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 第十章:大汉不会亡!

发生在兖青之间的这一场战争,英侯洛川是非常关注的。

他在天下之间的声望极高,像他这样的人,本该稳坐钓鱼台才是,但他的身份却让他不得不走下高台。

洛英城城墙之上。

洛川遥遥望着西方,太阳正缓缓落下,洛倩身着素衣钗裙静静站在他的身旁,洛川突然说道:“夫人,你说谁会赢?”

洛倩没有丝毫犹豫直接说道:“不知道,你做好了刘备失败的准备吗?”

刘备失败!

洛川闻言没有说话,只是伸手轻轻抚摸着城墙上的青砖,上面有风吹雨打的痕迹,还有无数刀剑和战火的气息,片片砖瓦之中都有英侯国的历史。

在先汉末和后汉末都曾经有人攻打过英侯国,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英侯国是“大汉最后的铁壁”,但凡是想要掀翻汉廷的人,都不会放过英侯国。

如果刘备失败了,曹操占据了兖州和青州,他会是大汉忠臣吗?

如果他不是大汉忠臣,那英侯国如何自处呢?

夫人的话,洛川的确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回答,他做好了刘备失败的可能,因为没有人一定能成功,他没有做好刘备失败的可能,因为他还不知道如果刘备不值得扶持,那还能去找谁来匡扶汉室。

幽州刘虞、荆州刘表、益州刘焉,这三人洛川都是有过相交的,还不如刘备,倘若刘备都不能振兴汉室,那天下之下,英侯国应该去哪里呢?

洛倩望着有些迷茫的洛川,从身后环抱住了他,柔声道:“当年先祖英文献侯协助高皇帝定鼎天下,他留给子孙的难道是这一座城池吗?

英侯所代表的不是一座城,而是存在于三百年大汉人心之中,你这个人在哪里,英侯国就在哪里。

只要还有敢于奋作社稷的刘氏在,只要还有愿意匡扶汉室的英侯在,大汉就没有亡!”

洛倩虽然是个女子,但是她的话却如同金石一般坚硬,她的言语和意志坚不可摧。

洛川只觉一股热流涌上心头,他伸出大手盖在洛倩手上,感受着温热与沁香的气息,缓慢而坚定的说道:“刘备一定会成功的。

等这段战事告一段落,就让齐儿和糜氏贵女成婚,既然兰陵萧和淮阴韩都对刘备心中怀有疑虑,那就由英侯国来统领徐州士人。”

洛倩微微蹭了蹭洛川,轻声说道:“这才是我的丈夫,伱可是天下楷模洛子川啊。

天下楷模应该有泰山般的意志,雷霆般的决心。”

……

二人随大军赶路时,

刘备和曹操在兖州境内相遇,当二人相见时,恍惚之间,似乎还是当年勤王一同对抗张角时。

明明已经过去了几年,但是这一刻却颇有些恍如昨日的意味。

二人都正处于人生权势的巅峰,皆是意气风发的时候,这二人见面就比袁绍和公孙瓒友好多了。

虽然战阵之上敌对,但是并不影响二人的惺惺相惜,甚至还互相走到阵前,互称“玄德公”、“孟德公”。

两军相距较远,各自分兵驻扎,曹操邀请刘备战前煮酒大论,拜帖直接送到了刘备军中。

在曹操写信时,曹军众人就感觉此举有些荒谬,疑惑问道:“主公,这是否有些……刘玄德会来吗?”

曹操听到所问,脑海之中忍不住回忆起了刘备其人。

虽然相处不过数月,但逃命途中却是了解一个人最好的时机,袁绍和他曹操对刘备的敬佩都是在逃命过程中建立的。

面对众人的疑惑,曹操轻声笑道:“你们不懂啊,刘玄德是真正的英雄豪杰,他怎么会不来呢?

不要说允许带护卫,就算是只能孤身赴会,他也会来的,这就是刘玄德的胆色。”

话中对刘备的推崇是溢于言表的,曹氏和夏侯氏的诸位将军还算是有些了解,那些后来跟随曹操的兖州众以及颍川众大多数人就有些懵了。

荀彧若有所思,在这场战争可能开始的过程中,曹操就已经无数次谈论起刘备了,他为曹操碾好墨问道:“主公,可要带护卫前去吗?

