近日常闻陛下于西苑,圣体不豫,若是听闻寝宫失火,还不知陛下又会如何。一旦稍有不慎,我等若不在圣前,只怕会有被隔绝内外之险,此刻便是我等不至圣前,元辅等人却也该候于圣前听宣。”

或许是因为礼部尚书的位子被人为刻意留给严绍庭,这位桂林府出身的吕调阳,这几年一直只能待在礼部左侍郎的位子上,操办着整个礼部的差事。

这几年也有传闻,高拱想要调吕调阳入阁。

只是若不让其升任礼部,便直接将其调入内阁,难免显得有些不好看。

跟着吕调阳开口说话的,则是站在他身边出身自南直隶的礼部右侍郎陆树声。

“是啊元辅,现在无论如何,还是要设法让我等知晓皇上情形最要紧,我等又如何能一直待在这里?”

当陆树声说完之后。

站在前列的高拱,终于是回头侧目看向了他。

高拱眼底深处闪过一道寒芒。

如今朝堂之上,自徐阶、严讷、潘恩、李春芳等人先后被罢免或转任地方,这几年江南出身的士绅清流,便数这个礼部右侍郎陆树声官位爬的最高了,俨然有新一任朝中清流旧党首揆的迹象。

那么。

这一次乾清宫大火到底是怎么起来的呢?

高拱眼里多了几分审视。

似乎是察觉到了首辅的目光观察,陆树声默默的低下了头,目光转动却让人不知在想些什么。

这时候。

又有一人开口说话。

“前些日子中枢才行文江南,要调张居正回京,如今宫里出了这等事情,想来京中会有些日子不太平。不如再行文张居正,命他继续留任苏州,待朝中料理了诸事,再让他回京担起别的差事?”

众人循着声音看过去。

只见说话的不是旁人,正是对方嘴里张居正的儿女亲家,现任刑部尚书王之诰。

而在王之诰说完后,原本已经低下头的礼部右侍郎陆树声,忽然又抬起头看向对方,眼里闪过一道迟疑。

不过在几人旁边的新任工部尚书朱衡,却是皱眉开口道:“今年开春入夏的时候,工部便进了奏事,也与司礼监有过交涉,因为今年入夏的早,宫里早就做过防火的筹备,各处也都增备储水以迎不测,何故这火便能烧的透天大亮?”

专业的技术人员开口。

顿时让众人心中生出一丝不一样的猜测。

不过朱衡这位直接从原工部尚书雷礼手上接过工部差事的新尚书,却是说完后便闭口不再多言。

高拱适时的冷哼一声。

却又让人猜不出他这冷哼是冲着什么地方去的。

正当众人还要发言的时候。

午门上的城门口处,已经有司礼监的太监探头伸出来。

“传陛下口谕,宫禁横遭祝融,朕无虞,然内廷人心浮动,人事混乱,待龙虎军、三千近军、御马监彻查寝宫火因,镇压浮躁,得谕开宫门,诸官急切圣躬,朕已闻之,百官勿得擅动,待命午门。”

传谕的声音从天而降。

已经在午门前等候多时的官员们,瞬间炸开了锅。

一时间,人声鼎沸。

几乎是所有人都开始冲着城门口上叫喊了起来,要求打开宫门。

然而,城墙上除了宿卫宫廷的禁军官兵,却再不见先前那传谕的太监。

城楼下。

高拱等人眉头几乎都要夹断。

一丝不好的气息,开始在人群中传递扩散。

…………

月票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