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 1.洛氏的冠冕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1.洛氏的冠冕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27: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蒸汽时代以来,大唐帝国的触手向五洲四海延伸着,在各地商品以及原材料源源不断涌入大唐后,新的时代展现在所有人的面前。

大唐在磕磕绊绊中向前,在这个时代中,自然有新的矛盾出现,其中多数问题洛氏都能够解决,但唯有皇室的问题,是极其棘手的。

洛氏和李氏间的大多数矛盾,都来自于对皇室权责的划分,以及皇室是否在帝国中拥有极其多的特权,以及不受到法律的审判。

作为并没有圣痕加持的李氏皇族,并不能保证每一代的皇帝,都完全和洛氏站在一起。

在这种现实中,改革不可能真的切入肺腑,依旧有大量的旧阶层,可以依附着皇帝的存在而维系下去。

风起云涌的社会思潮以及新的经济基础,让不愿意彻底改变的李唐王朝,出现了不稳定的态势。

面对前所未有广袤的土地,即便是进入蒸汽时代,进入电气的时代,拥有更迅速的通信,以及更便捷的交通,但帝国依旧是难以控制一切的。

当然,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在这数百年中,经历了一些事件后,洛氏中已经开始出现了对大唐王朝的反对声音。

没有人可以控制天下那么多官吏的思想,让他们都变成圣人,唯一所能够做的只有在恶**件发生之后,有一个公正的处理。

这便是信心。

洛氏由于圣痕的缘故,总是会成为这个朴素的、公正的、最后的仲裁者,但在大唐皇帝拉偏架的时候,即便是洛氏也不能总是让自己的想法,成为最后的决定。

时间的推移会导致事件增多,进而增加不满,继而在家族内部出现反对的声音。

一个帝国内部有志者的数量开始减少时,在新的分配出现巨大问题时,在帝国内部的蛀虫已经充斥所有时,大唐帝国的末日就这样降临了。

“大唐因为洛氏的全力支持而中兴,如今自然要因为洛氏的离去而衰落,这便是天道循环。

这便是——君以此兴,必以此亡的道理。”

大唐帝国五百年的关键时刻,一个在注定将要在历史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关键的人物,横空出世,他叫李继业,唐恒帝第九子,年号天安。

李继业继位时,大唐天下已经难以为继,五洲四海上,到处都是反对势力,帝国的统治在各个大洲崩溃,最为让人恐惧的,还是这些取代帝国统治的地方,很多都已经不是君主国。

在中原,同样的情况在发生,数百年的思潮变化,在世界上的每一寸土地上,迎来了一场庞大的“社会实验”,在这其中有洛氏参与,也有许多新学党人。

没有人知道最后的结局,但推翻大唐的帝制,是这些新学党人一致的追求。

作为大唐皇帝,李继业对此洞若观火,他明白现在大唐的危局,于是在继位后仅仅三天,他果断的选择召洛王进宫,商议大事。

洛王乘着船以及通过铁路、汽车,回到了洛阳。

在见到洛王的第一面,李继业便直接道:“洛王,大唐是否已经无可救药了?”

当代洛王是洛氏第八十三代家主,洛承运,原先是玄门大祭司,从小就生活在西域,这是他和李继业第一次见面。

面对皇帝的问题,若是一般的大臣,可能会当即跪在地上,而后安慰皇帝,大唐江山稳固,毕竟这亡国之语,怎么能轻易说出来呢?

但洛承运无所谓,他平静的说道:“是的陛下,以现在的天下局势,即便是太宗皇帝和中祖皇帝复生,也不可能中兴大唐了。”

大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和大唐中祖光武皇帝李存勖,这是大唐历史上武功最为卓著的帝王,一个开国,一个中兴,现在洛承运将这两个人搬出来,就是在对大唐宣判最后的死刑。

李继业眼中闪过一丝悲痛,但转瞬即逝,这已经是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的,真正让李继业在意的事情只有一个,那就是身为洛氏家主的洛承运的态度。

经过这么多年的消耗,洛氏和李氏的情分已经渐渐在一个个帝王的拉锯中消失殆尽,因为利益的不统一,洛氏和李氏在联合上已经渐行渐远,最后的一些情面,以及身为臣子的责任,让洛王还会来见他这个大唐天子,而不是直接辞官。

无数的想法在李继业的脑海中激荡,最终他朗声道:“洛王,朕可以请求您一件事吗?”

洛承运颔首。

李继业沉吟道:“如今大唐虽然已经难以挽回,但如果朕依旧想要逆势反抗的话,这天下还是会陷入战火之中,至少二十年内,朕依旧会是尊贵的皇帝,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死在那无边的战场上。

守护帝国的社稷,这是无可厚非之事,洛王认为呢?”

