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 第894章 通信新时代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第894章 通信新时代

作者:不吃葱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12 22:19: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英国对西班牙进行了经济制裁,西班牙的情况在短时间内就会进一步恶化!”欧拉利亚双手抓住陈正威的手,放到自己的脸庞。

“大量的柑橘、柠檬和橄榄烂在地里,西班牙需要帮助!”

随着英国对西班牙进行制裁,提高关税并且减少从西班牙进口农产品,西班牙的情况迅速恶化。

西班牙是一个以农业出口为主的国家,现在接近10月份,正是柑橘、柠檬、橄榄的早期采摘期。

如果不能尽快找到销路,大量农产品会烂在地里。

西班牙如今本来就不富裕的情况,会变得更加雪上加霜。

随着社会的动荡,反对党越来越大,西班牙如今的政府也很有可能被推翻。

“美国政府会给你们帮助!”陈正威在欧拉利亚的脸上摸了摸:“你们需要减少对英国的依赖,增加对法国和德国的出口份额!”

“也可以将货物运到美国,美国这边我可以帮你们打开一些销路。”

美国东海岸是个巨大的市场,富裕人口众多,对欧洲特色农产品市场的需求在不断增长。

不过很多农产品的保存方式,根本运不到美国,这就要靠西班牙人自己想办法了。

他们或者是改进运输的保鲜方式,或者是将货物卖到法国、德国等国家。

陈正威又不是他们爹,他哪会理会这些。

对欧拉利亚说的这几句话,全是敷衍。

陈正威随后接着道:“你们正好要借助这个机会进行改革,发展轻工业!”

“轻工业产品比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大得多。”

“纺织品、羊毛产品,将农产品进行轻加工……这些技术要求很低,门槛低,工人培训的时间短,而且能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

“美国贷款给你们的钱,可以帮助你们稳定货币,你们需要修建铁路和工厂!这样能在短时间内创造大量就业……”

“而美国也会在西班牙投资一些工厂!”

“同时你们也要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增加机械和化肥的使用。我听说你们那边农业水平很低,比起法国和德国要落后很多……”陈正威耸耸肩,作为一个欧洲还算发达的农业国家,他都不知道西班牙是怎么发展到现在的。

重工业薄弱落后,产量低的可怜。轻工业也差不多,机械化程度极低,生产方式落后,大量使用畜力人力,就连农业都比法国和德国落后。

在陈正威看来,西班牙除了有公主之外,一无所有。

他们竟然还能有殖民地?

欧洲人都他妈是大善人啊!

当然,现在他们也没有殖民地了。

陈正威的话语停顿了一下,思维有些延伸,他突然有些好奇,一百多年后西班牙为什么会是一个发达国家?

只能说西班牙最大的运气就是他们在西欧,欧洲的核心区域。

陈正威走神了一瞬间,便在欧拉利亚脸上又捏了一把。

“短时间内发展轻工业,同时提高农业技术,这是你们唯一的选择和出路。”

欧拉利亚将陈正威的话认真记下,随后追问:“那笔贷款什么时候到?”

“等和英国谈判完!”

美国政府贷款给西班牙的那笔钱,西班牙要拿出大部分在美国购买物资,包括化肥,钢铁、工业设备、农业机械、石油和其他一些东西,其中又有不少是陈正威的生意。

比如农业机械、化肥和石油,以及少量精密设备。

加州工业设备设计制造公司,是美国顶级精密设备制造公司之一。

这家公司的前身是普拉特-惠特尼公司,位于东哈特福德,被陈正威连工厂带设备带人打包从东海岸搬到了加州。

之所以不是全用于从美国购买物资,是美国政府求稳,让部分钱流入国际市场,降低国内通货膨胀的风险。

要知道美国政府这次超发了7.5亿美元。

而去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才100亿左右,联邦政府的财政收入才3.6亿美元。

超发了相当于联邦政府两年的财政收入,美国政府也很谨慎。

……

第二天,陈正威起床后找出来一件红色长裤和白色衬衣,将袖子挽到手肘,胸口的扣子少扣了两颗,原本脖子前面挂的十字架早就不知道扔到哪去了。

原本加入新教就是为了新教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认同,陈正威很喜欢戴着个十字架出现在公众面前。

