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穿越后被绑定了悍匪系统 > 第八十七章 大梁覆灭

穿越后被绑定了悍匪系统 第八十七章 大梁覆灭

作者:笑傲孤辰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3-17 11:25: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广袤无垠的大雍皇朝疆域之内,一场惊天动地的军事动员正有条不紊地拉开帷幕。仅仅不到一个月的短暂时光,大雍皇朝便如同一头苏醒的洪荒巨兽,大规模地向全国各地调兵遣将,其动员的兵力之多,规模之大,令人瞠目结舌。短短时间内,大雍皇朝便成功集结起足足二百万的精锐之师。

二百万的兵力,这个数字所蕴含的分量实在太过沉重,在任何一个皇朝的历史长河中,这都堪称是一个极其恐怖的存在。按照正常的皇朝兵力储备与调配规律,一个皇朝通常所能出动的兵力大多在 150 万左右。毕竟维持如此庞大的军队,所需的资源是一个天文数字,涉及到粮草供应、武器装备、人员后勤保障等方方面面的资源调配与支持。若非有着无比强大的综合国力与资源整合能力,想要支撑起这样一支规模空前的兵团出征,几乎是天方夜谭。

然而,此次大雍皇朝能够创造这一奇迹,一切都得益于万象城那神秘而又强大的跨大陆传送阵。在这传送阵的神奇助力之下,各种战略资源仿佛拥有了一条永不干涸的补给线,川流不息地从各地涌向大雍的兵锋之前,源源不断地支援着前线作战。曾经,若是在没有这种逆天手段的情况下,如此庞大的兵力出征必然是无法想象的。因为大雍皇朝的物资储备与生产能力,在过去根本无法满足如此大规模兵力出征所需的庞大消耗。

可是现在,有万象城跨大陆传送阵的存在,这一难题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各种珍稀的物资、强大的法宝、关键的丹药、坚固的兵刃,如同潮水一般源源不断地汇聚而来,为大雍皇朝的军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强大支持。

不过,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尽管大雍皇朝拥有了这般近乎压倒性的强大实力,但在面对乾元大陆上的诸般皇朝时,却并未展现出那种毫无顾忌、肆意践踏一切的霸道姿态。那么这又是为何呢?

原来,在修真界的诸多规矩之中,有一条被所有修士与皇朝都默默遵守的信条:修真者不得直接插手凡人之间的战斗。这一条规矩宛如一道无形的屏障,将修真界的超凡力量与凡人世界的俗务分隔开来,确保了两个层面的相对独立与和谐共存。

若是有一天,修真者不再遵守这一规矩,肆意干涉凡人世界的纷争,那么整个修真界将会彻底陷入混乱。这种混乱绝非危言耸听,因为一旦修真者随意踏入凡人的战场,凭借其绝世的修为与神通,战争的天平将瞬间倾斜,凡人世界的王朝更迭与战争胜负将可能完全由修真者的一念之间而决定,那将导致凡人世界的秩序被彻底打破,生死存亡都将掌控在修真者手中,这必然引发无尽的冲突与混乱,使得修真界也会因为凡人世界的巨大变动而波及,陷入不可预测的危机之中。

就如同之前晨光宗弟子出手干预天海与大梁修士之间的争斗一般,那也并非是无端涉足。实在是因为天海与大梁修士自己主动挑起了战斗,冲破了凡人战斗的界限,这才给了晨光宗出手的合理借口。毕竟,若是不加以任何限制,修真者的力量太过强大,一旦随意插手凡人世界,后果不堪设想。

而此次大雍皇朝出兵大梁与天海两大皇朝,晨光宗的弟子们严格恪守这一准则,依然不会轻易出手干预这场凡人的战争。即便是偶尔遇到一些对大雍军队造成较大威胁的凡人绝世强者或者神秘高人,晨光宗的弟子们也会保持克制,只会采取必要的手段守护大雍军队的安全,但绝对不会对普通人、普通士兵动手。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大雍皇朝在与这两大皇朝的战争中没有得到晨光宗的全面支持。事实上,晨光宗为了助力大雍皇朝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在资源上的支援可谓是倾尽全力、不遗余力,方方面面都考虑得极为周到,从各种修士所需的神兵利器到凡人的生活所需,都进行了大力的支援与保障。

首先,在丹药这一至关重要的修行与疗伤资源方面,晨光宗展现出了无比的阔绰与大方。数以万计的储物袋中,装载着的皆是品质上乘、药效惊人的疗伤丹药,以及各类有助于提升修为、增强战斗力的奇妙丹药。这些丹药对于大雍将士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给予他们在战场上舍生忘死、奋勇杀敌的底气与保障。

