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奇谭 > 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抵达

唐奇谭 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抵达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9 17:04:29 来源:小说旗

就在定计完成的第二天,随着公室不断派遣出去的各队人马;一张无形的大网已悄然铺开。与此同时的明面上,则是以世子发布的均命,针对民间暗藏妖邪之物和崇拜淫祀的打击运动,也由此轰轰烈烈的展开。

但其中主要针对的对象,还是夷州大岛上,一百多所的道观、寺庙、神祠之所,还有数倍于此的庵堂、伽蓝所和家庙、乡土祠;由当地官府配合三卫,进行排查和搜捡,以为取缔和禁绝其中非正祀的违规祭拜。

当然了,更多的目标是清理和打击那些,随着天象之变而出现的;对于异常事物或是妖邪异类,的野生乡土崇拜和有组织的非法祭祀。此外,还有第二重隐藏的目的,就是籍此进入那些藩属、世臣的家庙之故。

名正言顺的调查和刺探,他们藩邸内的动态和趋向。正所谓是人心隔肚皮的道理,现如今的江畋大权在握,又正当少壮之年;还有引而不发的超凡手段,作为日常的潜在威慑;夷州境内的分家、藩属尚能安分。

但是,一旦江畋离开夷州本土,正式远赴广州之后;这些分家的成员和藩属、使臣之中;就不知会有什么牛鬼蛇神跳出来主动生事;或是有什么野心之辈,觉得是个机会,想要籍此做些什么;就实在不好说了。

籍此敲打一番,令其短时间内不敢轻举妄动;或是抓住什么真凭实据,提前解决掉一些隐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令江畋有些出乎意料的是,这事也得到了,夷州当地相当部份佛道中人的欢迎和主动协从。

却是因为,当代的通海公早年痴迷享乐,尤其是专注房中术一道的缘故;私下供养了许多方士、游道之流,提供各种据说见效明显,可以养生长寿的修炼法门,以及助兴的丹方药剂。却看不上本地的传统寺观。

也因为这些寺观,大都是在百年大征拓其间,逐渐成型的武装护道/武艺传法的攘外派别;强调习武强身和游历传道。故而不为公室所喜。甚至被臣下劝谏的多了,还不免有些迁怒于斯,对其有所削夺和打压;

只是他们在诸侯外藩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影响力;门下弟子也多以学问僧或是咨议,其他客卿、门人、家臣的身份,侍奉在海外诸侯之家。就算受到夷州本土公室主的抑制和打压,而影响力有所削弱和消退。

但依靠相应的底蕴,依旧维系和保持了基本传承不断。因此当身为世子的江畋,终于决意要正本清源,扫除淫祀之后;也自然令其颇为欢欣鼓舞,乃至纷纷以各种渠道和门路自告奋勇/毛遂自荐,协从公室行事。

在短时间内,就很是纠举出了好些,长期隐藏在偏远乡土的非法淫祀和祭拜结社;乃至好几例,混迹在众多藩奴/归化人群体、帮会当中,疑似崇拜邪异神祗,或是可怖妖物、魔怪的地下组织和血腥祭祀活动。

不过,相比这点意外之喜的小插曲,身为世子的江畋;也很快变得忙碌起来。因为,大巡洄船团的第一批海外诸侯船只,远比预期更早半个多月,提前抵达夷州的鸡笼山港。也带来了霜土之地的例行贡赋/土产。

相比日常环行大陆海岸线的巡洄船团,数年一度的大巡洄船团,因为规模太大;事实上要按照不同地域的远近,分作数批依次出发的。因此,最先抵达的总是距离最近,与中土极北之域仅隔一片冰海的霜土地。

这片霜土地域,在后世也被称为阿拉斯加,以及北加拿大的育空地区。在这片常年冰封与针叶林、山丘遍布的土地上,堪称时地广人稀而自然条件恶劣。但是,因为当地拥有相当充沛的水系、自然物产和矿藏。

当初依靠穿越者前辈梁公提供的指引,最早抵达这片霜土之地的唐人先民,及其后续迁徙过来的靺鞨、契丹、室韦、奚族等部众;还是在这片人迹罕至的广袤大地,建立起了诸多采金、渔猎和驯鹿为业的据点。

因此,在霜土之地上虽然没有设州,却拥有名为长岭、白河、孟山、丁波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城邑;以及附属的季节性聚落、栖息地、贸易据点。在相对温暖而短暂的春夏之期,常年汇聚大量淘金客与猎人。