诸位宗族将军和许将军,皆是一时之选。”

曹操却摇摇头笑道:“带上吧,刘玄德定然也是如此,他麾下的那些武将,可不是好相与的。

文若你们几个文士随我前去,带你们见识见识这位天下英豪。”

听到曹操提起刘备麾下众将,诸夏侯以及曹氏将领皆是脸色有些不自然,当年都是和张角交过手的,刘备麾下的那几人有多变态,他们是最清楚不过的。

在知道要和刘备交战时,这些人就互相告诫过,不要斗将,起码不要单对单,否则真的是打不过。

面对曹操的拜帖,刘备向军中众人笑道:“一千二百年前,洛文公杯酒退熊顿,若是今日我刘备能杯酒喝退曹阿瞒,岂不是能与上古先贤并列了?”

刘备这话一说,众人就知道他是一定要去了,关羽半眯着眼轻捻胡须,他对曹操的观感还算是不错。

况且在他看来,有自己兄弟二人再加上子龙,天下何处不能去得呢?

毕竟张角已经死了!

刘备和曹操就在两军阵前铺下一块席布,然后将跪坐的小椅搬过来,直接席地而坐,关羽等人皆没有带兵器,所有人都是一袭布衣,坐在两人身后,一言不发。

曹操和刘备跪坐下之后,便互相笑着作揖,曹操颇有些感慨道:“玄德,数年之前,我万万没想到今日竟然会和你在这里持兵而遇。”

这话中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没想到两人会刀锋相见,第二层是没想到刘备竟然有资格坐到自己的对面,数年之前就连一路勤王诸侯资格都没有的人竟然会这么快就发展起来。

刘备听懂了,于是意有所指的说道:“我的崛起是因为刘氏的血统啊。

因为先祖的恩德和福泽,得到了英侯和贵戚的襄助。

这天下之间又有多少人的崛起和显贵不是因为刘氏的恩惠呢?”

刘备这是在点曹操,说曹操你还记得你的先祖是因为什么而显贵的吗?

是因为你的先祖是孝成皇帝皇子的同母兄才显贵起来的,这难道不是因为刘氏而显贵吗?

曹操面不改色,带着些许感慨的接话道:“是啊,曹氏曾经也是因为孝成皇帝的恩德才显贵起来,所以曹氏和夏侯氏的各位长辈全力支持我起兵勤王,只可惜能力有限,未能勤王功成,宗亲乡党皆战死异域。

我曹操上对不起君主社稷,下对不起祖宗乡人,无颜回宗族之中啊。”

众人在后面一言不发,听着刘备和曹操在这里过招,句句之中都是刀光剑影,这是两人的理念在争锋。

刘备闻言略有些沉默,当年勤王各个诸侯的损失都很大,有的家族真的是把命填了进去,这世上虽然有汲汲于名利之辈,但忠臣义士从来都是不缺的。

曹操起兵带着的宗族子弟又何止现在坐在他身后的将领呢?

还有那些谯郡谯县之中的子弟,这些人死在异域,在现在这种宗族大过天的时代中,曹操怎么能轻易过得去呢?

想到这里刘备端起酒樽一饮而下说道:“孟德,你若是愿意退军,汉室还有你的存身之地。”

曹操闻言单手握着酒樽,然后望向天空,突然说道:“玄德你说哪一个汉室?

先汉曹氏曾经显贵过,后汉渐渐没落,现在后汉失去了天命,你说的汉室是弘农王刘协在李傕郭汜的挟持下所建立的那个吗?

实在是过于可笑了。

长安那个汉室每下达一条诏令,就是对汉室的一种侮辱。”

虽然曹操从内心之中还是承认刘协帝位的,但现在他是袁绍的盟友,必须要坚守这个道德底线。

这天下的诸侯之中,袁绍是最坚决不承认刘协帝位的那一个,直接就以弘农王称之。

刘备闻言眼神却锐利起来,声音之中带着金石般说道:“孟德,汉室需要一个皇帝这个皇帝再没有比刘协更合适的了。”

一个失去了天命的王朝本就摇摇欲坠,岌岌可危了,如果在这个时候就连皇帝这个政治领袖都消失了,那这个王朝还算是存在吗?

当然是不存在的!

这是刘备所不能接受的,当今天下哪里有比刘协更正统,却更没有威胁的汉室大旗呢?

