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绝色生骄 > 第四二一章 有敌必除

绝色生骄 第四二一章 有敌必除

作者:沙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1 22:29:09 来源:小说旗

太后盯着魏长乐,眉宇间显出一丝愕然之色。

“魏长乐,你可知道,就凭你说的这些话,治你个煽乱朝纲之罪,要了你脑袋,你可一点也不冤!”太后冷笑道。

魏长乐道:“小臣几斤几两,哪有煽乱朝纲的胆子。”

“你谦虚了。”太后淡淡道:“你的胆子,比你自己所想还要大。”

魏长乐抬头,诚恳道:“回禀老佛爷,小臣知道这些话本不该说,也完全可以不说。但老佛爷恩赏小臣,赐了爵位,每次见到老佛爷,就有一种亲切之感。小臣希望大梁国泰民安,所以发现问题,就忍不住想禀明老佛爷.....!”

“果真如此?”太后似笑非笑,“难道不是因为知道自己得罪了独孤氏,害怕独孤氏找你报复,就干脆将事情搞大,甚至干脆利用本宫诛灭独孤氏?”

魏长乐心下一凛,暗想这老婆子果然是敏锐异常,自己的心思对方竟是一眼看破。

他很清楚,这时候如果否认,只会显得虚伪不老实。

“回老佛爷,小臣确有这样的私心。”魏长乐诚恳至极,“小臣奉老佛爷懿旨侦办金佛案期间,与京兆府起了一些冲突,得罪了京兆府参军事周兴。听说周兴与独孤大将军是姻亲,所以心里也担心独孤大将军报复。这次又因为四海馆之事,彻底得罪了独孤家,独孤家肯定对小臣更有成见。但小臣今日向老佛爷奏禀,绝非为了个人的私怨。”

他故意提及懿旨,那也是在提醒太后,如果不是因为奉旨办案,就不会与周兴发生冲突,那么此后也就不会因此与独孤氏结怨。

所以自己如今的处境,还不是因为奉懿旨办案导致?

“是吗?”

“如果小臣担心独孤氏报复,可以向老佛爷请求远离神都。”魏长乐看着太后,一脸纯真道:“小臣初衷,只是想让老佛爷知道,如果皇子与禁军捆在一起,也许......!”

“也许什么?”

魏长乐一咬牙,一字一句道:“也许当年的神都之乱会再次上演!”

此言一出,太后固然是脸色骤变,就是老院使也微皱眉头。

魏长乐心跳却是加速。

他自然明白,当年的神都之乱,乃是禁忌话题。

自己现在当着太后的面突然提到神都之乱,还真不知道太后会是怎样的心境。

但他更加清楚,事到如今,自己必须让太后感受到问题的严重性。

其实魏长乐相信,独孤氏掌控南衙八卫的兵权,太后不可能不重视。

独孤氏的动静,太后肯定也是了解。

但魏长乐却会怀疑太后的判断。

因为太后太过自信。

当年神都剧变,皇帝失智、太子自尽,同时北方塔靼趁虚而入,大梁各道也都是蠢蠢欲动,在此等情势下,但凡处置不当,大梁必然是天崩地裂,甚至会迅速倾塌。

但太后力挽狂澜,挽大厦于将倾,生生扭转了局势,稳住了根本。

这固然让大梁转危为安,同时也必然会让太后拥有前所未有的自信。

此后多年垂帘听政,让大梁逐渐恢复,更会让太后觉得天下尽在其手。

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也正因如此,太后才始终舍不得将手中大权彻底交还给皇帝陛下,从而引起帝后之间的暗流涌动。

曾经权倾天下无所不能的太后,当然是对自身充满极度的自信。

在她眼中,什么独孤氏、南宫氏当然都是棋子,都在她的掌控之中。

执子的棋手,又怎会担心棋盘上的棋子能掀起大浪?

魏长乐明白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道理。

如果太后真的太过轻视独孤氏,那就是最大的隐患。

所以自己必须让太后感受到压力。

虽然太后当年雷厉风行,平定了戾太子之乱,但那段经历,对太后来说显然也是噩梦般的存在。

旧事重提,就是让太后意识到稍有不慎,曾经的噩梦也许会再次上演。

魏长乐要铲除独孤氏,依靠自己的力量那自然是痴人说梦。

唯一的可能,就是借助太后之手。

虽说他甚至不曾见过独孤陌甚至曹王,但已经将这股势力确定为敌手。

而且他相信,自己也已经上了这股势力的死亡名单之中。

太后的判断自然十分准确。

魏长乐从四海馆入手,牵扯上独孤氏甚至曹王,从私心而言,就是防止独孤氏的报复,利用太后将之铲除。

即使无法彻底铲除,至少也要竭力削弱这股力量的实力。

成为独孤氏的敌人,一开始当然不是魏长乐所愿。

但既然已是事实,那就没有退路。

对任何威胁到自己的敌人,魏长乐当然不会手下留情,必然会想尽办法铲除。

谭药师如此,独孤氏同样如此。

太后沉吟片刻,终是道:“独孤陌以钱财收买南衙军将领,这都只是你的揣测。你难道想让本宫仅仅因为你的揣测,就惩处独孤氏甚至曹王?”

