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 第626章 仗义每多屠狗辈

第626章 仗义每多屠狗辈

胡不归立于一旁,悄然抬眸望向李承乾,只见陛下眉头紧蹙,眼神之中满是对娘娘病情的心疼。

那眸光之中的愁绪,恰似深秋里凝在枝头的寒霜,沉甸甸地压着。

胡不归心里明镜似的,这世间的事,人力终有尽头,即便贵为帝王,面对心爱之人被病痛折磨,也只能徒唤奈何,有些事强求不来,只能徒增满心哀愁 。

李承乾像是察觉到了胡不归的目光,微微转过头,目光中少了几分朝堂之上的威严,多了些寻常人的恳切。

“不归啊,”他轻声开口,声音略带沙哑。

“你潜心研习医术,可不能只一头扎进医理药理之中,更得将心比心,实实在在地去照顾病人的感受。这世间万事万物,皆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实际情形,行医问药这件事,更是马虎不得,必须要结合实际来考量。”

他微微顿了顿,抬眼望向远处那朱红色的宫墙,

“就拿你给娘娘开的药方来说,不可否认,你的方子药效显着,娘娘也因此从昏迷中苏醒,病情有了极大的好转,这是你的功劳,朕心里自是清楚。”

李承乾收回目光,再次看向胡不归,眼神里多了几分期许,“但你可曾想过,那药汤苦涩得难以下咽,每日还要服用六次,这般频繁又痛苦的服药过程,任谁的脾胃能承受得住?”

“病人喝了药就忍不住恶心呕吐,根本无法正常进食,长此以往,身子又怎能真正好起来呢?”

胡不归静静的听着,陛下所言句句在理,鞭辟入里。

自己一心扑在医术的精进上,追求药到病除的神效,却实实在在地忽略了病人在服药过程中的艰难承受。

他张了张嘴,本想解释几句,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陷入了沉思。

那些平日里烂熟于心的医书典籍、方剂药理,此刻在他脑海里不断翻腾,似乎有一个全新的理念呼之欲出,可又始终隔着一层朦胧的纱,怎么也抓不住。

李承乾见他若有所思,便不再多言,扭头看向一旁候着的张显怀,语气恢复了几分往日的威严:“显怀,你去把轮椅推过来。”

“小桃红,你去将你家小姐扶到轮椅上,随朕一起去晒晒太阳。”

“是,陛下!”

张显怀和小桃红齐声应道,两人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快步离去,不多时,便小心翼翼的推着轮椅回来了。

乾武十六年秋末,日光柔和而温暖,微风轻拂,带着丝丝缕缕的花香与草香。

花园里繁花似锦,争奇斗艳,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李承乾站在空旷的草地上,身旁停着一辆造型奇特的两轮车,这便是大唐的第一辆自行车。

他深吸一口气,翻身跨上自行车,双手稳稳握住车把,双脚踩在踏板上,轻轻一蹬,车子便缓缓向前驶去。

车轮滚滚,在草地上留下两道浅浅的痕迹,带起一阵微风。

“小姐,你快看啊,陛下真的让那东西动起来了!好快啊!小姐!”

小桃红兴奋得满脸通红,在苏芷身旁蹦蹦跳跳,一边挥舞着双手,一边大声呼喊,希望能让自家小姐打起精神来。

苏芷坐在轮椅上,身姿微微前倾,目光自始至终紧紧地追随着李承乾的身影,一刻也未曾移开。

她看着那个在阳光下肆意骑行的男人,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两人相识相知的点点滴滴。

曾经,她以为帝王皆薄情寡义、冰冷无情,踏入宫廷,等待自己的或许是无尽的勾心斗角与孤独寂寞,那些漫长的黑夜里,她也曾为未来的宫廷生活辗转反侧。

可命运却如此眷顾她,让她遇见了李承乾,这个视她如珍宝,满心满眼只有她一人的男人。

他给予她独一无二的深情厚爱,温暖着她的岁月。

看着看着,苏芷的眼眶渐渐湿润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一滴晶莹的泪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她的手背上。

她不敢想象,若是自己有一天离他而去,留下这世间最孤独的他,该如何面对这漫长岁月。

自己是他的慰藉,若是她走了,他该怎么办啊……

乾武十六年冬初已至。

咸阳医学院内,一场关乎大唐医学变革的研究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胡不归整日埋首于各种药材、方剂和实验器具之间,桌上堆满了写满密密麻麻字迹的纸张,地上摆放着形态各异的瓶瓶罐罐。

他的眼睛布满血丝,面容憔悴,却依旧精神抖擞,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之中。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失败,无数个日夜的潜心钻研,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与希望交织中,终于,改变大唐医疗史的一刻来临——胶囊问世了!