再也没有了!

刘协他必须是汉室的皇帝,谁不承认刘协的帝位,谁就是刘备的敌人。

曹操望着刘备突然悠悠的说道:“玄德,当初董卓乱政,孝愍皇帝被挟持,不算无双侯洛空,天下之间出力最多的是袁绍袁本初,次之则是我曹操。

孝愍皇帝被弑杀,大汉毫无争议的皇帝就这样崩殂了。

当初维护孝愍皇帝的三个功臣,无双侯洛空和董卓同归于尽薨逝,袁绍和我曹操则突然变成了不遵从皇帝命令的逆贼。

公孙瓒在袁本初为汉室浴血时突袭冀州,现在却变成了汉室的忠臣,这难道不是最可笑的事情吗?

这世上哪里有这样的道理呢?

这世上哪里有这样不公平的事情呢?

素王上皇、洛孔二圣,先圣孟子,可不是这样教导我们的啊!”

在大汉朝,孟子的地位是相当特殊的,他的著作《孟子》之中,一半的篇幅大谈义之大道,另外一半的篇幅则大谈君臣之道、君民之道。

一旦提起孟子,那就说明臣民开始质疑皇帝了。

对公孙瓒这件事,刘备每每想起都感觉头疼,他这件事干的真的是让人有口难言,有口难辩。

但是在这个时候,无论如何都是不能让的,只能把自己的态度摆出来。

刘备正色道:“袁绍和孟德你的功劳,天下人都看在眼里,但此一时彼一时,当初你们做孝愍皇帝的忠臣,天下人赞扬你们,现在你们不愿意承认建安皇帝的帝位,所以讨伐你们。

你们都是大汉的豪杰,若是我等一同维护建安皇帝的帝位,这天下难道会不安定吗?

公孙瓒所做之事自然是不妥,但同为大汉诸侯,无论如何不应当因为个人私怨而置大汉社稷于不顾。”

刘备的意思很明显,如果不是因为袁绍不愿意承认刘协的帝位,就算是他把公孙瓒吊起来打,他也不会出手,毕竟双方之间的确是有旧怨。

但是这里面夹杂着汉室的存续之争,这就和我刘玄德有关系了,我必须参与,公孙瓒再有错,他现在的政治立场是和我站在一起的。

而且刘备话中还藏身隐含的深意,你们这些诸侯难道真的是因为刘协得位不正而不承认的吗?

难道不是因为汉室天命坠落,孝愍皇帝崩殂,心中已经怀有别样的心思了吗?

曹操因为对这个话题比较敏感的缘故,自然是听懂了这其中的点,他深深地望了刘备一眼说道:“玄德入青州,得英侯、二吕襄助,又得吕氏娇妻,让人忍不住想起三百年前大汉开国时的景象,天下人都称赞你有高皇帝之风啊!”

刘备举起酒杯一饮而下,淡然道:“备乃是高皇帝后裔,有先祖之风,这是自然之理,难道有何不妥之处吗?”

曹操闻言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而且是完全止不住的那种笑,不愧是刘玄德啊!

脸皮真厚!

曹操知道这场谈话到这里就该结束了,于是提出告辞,他站起身就听到刘备又悠悠的说了一句,“孟德,大汉不会亡,望你早日回到正轨之中。”

曹操蓦然转身,就见到刘备正目光熠熠的望着他,见到他望过来,眼睛之中充斥着坚定之色,“只要还有我刘备在一日,只要英侯、二吕,只要这世人的心中还有刘氏,大汉就不会亡!”

刘备的这一道声音极高,不仅仅是曹操,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到了。

刘备这一声之中蕴含着无尽的坚决,任何人都能听出他的决然之意,那是愿意付出任何代价的决然。

他站起身,身上充斥着堂皇和光明,这是只有拥有信仰的人才会出现的状态。

众人都震撼的望着刘备,他们毫不怀疑,只要能够兴复汉室,就算是让刘备粉身碎骨,他也愿意!

在刘备这样的人面前,就算是他和公孙瓒这样的人结盟,众人也相信他和公孙瓒不是一丘之貉,只不过是权宜之计而已。

曹操没有说话,转身而走,脚步越走越快,再待一会儿,他怕他忍不住会对刘备说,若是真有那一日,他只愿做个汉征西大将军。

荀彧起身离开之后望了一眼刘备,只觉今日来到这里见过刘玄德的确是大有所获,甚至对之后的战事都相当有帮助。

至少在荀彧看来,这一场战争的警戒程度又要提高一个级别,因为刘备不是那种能随意摆弄的君主,若是袁术在此战对面,就算他实力比己方强,那荀彧也看不上。

“文若,这刘玄德如何?”

