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奇谭 > 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遭遇

唐奇谭 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遭遇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25 12:26:21 来源:小说旗

然而,就在这条看似空无一人的山间谷道上;却随着高处的呼溜一声,骤然冒出好些个人头来。这些人头有的包着肮脏头巾,有的戴着陈旧的皮帽,还有剃光头或是披散开编发,嚎叫着投射出矢石。

更有人穿着破旧的皮甲,戴着简陋的碗盔,挥舞着锈迹斑斑的锥矛、铁叉,或是提拎着斧头、板刀,呼啸着从山势的间隙窜出,腾跃着杀入山道。显然是早就守候在此,只待伏击和拦截一切追兵了。

只可惜的是,他们遇到的并不是寻常的追兵;或是常见的地方讨伐部队。而是十几名的内行队员/外行军士为核心,加上抽调自总督卫队和屯营骑兵、义从健儿,等精锐部伍所构成的一整支追击马队;

遭遇袭击的前几骑,毫不犹豫的纵马加速,毫无间歇冲上山道之间;又迎着纷纷落空的矢石,顺着山道冲出老大一段距离。而后队则是抬举起手中的骑弩,或是抽搭上马鞍里的弓臂、箭矢顺势放射。

还有一部分人,则是顺着两翼的空档下马展开,以坐骑和鞍具为掩护;手脚麻利的对着多管火铳装药填弹,然后架设在鞍具上稳稳的对着上方碰碰放射。一时间,争相迸射出的箭矢和铅子激溅乱飞。

顿时就在一片烟气弥漫中,击倒、滚落了数位占据高处的袭击者;而后,那些俯冲而下的杂乱伏兵,这才冲击到了被拦截马队的面前。但随即几枚冒着淡淡烟迹的圆体,迎面丢到他们之间砸倒数人。

随即又滚落在他们的腿脚之间,化作短促而激烈的轰轰炸裂声;数团迸溅而起的大蓬火花和黑烟滚滚,瞬间就将至少十数人掀翻、震倒在地;变成了下半身血粼粼的尸体和翻滚在地大声嚎叫的伤者。

更多的袭击者,则是被近在咫尺的强烈声音和气浪冲击,被震的当场发蒙或是感观大受影响;就连动作和反应都变得迟缓、滞钝不已。只能任由放下弓弩的骑兵,紧接无暇的一拥而上将其撞倒践踏。

顿时就不堪承受的沿着山道一哄而散,然而后方的马蹄声更加急促;却是冲过伏击的数骑已然掉头回转,挥舞着短矛、斩刀和钉头棍,呼啸的挥砸、斩击在窜散的袭击者中,顿时砸倒、砍翻了一片。

而且躲藏在山体上方和岩裂中的不明残敌,见势不妙之下;也不由在急促的口哨声,纷纷掉头逃离现场。然而,随即就爆发出的短促惊呼和叫骂,又变成零星惨叫和哀鸣之后,接二连三的尸体坠下。

只是这些服色杂乱的尸体上,充斥着肢体被扭曲、撕裂,头颈和胸腹凹陷进去的,各种暴力打击的伤害痕迹。紧接着,几名身穿连身大袍与兜帽,内衬甲衣的内行队员,也拎着制服的俘虏一跃而下。

又顺手将试图窜上山体,躲进岩体缝隙的零星残敌,手拿脚踹的纷纷砸滚下来。转眼之间,这场仓皇而短促的袭击,就两匹驮马搽伤的代价宣告结束。短暂审讯了俘虏之后,张自勉就得到他们身份。

这些只是兼职强盗的山民团伙,也是通常法度之外的边缘人群。主要成分都是一些,唐人征服霍山之地后,逃窜进山区的土族残余、前朝乱兵;延续下来的一个个聚居点和山中营地,也是匪患源头。

因此来自大唐的征服者及其附庸,已经控制住最为肥沃富庶的平原地区,乃至是水草丰美的草原丘陵地带;尚且经营和管控不过来,就更加顾不上这些深山老林里的边角之地,以藏身其中的遗民了。

