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奇谭 > 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扑朔

唐奇谭 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扑朔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1 05:22:46 来源:小说旗

曾有个朝廷流传甚广的笑话。大抵是大唐两京十六府,广州府是公认最好的养老地,没有之一。道理很简单,作为南海公室存在感和影响力,无所不在之地,本地任职的官员,想要犯错或建功的可能性一般渺茫。

因为,但凡本地出现什么问题和事态,与广州府衙近在咫尺,势力遍布境内的南海公室;往往就会抢先一步将其,扑灭在萌芽之中。而同样道理,一旦出现可以建功立业的机会,南海公室也不会轻易的让人染指。

因此,大多数被外放\/委派\/转任到,广府任上的朝廷官员;只要不刻意追求,日常有所作为的成就和充实感,基本上就可以很润滑的,提前过上躺平的养老生活。

将庶务交给属下官吏,整天游宴作乐、笙歌达旦。

以广府之大、物产之丰,永远不缺乏享乐的花样。而更雅致一些的,或是交友唱和、竞逐风雅;或是纵情山水之间,即兴于田园、山川之乐;留下一处处有感而发的提留,或是创作出一件件充满个人色彩的作品。

至少作为本地事实上的主人,南海公室也不吝分出一点点资源,去追捧这些识相之辈。但同样的道理,这种悠游无事的生活日常;对于一些年富力强,或是少壮尤为的官员;则是一种变相流放乃至惩罚性的打磨。

被委派到广府之后,也就意味着仕途上的变相停滞;除非你甘愿付出相应的代价,乃至不惜降低自己的品秩,以谋求转任他地。否则只能接受一事无成的日常,或是远离中枢的籍没无闻。因此这也就有了新用途。

作为朝堂斗争失败者的体面退路和潜在避风港;或是保护性的将一些,牵扯进巨大利害干系和是非的官员;打发到广府来蛰伏一时。至少,作为本地强项的南海公室,绝不准许势力范围内,旁外招式的政治追杀。

这也是长久以来,事实上影响和渗透了岭南大部,方方面面事物的南海公室;与历代朝廷委派的官员,在广府之地所长期达成的,某种既成事实和潜在默契。但这种约定俗成的默契和共识,却被一场火灾触动了。

因此,哪怕火灾很快就被扑灭,但随后引发的一系列波澜,却不是那么容易平息的。因为,暂留在高楼上的江畋,亲眼见到了仓促赶来的,本地学政官\/提举学务署、岭东贡举使、广府都学监等一系列官名旗牌。

又有,广府少尹副手之一的左判,大都督府的录事参军,中城的管城司马,巡禁判官;各自带领一班人马赶到现场。紧接着本地驻泊的金吾子弟、左右卫将士,广府团结,清海军的旗号,也相继出现在贡院附近。

经过一番交涉,加入后续的清理、搜检和审讯、盘查中……最后,甚至连一贯没什么存在感的,本地武德司的亲从官和内院子的指挥使,也难得穿戴着统一的制服,出现在了现场外围;像模像样的维持起秩序来。

因此,一时间围绕着起火的贡院,至少七八家的人马,将周围的城坊街区,拥堵的水泄不通;而各种进入贡院交涉的官方人物,更是将这里变成了一片;人声鼎沸的闹市。同时,已经清理的现场消息也接踵而至。

比如,在废墟中发现了七具尸体,其中六具已经验明了身份,分别属于一位监考、一位巡事;四名登记在册的举子。但最后一具尸体,却像是凭空出现一般;哪怕被烟熏火烧又过水,也难掩身体的多处溃烂腐朽。

剖开的内脏也是严重枯竭,咽喉肺部更是毫无吸入的烟灰;就像是被抛弃在现场的尸体一般。但这尸体是如何越过,从外到内重重的盘查和封锁,进入到贡院考棚中的;这无疑是令人匪夷所思,或是细思恐极的。

