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喜唐 > 第131 章 许敬宗要成为太傅了

喜唐 第131 章 许敬宗要成为太傅了

作者:微微的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07 19:28: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册封太子的礼仪繁杂至极。

在百官朝贺之后还要谒谢皇后。

皇后需要赐太子玉佩和带着注疏的《孝经》,这是流程,不能少。

这个流程走完了之后还有。

三日之后太子还要乘金辂车绕长安城一圈。

那时候朱雀大街两侧会搞百戏杂陈供百姓观看。

以示君民同乐。

最后一步李厥进国子学,拜祭文庙,彰显尊师重道。

这一步结束之后还要再等七日。

七日后朝廷要确定太傅人选。

李厥要拜太傅,进弘文馆和众人听太傅讲第一节课。

天下之命,悬于太子;太子之善.....

第一节课的名字叫做“克已复礼”,出自《论语·颜渊》。

圣人的诸多弟子中颜渊的德行是最好的。

这一节课是要告诉李厥成为太子后要有德行,从而成为一个“仁者”。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这一节课李承乾也学过。

(pS:唐朝太子的第一节课叫经筵开讲,内容就是克已复礼。)

这一节课颜白只要在家年年都必须学。

老爷子在的时候是老爷子讲,老爷子走后是大兄颜师古讲。

克己复礼颜白都能倒背如流了。

等到再往后,颜白觉得该轮到自己讲了!

颜白站在避风处默默的计算着还有多久可以离开皇宫,回家去暖和一下。

站在高处的那些老一辈的已经有些难受了。

已经忍不住搓手了。

好在礼部提前有了准备,就怕有人扛不住晕倒在这大礼上。

内侍拎着冒着热气的姜汤开始给那些大臣送去。

陆拾玖咽了咽口水,他也很想喝。

御史台自成一部,别看官职不大,但位置是很靠前的。

刚好站在风口处,开始的时候棉裤还有点用。

站在那里一个时辰不动,棉裤就抵不住了。

就连天上的太阳也都是淡淡的,冷冷的,就像是被稀释了一样,照在人身上是一点温度都没有。

这姜汤不可能一人一碗。

很明显就是专门为那些老臣准备的。

陆拾玖这样的年轻官员想都别想。

简单来说就是不够格。

颜白应该是老了,有幸获得了一碗。

平时都不怎么喜欢喝姜汤的他,此刻觉得姜汤真香,恨不得再来一碗。

不知是姜汤的缘故还是心理原因。

满满的一大碗下肚,颜白顿时觉得寒意消散了不少,身子也暖和了起来。

禄东赞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他现在身子虚的厉害,能撑这么久全靠一口气。

可礼部官员根本就不会去搭理他,更不会好心问他冷不冷。

时间慢慢的走,大礼慢慢的接近尾声。

终于等到鼓声停歇,颜白才从跑神的状态回过神来,心情瞬间变好了。

就跟朝会结束了一样。

宫门开了,礼部官员已经开始示意部分官员可以有序离场了。

部分官员就是五品以下的官员。

他们离开后,宫里会派人把御酒等吃食送到他们的府上,以示上恩。

五品以上的官员还得留下,晚间还有宫宴。

楼观学和国子学的学子们还不能走。

他们还要在内侍的带领下去内苑,去太液池,游玩观景。

等参加完宫宴再走。

这是李厥答应他们的,自然要说到做到。

颜白觉得自己如今就一个勋位在身,不算官员,转身就朝着宫外离去。

只要走的快一点,说不定还能去东市吃一碗羊杂汤。

这一次一定要多放胡椒,一定要辣的出汗才行。

“郡公慢走,陛下有请!”

还没走到宫门,身后就有人叫,扭头一看正是剪刀。

见颜白扭头看来,剪刀笑道:“郡公,陛下等着你呢!”

“唉!带路吧!”

“郡公不开心?”

“我能打你一顿么?”

剪刀一愣,笑道:“久闻郡公是军中悍将,郡公若是想比划,奴是不能拒绝的!”

望着剪刀骨节突出的手指,颜白笑道:

“我能用火药么?”

剪刀的手立马就伸直了,笑道:

“郡公是贵人,奴不敢动手。”

“带路!”

“喏!”

李二瞅着颜白走来,直接道:

“墨色,看你满脸不情愿的样子,你现在是不是特别不喜欢进宫?”

颜白闻言笑道:“陛下,臣哪里敢,臣只是饥了!”

李二轻轻地笑了笑:“真的就不做官了?”

颜白认真的点了点头:

“臣身体不好,趁着此时还能动,准备好好地把书院收拾收拾,不想留下遗憾!”

“身体不好?”

李二玩味的望着颜白,忽然叹了道:

“你想的我都懂,这样吧,你这惫懒性子我也不强求,要不你把长安县和万年县接管下来。”

“先别着急着回答,你先听我说!

这套你最熟,如今两个衙门还是在按你当初的计划在走,你若去了,也就是看着,比兵部又或是比三省舒服的多!”

颜白想都没想摇了摇头。

李二轻轻叹了口气,知道颜白是劝不了了。

他现在还不信颜白不想当官主要就是为了玩,为了睡懒觉。

“师古身子可还好?”