到了如今,关系早就建立起来了,十字架也没意义了,早就不知道被他扔到那个箱子底了。

陈正威下楼,叶卡捷琳娜和索菲亚已经在大厅等候了。

这对相貌美丽气质冷峻的双胞胎坐在那里,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一个25岁左右,衣着体面的男子整理了一下衣服,旁边的朋友就拉住了他:“你不会是想要认识她们吧?”

“为什么不?”

“你看看那几个人!”

在同伴的提醒下,他才注意到两人不远处站着几个华人,虽然那几个人看起来是在闲聊……不过目光不时会扫向周围。

“她们是中国陈的人?”那个男子有些不甘心。

“我听说前些日子的宴会上,中国陈身边有一对双胞胎!”他旁边的朋友警告道。

他们连参加陈正威的宴会资格都没有。

他可不希望自己这位好友因为冒失给自己和家族带来麻烦。

那是致命的。

而一些聪明的人,早就留意到了周围的华人,对那对双胞胎避而远之。

看到陈正威从楼上下来,双胞胎才露出笑容,脚步轻快的走过去一左一右的抱住陈正威的胳膊。

“陈先生!”

“中午好,陈先生!”

酒店里,每个看到陈正威的人都站到一边,躬身问好。

陈正威晃晃悠悠的走向餐厅,对于那些人的问好根本听不见。

不过走到一对年轻人身边的时候,陈正威脚步停顿了一下,扭头看向其中一个年轻人,脸上有些疑惑:“你刚才说什么了吗?”

“没……没有!”那个年轻人在面对陈正威的时候有些结巴。

“他在向陈先生问好!”他的朋友连忙拉了他一把。

“又没问你!”陈正威撇了他朋友一眼,然后又审视了一下那个年轻人,20出头的年纪,衣服看起来不错,家境应该很富裕,从举手投足看,也接受过礼仪课程。

陈正威打了个哈哈,皮笑肉不笑道:“看来是我刚才听错了!”

便直接去餐厅了。

你问好了,陈正威可能听不到。

但你没问好,他肯定能听到。

如果是普通人这样,陈正威不在意。

但是这样身家富裕,接受了礼仪课程的人出现这种态度,陈正威就要想想对方心里在想什么,是不是对自己有什么意见了。

而跟在陈正威身后的几个马仔也看了那个年轻人一眼。

一行人进入餐厅后,那个年轻人的朋友急道:“你有麻烦了!”

随后警告道:

“你不要走,一会儿等他们出来,一定要大声问好并且道歉……”

“或者离开旧金山!”

陈正威吃完早茶的时候,那两个青年就站在餐厅门口,大声道:“陈先生,中午好,刚才我失礼了,第一次看到陈先生,紧张的说不出话来……”

陈正威仿若没听到一般就带人去了宴会厅。

那个青年有些手足无措的站在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朋友这才将他拉走:“走吧,应该没事了……”

“不过以防万一,你去其他地方呆几个月再回来。”

宴会厅中,大量记者已经在等着了,不过没人露出不耐烦的表情。

在前面的台子上,则是用黑布蒙着一个巨大的设备,让在场的记者都在心中猜测黑布蒙着的是什么。

不过更引人注意的,是前排坐着的法国公使、德国公使和美国邮政部长,还有几个穿着海军和陆军衣服的人。

“你们都来的这么早?我没来晚吧?”陈正威进了宴会厅后,看着坐满的人,打了各哈哈道。

所有人都扭头看向他啊,很多人都情不自禁的多看了一眼他身边的双胞胎。

“下午好,陈先生。现在时间刚刚好!”法国公使卢斯坦微笑道。

“没迟到就好。不过今天的主角不是我,而是台上的那个东西!所以你们不用看我,看它就可以了!”陈正威笑眯眯的走到台上。

目光在众人身上扫了一圈才道:“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这个世界一直在变化!”