从这以后,大唐的百姓们在治病用药上有了更多选择。

既可以选择传统的煎煮汤药,虽然味道苦涩,煎煮过程繁琐,但药效稳定,深入人心。

也可以选择新问世的胶囊,只需用清水送服,方便快捷,大大节省了时间与精力。

不过,此时的胶囊工艺尚不完善,与后世成熟的胶囊相比,无论是在制作材料还是工艺水平上都存在着巨大差距,价格更是比煎药高昂许多,这使得许多普通百姓望而却步。

即便如此,这一成果依然让大唐的医学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小步,为无数患者带来了新的便利,在医学发展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与此同时,明州港,吴府内一片寂静,唯有庭院里的树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

庭院中的那棵老槐树,枝叶繁茂,却也在这夏日的微风中轻轻摇曳。

吴天岩坐在吴双全的病榻前,手中提着一壶陈酿多年的好酒。

这酒,是吴双全生前最爱,那熟悉的酒香,承载着父子俩无数美好的回忆。

今日,吴天岩特意取来,想再陪父亲喝上最后一次,让这酒香伴随着父亲走过人生最后的旅程。

他庄重的打开酒瓶盖,一股醇厚的酒香瞬间弥漫开来,在这略显沉闷的房间里肆意飘散。

他拿起桌上的两个酒杯,缓缓斟满,酒水在杯中晃动。

“爹,来,儿喂你喝酒。”

吴天岩声音带着几分哽咽,他微微俯下身,将酒杯轻轻递到吴双全嘴边。

吴双全费力地微微张开嘴,眼神里透着不舍。

他的目光缓缓落在吴天岩的脸上,将儿子的模样深深地刻在心底。

吴天岩小心翼翼的倾斜酒杯,让酒水缓缓流入父亲口中。

那些一起度过的风雨岁月、那些平凡日子里的欢声笑语,此刻都随着这酒水,流淌进了彼此的心里。

李积静静地站在门外,透过半掩的门扉,将这一幕尽收眼底。

他与吴双全素昧平生,但看着屋内这对父子的生离死别,心中不禁泛起一阵酸涩。

生老病死,本是人生常态,可亲眼目睹,依然让人感慨万千,心中满是对生命无常的无奈。

属于他们贞观的时代,正逐渐远去,像那缓缓西沉的落日,一点点消失在地平线。

那些曾经并肩作战、共同开创贞观盛世的人,正一个又一个地离去,成为历史长河中的记忆。

新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速度太快了,快到他们这些贞观时期的老人,都有些跟不上它的节奏,难以适应这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就像被遗落在旧时光里的旅人,看着周围的一切日新月异,心中又是高兴,又是孤独。

吴双全喝完酒,缓缓伸出手,用尽最后的力气,紧紧拉住吴天岩的手。

吴天岩见状,将自己杯中酒一饮而尽,而后眼眶泛红,凝视着床榻上的父亲。

“爹……”他嘴唇微颤,轻轻唤道,那一声“爹”,仿佛用尽了他所有的力气,饱含着他对父亲一生的感恩。

吴双全嘴角微微上扬,露出欣慰的笑意,那笑意里,有对儿子的放心,有对一生的满足。

随后,手上的力气渐渐松开,双眼缓缓闭上,与世长辞。

吴天岩呆愣了片刻,随后缓缓俯下身,紧紧地抱住了吴双全,这个男人,虽与他并无血缘关系,却给予了他如山般深沉的父爱。

这一辈子,吴双全视他如亲生儿子一般。

而他,也从未辜负吴双全的养育之恩与殷切期望。

正如那句“仗义每多屠狗辈”所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