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抬棺死谏,朱棣被我气疯了 > 第8章 怒喷朱元璋,朱樉什么的都在当诸侯王,他能当吗?没这个能力!

朕还没当皇帝呢,登基大典还有十七天……

朱棣在心中腹诽,表面却不敢说话。

就以目前的情况而言,说多错多。

诚然,现在的朱元璋要是单挑的话,已经不是正值壮年的朱棣对手,但朱棣又怎么敢和开天辟地的父亲动手呢?

“我证明,燕王确实是自由竞聘上岗的。”

郑均淡定的开口说着:“燕王说的那些话,前半段确实没有什么问题,建文帝干的确实不行……”

听到了郑均的话语,朱棣不由眼前一亮。

好小子!

回去之后,朕一定大大的封赏你!

骂两句就骂两句吧,无所谓,只要父皇承认朕的正统地位,那什么都无所谓了,自己也不用去改史书了,一切也全都迎刃而解了!

至于郑均说的那个前后半段,朱棣也没当回事儿。

毕竟他也知道,自家的老父亲可不是那么容易被忽悠的,自己后半段纯粹是给自己一个台阶下,真正的过程是什么样谁心里不清楚啊?当年小明王是怎么死的,父皇你清楚吗?

反正本王是不知道,可能就是船漏水淹死了吧。

天妒英才。

而听到郑均的话语后,朱元璋也是长叹一口气,问道:“允炆的削藩过程是如何的,且细细道来。”

“根本原因是朱允炆的志大才疏,步子迈的太大。”

“如果抛开建文帝的能力不谈,光论削藩过程的话,应该是没听齐泰的话。”

郑均十分淡定的开口:“建文帝不该听黄子澄的,黄子澄柿子先挑软的捏势必会让硬柿子们抱团。”

齐泰、黄子澄,都是建文朝废藩的得力助手,只不过区别在于,齐泰打算先对付燕王朱棣,而黄子澄却认为应先除去周、齐、湘、代、岷五王。

不过这并不影响什么,历代王朝无论怎么削藩,成功案例都很多,而唯一一个削藩失败身死的,就是朱允炆了。

这代表黄子澄和齐泰无论如何,只起到一丢丢的作用,第一责任人还是朱允炆。

“洪武皇帝,您分封诸王,但诸王多骄逸不法,违犯朝制。不削,朝廷纲纪不立;削之,则伤亲亲之恩。”

郑均道:“贾谊曾经说过‘欲天下治安,莫如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这种软刀子来,既不落下任何口实,又实现了削藩的目的,才是最佳的方式!”

在建文朝,大臣高巍曾经进言。

在北诸王,子弟分封于南;在南诸王,子弟分封于北。如此则籓王之权,不削而自削矣。

逢年过节去问候一声,诸侯王里有贤良的王爷便给予赏赐,若有骄逸不法者,初犯容之,再犯赦之,三犯不改,则告太庙废处之。

如此一来,大家还是相亲相爱一家人,手段不是软了很多?

中央王朝,永远是比一隅之地的诸侯王要强大的,如汉代文帝、景帝、武帝三朝,不坏亲戚关系,又能弥散皇室负担,岂不美哉?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建文帝想的是废藩,而并不是削藩!”

听到了郑均的话语,朱元璋没有说话。

朱元璋底层出身,最艰苦的时候曾经当过和尚、化过缘,虽然后面打下了偌大的江山,但本质上还是有着老农思想,将天下视为自己的家的农田,而皇帝则是天下这个巨大农田的老农。

诸侯王的分封,就是让自己的儿子守住大明江山,让朱家子孙万万年。

见朱元璋陷入了沉默,郑均深吸一口气,露出了一抹微笑,接着便一甩衣袖,当即道:“如果硬说根本原因的话,应该是你,洪武皇帝!”

现在有新的皇帝可以来刷奖励了。

真好。

“咱?”

朱元璋眉头一皱:“咱有什么问题?”

“你的子孙如何,你不会不清楚吧?”

