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 8.上书对抗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8.上书对抗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27: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下震动!

没有任何人会想到,一个已经退位的末代皇帝,竟然会掀起如此大的风浪!

李氏和洛氏的力量是如此的强大,很快就有大批社会上有声望的人,以及官府内部对现状不满的人,共同上书。

得益于通讯技术的发展,这个消息很快就通过电报等传遍了全世界。

不仅仅是中原的新国,甚至就连遥远的那些国度和地区,都在关注着这件事。

洛阳城,新街5号,各部尚书等都来到了这件并不如何显眼的建筑中,每个人的眼中都有不安。

待首席执政官到来之后,众人落座,气氛有些沉凝。

“诸位执掌国政的先生:

我们都是新国的普通百姓,怀着心系国家的想法,向诸位大先生写下这一封请求信。

数年以前,共和取代了帝制的存在,那个时候天下是何等的勃勃生机啊,新学所到之处,民众是竭诚欢迎,就连曾经看来至高无上的大皇帝陛下,也只能退位让贤,如今想来,那种场景,犹在眼前啊!

但为何短短数年,情形竟然突然一变呢?

如今的中原是何等的混乱呢,百姓甚至难以吃饱饭,一个终日劳作的农民,卖出的粮食不能换取一家人的吃食,这难道是正常的事情吗?

我等看不是这样的。

我们是因为百姓的信任而得以拥有现在的地位,如果不能让百姓的生活变好,难道是合适的吗?

古代的圣人说,黎民百姓如同河水,君主是大河之上的舟船,现在又有什么区别呢?

百姓依旧是水,我们则是依仗着水才能航行的船只。

水面平静我们顺利前行,大河汹涌,我们除了倾覆难道还有别的可能吗?

在地方上有许多官吏,阻止了百姓的发声,我们认为这是有害的,是对新国不利的,于是我们在这里向诸位大先生讲述。

他们像是古代的暴君一样,堵塞了言路,不允许有不利于他们的声音发出,这难道不是对国家最不利的吗?

中原的百姓已经难以生活,甚至就连一个炊饼都买不起,他们深陷于破产之中,食不果腹。

现在是时候了,再不改正就没有机会了。

请恢复从前的法令,免除工人长时间的劳作,彻查官府中的蛀虫,整治那些有害于天下的人,让新国的每个人,都生活在幸福和美满中。

……

让每个人都安居乐业,让公正和公平,重新降临在诸夏的土地上。

愿诸夏万安,愿所有的百姓万安,愿自古而来的光,重新照耀在这里。”

一封几乎让新学党人将自己过去全部否定掉的上书,其中有详细的改正方法,简单来说就是让新学党人恢复帝国时期的大部分法令。

但谁都知道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因为那么做损害的是大多数上层的利益,以前帝国时期能那么干,是因为皇族可以慢慢吃,可以持续性的掠夺,有时候甚至掠夺的还没有发展的快。

但是现在不一样,一方面是十八王族都要吃,一方面是他们没有理所当然的理由去吃,那就只能抢着吃,谁下手慢可能就吃不到了,就算是想要可持续性,但一想到其他人会摘桃子,就放弃了这种想法。

不过以后,现在先抢到手,这就是大多数人的想法,所以他们不管以后,现在就竭泽而渔的掠夺。

新街5号中,一众人眼观鼻,耳观心,都不说话,一旦开口就可能会被群起而攻之。

首席执政官看着这一幕是真来气啊,不禁心中想,“如果我现在是皇帝,一定砍死几个人出去背黑锅。”

但不行,十八家族盘根错节,一旦他随意动手,就会人人自危,他可能明天就要引咎辞职了。

最终他还是放弃了解决问题,转为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说说应该怎么处理这件事和这些人吧。”

作为首席执政官,他这番话的意思,就是要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屋中的气氛顿时就恢复了正常。

“首先我们要确定,虽然我们现在遭遇了一些困难,但总体来说,问题都还是可以控制的,可以解决的,所以这纯粹就是危言耸听。”

这个定性让大多数人都喜笑颜开,纷纷开口道:“是啊,哪里有那么严重,什么百姓活不下去之类的,我也是个普通的百姓,我怎么就没觉得有什么活不下去的。

实在是太危言耸听了,对于这种行为,应该狠狠打击才是,让他们知道,造谣不是没有代价的。”

“国家的建立是如此的不易,我们和帝制的斗争旷日持久,我们付出的努力和血汗,没有人可以看见,倒是我们现在有了些地位,他们就开始狂吠,如此的不知道感恩,真是让人心寒啊。”

“身为官府的官吏不服从上级的安排,却和那些刁民以及逆贼混在一起,这岂不是倒反天罡,这样的人,以后都不能够再使用了。”

“一些蠢货被有心人在背后挑拨,于是做出了这样的事,将一些小的问题故意夸大到现在的程度,将这封信传播的全世界都是,让我们颜面扫地,这可能就是他们的目的吧。”

“前代的末代皇帝也参与在其中!”

“首席,我认为我们绝对不能姑息这种事情,当初我们对李氏皇族放过,现在他却做出了这样的事情,这是想要争取民心,复辟大唐啊。

我们坚决不能让他的阴谋诡计得逞!”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义愤填膺的对这封信以及背后的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有些话是场面上说的,有些话却是发自内心的。

有些话为什么要说出来,说出来岂不是让大家都很没有面子,虽然现在局势是有些艰难,但在多数人看来,距离真的不可挽回还是不至于的。

“看来各位的想法都很是一致啊,我有一个想法,如果我们将这封信出现的原因,归结于李氏皇族想要重新复辟大唐,重新成为骑在百姓头上的皇族,会如何呢?”

“诶?”

