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铮铮大宋 > 第二十六章:御前奏对

铮铮大宋 第二十六章:御前奏对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23: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整个上午,赵旸在解释疫病“原理”及传播途径这一块内容上花了大量的时间与经历,不说王中正等人写得手酸,他也讲述地口干舌燥。

毕竟这块内容十分关键——若不知其原理及传播方式,如何能做到防疫管控?

就像李供奉之前对赵旸的描述,疫地的医者基本上只对那些能闻出“疫气”的重症患者提高警惕,但却无法辨别其实同样携带病毒的轻症患者,对其毫无防范,以至频频出现防疫漏洞,按下一个冒起一个,最终导致疫病扩散,难以控制。

因此想要做到管控,就必须懂得其原理及传播方式。

为此,赵旸尽量做到详细,且通俗易懂,因此他通篇不用晦涩难懂的文字描述,在前后起了六份草稿,字数也从二千多字提升至三千多字,这一块总算是能够让他感到满意了。

下午,赵旸等人便要起草编写第二大块,也就是如何防疫,或者说防疫的具体详细章程。

这一大块,他有一半内容可以参照御药院整理的防疫章程,但更多还是参照后世的防疫标准,比如洗手、消毒、保持人与人间隔距离等等。

甚至建议朝廷制定相关法令,对隐瞒不报、随意倾倒秽物、囤积居奇等行为予以重罚。

赵旸在后世时经历过一次席卷全球的疫病,这些防疫规范他都烂熟于心,但要一条一条写下来,这却花费工夫,一个时辰转眼即逝。

直到未时三刻,张贵妃又遣内东头供奉官黄昭送来一盒糕点,这令赵旸有些疑惑:那位张贵妃几番示好,莫非是要拉拢我?

仔细想想,倒也不无可能,毕竟谁都知道那位张贵妃觊觎皇后之位。

但他怎么也不至于掺和官家的私事呀。

话说回来,这盒糕点确实不错,用料讲究,做工精细,嚼在嘴里软绵绵的,甜度也适中,相较后世赵旸吃过的那些更为出色,确实无愧于禁中贡品。

临近黄昏,防疫这块的数千字初稿也基本写成,但修改却是来不及了。

为此绞尽脑汁的赵旸,连晚上用饭都没什么胃口,稍微应付了下便到他的那张小榻倒头就睡,令赵祯颇有些哭笑不得。

顺便一提,当晚赵祯依然还是前往宁华殿,找张贵妃侍寝。

次日,也就是正月十四,赵旸等人依旧从早晨忙碌至下午,在删删改改写了数遍后,防疫章程这块也编写成了,为此王中正等人一个个写得手都酸了。

在确认并无谬误与疏漏后,赵旸将这一沓札纸塞入封皮,带着王中正等人来到偏殿。

此时赵祯仍在殿内批阅札子,王守规率先注意到赵旸,低声提醒:“官家,小郎君来了。”

赵祯抬起头来,微笑着问道:“写完了?”

“啊,写完了。”赵旸将札子递给迎上前来的王守规,后者恭敬递给赵祯。

“还挺像模像样的。”赵祯笑了一句,目光一扫札子的封皮,念道:“《泛疫病防治管控规章》……”

什么规章?

修起居注的曾公亮惊讶地转头,他还以为官家给那小子布置了练字的任务呢。

“即凡是疫病,皆可按此规章展开管制。”赵旸解释道。

好大口气!

在曾公亮侧目之际,赵祯亦是惊讶地一挑眉,取出里面的札书,一张一张仔细观阅,渐渐神色凝重。

期间,王守规亲自搬来一把凳子,又吩咐人准备茶水,请赵旸坐着等候,这让看在眼里的曾公亮有些犹豫是否要给这宦官记上一笔。

突然,赵祯冷不丁开口:“王都知,日后宫人饮水,必须饮用熟水,不得饮用生水。”

“……是。”

王守规一脸迟疑地应命,不明就里。

事实上,宫城之内极少饮用生水,别说官家与后宫的娘娘们,哪怕是寻常的宦官、宫女、禁军,也常以茶、酒代替饮水,除非是实在渴了,否则不太可能饮用生水。

相比之下,寻常百姓就没那么讲究了,尤其是穷困人家,喝生水的比比皆是,一来是便捷,二来,烧水需要木柴、木炭,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赵祯也想到了,他甚至还联想到了五年后他汴京遭遇水灾所导致的大疫。

思忖半晌后,赵祯吩咐王守规道:“召诸位相公前来奏对。……叶相公也一并请来。”

“是。”见官家神色严肃,王守规赶忙派人去请。

大概半个时辰左右,陈执中、文彦博、宋庠、庞籍、高若讷几人陆续来到垂拱殿。

“得见陈相公康复,下官心中稍安。”

