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 第809章 大唐的疲惫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第809章 大唐的疲惫

作者:哈李路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1 11:47:16 来源:小说旗

咸亨二年春,长安城的晨雾还未散尽,朱雀大街两侧早已挤满了翘首以盼的百姓。

青石板路上,车轮碾过一夜秋雨留下的水洼,溅起细碎的水花。

一辆装饰简朴却透着威严的马车缓缓驶入城门,驾车的侍卫腰悬唐横刀,身姿挺拔如松,他们护送的,正是刚刚在西方边陲立下赫赫战功的吴天岩将军。

百姓们窃窃私语,谈论着前线传来的捷报。

据说此次战役,唐军打得西方诸国闻风丧胆,大唐的威名,再次远扬四方。

人群中,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杖,浑浊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

有年轻的妇人,抱着孩子,轻声讲述着大唐军队的英勇。

还有热血的少年,握紧拳头,憧憬着有朝一日也能像吴将军一样,驰骋沙场,保家卫国。

马车一路驶向皇宫,吴天岩坐在车内,思绪却飘回了战场。

如今,看着长安的繁华依旧,百姓安居乐业,他心中满是欣慰,同时也多了几分牵挂。

陛下的风疾,不知是否有所好转?

两仪殿外,锦衣卫指挥使王灿和不良人指挥使董然早已在此等候。两人见到马车停下,立刻上前,恭敬地打开车门。

“吴将军,陛下在两仪殿等你呢!”

王灿面带微笑,眼神中透着敬意。

吴天岩整理了一下身上的铠甲,点了点头,大步走向殿门。

踏入两仪殿的那一刻,他的目光不由自主的落在了太师椅上那个熟悉的身影上。

只见李治正伏案批阅奏折,面色红润,神采奕奕,全然不似传闻中被风疾折磨得奄奄一息的模样。

吴天岩心中一惊,愣在了原地。

李治似乎察觉到了他的到来,缓缓抬起头,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吴将军,回来了啊?”

“是,陛下!臣回来了!”吴天岩回过神来,连忙行礼,心中的惊讶却难以掩饰。

李治放下手中的奏折,站起身来,走到吴天岩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怎么?是不是很惊讶,朕的身体很好,你来的这一路上,估计是都听说朕犯了风疾,朕要不行了,朕的大限也快了是吗?”

吴天岩下意识地点了点头,犹豫片刻后说道:“臣听闻陛下风疾发作,心中忧虑不已,日夜盼望着能早日归来,护陛下周全。却不想……”

李治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言:“没那么严重,朕是装病,是犯了风疾,但是并不严重。不过等朕出了这两仪殿,朕可又要生病了,还请爱卿出去后不要说漏嘴了。”

“是,陛下!臣定当守口如瓶。”

吴天岩郑重的说道。

陛下此举必有深意,朝堂之上,各方势力暗流涌动,陛下以病弱之态示人,或许正是为了迷惑敌人,掌控局势。

吴天岩从怀中掏出一个精致的小册子,双手奉上:“陛下,这是大军出征的所有战报和损耗,还有立功将士名单。”

“此次战役,将士们奋勇杀敌,不畏牺牲,才有了这场大胜。”

李治接过小册子,仔细翻阅着,脸上露出欣慰的神情:“朕知道了,有功将士,等他们回来以后,朕都会一一论功行赏。”

“此次大捷,你们功不可没。”

吴天岩看着李治,心中犹豫再三,最终还是鼓起勇气说道:“陛下,臣在与中东人和西方人交战过程中,发现他们眼中满是仇恨的种子。”

“臣觉得,陛下不该同意他们的投降。既然打都打了,不如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我们大唐虽然会损耗国力,但是,他们可是亡国灭种啊!国家可以战后慢慢治理。”

“陛下,虽然协议签订了,但是,臣愿意带一支精兵强将,接着攻打西方,事后,陛下只需要说是臣的自作主张便是。”

李治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抬起头,眯起眼睛,目光如鹰隼般盯着吴天岩:“怎么?在你吴将军的眼中,朕就是那么容不得身上有污点的人吗?”

吴天岩心中一紧,当即拱手,单膝跪地:“臣不敢!”

“臣只是为大唐的长远考虑,担心这些敌人日后卷土重来,危害我大唐边境。”

李治背过身去,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宫墙,语气缓和了下来:“你想得到的事情,朕又如何想不到?”

“朕也知道,等稳定下来,等后世之君再攻下西方这种话,基本上没什么机会。”

“时间太长,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可是,若真如你所说,朕一意孤行,致使我大唐百姓民不聊生,这么大片的土地,到时候真的能吃得下来吗?”

“就是现在,朝廷接下来每年拨款都维持不住。”

吴天岩沉默了,他明白陛下的顾虑。

战争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国力、民生的比拼。

大唐虽然强大,但连年征战,百姓早已疲惫不堪。

若继续西进,即便能取得胜利,后续的治理和维持也将是巨大的难题。

“想要彻底荡平西方?”李治突然起身。

“你可知维持这条横贯西方的蒸汽铁路,每年要消耗多少精铁?工部新制的蒸汽机,又有多少匠户为此失明?”

吴天岩沉默了。

他想起行军途中,那些用蒸汽挖渠却被烫伤的百姓。

想起为制造火器,各处的铜山已被开采得千疮百孔。

李治走到舆图前,看着整个欧亚大陆。

“你看这万里疆土,每一寸都需要用粮食、用人心去滋养。”

“朕的病,是装给别人看的。”

他的指尖停在君士坦丁堡,“但大唐的疲惫,却是真的。”

“陛下,当年汉武帝,可就举国之力,灭了匈奴啊!我大唐也当有破釜沉舟之勇气!”

听到吴天岩的话,李治摇了摇头。

“不一样的,吴爱卿,当时大汉的百姓和我大唐的百姓,能一样吗?”

“那时候,都是苦过来的,再吃点苦也没什么,可我大唐百姓过的日子,是汉武帝时期的百姓想都不敢想的。”

“而且。我大唐百姓民智已开,这天下,少不了的就是聪明人,一旦去,朕一意孤行,打得我大唐百姓苦不堪言。”

“到时候,你猜猜这天下,有多少人会因为日子开始不好过了而造反?”

“百姓都有自己的思想了,到那时,即使有那么多土地,又有什么用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