“小臣不敢!”魏长乐忙道。

“独孤氏是平乱功臣,曹王更是本宫的亲孙子。”太后缓缓道:“没有确凿证据,本宫当然相信他们对朝廷的忠臣。没有罪证,本宫却下旨惩处大梁功勋之臣,满朝文武怎么看,天下百姓又会怎么看?反倒是你......,魏长乐,你拿不出证据,就是无中生有,构陷忠良......!”

魏长乐心下一凛。

“你声称独孤氏依靠四海馆在东市敛财。”太后目光锐利,凝视魏长乐:“但一个东市能够聚敛多少钱财?要收买南衙军所有将领,仅仅一个东市聚敛的钱财能够填满那些将领的胃口?”

魏长乐听话听音,立马道:“回禀老佛爷,前来觐见太后之前,小臣刚刚审讯得知,四海馆不但只是在东市敛财,而且利用镖局在京外聚敛钱财......!”

太后不说话,伸手出来。

魏长乐瞬间明白,只能道:“小臣还没有确凿证据。”

“那就不要再说这种话。”太后淡淡道:“魏长乐,本宫念你之前的功劳,这次就宽恕你。但你记着,以后在本宫面前指证任何人有罪,先拿出证据。否则本宫便知你构陷之罪,绝不轻饶!”

魏长乐看了太后一眼,恭敬道:“小臣明白了!”

便在此时,忽听到外面传来莫公公的声音:“启禀太后,越王殿下求见!”

“让他等着!”太后神情颇有些凝重,又向魏长乐道:“你先在外等候!”

魏长乐也不多言,躬身退出门。

他知道自己今日这些话,对太后肯定有所震动。

到了外殿,便见到莫公公正向贵气十足的年轻人说话。

年轻人也看到魏长乐从太后屋里出来,先是一怔,但马上露出笑容,迎上前来,颇为欢喜道:“魏长乐,你怎么在宫里?”

这年轻人自然是越王赵贞。

上次在东市潇湘馆,若非魏长乐急中生智,越王自然无法全身而退。

皇子游逛烟花之地,此事一旦被坐实,自然是名誉受损。

越王年纪轻轻,论资历和才干,本来都无法与另外两位皇子相比。

如果再犯有劣迹被四处宣扬,太后想让他成为储君的难度自然是大增。

所以魏长乐在潇湘馆出手相助,也算是真正帮了越王大忙。

“臣拜见越王殿下!”魏长乐拱手行礼。

越王向一旁的内侍监莫问道:“莫公公,你先去伺候太后吧,太后要召见,你过来说一声。”

莫公公微笑称是,甚至向魏长乐点头示意,这才退了下去。

“魏长乐,听说你带人去四海馆砸场子?”越王兴奋道:“当时是不是很威风?可惜本王没有见到,真是可惜.....!”

魏长乐皱眉道:“殿下,是谁告诉你的?”

“王桧呀!”越王道:“本王入宫之前,王桧去了本王府里.....!”

魏长乐左右看了看,问道:“王爷,这里有什么地方可以坐一坐?我腿有些酸。”

“你跟我来!”越王是太后最为宠爱的孙子,对景福宫自然是熟悉无比。

带着魏长乐到了一间屋里,吩咐宫女送上茶水和点心。

魏长乐用很舒适的姿势坐在椅子上,全身放松。

方才向太后回话,他即使胆识过人,但面对太后那样的人物,还是绷紧了神经,并不轻松。

“魏长乐,上次.....上次的事,可多谢你了。”越王轻声道:“本王一直想向你当面道谢,但太后禁足,让人看着本王,除了王府和宫里,本王现在去不了别的地方.....!”

魏长乐笑道:“殿下客气了。对了,王少卿跟殿下说了些什么?”

“其实他就是胆小怕事。”越王道:“你们大闹四海馆,还将人抓去了监察院,王桧事后心里不踏实。他担心独孤大将军因此事生恨,会责怪到王家。他找到本王,是想让本王对三皇兄说一声,让三皇兄转告独孤大将军,这次并非是冲着独孤家,仅仅是与四海馆有些冲突。”

魏长乐皱眉道:“王桧让殿下帮着说情?”

“反正本王可不会说。”越王没好气道:“本王最不想见的人就是三皇兄。每次见到他,他总是挖苦本王,本王见到他都要绕道走,怎会主动去找他?魏长乐,还是你胆子大,敢动独孤大将军的人......!”

“殿下,你和王少卿的交情很深吗?”魏长乐歪着脑袋,盯着越王,“怎么你总和他混在一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