“回陛下,大兄如今身子还好,每日都在期待着晋阳肚子里面的孩子什么时候出来,他说这是他最后的愿望!”

见颜白说到最后两字顿了一下,李二点了点头,扭头望着颜白道:

“七日后太傅的人选要选出来,其实我第一个念头想的就是你大兄,皇帝的想法也是如此,可他的身体……”

“唉!”

李二轻轻叹了口气,忽然道:

“太傅人选本来就不好选,需要面面俱到,每个先生都必须有独当一面的能力,这样才能让太子取百家之长。”

“我二兄,三兄,四兄都可以的!”

李二玩味的望着颜白:“你说你二兄三兄可以我信,可你那四兄就跟你一个性子,这些年一直呆在书院!”

“就如你经常说的那样,国家的君王需要以君子的准则来要求自己,但国家的君王又不能是君子!”

“高明身子不好,太子也大了,冲锋陷阵你带着他完完整整地经历过一回,现在是不需要,他之后是要面对群臣!”

颜白闻言明白了,李二这是已经选好了其他的先生。

他现在应该是找一个学问好的,又不光是学问好的。

“那臣就推荐许敬宗!”

“说说理由!”

“德行不好!”

李二望着颜白,颜白看着李二,两人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忽然一起嘿嘿的笑了起来,把一旁的剪刀笑的莫名其妙。

“墨色,你知道吗,高明问我时我其实最先想到的是你,你带着太子最好,我相信你不会害他!”

颜白收起笑容,一本正经道:

“陛下这话说的不对,你去长安城打听打听,我颜白那可是正人君子,是所有妇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不说别的,臣的好名声在长安可以当金子用,吃饭都可以赊账呢!”

李二闻言连忙摆手道:

“好了,好了,知道了,我知道了,去看皇帝吧,他最近腿好了些,搀扶着能走一段路,多陪着他说说话!”

“那臣告退了!”

就在颜白朝着太极殿走去的时候,李承乾正在召见李崇义。

两人聊得都还很开心,似有说不完的话。

两人说着说着,不知就怎么说到长安城了。

“长安县和万年县如今县令空缺,眼下诸事悄然落下,京师重地,春种在即,关乎百万民生,陛下不做安排么?”

李承乾想了想,发现的确如此。

自从颜善去了飞骑,万年县已经数年没有县令了。

如今长孙涣还在牢里,长安县也没有县令。

“你怎么说?有什么可靠的人才么?”

“听说太仆少卿于立政的四子为人有大才,臣觉得他倒是不错!”

“太傅于先生的孙子?”

“嗯!”

李承乾低头沉思了起来。

于立政是于志宁的儿子,李崇义这是要推举于志宁的孙子。

想了想扭头望着骆宾王,低声道:

“观光,太仆少卿四子叫什么?如今在哪里任职?”

骆宾王想了一下,低声回道:“回陛下,太仆少卿四子叫于大猷,现任明堂县令!”

“哦!”

李承乾淡淡地哦了一声。

对于于志宁,李承乾的感情很奇怪,很感激他的教导。

但又非常不喜欢他这个人。

李承乾记得自己先前为太子的时候,很少在于志宁脸上看到笑容。

自己就算做的再不好也只是淡淡的嗯一声。

如果自己做的没有达到他的要求,他就会把自己没做好的事情立刻告诉父皇。

那一段时间李承乾对于于正宁的怨恨多过于感激。

等李承乾慢慢长大,等他登上帝位,李承乾才发现关陇勋贵在朝堂的影响力。

所以,这些家的人李承乾是尽量少用。

每家五个就够了,再多就会跟先前一样尾大不掉。

如今李崇义开始举荐于家的人,李承乾认为这就是一场试探。

长孙无忌倒台,关陇来试探自己的态度。

李承乾不想让李崇义难堪,笑道:

“先生的面子和你的面子得给,举荐吧,可毕竟是重职要地,过三省吧,看看他们对于大猷是什么态度!”

“好!”

李崇义脸上笑容未变,心里却是叹了口气。

有许敬宗这个老妖怪呆在三省,吏部不举荐,自己举荐等于没戏。

宫门开了一条缝,小曹出现在门口,李承乾抬起头道:

“谁来了?”

“琅琊郡公从立政殿那边来了!”

“快快,请进来,把这个没良心的请来。

朕倒是问问他怎么回事,这么长时间了都不舍得来看我!”

李崇义心里又叹了口气。

他发现,脱去官衣的颜白更受皇帝的喜欢。

原先皇帝还会克制一下,如今连克制都免了。

想想也释然,没有权利就不会有那么多利益纠葛。

“陛下,臣告退!”

李承乾一愣,望着李崇义,轻轻叹了口气:

“行吧,对了,记得上折子啊,免得先生又去父皇那里说我这个皇帝做事不思量!”

“好!”

眼见李崇义躬身离开,李承乾淡淡道:“观光!”

“臣在!”

“你一会儿给三省去折子,提一个议案,今后各类官员举荐人才的标准是必须是通过科举制考核的人才!”

“陛下,这样会不会埋没掉乡野间的贤才?”

“哼,什么乡野贤才?这一套在大唐行不通了!”

“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