而事后通过点验名籍,找到的同棚考生供述,几乎有多人共同宣称;看见了有人突然全身迸发大火,在考棚内横冲直撞;波及和引燃了,就近试图拦截和阻止的多人。同时在口中高喊“奇耻大冤、死不瞑目”等。

然后,因为这个关键性的细节;先行在场的南海公室内臣和官属,与后续赶来的广府左判;甚至当众发生了激烈的争执。紧接着,通过加急审讯现场发现的那几名异常人士;又导致了更进一步的激烈冲突和矛盾。

因为其中三位主动自报家门,宣称身负官方身份和秘密使命;一位是广府快辑队的人,追寻一伙大盗。一位隶属南海社的干员,正在调查一桩亏空案;一位是新京社广府分社的游士;受命监视一位外藩来的举子。

最后一位,则是熬不过供认,乃是受了某家诸侯的收买和指使,隐姓埋名混入贡院内,只为伺机提供某种便利。然后,又有人开始质疑,发现此辈可疑迹象的源头;希望当面质询和验证,却被梁博义强硬顶回去。

然而,在后续的排查当中,又发现了十几位助考官员之一,暗中收受钱财好处,指使人当场协助舞弊;乃至有考生\/举子在考前,已然获得了部分试题的重大弊情。也让这场突发纵火,更加错综复杂、扑朔迷离。

但后续的影响才刚刚开始,至少一千六百名的贡举学子;被强行滞留在了考场之中,而他们因此中断的现场考试,无论如何都无法再进行下去,而需要择期再试。若是处置不当,毫无疑问会引起巨大的舆论风潮。

而在严密监护之下,被烧死的监考、巡事和举子,同样变相的冲击到,公室和朝廷的权威;除了令各地的举子人人自危之外,还有可能演变成官方的甩锅大赛,乃至很可能成为各种民间谣传,炮制阴谋论的根源。

因此,隐隐牵涉其中的江畋,也一直滞留到了当天傍晚。才在天光暗淡、落霞余晖中;踏上了回府的道路。但与此同时,他刻意网开一面的另一条暗线,也随着甲人追踪进一处城坊内,猝不及防的看了一场好戏。

从贡院内逃出的幸存者,显然颇具某种侦查与反侦察意识;在穿街过巷、翻墙入室的过程中,至少顺手更换了两次的形貌;才最终来到一座小土祠的后院,却毫不犹豫跳进了一口井内。然后,再度出现数百步外。

那是一处机械声嘈杂,烟气弥绕的大型染坊内;而他也变成了一副,布衣短褐的帮工打扮;径直扛着一段粗绸,穿街过巷的来到一所,老旧客栈后门被迎进去。只可惜他的诸般匿迹手段,对于甲人而言毫无意义;

因此,当代表着他的生命体征,再次换成行脚商人的打扮;来到了客栈后院偏房的顶楼上,向着留在这里的同党复命,并且竭力诉说和辨明什么。突然间就生命体征黯淡下去,同时吐出许多污血,却是受了暗算。

然后,就在其他埋伏的同伙,想要对蜷缩委顿在地,挣扎翻滚着的他补刀时;却冷不防被反夺武器,当场刺穿后颈、撞窗而逃。又接二连三的砸碎、撞穿了一大片瓦顶之后;这人居然就挣扎着再度消失在街坊中。

当埋伏灭口的同伙,四下搜索不果,而迅速放弃这处据点,四散转移他处的同时;甲人却在一处竖井的底部污泥中,发现了生体反应微弱的那人;他居然还未真正死去,却是陷入了一种,极其微妙的假死蛰伏中。

而在这短促的遭遇和激斗过程中,远远通过“入微”和“放大”的双重听力叠加;江畋已然知道了这伙人的身份。他们居然是武德司所属的行动人员,察子队的成员;但却并非听命于,广府本地的武德司勾当官。

而是另一个级别更高的层次……回过神来,沐浴净身、熏香更衣又用过,一餐丰盛晚膳的江畋;却是不由自主的来到了,后园另一处偏僻院落中。华灯初上的光影,正映照出其中一个形影孤立,曼妙窈窕的身姿。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