每当有将士在战斗中身负重伤,只需吞服下一粒疗伤圣药,便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恢复元气,重返战场继续奋勇拼杀。而有了这些丹药的守护与加持,大雍将士们在面对大梁与天海的强大敌人时心中便充满了无穷的力量。

其次便是将士的甲胄供应。以往的时候,大雍将士们所穿戴的往往只是一般品质的凡品甲胄。面对敌人强大的攻击与凌厉的攻势之时,常常只能凭借自身的修为与意志与之周旋,生存的概率很大程度上要看运气。

但如今情况大为改观,在晨光宗的大力支持与馈赠之下,所有的将士们纷纷换上了灵器级别的精良甲胄。那坚不可摧的质感,那散发着神秘而强大气息的纹路,都预示着这是一件件能够守护将士生命的神奇装备。这种灵器级别的甲胄,防御力超乎想象,相比起以前的凡品甲胄,其防御力不知提升了多少倍,数十倍的提升简直让人惊叹不已。

除非是遇到了那等威力惊人、堪称毁天灭地的攻城杀器,比如威力巨大的破城弩,否则一般的刀兵,即便是攻击与防御实力颇为不俗的兵卒,在这等防护力之下,都难以对大雍将士造成致命的威胁。

再者就是针对敌军城池最为有效的攻城器械方面。晨光宗亦是绞尽脑汁,不遗余力地提供了各种型号的灵力火炮。这当中,有能够对敌方城池造成大规模杀伤的农灵炮、火龙炮,还有足以破军杀将的破军炮等等。

除此之外,更有应对各种奇妙神秘的敌方阵法的破阵炮、寻飞炮以及堪称能够毁灭星空的歼星炮等。这每一尊火炮都蕴含着晨光宗对于科技与修行力量融合的智慧结晶,都是足以改变战争局势的神兵利器。

为了助力大雍军队能够更加迅速有效地攻破敌方雄城,晨光宗甚至还为大雍军队精心准备大量独具匠心的登城傀儡战士。这些傀儡战士实力强悍无比,最弱的都是神通境的存在,而那些最为顶尖的傀儡战士更是达到了玄王境的实力。这等实力,别说是普通的守城士兵,就算是面对一些实力稍弱的高阶修士都能有一战之力。

最为重要的是,这些傀儡战士不知疼痛、不管生死,只知道一味地向前冲锋陷阵,对于敌方守城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这无疑是对敌方守城士兵的一种巨大心理震慑,极大地提升了大雍军队的攻坚能力。

最后便是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之中,大军所需要的粮草供应。在晨光宗的精心安排之下,从那充满神秘与罪恶的城市购买了数量庞大的粮草,然后源源不断地送往大雍军队所在的前线阵地。

这批数量巨大的粮草就仿佛是一颗定心丸,彻底解决了大雍军队对于粮草的后顾之忧,使得将士们可以心无旁骛地投入到这场决定大雍未来命运的生死之战中。

如此这般,可以说万事俱备,只差最后的东风了。

就在这时,大雍皇朝的都城之上,忽然吹来无数神秘的讨 伐檄文。这些檄文像拥有灵智一般,朝着大梁皇朝的方向呼啸而去,仿佛传递着大雍的愤怒与决心。

这些檄文的内容简单直接,却充满威慑力,其大概之意便是大梁皇朝出尔反尔,破坏两国之间的和平盟约,蓄意挑起战争。这一次,大雍皇朝已经下定决心,要让大梁皇朝为其愚蠢的行为付出沉重代价,面临覆灭的悲惨结局。

当大梁皇朝上下一看到这些散发着凛冽杀机的讨 伐檄文之后,整个国家都被惊恐的阴云所笼罩,仿佛黑暗的阴影铺天盖地的压来。

有钱的商人们心急如焚,因为他们深知战争一旦爆发,钱财将变得毫无意义,唯有保住性命才是最为关键的事情,于是纷纷出钱打通关节,准备带着家人、伙计逃离这看似即将成为人间炼狱的国度。

而那些门阀士族更是无法淡定,他们的财富与地位建立在这太平盛世之上的秩序之上,但凡发生任何的动荡变故,都可能导致家族的衰败与覆灭。所以此刻他们顾不上其他,只想尽快带着家族精锐逃离这是非之地。

一时间,大梁国内人人自危,恐慌的情绪弥漫在每一个角落,如同一场无法遏制的洪水,随时都可能冲破堤坝,将一切毁灭。

所有的百姓们此时此刻也都在声讨着这个昏庸无能、背信弃义的大梁皇帝。毕竟国家陷入如此境地,他作为一国之君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的愤怒与怨恨如同汹涌的火山喷发的岩浆一般,席卷着整个大梁。