赵旸起身向陈执中拱手作揖。

陈执中人老精滑,猜到此子用意,心中感激之余,亦笑着回礼:“多亏了官家委托小郎君送来的御药,老夫喝下后顿感神清气爽,药到病除……”

“毕竟是御药……”

“对对对。”

看着一老一小在那相视而笑,除赵祯微微一笑、视若不见,文彦博、宋庠、庞籍、高若讷几人皆面露讶色。

要知道陈执中卧病在家这事,朝中人人皆知,谁都知道这老家伙是因为之前在官家面前丢尽脸面,羞愤难当,这才装病在家,甚至还主动递上辞表。

当时官员间都在谈论,所有人都以为官家会将其罢免,然后按例让文彦博递进,可谁能想到两日前的下午,他们忽然收到消息,说是官家命当日冒犯过陈执中的那小子带御药院供奉登门道歉,并探问病情。

这岂非表明官家并无罢免陈执中的想法?

果然,仅过一个晚上,陈执中就“奇迹”般痊愈,若无其事地出现在诸同僚面前。

当时宋庠还以为是官家强迫赵旸去陈府登门道歉,可如今看这小子对陈执中的态度,似乎并不像是强迫……

饶是宋庠智慧过人,一时间也没猜到其中真相,但这并不妨碍他像庞籍那样,不动声色地瞥向文彦博,看看后者是何反应。

不出意料,文彦博虽说面带微笑,但那笑容着实让人感觉勉强。

至于高若讷,他几乎是全程盯着赵旸,也不知在想什么。

稍后,见那一老一小做戏完了,赵祯轻咳一声道:“看来叶相公还要稍迟些才会到,诸位相公先看看这份札子吧。”

说着,他叫王守规将赵旸编写的《泛疫病防治管控规章》递给几位相公。

因为只有一份,每人仅分了几张,交换着观阅。

陈执中分到的是首页,看了几眼后疑惑道:“敢问官家,这是……”

“是赵旸于近两日编写的《泛疫病防治管控规章》……”赵祯抬手解释道。

陈执中忙道:“原来是小郎君编撰之物,那老臣定要好好拜读……”

这厮……简直不要脸面!

文彦博、宋庠、庞籍、高若讷几人暗自鄙夷。

陈执中可不管这些人怎么想,既然赵旸给足了他面子,那他自然也要投桃报李。

当然,此子受宠于官家,也是他希望与对方拉近关系的原因。

只见他故作严肃认真地阅览起手中的札纸,然而仅看几行,他脸上便露出惊讶之色。

文彦博、宋庠、庞籍几人也差不多,原本只是看在官家的面子上才耐着性子看了几眼,本身并不觉得那小子能写出什么有用的东西,但看着看着就感觉不对劲。

这规章,可是比御药院及翰林医官院编撰的严谨多了。

对视一眼,众人交换着阅读,全程默不作声。

等到都看完,除高若讷以外,其余几人看向赵旸的目光明显有所不同。

注意到这一幕,赵祯不知为何心情绝佳,笑问诸人道:“诸位相公觉得此子的札子写得如何?”

陈执中、文彦博、宋庠、庞籍四人对视一眼,并未立即回答,原因在于赵旸写于札子的内容超出了他们的认知,令他们无从判断。

比如说赵旸提出的“肉眼难见的疫虫”。

高若讷就此提出质疑,冷笑道:“这所谓疫虫……既是肉眼难见,小郎君又如何断定就有?”

赵旸皱眉扫了一眼高若讷:“你对官家的忠心我亦瞧不见,你敢说没有?”

“……”

高若讷顿时语塞,又气又慌,忙向官家作揖道:“臣对官家的忠心,日月可鉴……”

“唔唔。”赵祯哭笑不得,只得点头表达认可。

见此,陈执中、庞籍忍不住嗤笑,宋庠则暗暗摇头,很是无语地瞥了一眼高若讷。

谁也没有想到,此时文彦博却淡淡开口道:“小郎君才思敏捷、口似悬河,着实令人佩服,然重如疫病之事,小郎君借机诋毁同僚,是否不太妥当?”

殿内众人纷纷看向文彦博,赵旸也不例外:“这位相公是……”

文彦博微微拱手:“在下文彦博。”

“哦哦。”赵旸恍然大悟,脸上露出几许古怪:“原来是文相公……我知道你。”

文彦博淡然道:“些许薄名,让小郎君见笑了。”

赵旸连连摇头:“不不不,文相公很有名,相当有名……”

文彦博疑惑地看着赵旸。

不知不觉间,殿内的气氛变得诡异,而诸人也将目光落向二人,来回扫视,神色各异。

唯独赵祯能听懂赵旸的深意,但他不明白赵旸为何表现地如此诡异,明显异于当初的范仲淹。

莫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