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 4.吕氏所思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4.吕氏所思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27: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家主,新学党人不值一提,威胁程度可能还不如想要复辟唐朝的唐朝旧臣。”

洛氏庄园中,吕常和吕青向洛承运汇报着二人在会议厅中的见闻,最后做出了辛辣的评价。

对此洛承运并不觉得意外,“这世上有多少人和组织,能够不接受教训而得到经验呢?

我认为是不太多的。

第一次接受政权,总是会如此,在历史上不也有那些短命的王朝吗?

新学党人难道就是什么神兵天降,可以避免这些吗?

我看是不行的。

况且他们的组织,从根子上就不行,是一个完全抛弃了理念的组织,尤其是……

尤其是和我们在历史书上写下的那些盛世作为对比,他们的差距就更加的大。

如今天下的局势如火如荼,他们能给出一个让人满意的答案吗?

我看也是不行的。

那现在看来我们是真的可以看烟花了。”

平日里面无表情冷若冰霜的吕青,如今却是言笑晏晏,“家主我们现在需要做什么吗?”

说着将手中的水壶递给洛承运,洛承运提着水壶向牡丹园中浇去。

“洛氏从两千年前开始,就一直尊奉素王的命令来守护人间。

所以自然是要做些什么的。

但人心却是世间最为莫测的事物,老子在道德经中曾经说过,这世上之所以有美的东西,是因为有丑的东西作为对比。

现在不失去一些什么东西,又怎么会珍惜另外一些更加珍贵的东西呢?

我们不要去做滥好人,也不要总是以一副大家长的面目,去说那些为你好,为大家好的话。

等到经历了一些东西,自然而然的大家就会明白,谁才是最好的人。”

收起水壶后,洛承运擦了擦手,对吕氏兄妹认真道:“这世上如果有**乱天下,难道上天会放弃惩罚他吗?

如果上天不能惩罚的话,难道我们会袖手旁观吗?

如果你们听从我的话,那就现在不要做什么,只需要静静地等待,请相信。

素王会重临世间,到了那个时候,善良有德行的将会得到奖赏,凶残有恶行的将会被审判,这个世界是有报应的,无论生还是死,这份报应总会到来,没有人可以逃脱它,这就是世界的真相。”

洛承运一身白衣如雪,没有任何一点装饰,他曾经是玄门的大祭司,最为擅长的就是用这种语气来说话,没有人会不相信他,此刻吕氏兄妹便是如此,只觉心灵澄澈,控制不住的暗自点头。

“我已经得到上天的指示,在合适的时间,曾经遗失千年的九鼎,将会出现在昭城遗址的那片沼泽中。”

洛承运放出了一个相当重磅的消息,震得吕氏兄妹一愣一愣的。

“家主,果真如此?”

他们二人纷纷急切的问道,语气中满是不敢置信,遗失一千多年的九鼎,从周朝灭亡后就彻底消失,逼的秦朝始皇帝重新刻了传国玉玺,来作为帝国的象征,这样的神物,竟然会重新出现?

“当然!”

吕常从恍惚中醒过来,突然道:“家主,不对啊,九鼎不是遗失在了洛水吗?怎么会在昭城遗址呢?”

洛承运哂笑道:“当初秦朝大将王翦没能从昭城找到禹王九鼎,又不可能承认,于是就有了始皇帝和王翦的双簧,实际上禹王九鼎从始至终都在昭城。

后来因为一些原因,禹王九鼎就一直都没有再动过,随着昭城的那一场大雨,彻底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若是普通的青铜鼎,这么多年过去,早就已经残破不堪,化为飞灰了,但是禹王九鼎是有神异的,纵然千万年过去,禹王九鼎也不会有任何的变化,依旧会是神光熠熠。

它的出现,会让整座世界都震惊。”

吕氏兄妹一阵沉默,刚才只顾着因为禹王九鼎的出现而震惊了,现在才想到,禹王九鼎真的出现的话,那文物上的价值,都不算是什么了。

真正最有价值的东西,是它所附带的神异啊。

数千年过去,完好无损,这难道是能用铸造技术来解释的吗?