后来,又在沿海建立起更多的渔村,以及捕鲸熬油的货栈和据点。因此,每年都可以输出大量的优质动物皮毛,金砂和碎金,肥美硕大的渔获;成千上万石的粗炼鲸油,海狮、海象、海豹、海狗油和相关制品。

故而在这片常年冰雪困扰的霜土之地上,只扎根下来约十几家的诸侯/外藩,及其附庸的城傍部落。却由此养活了相关的航路上,大量上下游产业的各色人等。因此光是这一轮,就为夷州带来十数万金的进项。

作为海外的上、下新洲诸侯外藩,所要承担的藩属义务,同样被分为三部分。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统一折算的上供酌金(贵金属),也是宗藩法度中规定的,归入国库的诸侯义务;几占了天下财计的三成。

然后,才是各自藩领/封土/采邑,所提供的土贡和上赋。其中的土贡,就是按照所在资源产出的比例,缴纳给各大公室/宗藩之长的实物,或是折算的钱帛、轻贵货物。但其中同样按照宗藩法度切取成为三部分。

最大的一部分约五成,被称为“归中”,进献给号称“代牧天下、无地藩主”的京兆梁门;其次的三成叫做“内献”,专门提供各家公室/藩长的一大项稳定收入来源。最后两成叫“留备”,存入宗藩院内库以备公用。

而第三项的上赋,又被称为“内供”,乃是专门提供、奉献给天子大内,来自上、下新洲大陆/北俱芦洲的各种奇珍异兽、珍宝古玩;虽然其中多是价值不菲且稀有罕见,但反而是三大贡赋中等价最小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朝廷的三司使院/内府局、市舶司等部门,还能从跟随而来的巡洄船团中;征收相应的椎(交易)税和舶脚钱(船税),征收一定奢侈品实物比例的抽分;又获一大笔收入,再加铸造金银宝钱的收益。

这才支撑起天下国计的半壁江山。但为夷州一次性贡献了,十几万金(宝钱)财货的霜土诸侯,也不过是一个开端而已;数日后到达的来自上新洲中北部,也是后世的加拿大西部地区,蒙州、哥州、文州的藩属。

这里也被称为北野地域,划分出了蒙、哥、文、艾、萨五个州属,约有二十三家诸侯、藩属;以及上百个大小城傍藩落、归化部众。而在这片山河纵横、丘陵密布的西原地域,则以相当发达的畜牧业和矿产着称。

同时,这里的沿海山地,也盛产适宜造船的参天巨木;因此,拥有多处造船为业的港城;以及富产大量铜铁铅锡锌丹砂等,用以压仓的重要矿物。同时,还拥有规模不小的毛纺和皮革加工的产业,堪称新洲最强。

而后,才是上新洲最为精华的地带,也是号称田土产最为丰饶。地势最为平坦开阔的西岸平原,统称为西原富土。在这里遍布着唐人及部民、归化人,所开拓的农庄、村落和聚邑;以水利灌溉之便盛产稻麦棉麻。

也是上下新洲最大的粮食产区和人口聚集之地;历年以降编列了十一个州治,约四十七家诸侯、外藩;更有大片位于洛基山脉以东,内陆的殷人、安人部众深受其影响和渗透;也缔结下各种不同程度的从属关系。

因此,北野之地的诸侯外藩,几乎直接提供和贡献了,这次巡洄船团的半数船舶;而西原之土的诸侯外藩,则是运载了数量最为可观的土供物产。霜土诸侯外藩们,则在例行的献金之外,又奉上一箱的珠宝琥珀。

但是,上述这三大地域都比不过,上下新洲之间的大湾地,给东海公室带来的震撼更大。因为,马氏为首的当地诸侯,直接给公室奉上了,好几船的各色金器和玉石。以及成百上千计的多毛人,驯化而来的奴婢。

而这位马氏世子/诸侯代表的唯一诉求,就是希望东海公室能够支持;其所出身的墨地州马氏大宗,能够取代另一支出身嫡流,却与土族世代通婚过多,已经血脉不纯的马牙州马氏,成为马氏诸流各支的大宗长。

但与此同时,天象之变的影响,同样也持续体现在了,遥远的新洲大陆上了。异常气候灾害的飓风、暴雨和海陆龙卷;毫无征兆的冰雹、霜冻和大雪,也随着违背季节的异状,出现在了这片,开拓了上百年的土地上。

相比之下,从乱葬坑中爬起游走的尸骸,穿行在原野中的巨大野兽,只留下满地狼藉的野牛群尸体,仿佛活过来吞噬生命的林地,会陷入人畜的移动沼泽;则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传说一部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