洛承运再次颔首,一言不发,既然李继业这么说,那他就没准备这么做,这时洛承运倒是有些好奇,李继业到底要做些什么。

李继业穿着皇袍,也不坐在御座上,而是在大殿的台阶上,席地而坐,“朕不是那种为自己一人而置天下于不顾的,况且也没有什么意义,朕心里有祖宗,有社稷,有百姓,只可惜这已经不是当初的大唐了,这些东西,都已经失去了意义。

现在朕所能做的,就是保住大唐的体面,洛王,朕准备退位,但又比较担心退位之后的事情,所以有一个请求,希望洛王能够看在我李洛两家五百年的情分上,帮上一手。”

皇帝想要退位,洛承运有些惊讶,但仔细一想,似乎又在情理之中,现在这如火如荼的态势,若是不能急流勇退,那最后的下场肯定不会好,反而退位可能是个好办法,毕竟现在的大唐还没有到天怒人怨的地步,如果皇帝愿意让出权力,未来极大可能会获得优待。

洛承运问道:“陛下是希望洛氏能够保住李氏以后的富贵吗?”

没想到李继业却摇摇头道:“不是,对于李氏的未来,朕心中是有些想法,朕自己去和那些新学党人谈即可,他们想要朕的皇位,那不付出一些代价是不可能的。

朕希望您能够答应朕的事情是,洛氏不要在接下来的这个政权中出仕!”

“!!!”

洛承运一直以来都还比较淡定,但此刻皇帝说出来的话,让他震惊莫名,并不是因为这个要求有多么的不可思议,或者皇帝管的多宽,他是从中听出了一些其他的意味。

他静静的望着那个含笑望着他的皇帝。

皇帝的眼神中有含义不清的意思在流淌。

洛承运思索良久,沉声问道:“陛下认为他们不会长久?”

李继业洒然笑道:“您是洛王,对此难道不比朕更清楚吗?难道他们会长久吗?

在大唐中,洛氏拥有前所未有的崇高地位,尚且不能让天下始终如一,更何况新学党人所要建立的世界呢?

既然如此,洛王又何必让洛氏在新学党人的世界中,去浪费那些精力呢?

让他们自然而然的兴起和衰落吧。”

洛承运沉默,君臣二人都有一个同样的想法,那就是新学党人是不长久的。

“臣答应陛下的请求,洛氏将不会在将来的政权中出仕。”

思索良久后,洛承运终究还是答应了李继业的请求,同时他望着大唐皇帝那张年轻的脸庞,带着些许的遗憾道:“陛下,您对自己的处境感到遗憾吗?

若是生在从前,您会是一个可以在青史之上留名的君王,但现在却要成为这个亡国之君。”

李继业听到亡国之君四个字,却没有丝毫的伤心和愤怒,他反而哈哈大笑起来,“洛王殿下啊,朕或许会成为亡国之君,但朕一定会成为名声最好的亡国之君。

朕心中还有志向,只不过和以前的那些君王不同罢了,现在没有人理解朕,但以后一定会有很多人理解朕的。

还请洛王身体健康的好好活着,看看朕以后想要做什么。”

洛承运望着朗声大笑的皇帝,躬身行礼后,不发一言的离开了皇宫,他会好好的活着,然后看看皇帝到底想要做什么。

在皇宫的大殿上,皇帝望着离开宫殿的洛承运,再次忍不住笑出声来,一点也没有即将失去皇位的悲伤。

大殿后转出一个柔美的女子,走到皇帝身边,撩起裙摆坐在他身边,这是大唐帝国如今的皇后,和皇帝是青梅竹马,她静静地依偎在皇帝身上。

刚才皇帝和洛王的对话,她都听的清清楚楚。

皇后疑惑问道:“九哥,你刚才的意思是,认为未来大唐还能复辟,所以才说希望洛氏能够不入仕吗?”

皇帝摇摇头道:“复辟是很难了,一个王朝所能够透支的民心是有限的,实际上就在于洛氏的态度,如果大唐还能救的话,洛氏不会放弃大唐的,现在大唐已经渐渐失去中祖中兴以来的民心了。

如果复辟的话,就会把最后一点威望给浪费掉。

婉儿,你放心吧,即便是大唐的统治彻底结束,我们也会安安全全的生活在平和的土地上,大唐在中原的统治已经结束了,但在海外还有许多领土,我们可以在某些岛屿上生活,国库中的财产以及各种珍宝,都能够让我们度过未来的生活。”

皇帝对自己未来的规划还是很清晰的。

皇后更疑惑了,“既然九哥你不准备复辟,那为什么要请求洛氏不入仕下一个政权呢?

更奇怪的是,洛王竟然答应了,在历史上,洛氏几乎很少离开权力中心,即便是大唐覆灭,但既然是九哥你亲自退位,那洛氏也不至于和新政权老死不相往来,真的是奇怪啊。”

“奇怪?一点都不奇怪,对于洛氏来说,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代了。

还记得那个流传在民间的传说预言吗?”

“传说预言?”

皇帝的眼神有些恍惚,声音有些低沉,“当九鼎重现世间时,

当凤凰的啼鸣响彻洛水,

当天际划过彩虹,

当昭城重现世间,

当素王重临地上,

万民将举起神圣的冠冕,

冠在洛氏的头上。

齐呼:

素王的神灵在天上,洛氏王朝万万年!”

皇帝眼神迷离,低沉的声音,带着古老的韵律,仿佛从久远的洪荒时代而来。

————

近日家中遭逢剧变,恍如隔世,方知原来生死之间真的有大恐怖、大觉悟,人已经不再是曾经的那个人,谨以此新修的结局,希望每一个读者能够得到满足、温暖和美好的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