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夫君请自重,公主上门抢亲了 > 第一百二十三章 死了十四人!

夜半。

雨未歇。

郡主府西厢房二楼的灯依旧未灭。

白少秋坐在窗前看着老余给他的那本《无上练气诀》。

他已经将这仅仅只有五页的小册子看了三十六遍!

甚至他已经将里面的内容完整无缺的记在了脑子里——在对待气功这个事物上,白少秋是绝对认真的!

这小册子里的内容看上去并不是太深奥,但他并没有立刻按照自己所理解的去做。

他认为这既然是东晋第一门派无上道院的最好的内功心法,当没有这么简单,应该是自己没有看明白其中奥义所在。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他在看过了三十六遍之后发现了一个问题。

这玩意似乎就是那么简单!

这让他不由得有些怀疑起老余来,心想是不是砸了老余一家伙他故意给了自己一本最差劲的内功心法?

比如这里面第一页所写的‘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

这东西不难理解。

第二页所讲皆是吐息之法。

比如‘瞑目,先习闭气、以鼻吸入,渐渐腹满……及闭之久,不可忍,乃从口细细吐出,不可一呼即尽,久修,则丹田起气感。’

‘丹田气盈,则入经脉,以意念引之可开穴窍,可壮经络,初如潺潺溪流,渐如江河奔涌……’

第三页画的是一副人体经脉图,图上密密麻麻的标注着各种穴位,还有一道醒目的红线!

这红线起于丹田,历经任督二脉形成一个大周天,便是这意念运气之法。

第四页则是三幅画。

一幅呈金鸡独立之势,双手托天。

一幅双脚落地,双手抱于丹田。

一幅盘膝而坐,双手结印于膝上。

第五页则是道家的三个真言结!

只有三个结印图案……但白少秋一瞧就知道这是‘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七字真言结中的前三个!

这是什么讲究?

莫非这是一本残篇?

还是那无上道院还没领悟出后面的四个印结?

白少秋不明就里,心想终究还是要先行气,将这事弄明白了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吐息之法。

于是,他开始按照自己所领悟的行气之法练习呼吸。

眼观鼻鼻观心,白少秋盘膝坐在书桌前徐徐闭上了眼。

晴儿入房,吃了一惊。

姑爷这架势……像个蛤蟆一般肚子一鼓一鼓的,他在干啥?

难道这就是练气?

看姑爷这神态安详的模样倒像是个高人……也没见郡主这样练过呀。

本想着姑爷受了伤该早些歇息的,没料到这已半夜姑爷房间里的灯还亮着……姑爷果然是一个勤奋的人啊!

晴儿站了片刻,悄悄退了出去,她的脸上洋溢着喜意。

为郡主而欢喜。

……

……

城守府里却布满了愁云。

今儿个在王府门前跪了足足两个时辰!

却未能得王爷召见!

葛刚的心里忐忑极了!

“这一次……老虎是真要发威了!”

城守夫人张玲珑捏着一张手绢,看着丈夫那紧张的模样,低声问了一句:

“要不……妾身明日去拜访一下王妃?”

葛刚摇了摇头,放下茶盏,起身,站在了窗前望着雨夜中朦胧的灯光:“没有用的!”

“那如何是好?”

葛刚面色阴沉了下来,说了一个字:“等!”

“……等什么?”

“等京都来人……或者来信!”

“你现在就去将家里的细软都收拾收拾,上次输了一万两银子……看看家里还剩下多少。”

“这西陵城就要入夏,可看起来会越来越冷了。”

“明日天亮,你和戒儿……走吧!”

张玲珑一听顿时大吃一惊:“有这么严重了?”

葛刚微微颔首,咬牙切齿:“尚善那个蠢货!”

“虎须是他能撩的么?”

“白少秋倘若依旧是那个废物也就罢了,王爷恐怕还会感激于他。”

“偏偏那个废物摇身一变变成了天才!”

“王爷对这赘婿的态度已经明确,他竟然还敢动手……”

“他这是捅破了西陵城的天啊!”

张玲珑咽了一口唾沫,低声问道:“王爷莫非还敢造、反了不成?”

葛刚转过了身来看向了妻子,沉吟三息:“这就要看今晚城里会不会死一些人了!”

张玲珑:“……都不知道刺客是谁,王爷难道还会乱杀无辜?”

“妇人之见!谁说是王爷杀的?”

“……”

“至于造、反,恐怕还没到那一步。”

“打仗这种事打的是粮草,你不是说王府颇为窘迫么?”

“大散关的西部边军未见异动……”

“另外……就算王爷有那心思,大抵也会放在秋收之后……”

葛刚沉吟片刻又摇了摇头:“王爷当不会造、反的!”

“为啥?”

“长公主活着,他就不会造、反。”

“……难道长公主与王爷……?”

“别瞎想,也别瞎打听,王爷不谋反并不意味着他就能忍!”

“总之,这一次尚善那蠢货动到了王爷的底线……”

他的话音未落,门外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片刻,又有急促的敲门声。

葛刚心肝儿一颤,开门,进来的是西陵城城防军千夫长陈匆!

陈匆浑身湿透,面色紧张极了:

“大人,出大事了!”

“说!”

“死人了!”

“……死了多少?”

“十四个!”

葛刚一怔,倒吸了一口凉气,蹙眉问道:“十四个?”

“回大人,尸体已全部搬进了殓房,确实是十四个!”

葛刚这就有些纳闷了,因为,他知道悬镜司在西陵城的铜镜只有十二人,现在竟然多死了两个……

他拽紧了拳头,“都死在哪里?”

“不知道,还是打更的老张看见的,他们的尸体都整整齐齐的摆在了城守府的门前!”

“走,带本官去看看!”

殓房。

一个老仵作正在查验那些尸体。

葛刚站在了一具尸体前,俯身一看,对那仵作说道:

“解开他的衣裳,翻翻他里面的衣兜。”

那老仵作将这尸体的衣裳解开,从里面的衣兜里摸出了一面铜钱大小的铜镜!

葛刚接过一瞧,果然是悬镜司的铜镜使!

这些小铜镜作为悬镜司的密探,他们从来不会将镜子挂在腰间。

但他们一定会随身携带那枚铜镜。

那是他们身份的标识,按照兴国律法,他们不受地方官府管辖,甚至可以凭借这铜镜要求地方官府协同配合!

悬镜司的权力是极大的!

哪怕是最小的铜镜,哪怕犯了再大的事,地方官府亦不能定其罪,也只能是交给悬镜司去处理。

这一家伙,西陵城的十二个小铜镜都死了……多出来的两个是啥来头?

“都怎么死的?”

一仵作躬身一礼:“回大人,皆是一剑封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