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 第892章 金融危机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第892章 金融危机

作者:不吃葱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11 15:29: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虽然和法国暂时没谈成,但只是暂时。

德国驻美公使刚刚接到陈正威的邀请,正在前往旧金山的路上。

诺布山上的豪宅,陈正威坐在二楼的椅子上,他其实很喜欢这里的风景,能眺望到远处的海平面。

不过林长宁不喜欢这里,这处豪宅就一直空着。

叶卡捷琳娜和索菲亚正坐在两边,不时往他口中塞一瓣苹果。

陈正威拿过手边的报纸,头条是英国如今大量纺织厂停工破产,失业大潮席卷伦敦。

而下边一条报道就是“尼克尔普莱特铁路公司进入破产程序!”

“开始了啊……”陈正威扬起眉毛,轻声说道。

他知道这家铁路公司,手中有着圣路易斯、芝加哥、纽约之间的重要路线。

随着第一家铁路公司倒闭,接下来会有更多的铁路公司、工厂、贸易公司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倒闭。

就像1873年那样,当时美国的300多家铁路公司,有89家铁路公司申请破产。

而每次金融危机,在大量行业中都是一场大洗牌。

如同陈正威所想的那样,如今纽约的金融界已经是风声鹤唳。

随着美英之间的冲突,之前就有大量资本外逃,金融机构紧缩。

之前大量盲目扩张的公司早就已经摇摇欲坠,两个月前就在到处寻找新的资金来源。

然而每个人都能察觉到现在的情况,没人愿意救他们一把。

容嘉材也不愿意。

在尼克尔普莱特铁路公司进入破产程序的同时,还有大量工厂和中小企业停工破产。

容嘉材之前就通知了中华总商会的华商们,他们早就准备了大量资金,正在蠢蠢欲动。

不单单是他们,那些一直在寻找机会的南洋富商,也在留意着中华总商会的动向,等着他们动起来。

与此同时,芝加哥的一处豪宅,一个华人青年摘下软帽放在沙发旁的茶几上,与对方握手后坐下来,一边打量旁边的奢华装饰一边笑着说道:“你这里看起来很棒!一定花了不少钱!”

“虽然这里确实是我的骄傲,但我想这并不算什么。”对面是个穿着体面的中年白人,很谨慎的说道。

他是芝加哥和西北铁路公司的总裁,马文.休吉特。

他有不错的管理能力和眼光,因此在很多铁路公司正在陷入困境的时候,芝加哥和西北铁路公司正在不断的扩张。

马文.休吉特心中也在盘算对面这个叫许子春的华人来找自己做什么。

对方的拜帖是颜清友的人直接送上门的。

而颜清友,是陈正威在芝加哥的代言人。

虽然作风很低调,但芝加哥的这些富豪都很“尊重”他。

“先生,你知道中国文化么?”许子春打量片刻后转过头问。

(南洋许家子弟,陈正威声名鹊起后,他和林文庆一起来到旧金山,在颜清友手下做事的,是最早一批来旧金山的南洋家族子弟。他们的父辈林抚远、许信义在广东、南洋一带做事。)

“是的,我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我正在看《孙子兵法》……”马文.休吉特立刻道。

“那太好了,那你应该听听另外两句话,清静无为,顺其自然。”许子春顿时笑了起来。

“意思是事情要顺其自然的发展,人不要强行做某些事情!”

“就像树的叶子会落下,就像人会老去会死亡,这是自然而然的。”