“这一百年来,整个世界都随着科技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火药、枪械和大炮不断改变战争形态。”

“蒸汽机改变了工业生产的模式,让生产力逐渐变强,物资越来越丰富。”

“你们的爷爷奶奶辈,年轻时靠着书信将消息传递到大西洋的彼岸。”

“40年前,电报机让我们第一次实现了即时通讯。这项发明让两地之间的信息传递从数天缩减到了数分钟。”

“之后,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让欧美两大洲紧密相连。”

“然而,电报线路的铺设和维护成本高昂,时刻受到自然的损坏,无论海底还是陆地都是如此。”

陈正威的声音从陈述,变得越来越洪亮,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他身上传递出的力量感。

这种力量感不断增强着他话语的力量,让所有人都正襟危坐,倾听着他的话语,而内心充满了对他接下来要说的话的期待。

哪怕是早已知道内情的人也是如此。

“今天,我们站在新的科技革命的门槛。”陈正威伸手直接扯掉蒙着的黑布,露出下面的设备。

“向你们介绍一下,无线电报机!”陈正威脸上充满了笑容,话语也越来越激昂。

“它彻底改变通信的方式。它不再需要连接铜线,而是通过无形的电磁波传递信息。这意味着什么?你们能想到吗?”

随着陈正威的话语,在场的记者都兴奋起来。

别说他们,就连很多陆军和海军的人,都无法理解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波是怎么传递信息。

陈正威的话语停顿了片刻,才道:

“船只在海上也能随时与陆地通信。”

“偏远地区无需铺设昂贵的电缆就能接收信息。”

“通信成本将大幅降低,信息传递更加便捷可靠。”

“这是我带给你们的,是技术的进步,是这个世界,是人类文明再次前进了一大步。”

“一百年前,人们无法想象现在的世界。而现在的你们,也无法想象一百年后的世界!”陈正威站在台上,伸手指向众人。

那充满力量的声音仿佛在告诉所有人,我能看到未来的世界,但你们看不到。

“在座你们,都是历史的见证者!”

“见证人类通信史的新纪元!”

陈正威的话音一落,下面的绅士们就疯狂鼓掌,掌声雷动。

陈正威虽然很少公开演讲,但他实际上非常擅长这个,非常擅长鼓动人心。

他的演讲风格多变,很多时候充满了傲慢,但多听几次他的公开讲话,就会发现是他散发出的强大力量感和自信,让人们下意识的去相信他。

片刻后,陈正威双手下压。

“我们现在可以做一个小小的实验!”陈正威目光在下方人群扫了一圈:“请三位幸运记者,去码头那边发一份无线电报,然后我们在这边接收……”

说完后,陈正威就走下台,让实验室的人主持这次实验。

这样能让这场发布会更加的冲击人心。

很快,在场的人群中选出三个记者,随着陈正威的手下前往码头方向,在那边发一份电报过来。

而在台上也摆了另外一个小型的无线电报机。

随后实验室的人员介绍,那种大型无线电报机是用于远距离传递信息,而这种小型便携式的无线电报机,可以随身携带,随时移动位置,并且在一段距离内发送电报。

二十分钟后,电报员戴着耳机,不断用笔记录着,然后抬头道:“这里是五公里外的旧金山码头,远处有几个工人在休息,他们叫麦克、利维、和约西亚。”

片刻后,电报员再次抬头,微笑道:

“你好,新时代!”

“他们说:你好,新时代!”

场中顿时掌声雷动。

很多人都站了起来,脸上充满了热切和兴奋,以及参与这样历史事件的荣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