吕常只觉喉咙有些发干,咽了一口唾沫,然后用略紧的声音问道:“家主,那禹王九鼎真的有神异吗?”

吕青也望向洛承运的眼睛,吕氏的典籍中当然记载着有,但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谁也没见过,总还是要问问,满足一下好奇心。

洛承运抚摸着自己眉心的圣痕,洒然笑道:“其实你们比谁都清楚,难道不是吗?

但凡见过圣痕之后,谁还能无所顾忌的认为这个世界没有神异呢?

若非有圣痕的存在,难道仅仅凭借一个并不如何蛊惑人心的教义,玄门就能存在这么多年吗?

既然有了圣痕这种难以解释的存在,这世上有一些其他的神异,又有什么可好奇的呢?”

是啊。

若是身为千年血盟的吕氏还不清楚,还有谁清楚呢?

或许李氏也是清楚的吧,否则当初李继业也不会说出那番话。

得到洛承运的答案后,吕氏兄妹对视一眼,而后同时躬身道别。

走出洛氏庄园后,吕常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妹妹,我感觉我们吕氏的光辉岁月又要回来了,都回来了!”

吕青也忍不住捂嘴轻笑,吕氏最为光辉的岁月,根本就不需要思考,自然是上古邦周时期,那时姬姜是最为尊贵的存在,那个时代,哪一家诸侯不想求娶一个齐国的女儿。

但绝不多数都根本没有资格,因为那时所流行的是媵妾制度,每一个公主的出嫁,都有大量姐妹随行。

在那个时代的齐国内部,宁愿嫁给洛侯做媵妾,也不去其他诸侯国做正妻。

对于齐君来说,维持和周天子以及洛国的关系,同样是最为优先级的。

况且齐国有那么多君主是从洛国回国继位,对洛国更是了解,自然而然的继续加强这种联姻。

导致齐国的公主,仅仅嫁给周天子和洛国,都嫌不够,哪里有多余的人去嫁给其他人。

从两千年后来看,正是这种频繁联姻,才保持了齐国在邦周的千年辉煌,否则早就步了其他早期分封诸侯国的后尘了。

“从邦周灭亡开始,洛氏占据了我们吕氏当初的生态位,我们吕氏只能占据下一层的生态位,有时候想想还真的是有些憋屈。

我吕氏比不过洛氏,姜姓不如姬姓,那便算了,后来的什么阿猫阿狗都要骑在我们头上,他们是德行比我吕氏高,还是功绩比我吕氏高,我看都不是。

现在好了。

洛氏这次是真的要做大事,我们吕氏也能顺带着进步了。”

吕常满脸都是“洛氏,吕氏太想进步了”的表情。

吕青拍了拍吕常的肩膀,“兄长,先别在这里幻想了,现在八字还没一撇,小心乐极生悲,既然今日洛氏家主给了这么多的暗示,而且在洛氏改变之后,第一个就通知了我们吕氏,这说明在洛氏心中,对我们吕氏还是最信任的。

那我们就不能让洛家主失望,九鼎会在昭城遗址出现,这是我们已经得知的,我们现在应该想想,怎么才能够让这件事,以一种最为爆炸的形式,被全世界所知晓。

应和着曾经的预言,我认为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对那则千年前邦周灭亡时的预言,开始预热宣传了。

这个世上恐怕有许多人都忘记了这则预言,毕竟汲汲于生存的普通百姓,很多时候不会去记住这些。

唤醒他们的记忆,对我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在广袤的诸夏大地上,预言的流传是非常广的,唐朝统治五百年,素王是唯一的至高神,关于素王的各种预言都深深刻在记忆中。

