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父可敌国 > 第三一六章 父子

父可敌国 第三一六章 父子

作者:三戒大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23: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样朝廷每年催办税粮军需时,县里只需把命令下达给当值的里长,然后里长就会领着十个当值的甲首,各自去督办本里税粮。”

“此外,里长、甲首还负责排解邻里纠纷、兄弟争产,联保防盗等乡务。”刘伯温缓缓道:“这些事呢,本来都是有各乡各村的乡绅乡贤,凭着威望来主持。这就是千百年来,皇权不下县,县下的权力尽操之乡绅之手。这是从前谁也破解不了的格局。”

朱桢点点头,所这县官要想坐稳位子,就得自觉的尊重乡绅,不然保准税,税收不来;案子,案子破不了;就连修个水利,都凑不起人手。

而乡绅,其实对百姓是最狠的……

“但你那天才爹,却想出了破局之法。”刘伯温赞叹道:“他要让富有的粮户轮流担任里长和甲首。这样人人都有机会当土皇帝,土皇帝也就不值钱了。”

“而且通过里甲制,把那些体量庞大的家族给分割开来,每一里、每一甲的利益各不相同,再想让他们抱团可就难了。这就是里甲制的毒辣之处!”

“我爹的算盘,还真是打得妙啊。”朱桢也听明白了。“是,咱也没本事皇权下乡。那咱就在乡里搞推恩令——把乡绅的权力分割切碎,分散给更多人,这样就没有能称王称霸的土皇帝了!”

“没错,真是太妙了。”刘伯温拢须颔首道:“可是那些称王称霸惯了的土皇帝,就甘心拱手让出权力吗?更何况他们还要被清丈田亩,本来可以仗着权力少交税,现在却要多交税。”

“那肯定是百般不愿的。”朱桢轻声道。

“所以啊,这件事官府不高兴,乡绅很生气,地主也叫苦。”刘伯温看着刘琏道:

“你想想得有多难推进?有多少明枪暗箭等着你!伱不能光看着那身绯袍的光彩,不想想这背后要多少人流血!弄不好还有你自己的血!”

“爹……”刘琏却一脸倔强道:“你说的都对,唯独一件事不对——儿子不贪图那件绯袍!”

“那你是?”

“我马上就三十而立了!”便听刘琏语气郑重道:

“父亲从小就教导我,读书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为生民立命!这些千难万险的事情,三十岁的时候不去做,什么年纪去做?”

“如果你不是刘基的儿子,我随你去!”刘伯温提高声调。

“爹,你的儿子就得一辈子在你的羽翼下?”刘琏也提高声调。“就得落个一事无成,虎父犬子的名声?”

“我不是这个意思,你要气死我你!”刘伯温气得咳嗽起来。

刘琏赶紧上前给父亲抚背,嘴上却还不停道:“爹,这又不是上战场,只是去做官而已。我不贪不枉,最多功败垂成,不至于身败名裂的。”

“你想的太简单了!”刘基拍着桌子道:“此去江西,跟战场一样凶险!”

“那我更不能当逃兵了!”刘琏看着温吞吞的,却倔强的一匹。“知道有危险就退缩,那不就是懦夫么?”

“唉,你看着办吧……”就像朱老板再能,也奈何不了自己的儿子;以刘伯温之能,也奈何不了刘琏。

“多谢爹成全……”刘琏赶紧给父亲磕头。“儿子一定不给爹丢脸的!”

“唉……”刘伯温又长叹一声。

“这样吧,本王派一小旗保护师兄,师父不就不用担心了?”朱桢开口道。

他已经有两护卫兵马了,说话底气也足了。

“走到哪都有军队保护?那像什么样子。”刘琏却坚决不同意道:“多谢师弟,但堂堂三品参政,本来就配备护卫的。”

“至少派两个人跟着你吧?他们不穿军装,就扮成你的长随,”朱桢坚持道:“地方上派给你的护卫,总不那么让人放心。”

“师弟,你怎么这在意我?”刘琏狐疑的看着他道:“不会是对小女有意思是吧?那也没必要讨好我。你的婚事,都是皇上说了算的,你还是讨好你爹去吧。”

“本王没有……”朱桢登时扭捏道:“本王就是单纯的关心师兄。”

“多谢师弟,是师兄多心了。”刘琏歉意的拱拱手,最后还是拗不过老六,勉强同意了。

刘基的脸色,这才好看了点儿。

~~

待刘琏心满意足出去,书房中便只剩下师徒俩。

“师父,你真的很担心师兄?”朱桢轻声问道。

“废话。”刘伯温此时脸上的神情,跟寻常老人别无二致。“做父母的心情是一样的。”

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

“那我跟父皇说说去吧。”朱桢便道:“让师兄还是留在京里吧。”

“不必了。”刘伯温却缓缓摇头道:“他已经三十而立,我这个当父亲的,只尽力能劝他回心转意。但他一旦做出决定,老夫也只能由他去了……”

“好吧。”朱桢点点头,他爹就不这样,甭管哥几个多大,不听话就揍,揍到听话为止。

“不说他了。”刘伯温又叹了口气道:“你的高丽之行,可还顺利?”

“还行。”朱桢点点头,将高丽的事情,再次讲给老刘知道。

“嗯,你的安排还算精妙。”刘伯温听了,颔首道:“等朝廷腾出手来,收拾了纳哈出,他们就彻底老实了。”

“嗯。这个国家的君臣,喜欢夜郎自大,没见识过我们的厉害前,总以为自己天下无敌。”朱桢深以为然道:“所以未来,必须向他们展示下实力,也算杀猴儆**。”

“不过就算设立了布政使司,也没法真正郡县高丽吧?”刘伯温道:“那里天高地远,百姓也习惯了自成一国,朝廷直辖的成本太高了。”

“是,高丽太贫弱了。就那点儿赋税,每年光平叛、赈灾都不够,怕是连官僚体系都得国内养。”朱桢深以为然道:

“虽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在国家大事上,不算经济账是不行的。一件事情就算短期亏本,长期也必须收大于支,这件事才能去做,才能坚持做下去。”

顿一下,他又道:“所以郡县高丽怕是难以持久,不过我们可以在日后,把高丽王换成朱姓藩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