这所有的一切,对大梁皇室所造成的压力可谓是无与伦比,仿佛一座沉重无比的大山压在他们脆弱的脊梁之上,使得他们每走一步都极为艰难,几乎快要喘不过气来。

就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时间犹如一把无情的刻刀,悄然无息地划过了又一个月。

在这一个月之中,一切的发展如摧枯拉朽一般朝着对大梁皇朝极为不利的方向发展。大梁的十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或者经济意义的城池,在面对大雍皇朝那如钢铁洪流般的军队时,根本没有丝毫抵抗之力,便纷纷落入大雍皇朝的掌控之中。

大雍皇朝深知擒贼先擒王的道理,但是他们也没有盲目地赶尽杀绝,对于那些开城投降的大梁将领,非但没有丝毫的为难,反而给了他们最大的尊重与优待。这些投诚的将领,不仅保住了性命与地位,甚至在某些地方还被给予了更高的礼遇。

而对于那些城池中的老百姓,大雍皇朝亦展现出无比的人道主义精神,给与了丰厚的赏赐与宽松的赋税政策。这无疑是给那些摇摆不定的城池吃了一颗定心丸,从而使得越来越多的大梁城池选择开城投降。

如此这般,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在大雍皇朝那几乎完美的战略部署与强大的实力面前,再加上大梁内部因为恐慌而产生的种种混乱与绝望,整个大梁皇室已经处于摇摇欲坠的边缘,仿佛风中残烛,仿佛下一道催命符便会降临。

就在两个月后,仿佛是命运的审判终于降临,大雍的千军万马兵临大梁皇城之下。那一百五十万气势汹汹、威风凛凛的大雍军队,如同钢铁铸就的巨兽,密密麻麻地排列在皇城之外,如同乌云蔽日一般,遮天蔽日,那压抑的氛围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只要大梁皇室依然执迷不悟,不肯选择投降,那么等待他们的便是兵临城下、万劫不复的悲惨境地。那高耸巍峨的城墙上,尽管每一个士兵都在拼死抵抗,但那如同汪洋大海一般的敌军,似乎随时都能将这最后的防线彻底冲垮。

大梁皇帝梁兴初心急如焚地看着朝臣们,满含期待地焦急询问道:“诸位爱卿,如今国家到了这生死存亡的关头,可有退敌之法?速速说来。”

可是面对着这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沉重问题,此时的朝堂之上,哪里还有人敢轻易说话?若是说错一句话,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毕竟敌人已经兵临城下,那种无形的压力仿佛要将人压成粉末。

若是真有能够退敌的妙计,恐怕早就已经在第一时间被想了出来并加以实施了。而现在众人皆紧闭双唇,三缄其口,这或许已经是他们此时最好的应对策略。

见此情形,梁兴初气得暴跳如雷,他的肺都要被气炸了。但是在这个最为关键的时刻,在这生死存亡的一线之间,他还是不得不强行压制住自己心头的熊熊怒火。

然而,愤怒也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现在的他急需找到一条能够挽救大梁江山的道路。于是,他强忍着胸中的怒火,将目光投向了伤势刚刚恢复好的詹台峰,带着一丝无奈与期待说道:“詹台老将军,你之前与大雍之人交手过,想必对他们的实力与战术有一定的了解。现在,本皇恳请你如实说说你的看法,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力挽狂澜,拯救大梁于水火之中。”

詹台峰心中一阵悲叹,他深知大势已去,回天乏术。可是面对陛下的垂询,他又不能不说。于是他不得不开口,用一种低沉而无奈的语气道:“陛下,臣不敢说!”

听到这样的回答,梁兴初心中无疑是愤怒到了极点。他恨不得立刻将詹台峰斩杀于当场,以泄心头之恨。可是他心里也清楚,现在敌军已经兵临城下,局势危急万分,在这个时候斩杀对方并不能解决任何的问题,反而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混乱与恐慌。

于是他强忍着心中的怒火,露出一丝勉强的笑容道:“詹台将军尽管说,不管对错,本皇都不会定你得罪。本皇只是希望能够听到你的真实想法,或许你的建议能够成为拯救大梁的最后一根稻草。”

詹台峰心中长叹一声,他抬起头望着高高在上却又满含期待与无奈的陛下,知道此刻自己再隐瞒也无济于事了。于是无奈地说道:“陛下,既然如此那老臣便直说了。微臣认为,退敌已经是不可能了。敌军人数众多,武器精良,而且训练有素。而我们大梁虽然也有一定的抵抗力,但是与敌军相比,差距实在是太大。想要活命,唯有投降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梁兴初听到詹台峰的这番话,顿时感觉仿佛被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整个人都僵住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更不愿意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在他的心中,大梁是他的国家,是他从小生长的地方,他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放弃抵抗。

可是,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容不得他有一丝的幻想与犹豫。詹台峰这番话虽不中听,但却如同晴天霹雳,道破了这个残酷而悲凉的现实。

不等梁兴初说话,一旁的太师杜灵甫终于忍不住开口插话道:“陛下不可啊!詹台老将军说得轻巧,若是投降,谁能保证大雍不会对大梁皇室痛下杀手?他们一旦掌握了主动权,大梁皇室必然会成为砧板上的肥肉。而且,大梁皇室自古以来素有无投降之人的先例,这是我们大梁皇室的尊严与荣耀的象征,难道陛下想要遗臭万年,背负千古骂名吗?”