洛氏尤其擅长通过运用童谣、诗歌等文化手段来传播这些,在曾经的岁月中,那些层出不穷的、朗朗上口的颂圣诗词就是明证。

只不过这些年天下变乱,导致这些宣传不再如同以前那么汹涌而已,只要宣传得当,这些可以说融入诸夏文化血液的东西,很快就会被记起。

“在天下安定的时候,这些预言就像是神话传说一样,人们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反应,如果天下的局势糜烂,那就不一样了,曾经有一道光照下来,而现在光没了,百姓会自发的去寻找。”

虽然兄妹二人话说的很是委婉,但实际上二人都清楚对方心里想的和自己是一样的。

“古话说,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冰雪。

天冷了。

给洛氏加件衣裳。

我吕氏深受洛氏恩惠,这件事,义不容辞啊!

一定找到最好的‘裁缝’来做这件事。”

吕常调侃说着,但吕青却能听出他言语之中的认真。

“家族有遍布五洲各个地区的报社,把这些都发动起来,不仅仅是中原,还有所有诸夏遍及的地方。

如果有朝一日,洛氏真的登临九五,那要的可不仅仅是中原一片土地。”

吕氏真不愧是洛氏的千年盟友,对于洛氏想要什么,那可真是一清二楚。

兄妹二人说笑着坐上汽车离开这里。

洛承运依旧在花园中,对于吕氏会做些什么,他很是清楚,这正是他联系吕氏的原因,不仅仅是吕氏,还有一些其他的家族和这些年洛氏所资助过的许多机构以及组织。

最重要的当然是洛氏钱行,从钱行兴盛以来,这就是洛氏当之无愧的核心,只要钱行在手,无论洛阳城中是谁在统治天下,洛氏都会是暗中的王者之一。

即便现在洛氏不曾在新国中任职,但短时间内依旧没人能忽视。

当然,从现实来看,如果这个时间尺度拉长,等到新国彻底成为了正统,掌握了完全的忠于新国政权的军队,那洛氏唯有合作和毁灭。

前提是从现实来讲,如果有超现实的东西,那就另当别论。

恰好,洛氏就有超现实的东西,老祖宗也已经确定要醒来,手中还握着一些神器,所以洛氏无惧。

况且,新国真的能在这场时间的赛跑中,战胜自己吗?

他们还有机会掌握属于自己的军队吗?

以洛承运的眼光来看,当前新学党人的执政水平,很难。

由于出身的问题,还有现实的逼迫,新学党人不得不在刚刚上任就使用了一套竭泽而渔的手段,这种手段必将掀起反抗。

况且在这其中还有很多人的推波助澜,比如刚刚离开的吕氏兄妹,比如现在已经出海,在瀛洲望中原的李氏前皇帝李继业,都对如今的新学政权虎视眈眈。

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依旧有一大批帝制的拥趸,经过这次的改制,这些帝制的拥趸会更多,可预见的在不远的将来,就会有复辟大唐的人出现。

这些人可能会失败,但对于新学政府的威望打击却是极大的,等到反对的人多起来,就会有人开始反思。

“如果在这个时候,又突然爆发一场席卷所有的经济危机呢?”

洛承运脑海中回想起他在参加洛氏钱行的总结会时,得到了消息,整个世界的经济都已经出现了问题。

但几乎无人发觉。

洛氏钱行凭借着严格的规章制度以及大量的数据,再加上智者,才算是看出一些眉目。

“会爆炸吧。”

洛承运喃喃自语着。

————

在诸夏的历史中,有两段洛氏的空白,第一段空白被称作“最惨烈血腥的乱世”,正是南北朝时期,对那个时期的研究著作颇多,第二段空白则是“唐后宪政时期”,在这个新学党人建立的政权中,洛氏的声音只出现在民间,而完全消失于主流官方中,“水面下的洛氏”、“洛氏缺失导致的政治失衡崩塌”,是本章节最重要的两部分内容。——《洛氏与政治架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