“很多人不懂得顺其自然,平白去做一些没有结果的事情,自找烦恼……”许子春饱含深意的看着对方。

马文.休吉特的脸色,随着许子春的话,从一开始的谨慎,逐渐变得严肃起来。

他明白对方的意思了。

他的芝加哥和西北铁路公司正在筹划借机吞并一些铁路公司……而显然,对方是来警告自己的。

“这是陈先生的意思?”马文.休吉特询问。

“我只是在和你讲中国文化,刚才我和你说的,是一个叫老子的人写的《道德经》,有机会你应该好好读一遍。”许子春根本不接他的话。

态度他是表达了,至于听不听,那就看对方的了。

这是陈正威的意思,还是容嘉材的意思,其实并不重要。

许子春来的快,走的也快,只坐了十分钟后留下一张名片,接着便起身拿着帽子离开。

马文.休吉特坐在沙发上手中拿着名片,脸上的表情变幻不定。

名片上面是西部投资公司,许子春。

而西部投资公司,就是容嘉材掌握的,用来控股大量企业的一个公司。

旧金山和洛杉矶的大量表面看起来和陈正威没什么关系的工厂和企业,西部投资公司都拥有一些股份。

……

尼克尔普莱特铁路公司进入破产程序,像是吹响了号角。

接下来几天,陆续有几家铁路公司进入破产边缘,整个东部的金融行业都是一片慌乱。

就连街道上的普通民众,都能感受到那种压抑的氛围。

每天都有人失业。

与此同时,许子春也拜访了几个金融业和铁路行业的高层。

一些原本借助这个机会吞并其他铁路公司的人,在他的拜访下,都不甘的停下了动作。

而容嘉材派出的人,也开始联络各地司法机构,加速一些公司的破产程序,让那些公司的资产快速进入拍卖环节。

……

一艘船刚刚离开奥克兰,前往海峡对面的旧金山。

而在船上的,都是一些衣着体面的人,中间也夹杂着穿着陆军军装的男子。

这些人就是从华盛顿前来谈判的团队。

“看什么呢?”旁边的人看到一个男子一直在看烟筒,也随着他看过去。

只见烟筒上面偶尔会冒出一些蓝灰色的烟雾,数量很少,与正常船只排出的烟雾完全不同。

除此之外,这艘船一直在以一种极高的频率震动,好像随时会散掉一样。

“据说这种船用的不是蒸汽机,而是发动机,和街上那些汽车差不多。汽车你一定知道!”旁边的人立刻道。

奥克兰和旧金山之间的客船,有一些早就改造成了柴油发动机的船只。

虽然故障率很高,乘坐体验也不算好……不过任何技术只有落地并且大规模应用,才能快速发展。

之后这种柴油船还有不少报纸报道过。

虽然这种柴油船的问题很多,但有一个优势是其他船只比不了的,不需要预热,启动速度快,随时停随时走,极为灵活。

许久,之前一直看着烟筒上方的男子才有些感叹道:“这边总是有新东西!”

一行人上了岸后,随着接他们的人去酒店,一路都在仔细打量着这个生机勃勃的城市。

这里最大的特点就是潮湿,但干净,到处充斥着华人,以及街上大量的汽车。

这里的汽车,比起华盛顿和纽约要多得多。

到了酒店后,就看到大厅有大量记者堵在宴会厅门口。

“这里是有什么事情么?”一行人都有些好奇,在等待入住酒店的时候,拉过人打听。

“今天有一个新药公布,叫做阿司匹林!”被叫住的记者随口说道。

“是做什么的?”

“治疗发热、感冒以及疼痛……”那个记者随口回复后就加快了脚步,他要赶快回报社。

只剩下那些谈判团队的人面面相觑,刚才的那种感觉更深了。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如今不仅仅是陈正威的公司总在旧金山发布新东西。

就在今年,旧金山还举行了一次科技博览会。

很多和轻工业、农业有关的新技术,都在博览会上出现。

要知道如今旧金山有着大量的投资者,他们都携带者资金从美国其他地方来到这里。

他们在这里寻找投资机会,寻找新项目进行投资。

因此旧金山的科技博览会,对很多发明家和小公司很有吸引力。

随便拎着根棍子在旧金山市中心的街头殴打是十个人,其中就有两个投资人和一个发明家。

……

“威哥,谈判团队来了!”

“知道了,通知一下秀才!他们需要先验证一下无线电报的技术,安排一下!”陈正威交代道。

这个谈判团队,不需要他亲自见。

第二天,秀才就安排了谈判团队验证无线电的技术,除了大量的资料之外,还安排他们往波特兰发了一封电报。

随后波特兰那边用无线电报来向旧金山发一封同样的电报。

而波特兰和旧金山之间,直线距离是885公里。

在旧金山的无线电报塔外面,整个谈判团队的人都在紧紧盯着里面的电报员不断的记下代码,随后在纸上进行翻译。

当电报翻译后并且拿出来递交到谈判团队手中,立刻在每个人手中传了一圈。

“没有错,是我们刚刚发送的电报!”

“竟然真的传回来了,没有任何电报线!”

“简直是个奇迹!”

几乎每个谈判团队的人,都能意识到这代表了什么。

在确认了无线电技术真的如同所说那样之后,他们立刻先向华盛顿发送了电报,随后向秀才索取更多的资料进行评估。

两天后,双方便正式进入了谈判环节。

……

与此同时,一批阿司匹林也被送到了美国东部的各大医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