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 第二十七章:死亡之语

在洛苏提出天可汗国际体系内部诸国不得相互攻伐的时候,李世民曾经询问过他一个问题,“国师,如果大唐需要主动挑起战争该怎么办,这样制定规则,是不是会限制大唐?”

洛苏是这样回答他的,“君王用恩德来感化臣民,用严酷的刑罚来迫使臣民畏惧,希望这样能够让臣民永远忠诚,但依旧会有人想要造反。

因为这就是人,大多数的人,当然也包括天子你的那些兄弟和儿子,都是一群贪婪、愚蠢、短视、不知所谓、自大自傲的人。

你以为你拥有强大的实力,别人就会畏惧你,你以为所有人都会有自知之明,但那只不过是你的一厢情愿,这世上大多数人,都有一种谜一样的自信,会做出让你觉得匪夷所思的事情。

冬突厥不必多言,实力的确是强大,和大唐属于二虎相争,发生战争很正常。

但你看吧。

那个西燕国,很快就会仅仅因为距离大唐偏远,而敢于挑衅大唐。

更偏远的大国,那个控制进出西域路口的高昌,现在和大唐的关系好,但很快就会因为庞大的商业利益而骄狂起来。

不要说那些胡人,西燕和高昌,都是汉人建立的国家,都是如此,更不要说本就深谙弱肉强食的胡人国家,薛延陀,大肆吞并冬突厥的部落和草场,以后必定是个祸害。”

洛苏论断让李世民深有同感,说道:“国师所说的真是金玉良言啊。

朕一直都在想,中原和西域国家的关系,是不是永远都不可能一直友善,因为西域太远了。

高昌距离大唐有七千里,其中有两千里的荒漠,足以让任何坐井观天的人,产生骄狂。

不要说西域,哪怕是在中原,也总有人会依凭蜀中的天险,以及长江天险,想要割据称王,殊不知那所谓的天险,一戳就破。”

洛苏微笑着,却没有半丝笑意,“所以天子伱根本就不用担心大唐想要挑起战争的时候,会没有开战的理由,他们一定会跳出来,你所需要想的是,怎么打赢战争,以及在打赢战争之后,怎么善后。

那些西域国家,和漠北草原还是很不一样的,草原上,是弱肉强食,本质上没有国家的观念,谁的部落强大,就使用谁的部落名字。

匈奴人、鲜卑人、突厥人,就是如此。

但西域是有文化的,在国家存亡方面,很有些邦周时期的观念,很喜欢复国,各国都有不低的国家意识和族群意识。

如果你不能妥善安置的话,就要陷入持续不断地流血战争中,那是大唐所不能接受的结果,再强盛的帝国,也会在治安战中被拖垮。”

在数年过去后,西燕国果然如同洛苏所说的挑衅大国,乃至于入侵凉州,并且自取灭亡。

当初臣服于大唐的薛延陀也骄狂肆意,最终自食其果,被燕王李恪斩杀于大漠之上,部族子民都被草原上的其他部族瓜分,用自己的头颅给李恪的威信筑起了高台。

而高昌国,也和大唐渐行渐远,乃至于阻截来大唐觐见的使臣。

……

太极殿中,李世民手中握着安西传回来的奏章,在御前会议上愤然道:“高昌国王上一次来长安觐见就推脱,这一次不仅仅自己不来,甚至还阻隔其他西域国家的觐见。

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不遵从天可汗之令的列国,应当如何做?”

契苾何力立刻大声道:“讨伐他,覆灭他的国家,斩下他的头颅,用最严酷的刑罚来惩戒他,天可汗的威严不允许任何人质疑。

请陛下降下圣旨,臣愿意率领大军前往讨伐。”

契苾何力着急自然是有原因的,他虽然姓契苾,但和辽东国由洛玄星赐下姓氏的那個契苾没什么关系。

他的祖籍在西域那一块,属于铁勒的一支,和高昌国混居。

他很担心契苾国和高昌国搅在一起,现在契苾国的地位很高,因为契苾何力既是李世民信重的大臣,还是李世民的妹夫,契苾国可汗,也就是契苾何力的弟弟,是西域的明月汗之一。

他很担心国中那些没脑子的贵族,会不知道天地广阔,挑衅繁荣昌盛的中央之国,虽然他已经不准备返回契苾国,生为大唐人,死为大唐鬼,但那毕竟是母国,他还是希望子民能过得好。

契苾何力的表态让李世民很是高兴,这就是朕所信任的将军,番人出身又如何,朕的大唐兼容并包,所以才有契苾何力和阿史那社尔这样的番将,“爱卿所言,甚合朕意。

朕决定在高昌国以及方圆一千里,设置高昌道,委任大总管讨伐高昌国。”

这个高昌道和大唐内部的道不一样。

在中原内部,道是州上一级的监察区,不常设官员,只临时任命,贞观元年,贞观三年,贞观八年以及贞观十一年,李世民分别委任十五道监察使,去各地监察官吏施政。

而高昌道不是监察区,而是临时划分的作战区域,就如同当初李靖攻灭冬突厥的时候是定襄道行军大总管,攻灭西燕的时候,是青海道行军大总管,在一个道中,行军大总管就是最高统帅,其他行军总管,只要踏进战区,都要服从大总管的命令。

这就是府兵制度下,大唐的作战模式,兵将分离,但又不彻底分离,既保证战斗力,又防止拥兵坐大,当然缺点也很大,但在李世民手中,这种作战模式,几乎完美。

既对外百战百胜,对国内的负担又很小。

对高昌作战是必须的,在大唐,即便是文官,在发动战争这方面,他们从来不会因为担心输而发动战争,如果反对,那肯定是国库没钱。

大唐的国库如何呢?

当然是粮仓充盈,钱货丰盈,至于百姓的士气,从攻灭西燕国后,大唐又有好几年没有战争了,现在民间完全没有厌战情绪,可谓民心可用。

那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

天子想要让谁来担任这个高昌道行军大总管!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