众人眼中瞬间升起光亮,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好主意啊。

“世人从古至今,最喜欢的就是阴谋论,这种言论一定会收获极多的拥趸,我们就可以直接将他们的正当性解构掉,甚至可以反咬一口,甚至可以用分裂国家,妄图颠覆百姓统治的罪名,对李继业审判,既然他不要面子,那我们也不用再给了!”

次相自从离开洛府之后,心中就一直都憋着一股火,结果后来的报复反而引起了中原甚至世界的经济危机,让新学党的统治看起来都颇有些摇摇欲坠。

因为这件事他是受到了很多批评的,也就是他背后的势力的确是大,所以还能稳坐在这个二号位置上。

现在遭遇了这件事,他一直都在思索怎么能够破解如今的局面,良久才想到这个破绽。

他能作为新学党的二号人物,还是很有几把刷子的。

对次相提出的想法,众人纷纷赞叹不已,“就这么做,次相真不愧是出身党务宣传部门,真是深的宣传精髓啊!”

所谓宣传的精髓就在于,与其费劲提高自己,改正错误,不会抹黑对手,将对手也拉到同样垃圾的水平,然后用丰富的经验战胜它。

新学党官府毕竟是当今中原唯一合法的官府,一旦发动起来力量,简直称得上铺天盖地。

不过舆论并没有彻底反转起来。

在新学党初期来势汹汹的时候,李继业就一点都不慌,还能笑着和共同上书的盟友分析道:“通过抹黑我来抹黑这次上书,我就猜到他们会用这个方法。

这个方法可能会很管用,但那是有前提的,首先我以及大唐的名声要差,其次当前的官府要公信力还不错,这两点,一点都不满足。

大唐的确是腐朽,最终被百姓所抛弃,但万事万物都是要比较的,大唐虽然差,但却比新学党建立的这个新国更好。

全靠新学党衬托,现在民间甚至有怀念我大唐的百姓,数量还很多,在这种情况,用我想复辟大唐来掩盖自己的无能,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这番话让人忍俊不禁,是啊,大唐复辟之后不知道什么样子,但你新学党官府可是烂透了,比当初推翻的那个大唐还烂,那个时候各种内部腐朽,但起码还能吃上饭,现在不仅仅要面对当初腐朽的各种体系,就连饭都吃不上了。

如果这就是新国的话,那还是让帝国回来吧,百姓需要一个能主持公道的皇帝!

“不过终究是会有很多人被蛊惑,我们不能指望所有人都明辨是非。”

李继业依旧不慌,“我刚才说的那些只不过是小破绽罢了,毕竟我大唐虽然比新学党强一点,但强的不多。

不说普通百姓,就说在场的诸位,恐怕也没有几个真的想要让大唐复辟的吧。

毕竟那个时候,诸位可就又要叫我陛下了。”

呵呵。

对李继业讲出的冷笑话,在场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露出皮笑肉不笑的表情,心中则暗自同意,那当然是不想要大唐复辟的。

“大唐当然是复辟不了的,但从这些年的情况来看,这天下啊,还是需要一个皇帝的。

这天下的官吏就像是妖魔一般,而皇帝则是镇狱明王,没了皇帝之后,看看这天下官吏都变成什么样子了,若现在还是帝国,早就把他们全抄家了。”

李继业说的话让吕常和吕青不住点头,这天下本来就需要一个皇帝,只不过皇帝的人选只能有一个。

李继业说出这样的话,听懂的不仅仅是吕常和吕青,其他人也都听懂了。

这下他们都知道李继业说的大破绽是什么了。

如果不是大唐要复辟,而是洛氏要登极呢?

那现在新学党人所说的这些,会立刻反转成刺杀自己的利刃,毕竟洛氏的名声和威望,远远不是新学党官府所能够比拟的。

可谓是天壤之别!

唯一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洛氏愿意登极吗?

这个疑虑萦绕在所有人的心头,洛氏两千年都没有做皇帝啊,无论局势如何,都从来没有,难道现在就会同意了吗?

想到这里,他们不禁将目光投到李继业身上,你又是怎么能确定洛氏会同意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超过了其他,成为了他们现在最想要知道的问题。

吕常和吕青更是警觉起来。

若说这世上有一个家族和洛氏的关系,能和吕氏相比,那就是李氏了。

若是李继业知道这些人的心中所想,他只会笑笑,然后道:“这是一种感觉,就像是大势如此,到了如今的局面,诸夏只剩下这一条路,那这条路就是正确的。”

李继业不知道他们心中所想,于是他温声道:“既然新学党人已经出手了,那我们也不能坐视他们玩弄这些手段,该是将那些腌臜事都登报了。

让他们在无尽的恐惧中颤抖吧,让百姓彻彻底底的认清新学党人的真面目。

这将是我们给予他们的最后一击,当最后的公信力被击溃,现在的经济危机,他们将再也无法统合所有,到了那个时候,一切就都结束了。”

飘窗外落下了枯黄的叶子。

————

如果让笔者来对新学党人所建立的新国做出一个最公正的评价,将会是这样的——

这是一个毫无理想信念、毫无治国方略、毫无仁义之心的政权。

它的统治者通过联姻,大搞门阀社会、把持上升通道、残酷压榨百姓,诸夏的政治文明直接退回到了五百多年的南北朝时代。

这不是一个应该出现在二十二世纪的政权,而是奴隶主都要为之震撼的最落后、最反动的政权。

笔者可以负责任的说,唐后宪政时期,是一个没有任何值得称道、没有任何借鉴价值的时代。

它唯一的存在价值就是证明帝制并不一定落后,它的死比它活着,所作出的贡献大一万倍!——《唐后宪政时代的“自由政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