荀彧正想着这些事,突然曹操问道,他略微一思索,便回道:“的确天下之间少见的豪杰之士。

但在彧看来,这刘玄德比之主公还是差几分的,其人之所以能有如今的成果,概是因为刘氏之中的其余宗亲皆是无能之辈,不能扛鼎汉室大旗。

英侯等人无奈之下才不得不选用刘备,主公则不然,奋力而起,虽有宗族之力,但与刘备所得到的助力相比则远远不如。

所以刘备不若主公,此战我军必胜。”

荀彧除了顶级的治政和谋略能力,他最强的一点就是总能给主公正面的反馈,这是他跻身顶级政治家的关键所在。

这世上没有人会不疑虑,没有人能始终坚定,因为人是生活在局中的,没有上帝视角,就连洛川都有疑虑的时候。

在这种时候,人所需要不是一条更好的建议,而是一个很受你信任的人,坚定的和你说,你做的没错,现在只需要坚持下去就能够赢得胜利。

在曹操军中,荀彧就是这个能给曹操提供情绪价值的人,他在曹操阵营之中的作用是任何人所无法替代的。

见到曹操离开,刘备同样起身离开,望着曹操身边跟着的一群谋臣,刘备羡慕的简直要流口水了。

他忍不住回想起了英侯嫡长子公子齐,若是公子齐能够做自己的谋主,这一战想必会好打许多。

经过与曹操的交谈,刘备寻求谋主的需求愈发的高,因为刚才和曹操的交谈已经暴露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那就是这天下诸侯眼见就要不装了,这大汉的旗帜真的就快要被抛弃了,袁绍对汉室的不屑已经是天下人都能够清晰所见到的。

在刘备看来,在袁绍这种人看来,如今这大汉既没有天命又没有德行能够得到汉室老臣效忠的君主,自立才是最佳选择。

如今辽东燕国的铁骑愈发锋锐,现在中原就连天子都没有了,若是辽东燕国自立为王,乃至于皇帝,这中原诸侯会做出什么反应呢?

刘备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他必须要尽快凝聚那些还零星存在于人心之中的汉室余温。

第一步就是要击败曹操,不击败曹操自己就只能被困在青州,若是就连兖州和河南郡都不能打通的话,又何谈占据司州进军关中去迎接皇帝呢?

刘备转过身,见到众人都已经起身,正要招呼着众人离开,关羽突然重重躬身道:“愿随大哥,兴复汉室,纵粉身碎骨,亦不改吾志!”

张飞条件反射般的同样一抱拳道:“大哥,俺也一样!”

众人皆面容肃穆道:“愿随主公,共建大业,兴复汉室!”

望着眼前这一幕,刘备走到关羽身前扶起他感动道:“二弟,三弟,诸位……”

刘备忍不住有些哽咽起来,“诸君之愿,刘备知晓,愿同诸君共建大业。”

曹操等人还未曾走远,自然见到了刘备一方的动静,荀彧望着这一幕若有所思,他明白这就是刘备集团的宗旨和文化旗帜了。

这种东西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什么大用,但是对一个势力来说是无比重要的东西,甚至能通过这种大旗吸引那些极其优秀的人才前来。

兴复汉室。

这个旗帜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恢复秩序,还隐含着凌驾天下的大愿,不一统天下怎么能算是兴复汉室呢?

这是刘备在隐晦的向天下人表达自己的志向,表明他不是那种只愿意坐守一地的守户之犬,而是志在天下的英豪。

即便是那些对兴复汉室不感兴趣的才智之士,同样会对刘备的势力感兴趣,总之荀彧稍微一想就感觉到了这个旗帜所能够带来的好处。

他不由自主的由此想到了自己所居的曹操的势力,该要举起什么样的旗帜才能够同样吸引天下的英豪呢?

答案只有一个。

荀彧的目光望向了长安,这个答案已经出现在曹操阵营之中很长时间了,当初在洛阳无双侯洛空杀死董卓之后,曹操试图追上李傕郭汜将刘协抢过来的时候,就是在执行这一条道路。

奉皇帝以令汉臣!