后来,随着推行唐土化的一系列风波,和清除旧朝影响引发的矛盾冲突;又让更多不服新制的反抗者,在被镇压和驱逐之后;也纷纷逃进了山区苟延残喘。因此,也进一步的加剧了山民成分的蜕变。

世代发展至今,在资源贫瘠而荒凉的环境,甚至形成了一套轻生好斗、弱肉强食,残忍而严酷的规则和秩序。就连历代地方官府的清剿,都未能将其彻底根绝,过段时间又像是野草一般的增生出来。

另一方面,这些源自土族旧势力的山民团体,拥有数以百计聚居点和藏身地,在严苛的环境中持续动态变迁着;很难被官府、领主有效掌控,变成编户齐民一部分,而直接讨伐和维持管理成本过高。

因此在历代以降,就自然形成了一种,与官府统治秩序有限共存的常态;一方面用关卡和寨垒,加上巡逻队;变相封堵这些山民向外流窜的渠道,保障山区主要道路的安全,另一方面用利益劝诱之。

以山区稀缺和无法产出,却受到管控的民生资源,作为潜在的条件和代价;诱使其中一部分山民聚落,与周边的官府达成默契;变相的封锁和堵截其他山民聚落,并为某片区域的安全承担连带责任。

而一些受到暗中扶持的山民聚落,在发展壮大吞并了,区域内的其他聚落之后;甚至还会在日常的贸易许可之外,派出丁壮加入地方的额辅助部队,或是成为受雇佣的义从团体;乃至走出山区行商。

其中一些甚至会得到,就近州郡太守或是分封藩主的次级册封,以山民领主的身份,获得在平原地区活动,乃至安家置业、通婚地方的资格。而这些袭击者,就是从属于其中一家山民领主诺氏麾下。

而作为外围附庸据点的他们,被从各自的寨子和营地里聚集过来,就是为了伏击和拦截;随后出现在山道里的一切存在,乃至设法延迟和拖慢对方的行程。但这也等于变相指明了,逃亡者的前路所向。

因此,在余下被迫上路的俘虏指引下,张自勉一行很快追赶回了,被耽搁的部分行程;然而,又遭遇了被毁掉的深沟木桥,推下的乱石堆挡路;突然出现的山溪泛滥……依靠自身克服一系列的阻碍。

最终在推开了,一条林间土径上伐倒的粗大横木;同时将全身沾满泥土隐藏其中,射箭偷袭的几名山民,也纷纷击倒捉住之后;在一处突兀显现的断崖边缘,张自勉也见到了山璧下方的大型聚落。

在这处山坳中斜向下的多层坡地上,既有层叠梯次耕作过的田埂和不规整的菜畦,也有散落在高低起伏草丛中的小型牲畜;一直延伸向远处木栅环绕的村寨。但是就不见一个劳作或是活动的人影。

作为山民的一个聚居点,这处村寨放在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带,根本毫不起眼。墙后密集错落的房舍,无不是带皮原木、树枝、蓬草和泥灰,在风吹日晒雨淋的斑驳中,处处都透出粗犷、简陋的意味。

然而当沿着山体蜿蜒的道路,蹄踏小跑而下的马队,迅速逼近这处村寨的时候,里面却是静悄悄的毫无反应。甚至连栅墙背后那些,明显用来警哨或是守夜、巡逻的木台、梯道、门廊都毫无人迹。

哪怕一名外行军士上前,在同行的本道骑兵们,惊悚和骇然的眼神中;用戴着护手的一拳,将粗大原木钉成的村寨大门,轰的四分五裂、崩散瓦解在尘埃之际;里头依旧没有任何反应和多余的动静。

反而是随着大门碎裂四散,突然扑面而来一阵,积郁日久的恶臭;然而,张自勉的脸色不由一变,同时喝令叫住了,正待进入探查的向导和斥候。因为,他还记得这些俘虏的供述,前来不过一两日。

或者说,这处村寨作为他们这些山民/袭击者,指定的集结点,也是附近屈指可数的大据点;里面可是至少长住数百人口的,乃至拥有短时间内容纳上千人的空间;却不知为何一夜之间变成了这个样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