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父可敌国 > 第一二五四章 行路难

父可敌国 第一二五四章 行路难

作者:三戒大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23: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离开遵化后,行军就变得困难起来。因为进入了燕山山脉。

如果从高处看,雄伟险峻的燕山山脉,就像一座高大坚固的城墙,屹立于华北平原的北端。

对这个年代的军队来说,整个燕山山脉几乎无法穿越,只有几处河流冲刷形成的孔道,才能让车马勉强通行。这样的孔道一共只有五处,又被中原王朝建立了五座坚不可摧的关隘。

中原王朝还在燕山山脉修筑了长城,让燕山山脉变得愈发不可逾越。将北方游牧民族阻隔在汉家天下之外。宋朝心心念念想夺回燕云十六州,其实就是为了夺回这道天险。

不过,当中原王朝准备北伐草原时,这道天险同样会严重阻碍他们的步伐。

现在就轮到朱桢他们这支总人数近四十万的大军,来感受一下燕山山路的难行了。

这种地方冰排肯定是用不上了,所有粮草辎重都要靠马车拉,靠独轮车推,靠扁担抗。尽管徐达在重修燕云工事的时候,花了大力气整治这条道路,但这么多车马人员涌入这狭窄的山道中,又是冰天雪地的,只要一辆车掉了轮子或者陷进坑里,整条路就会瞬间被堵的水泄不通。

朱桢哥几个虽然贵为亲王,但到了这种地方,也一样被堵的半点没脾气。

眼见着前头半个时辰了不动弹,他们便下马上山眺望。

“好家伙,少说堵了五里地。”老十二收起望远镜,苦笑道:“今天能走個二十里,就谢天谢地了。”

“正常。”朱棡却已经习以为常道:“从宣大来的时候,我们才十万人,一路上就没少堵。”

“冬天行军就这样。”朱棣一副很懂的样子道:“尤其下了雪,路面打滑,坑坑洼洼也看不见,简直坑死爹了。”

“看来史书上说春天出兵,是有道理的。”老十一道。

“那也得分情况。”朱棣摇头道:“像咱们这回,就得提前出发。不然等下个月雪一化,进了返浆期,那更没法走了。等再过一个月返浆期结束,纳哈出早回东北了。咱们还打个屁?”

“三哥,返浆期是咋回事?”老十二好奇的问一旁的老三道。

“问你四哥去。”老三把皮球踢给了老四。“他现在是地道的老北平了。”

“这可难不住俺。”朱棣便欣然作答道:“返浆期嘛,就是开春地上翻浆,路上全是泥浆子,厉害的地方,脚踩进去都拔不出来。”

“啊?为啥呢?”这下连老十一也好奇了。

“俺哪知道为啥,化冻化的吧。”老四一阵语塞道:“问你们老师去,他啥都知道。”

“哈,四哥还真考不倒我。”老六果然给出了解释道:“这是由于冬季寒冷,地下的水分在冷凝和扩散的作用下,不断地向上层移动,在地表下聚集冻结。早春,气温开始回升,冻土层从上往下融化。在下层化透之前,上层融化的水不能下渗,从而形成返浆水,水和土一混,那不就成了泥浆子了吗?”

“瞧瞧,什么叫博学。”朱棣笑着竖了个大拇指。

“这样啊……”十一十二恍然大悟:“现在就这么难走,这要是返浆期,直接没法上路了。”

“那可不,所以咱们要赶在返浆期之前,完成第一阶段的作战任务。”朱桢点头道:“时间其实还是很紧的。”

“这么难走的路,咱们能按时到吗?”老十二就很担心。

“废话,你都能想到的问题,大将军、颍国公他们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能想不到吗?”老四笑骂一声道:“从喜峰口是通往塞外最短的道路,出关后几天时间就能到大宁。”

“听四哥这一说,我想起个典故。”老十一便道:“北宋至和二年,刘敞奉命使辽,为不让宋使知道出关路线,以免宋辽发生战争时被利用,契丹人故意带他从古北口出关,走了许多弯路,以显示路途的遥远艰难。”

“谁知刘敞对北方的道路了如指掌,就质问对方:‘明明有直路可走,自松亭关到中京才十余程。用不了几天就可抵达,为什么要故意走远路呢?’

“契丹人只得认错。问他是怎么知道的,他便说道:‘因为这本就是我汉家之地,当年曹操征乌桓,走的就是这条道。’”顿一下,老十一怕哥哥们听不懂,又解释道:“刘敞所说的松亭关,就是现在的喜峰口。汉朝的时候叫卢龙塞。”

“不用解释的那么清楚。”在场唯一学渣朱棣知道,这多半是解释给自己听的,没好气道:“卢龙塞就是喜峰口,喜峰口就是松亭关,这么有名的地方,我还是知道的。”

“可惜,宋人也只能过过嘴瘾而已。”老三听完笑道:“不像我们,可以真的出关去干鞑子!”

“是啊,幸亏大将军收复了幽燕,不然大明根本没法出塞作战。”哥几个深以为然。

这时候,队伍终于又开始挪动,他们这才下山继续前行。

~~

大军就这样在狭窄的山道上徐徐而行,走走停停。结果足足用了四天时间,才走完了从遵化到喜峰口,崎岖蜿蜒的百里山路。

其实喜峰口就是滦河河谷,奔腾的河水,经过千万年时间,将看似坚不可摧的巍峨群山,冲刷出了深达数丈的河谷。相对平坦的河谷便成为了进出燕山的通道,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为了扼守这条河谷兵道,自汉朝就在这里修建了关卡。不过现在的关城是徐达重修的,所以看上去焕然一新、坚不可摧,一如今日之大明!

站在关下,仰望着高达五丈的喜峰口关城,朱棡不禁吟诵道:“三更抚枕忽大叫,梦中夺得松亭关,中原机会嗟屡失,明日茵席留余潸。”

“这是你作的诗?”老四问道。

“是陆放翁啊,白痴。”老三无奈的摇摇头,策马上了关城。

“俺说怎么这么悲凉呢,又叹又哭的。”老四挠挠头,也跟着进去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