只可惜没打过西凉兵,导致这一计划破产,在荀彧看来,这一战结束之后,无论胜败都要改变现在的这种态势,必须往司州关中发展,才是正道。

兖州这片四战之地,只能暂时作为基业,不能一直以这里作为根基。

无论是刘备还是袁绍都不是能够轻而易举战而胜之的对手,反观关中李傕郭汜,是两个单纯的没有脑子的武夫,击破这两人简直易如反掌。

若是能够占据关中,成为昔年西秦之势,再遏制三河,就能得到鲸吞天下的气势。

荀彧脑海之中有无数的规划闪过,等到曹操又唤他一声,便反应过来,现在最关键的还是眼下的这一场战争。

若是能直接击败刘备,占据兖青二州,再谋夺徐州和豫州,据有中原四州之地,哪里还需要进什么关中?

直接北上攻灭袁绍、公孙瓒,南下扫平袁术、刘表之流,**之内,八荒之中,哪里还有什么对手?

曹操和刘备之间的战争打的相当谨慎,完全突出一个宁愿不大胜也绝不失误的节奏。

如果说袁绍和公孙瓒的战争争夺的是北方霸主的地位,那曹操和刘备之间的战争所争夺的就是中原霸主之一的地位。

另外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是袁术,但是袁术虽然占据豫州一部分土地,但是他的目标是江东淮泗。

另外因为刘表一直在后方牵制,所以实力最强的袁术反而没有参与这场中原霸主的争霸战争。

刘备和曹操之中的胜利者很有可能就会是挑战袁术的那个人,如果二人真的能将另外一人打的大败亏输,能攫取大把战争利益的话。

即便刘备现在是袁术的盟友,但只要形势一变化,双方之间的关系就会一变,今日的盟友未必就不会变成敌人。

或者说,在统一天下的道路上,哪里有什么盟友?

帝路争锋,打的尸骨成堆,血流成河,无数英雄豪杰尽折腰才是正常现象。

袁术本人对于不能参与中原大战自然是无比的烦躁,但转念一想,他的目标一直都是徐州,控制淮泗。

现在趁着曹操和刘备在打生打死没机会进攻徐州的时候,他先行一步,这简直就是上天给的机会。

至于刘表,袁术根本就没有把刘表放在心中,一个就连荆州士族都摆不平的守户之犬而已,岂是他袁术的对手?

我袁术出身洛阳豪门,乃是四世三公汝南袁氏的嫡子,那庶子袁绍尚且被称作天下俊秀,我袁术堂堂嫡子岂会不如一个庶子?

而且袁术自忖自己已经控制了九江和庐江,从九江和庐江进入徐州易如反掌。

以目前徐州的形势来看,想要得到淮泗,只要徐州士族还有兰陵萧、淮阴韩这两家不激烈反对,并不算是很难。

就算是反对,袁术也决意要用刀剑来杀服他们,身为天下最大的士族之一,袁术自忖就算是杀了那些反对者,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但就在他自信满满的时候,他万万没想到孙坚竟然真的有了不臣之心!

他早就怀疑孙坚当初就有不臣之心,等到孙坚欣然接受朝廷扬州牧任命之后,他的怀疑就已经升到了顶点。

果然等到孙坚占据了九江郡和庐江郡之后,就变得非常不听话,不愿意听从自己的命令。

现在更是忤逆自己的命令,在眼见就要大战的当下,竟然悍然挑起了和江东吴郡的战争。

袁术虽然没那么聪明,但又不是个傻子,孙坚为了什么他当然是相当清楚的。

不就是为了掌控扬州,成为货真价实的扬州牧,进而摆脱自己的控制嘛。

这让袁术相当的气愤,破口大骂道:“真是忘恩负义之辈!

当初若不是本将军,他不过是个朝廷的通缉犯而已,如何能得到现在的身份地位,竟然如此**裸的背叛。

我绝不会放过他!”

————

曹操性多疑,刘备性宽宏,操善刑,备多恕,操以律,备以仁,二者有若道之太极似黑白有分,后人言曰:“操、备皆行王霸道,操爱霸,备喜王,天下豪杰士各奉其主,有此矣。”——《汉末英雄记》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