郑均冷哼一声,接着便毫不犹豫开始了喷子模式:“第一位,秦王朱樉,连年命令关内军民人等收买金银,导致军民陷入困窘,卖儿鬻女!三百余名百姓壮着胆子,前来王府求饶,他却下令对百姓大打出手,当场杀死了一名老人,并捉拿了近百人!”

“当初他就藩的时候,你可是千叮万嘱让他好好安抚土番十八族,结果呢?在其出征时,他将土番十八族的孕妇搜捉入府,导致夫妇生离。此外,他还掳走一百五十名幼女,并将一百五十五名幼男阉割,许多男童因恢复不好而死亡!”

“至于大兴土木、折磨宫人、滥用私刑之类,我不说你也应该知道!这样的货色,也能坐镇西安,领兵一方?若不是死在了建文登基之前,大明的八王之乱或许就要有了!”

朱元璋的脸色僵硬了下来。

“潭王朱梓,平生有两个爱好,第一个是虐杀湖南的军官,让士兵赤手与猛虎搏斗取乐;第二个是让人吃屎,命令王府里的宫人将大便搓成丸子,再强迫宫人吃下,还让人点评。”郑均没有看朱元璋的脸色,继续道,“最后因胡惟庸案,惊惧**。还好死了,不然大明朝的八王之乱铁定有他。”

“鲁王朱檀,喜欢打杀身边人自然已经算不了什么了,更可气的是他喜好炼丹!”

郑均如数家珍,说着朱元璋的那些混账儿子们的事迹:“炼丹就炼丹,水平还不怎么样!比起嘉靖差远了,他竟然用九十九个童男的吉尔炼丹!”

“豫王朱桂,这位和前几个不太一样,人和动物的最大区别是人能够使用工具,所以朱桂最喜欢的就是用铜锤杀人,一旦心情不爽,就出门随便以铜锤杀人;好美色,在大街上看上谁,无论是否婚嫁,皆是抢入王府!”

“齐王朱榑,放在其他时期纯粹的恶人,放在这里,倒还有了几分人样。”郑均淡定道,“伊王朱彝,经常挟弹带剑到市效游猎,遇到躲避不及的人,动辄斩劈,弄得血溅一身,尤为喜欢溅血的衣,说是穿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又大庭广众之下男女**杂混取乐,喜欢淫趴,生活荒淫无耻。”

“这些重量级的诸侯王,都是出自你手,又给了这么大的权力,朱允炆能不削藩?依我看,朱允炆的削藩,削得很对!最大的错误在于,燕王朱棣太过能打,也太过正常了。”

“用这等藩王来镇守山河,何以保大明天下?依我看,若是让这些诸王待久了,大明许是要如司马家一般,早早丢了江山!”

郑均吐出一口气,将自己的想法全都说了出来。

朱元璋的儿子们荒诞的很多,不过也有不少人才。

周王朱橚,常常救荒普济,看到百姓生活的不便之后,心生怜悯,决定尽自己的力量救助荒民,普济众生,于是开始研究草本植物,打算编纂一些书籍,改善民生,一口气出了《救荒本草》、《保生余录》、《袖珍方》、《普济方》等医书、植物百科图谱,尤其是《救荒本草》,是一部把植物学从传统的本草学中专门分化出来以食用植物为主的植物图谱,这是世界上最早、最好的救荒类可食植物的专著,对全人类的救荒工程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蜀王朱椿,对蜀地学风的带动有很大的功绩,当时他知道知藩内学子贫困,便将自己的俸禄拿出来,搞了一波助学金,而在藩国之内也是大减赋税,制订蜀地集市规范,终使蜀地大治。

楚王朱桢,天资英睿,有谋略,天性端重,幼而喜学,在南方征战无数,战绩显赫,平定了诸多南方蛮夷,当了四十年诸侯王,南昌百姓人人称赞。

虽然有这三位贤王,但明初王爷的成才率要远远低于畜生率,用这些人来镇守四方,真是给百姓添堵!

而就在郑均话音落下之时,他的面前也金光一闪,出现了一行鎏金小字。

【您做出了符合词条逻辑的行为,您获得自由分配属性点 3、天机卡X1、秘制特效降压药、改良版玉米种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