梁兴初何尝不知道这些道理,他也知道投降之后大梁皇室可能会面临巨大的风险,可是他已经没有了任何的选择。此时的大梁,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就像狂风中的一叶扁舟随时都可能倾覆沉没。

他咬了咬牙问道:“太师可有退敌之策?”

“老夫没有!”杜灵甫这一次倒是回答得极其干脆。他长叹一声,脸上满是无尽的悲哀与绝望。在这生死存亡、千钧一发的时刻,连作为太师的他也想不出一点有效的应对办法,这无疑是对大梁王朝的又一次沉重的打击。

“既然大师没有退敌之策,那便按照詹台老将军的提议投降吧,我想诸位爱卿也应该不想死在这里,既然大家都不想死,就只能这样了。”梁兴初此刻有些无奈地垂了头,他那原本坚毅如山的眼神此刻也布满了无尽的失望。

詹台峰虽然内心很不情愿,对大梁有着无比深厚地感情,但是他知道大势所趋不可挽回,只能无奈地答应下来。

很快詹台峰带着国玺前往大雍军营,去完成这屈辱的投降使命。见到大雍统帅叶一斗之后,他按照礼仪单膝下跪,然后恭敬地说明来意。

叶一斗听完哈哈大笑,笑声中充满了对大梁皇室的嘲讽与不屑。然而在这嘲讽中,似乎也有着一些对詹台峰能够做出这个决定的认可与敬佩,虽然这样的认可在这胜利与骄傲的情绪中也显得那么的渺小。

然后他看向詹台峰道:“詹台老匹夫,你也有今天,之前我便说过,若是我大雍胜利,势必让你大梁付出沉重的代价,如今看来,这结果来得比我想象中还要快。老匹夫,本帅问你,你可后悔?”

詹台峰抬起头,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轻轻地点了点道:“叶将军,老夫很后悔。后悔之前的决定,后悔没有更强大的力量抵御敌军,可是那一切都已经成为了过去的事,是不可改写的过去。现在老夫受命前来投降,代表着大梁皇室的决心,还请叶将军接受大梁投降一事,给大梁皇室留一条活路,让他们在屈辱中还能有生存下去的机会。”

叶一斗并未着急回答詹台峰,而是看向一旁的李媛媛,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询问与请示。李媛媛毕竟是大雍前皇帝,叶一斗虽然贵为现在大雍的最高统帅,但在一些与以往的大雍皇室有关的重要事情上,还是有着尊重的态度。

李媛媛开口道:“叶将军,答应他的要求吧,毕竟战争不是目的,大梁皇室的命运也关系着两个国家的未来。大梁皇室不再享有皇权,所有皇室之人贬为庶民。本公主希望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大梁百姓的痛苦,也不想看到因为皇室的覆灭而带来更加多的灾难与动荡。”

叶一斗听到李媛媛的建议后点了点头道:“詹台老匹夫,你听到了吗?既然李媛媛公主都已经如此决定了,那就这么做吧!本帅会按照公主的意思办理投降事宜。但是,你回去之后,也要告诉大梁皇室的众人,要他们老老实实,不要再有任何的不轨企图,否则,到时候就算本帅想要保住他们,也恐怕是无力回天了。”

詹台峰虽然并不认识李媛媛,但是他刚才已经观察了许久,见叶一斗这么看重这个女子,而且她说话的语气与做出的决定都有一种大度与威严并存的特质,他猜想此女身份一定是非同小可,定是隐藏在背后有着巨大能量的人物。

于是詹台峰连忙回应道:“好,老夫这就回去把话传到!”

詹台峰无奈之中带着大梁的国玺折回皇城,他的脚步沉重而缓慢。当他回到皇城之后,将大雍的条件告诉给了大梁皇帝与诸位皇室成员,那沉痛的声音仿佛每一个字都重重的砸在他们的心上。

梁兴初听完之后,尽管心中有不甘、有悲愤、有无奈,但是他明白现在大局已定,反抗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意义。为了活命以及大梁皇室能够留下一条最后的退路,他还是咬了咬牙答应下来。

从此,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王朝的命运被彻底颠覆,大梁彻底覆灭,成为了大雍皇朝版图中的一部分,只留下无尽的伤痛与回忆在历史的长河中缓缓飘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